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的面子工程:聪明人毁在想当千古一帝

隋炀帝的面子工程:聪明人毁在想当千古一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34 更新时间:2023/12/26 23:16:24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同秦始皇齐名的暴君。杨广本与皇位无缘,他凭借逼真的忽悠表演骗取了孤独皇后的信任,在孤独皇后的力荐下,隋文帝废黜了太子杨勇,杨广才如愿以偿的登上了太子之位,随后他又暗中结党营私,勾结隋文帝身边的近侍重臣,为抢班夺权做好准备,在阴谋即将暴露的关键时刻,杨广弑父杀兄,夺取了皇位。小人战胜君子,阳谋败于阴谋,一代暴君终于粉墨登场了。杨广的父亲隋文帝是奋发有为的一代明君,“开皇之治”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靓丽的一笔,据现代历史学家考证,隋朝鼎盛时期的繁荣富强并不亚于大唐盛世,拥有如此强大基业的隋炀帝却能在短短十几年里把它败得精光,这个令人瞠目结舌的败家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呢?追根溯源,面子工程就是隋炀帝魂断江都的终结者!

史载杨广“妙解音律,擅长作诗”,皇帝喜欢舞文弄墨并非什么坏事,坏就坏在他把至高无上的皇权当做膨化剂,把自己的那点文才和聪明无限的膨胀到九霄云外,真把自己当成了天才和圣人,再也容不下半点异议,天大地大没有皇帝的面子大,到了这种地步,就是神仙也阻挡不了灾祸的降临了。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这个独夫暴君的变态心理:才子薛道衡被赐死后,隋炀帝得意地说道:“你还能写出‘空梁落燕泥’吗?”直到这时人们才明白,文人交口称赞的名句让皇帝挂不住面子了,是空梁落下的燕泥砸死了薛道衡。名士王胄被处死,隋炀帝吟诵王胄的佳句“庭草无人随意绿”之后,顺口说道:“你还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吗?”削平了高山才能显露出土丘,隋炀帝于是洋洋得意地对侍臣说:“天下都认为我是因为继承先帝的遗业才统治天下的,其实就是让我和士大夫比才学,我也应该作天子”,隋炀帝为了争夺天下才学第一的虚荣,不惜残杀天下的才子名士,这个用鲜血涂抹的血腥面子,让人看得心惊肉跳!

隋炀帝最令人感到那可怕之处是,他利用至高无上的皇权,把面子工程提高到外交内政的层面之上。隋炀帝接班时的大隋王朝经过开皇之治之后,正呈现国泰民安,一派祥和向上的景象,面对着老皇帝留下的庞大基业,踌躅满志的隋炀帝总感到缺少了点什么,皇帝想瞌睡,马上就会有人递来枕头,一向善于揣摩皇帝心思的佞臣裴矩及时地向隋炀帝献媚道:“现在西域各国翘首盼望成为大隋的臣属,现在只须派出使者优厚的赏赐安抚他们,不用动干戈,诸藩国就可归属我们。”躺在盛世美梦之中的隋炀帝正愁国库里的银子没处花,一听此话心花怒放,立刻派使者到各藩国大把大把的撒银子,请他们到大隋观光作客,考察学习大隋盛世。隋炀帝并且下令各地边疆城镇修饰装潢店铺,要把珍稀货物摆满店堂,商人们必须服饰华丽,就连乡下卖菜的也要用昂贵的龙须席铺地。如果有胡人经过酒食店,店主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借此显示隋朝盛世的富饶。更为荒唐的是,每年正月十五,隋炀帝都要花费巨资邀请各藩部酋长到都城观灯赏戏,隋炀帝在端门街举行百戏演出,戏场周围长五千步,演奏乐器的就有一万八千人之多,几十里外都能听到宏大的音乐声。从黄昏到清晨,彻夜狂欢,灯火照亮天地,直到月末才结束。隋炀帝为了向突厥炫耀大隋的富强,命宇文恺制作大帐,帐内可坐几千人,隋炀帝坐于帐里,宴请民可汗和他的部属,宴会结束后,隋炀帝一时高兴,随口就赏赐给启民可汗帛二千万段。要知道帛是农耕社会财富的象征,有首著名的宋诗《呈寇公》写道:“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诗人怀着对织女无限同情之心,讽刺了寇准把昂贵的丝绸随便赏给歌女的奢侈行为,一束同二千万相比实在不值一提,天下无数织女含辛茹苦聚集的劳动结晶,就这样被暴君白白地送给了外人,如此一笔巨大的财富,并没买来面子,换来的反倒是祸害,此后在隋末的战乱年代,突厥不时地在隋朝背后捅刀子,二千万段帛犹如二千万条绞索,只是加速了隋炀帝灭亡的进程而已。花钱买敌人的发明权当属隋炀帝。

隋炀帝为了打扮盛世景象,还闹出了更大的笑话:隋炀帝命令都城街市两旁的树木都要用华丽的丝绸缠束,不惜花费无数的民脂民膏来为自己脸上贴金,其结果是,乖巧的胡人送上几句不值一文的马屁颂,满载而归;老实的胡人丢几句不冷不热的真话,拍屁股走人。有几个不识相的酋长毫不客气的质问隋朝官员:“中国也有衣不遮体的穷人,为什么不把这些丝绸给他们做衣服,却用来缠树呢?”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尖锐地指出这种花钱买面子的金钱外交的要害:“自是西域胡往来相继,所经郡县疲于送迎,靡费万万计,卒令中国疲敝以致于亡”。隋炀帝的外交就是一手砸银子买颂歌,一手舞大棒打异己。当时的朝鲜国王硬是不买隋炀帝的帐,隋炀帝大为恼怒地说:“高丽这个小虏,竟敢辱慢我隋朝上国,如今就是拔海移地也是能办到的,何况这个小虏呢?”隋炀帝于是不顾众大臣的劝阻,二次发兵几十万,御驾亲征打高丽,没想到被这个小虏打得鼻青脸肿,丢尽颜面。直到天下大乱,烽烟四起之际,隋炀帝还念念不忘找回面子,杀了劝阻他发兵讨高丽的大臣,一定要要第三次御驾亲征高丽。那怕是自作孽不可活,也要争面子显摆自己的英明伟大,这就是暴君的最大特色!

用金钱堆砌的面子外交丢尽了面子和里子,在内政上,用百姓血汗修建的面子工程同样也是不堪一击。好大喜功的隋炀帝征调了一百多万民工去修筑长城,暴君永远不会懂得,真正的铜墙铁壁就是凝聚的民心,如此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除了加速隋朝的崩溃之外,它还有其它作用吗?隋炀帝开挖的大运河利国利民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的问题是,隋炀帝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火烧眉毛一般的急切的要挖成此河,不就是要杨帆下江南一游吗?暴君的脑袋一旦冒出一个好大喜功的念头,马上就可以变成一道要立即执行的圣旨,这其中可能就有千百万生命和财产白白搭上,至于这个浩大的工程有用还是无用,有利还是有害,这个帐只能任由暴君一人算,这就是面子工程的实质。

为了维护自己的英明伟大形象,至死不认错是暴君的另一大特色。捍卫唯我独尊的权威,拒不纳谏是所有独裁者的本性。隋炀帝曾对秘书郎虞世南说过:“我生性不喜欢别人进谏,如果是达官贵人想通过进谏来求取功名,我更是不能容忍,如果是卑贱士人,我还可以宽容些,但决不能让他有出头之日,你记住我这些话吧”!隋炀帝说到做到,他杀掉了那些敢于仗义执言的正直大臣后,这个暴君独夫就处于天下人的汪洋大海的包围之中了。乱军逼近他在江都的行宫时,他还杀掉了一个据实报信的宫女,当钢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时,他还不忘哀求为皇帝留下换个死法的面子。如此面子真是可笑之极!

纵观隋炀帝的一生,对外,砸银子买面子外交,掏空国库基业;对内,横征暴敛,大搞面子工程,激起天怨人怒,国破身亡。假如隋炀帝能把国库中的财富用来救助天下苍生,何来的内忧外患,落下个暴君的千古骂名!历史的经验早就证明:再多的金钱买不来面子,再阔绰的显摆换不来尊严。只有躬身俯首为苍生的谦卑者,才有资格竖起屹立不倒的丰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昏君隋炀帝对比明君唐太宗: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和明朝哪个昏君多,评价隋炀帝的功与过,李世民之前的皇帝是隋炀帝吗

    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杨广,一个是模范皇帝流芳千古,一个是反面教材遗臭万年。因为李世民对于唐朝的特殊功绩,唐朝人留下来的有关记载与评论99%都是赞扬歌颂,而杨广被视同亡国之君,身败名裂,唐朝人留下关于他的记载都是谩骂和攻击,连隋炀帝这个谥号也是唐朝恩赐的,充满贬义。本文比较一下两人的历史功过,并非多余

  • 刘邦为何能战胜无敌的项羽:得人才者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项羽为什么会败给刘邦,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的原因,刘邦何以战胜项羽而取天下

    人才的管理与使用对整个团队自身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正确管理和使用人才直接决定着这个团队的建设与发展能否在健康有序的快车道上稳步前进。世界上的资源有成千上万种,但是只有人才称得上是宝贵的资源。学会任何一种学问,只能利用一种资源,而学会用人才、能够利用人才,才能去征服、利用万物。用人之法,一本而万利;用

  • 史上最悲催的太上皇:刘邦的父亲被刘邦折腾惨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下场为什么这么惨,太上皇的爹怎么称呼,刘太公骂刘邦

    刘老太公早年说:我上辈子做了什么孽,养下刘季这么个坏种种;后来……后来啥话都不敢说了,跟着满朝文武一起喊:吾皇万岁万万岁!刘老汉这一辈子,享受过至高无上的荣光,之前却也被三儿子刘邦折腾得够呛,最让老汉叫屈的是,人都死了入土了头上愣是给扣了顶绿帽子。丢尽了先人脸——刘邦弟兄四个,大哥刘伯,二兄刘仲,小

  • 刘备是最能哭的君主?他远及不上他的祖宗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为什么只会哭,刘禅在位41年,他是真傻吗

    刘备会哭,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只要提起哪个君王最会哭,那非刘备莫属,哭帮了他很多的忙,因为他的哭,陶谦把徐州让给了他。因为他的哭,袁绍在失去颜良和文丑后也没有杀他。因为他的哭,本不想参与战争的诸葛孔明也出山辅助他。可以说大半个蜀国都是给他哭来。刘备自称是皇族后裔,真假先不说,但就会哭这一点,他还真能

  • 刘备与曹操最大的差距:逆境能力让曹操更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邦能统一天下为什么刘备不能,刘备巅峰时期实力,顺境与逆境

    刘备与曹操的最大差距是逆商(AQ)。逆商是人们面对逆境、在逆境中的成长能力的商数,用来测量每个人面对逆境时的应变和适应能力的大小。逆商高的人在面对困难时往往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毅力,锲而不舍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立体的人;相反,那些逆商低的人则常常畏畏缩缩、半途而废,最终一败涂地。从某种程度上说,逆商对政

  • 诸葛亮为什么放弃曹操、孙权,而选择了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投靠过孙权吗,刘备为什么那么信任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

    诸葛亮选择刘备的原因,央视百家讲坛名嘴易中天的看法是:诸葛亮到了这个老板那里,一要见用,就是被他用,第二要重用,第三最好专用。似乎诸葛亮为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而选择刘备,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在《刘备不是传说》一书中,作者剑眉枉凝却指出:诸葛亮选择刘备,是他的为人品质和政治理念所决定的。诸葛亮虽然隐居隆

  • 孙权把亲妹嫁给刘备的原因探究:并非为抓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权之妹嫁给刘备后,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最后咋样了,周瑜的妹妹嫁给刘备

    孙权是个英雄,连曹操都非常赞叹:“生子当如孙仲谋”。既然如此,为何要把自己心爱的妹妹嫁给刘备。一个是青春年少如花似玉,一个是入土半截漂泊半生,两人怎样相遇都是一段错误。雄才大略的江东碧眼儿为何要如此打掉牙齿自己吞。孙权当时很厉害,不应该惧怕刘备:其一,手下文武人才济济,堪称一时多少豪杰。文有张昭张

  • 大清缔造者努尔哈赤青少年时期的三次磨难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满清误国三百年,努尔哈赤的嫔妃列表,忽必烈与努尔哈赤的关系

    努尔哈赤成功的一个前提是苦难生活的磨砺:继母的寡恩,使他养成自立的性格;马市的交易,使他大开眼界;父、祖蒙难,刺激他毅然摆脱常人的平庸生活,踏上王者之路。努尔哈赤出生在建州女真苏克素浒河部赫图阿拉。赫图阿拉是满语“hetu ala”的对音,意为横冈。赫图阿拉是一座山城,苏克素浒河流经山下。苏克素浒到

  • “朝杀而暮犯”:朱元璋反贪为何没有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贫贱出身又当过小和尚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伊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大力整肃吏治,开展雷厉风行的严惩贪官污吏运动,杀人之多,用刑之严,开创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之最高纪录,但是最终归于失败。他肃贪力度大却又失败,对于我们今天反腐有什么教训可以借鉴呢?治吏,定罪从严,“刑乱世用重典”由于

  • 最后一个真正太史令?如何看待司马迁与汉太史令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研究中国历史,必以《史记》为宗。倒不是说《史记》里的所有记载都准确可信,这是任何史书都做不到的事情,而是因为《史记》的作者太史公司马迁,他比《春秋》的作者以及后来的史书作者不但更具才略,也更可信——因为他是最后一个真正的太史令。太史令也称太史,官职名,相传夏代末已有此职。中国上古时期的太史令就具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