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花将军战太平之死:鏖战三日最终被乱箭射死

花将军战太平之死:鏖战三日最终被乱箭射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521 更新时间:2024/1/16 18:09:21

元末,群雄四起。朱元璋自濠洲(今凤阳)起兵,仅六年时间就攻占了江淮大片土地。位于安徽东部的太平府(今安徽当涂)也在朱元璋的控制之下,许瑷为知府,花云为枢密使,鼎为院判。花云(1321~1360),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属安徽)人,状貌魁伟,面黝黑,骁勇绝伦。1353年,花云佩着剑,到临濠投奔朱元璋,所战皆克。

1360年5月,风云突变,陈友谅率水师自安庆沿江直下,进犯太平。消息传来,顿时城门紧闭,吊桥高悬,黎民百姓惊恐不已,行商坐贾闭市而去。府衙内,知府许瑷连夜招来武官吏三老豪绅蹉商应敌之计。

花云清楚地知道,太平乃是南京的屏嶂,一进一退,关系重大。可是眼下城内兵丁不满三千,粮草不足百石,与敌军力量相差太大,而朱元璋大军远水解不了近渴。当花云看到许瑷和众人都眼睁睁地望着自己时,他朗声说道:“大人,没什么好商议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有拼死一战,方能保住城池。”许瑗沉吟良久说:“一城安危,全寄托将军了。”

近战前的准备工作很快就绪,花云披盔戴甲,日夜守卫柴巷口城门。次日清晨,西南方传来隆隆金鼓之声,只见陈友谅数十艘战舰齐头并进向太平逼近,前锋已经在滩头登岸。攻城开始了,刹时刀光剑影,血肉横飞。花云的大刀砍钝了,鲜血染红了战袍。攻城战从上午一直持续到傍晚,一天激战,已死伤近千。为了防止敌兵夜间偷袭,花云命令兵丁运来一捆捆松枝、麻杆,扎成火把,每隔十来步就点上一把,远远望去,宛如一条火龙在滚动。

就这样,双方连续鏖战三日,伤亡都很惨重。但陈友谅水师有增无减,而城中守军濒临弹尽粮绝。不巧的是,此时正值黄梅季节,长江上游连日暴雨,江水猛涨,使城墙陡然矮了数尺,南风催着白浪拍打着墙脚,大块大块的土坯剥落下来。陈友谅眼睛一亮,想出一个新招,将战船排开,命令兵丁在船尾堆石头,使船头高高翘起,与城墙齐平,然后亲自擂鼓助威,驱使兵丁攀缘而上。城上守军终于支持不住,城门被攻破。

花云提刀左右冲杀,终因众寡悬殊而被缚。陈友谅劝花云投降,花云破口大骂:“要投降的是你们,不然,我大军一到,你们必将粉身碎骨!”骂后,用力挣断绳索,夺下敌刀,连砍杀了五六人,陈友谅大惊失色,立即命令兵丁蜂拥而上,又将花云缚住,将其绑在战舰的桅杆上,用乱箭射死,花云临死犹骂声不绝,终年39岁。

城破时,花云夫人郜氏将三岁之子花炜,嘱托给侍女孙氏,自己投河自尽。孙氏安葬了花夫人,逃出了城外。数日后,朱元璋挥师西进,收复了太平。听了民众与孙氏的介绍,朱元璋盛赞花云英勇壮烈,并收抚遗孤。朱元璋称吴王后,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祭祀。花炜十五年后被委任为太平知府。太平民众还修建了一座“忠烈祠”,以怀念花云将军的功绩与忠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第一奇僧姚广孝:明朝最具神秘色彩能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姚广孝为什么帮朱棣,姚广孝为什么被叫妖僧,扫地僧结局

    明代的刘伯温是位“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的奇人,他不仅神机妙算,而且还修建了八臂哪吒城、勘定北新桥是海眼等重大事件。但是,如此神奇并且家喻户晓的刘伯温,在明朝却称不上是第一奇人。明代第一奇人是姚广孝。奇人:说服朱棣夺天下姚广孝生于医生世家,14岁落发为僧,法名道衍,却师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之术。

  • 明仁宗朱高炽:因肥胖差点丢掉皇位的老实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高炽和朱瞻基为什么那么短命,为什么朱高炽当皇帝不足一年,朱棣说朱高炽是大明最有实力的人

    明仁宗朱高炽,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大儿子。他的皇帝生涯恐怕是明朝历代帝王中最窝囊的。老爸健在的时候,不受老爸喜爱,又受两个弟弟汉王高煦、赵王高燧的挤兑,继承权几乎不保。好不容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做了二十二年皇帝的老爸驾崩,四十七岁的他终于继承了皇位,龙椅还没有坐热,当了八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终明一代

  • 揭秘唐代宗李豫:古代史上鲜有的痴情帝王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的唐代宗评价,唐代宗李豫的皇后是谁,唐代宗有几个孩子

    从历史数据中可以看到,李豫是个至情志性、重情重意的人。他对祖父和父亲尽儿孙之道、行仁孝;他手足情深,对建宁李倓之死一直难以忘怀;对儿女钟爱有加,不似其他之王室;因为他经历过战乱,熟知百姓疾苦,因而能够体恤百姓;他对人臣也很宽容豁达,《打金枝》就是很好的一个案例,当郭子仪老将军战战兢兢将自己的儿子郭暧

  • 汉文帝出生的历史奇迹:刘邦走错门误幸其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文帝是刘邦亲生的吗,走错门认对人,经典传奇刘邦长陵之谜

    说到汉文帝的能忍,不得不首先说到他的母亲薄太后。民间俗话说“儿子随娘”,这位身世坎坷的女人,同样是一个能“忍”的人。薄太后的本名,现在说法多种多样,真实姓名已不可考,但说到她的身份,可以说既很好,却又很惨。她是苏州人,母亲是魏国的王族,但她却不是“合法出生”,她是母亲和人私通的私生子,又兼秦朝治下,

  • 薄皇后为何无法给汉景帝生孩子:多方的角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薄姬和吕雉谁更厉害,汉景帝知道王娡结过婚吗,废后薄巧慧

    西汉时期关系着汉武帝命运的后宫女子中,谈及在汉景帝决定谁继承皇位的问题上,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居然想让汉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继承皇位,也就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角逐。汉景帝表面遵从母亲的吩咐,暗地里削弱弟弟的权势,最后居然立栗姬的儿子刘荣为太子。虽然废除了薄皇后,却没有立栗姬为皇后,这也就为王美人成为皇后

  • 雍正军中大老虎年羹尧:帮人升官收40万两白银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真实的年羹尧死因,年羹尧之死,雍正时期1000万两值多少钱

    回顾历史,历朝历代都有军中大老虎,他们吃空额、扣兵饷,在军用物资采购和基础建设中上下其手、中饱私囊,打仗的时候更是浑水摸鱼,冒领军费,将战利品据为己有。军中反腐也成为整顿吏治的重头戏。雍正王朝显赫一时的大将军年羹尧就是一只具有代表性的军中大老虎。年羹尧(1679-1726)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

  • 隋炀帝的面子工程:聪明人毁在想当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炀帝败家子,被大业压垮的隋炀帝,历史为什么丑化隋朝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同秦始皇齐名的暴君。杨广本与皇位无缘,他凭借逼真的忽悠表演骗取了孤独皇后的信任,在孤独皇后的力荐下,隋文帝废黜了太子杨勇,杨广才如愿以偿的登上了太子之位,随后他又暗中结党营私,勾结隋文帝身边的近侍重臣,为抢班夺权做好准备,在阴谋即将暴露的关键时刻,杨广弑父杀兄,夺取了皇位。小人

  • 昏君隋炀帝对比明君唐太宗: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和明朝哪个昏君多,评价隋炀帝的功与过,李世民之前的皇帝是隋炀帝吗

    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杨广,一个是模范皇帝流芳千古,一个是反面教材遗臭万年。因为李世民对于唐朝的特殊功绩,唐朝人留下来的有关记载与评论99%都是赞扬歌颂,而杨广被视同亡国之君,身败名裂,唐朝人留下关于他的记载都是谩骂和攻击,连隋炀帝这个谥号也是唐朝恩赐的,充满贬义。本文比较一下两人的历史功过,并非多余

  • 刘邦为何能战胜无敌的项羽:得人才者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项羽为什么会败给刘邦,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的原因,刘邦何以战胜项羽而取天下

    人才的管理与使用对整个团队自身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正确管理和使用人才直接决定着这个团队的建设与发展能否在健康有序的快车道上稳步前进。世界上的资源有成千上万种,但是只有人才称得上是宝贵的资源。学会任何一种学问,只能利用一种资源,而学会用人才、能够利用人才,才能去征服、利用万物。用人之法,一本而万利;用

  • 史上最悲催的太上皇:刘邦的父亲被刘邦折腾惨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下场为什么这么惨,太上皇的爹怎么称呼,刘太公骂刘邦

    刘老太公早年说:我上辈子做了什么孽,养下刘季这么个坏种种;后来……后来啥话都不敢说了,跟着满朝文武一起喊:吾皇万岁万万岁!刘老汉这一辈子,享受过至高无上的荣光,之前却也被三儿子刘邦折腾得够呛,最让老汉叫屈的是,人都死了入土了头上愣是给扣了顶绿帽子。丢尽了先人脸——刘邦弟兄四个,大哥刘伯,二兄刘仲,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