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孝宗生母纪淑妃:生下大明天子为何惨死宫中?

明孝宗生母纪淑妃:生下大明天子为何惨死宫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618 更新时间:2024/1/21 5:08:10

明孝宗朱佑樘生母纪妃之死:纵观数千多年的帝王史,历朝历代的后宫无不是血雨腥风、人命如蚁的皇室领地,在无数惨不忍睹的血案中,惨死了无数花容月貌青春美女。

在古代皇帝后宫,佳丽如云,美女荟萃,作为后宫中的女人,要从三千佳丽中脱颖而出,得到皇帝的宠爱,实在是不容易做到的;而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争宠后宫,独霸龙床,就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即便如此,还是有的女人脱颖而出,走上龙床,成为皇帝的宠妃。然而,这些女人大都是踏着别的女人鲜血和尸骨走上去的。而那些悄然无声惨死的女人只能成为无处诉说的刀下冤魂了。当然,也有云开日出受到昭雪的时候。被称为千古传奇《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说的就是这样的北宋时期的后宫血案。

如《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一样,大明王朝的也发生了一起后宫冤案:一位来自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美丽女俘生下了皇子之后,竟莫名其妙地惨死于后宫。那么,这位美丽女俘究竟是谁?为何能走进大明王朝的后宫成为皇帝的女人?生下皇子本该母凭子贵更受万千宠爱,却为何结果惨死后宫?这其中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这个故事发生大明王朝紫禁城永寿宫。永寿宫为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初名长乐宫。嘉靖十四年,即1535年,改名毓德宫,万历四十四年,即1616年,又更名为永寿宫。永寿宫为明代妃嫔所居之处。明孝宗朱佑樘的母亲纪淑妃曾在这里短暂居住,后突然暴死,成为明宫疑案之一。其实,这位纪淑妃就是那位生下大明天子的美丽女俘。

据《明史·后妃传》记载,纪氏,贺县人,本为蛮族土官的女儿,成化中,宪宗征讨蛮族,纪氏与其他女子一同被俘虏后进入了明朝宫廷,被授为女史,命守内藏。纪氏“警敏通文字”,是个才女,后成为明宪宗朱见深的嫔妃、明孝宗朱佑樘生母,因曾封淑妃,故称纪淑妃。

明宪宗朱见深,就是成化皇帝,还是在他做皇子的幼年时代,他的祖母,即宣德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孙皇后,特派了宫人万氏服侍他。她除看护这个小皇子玩耍外,还要照料他的寝食。朱见深即位时只有16岁,而这位万宫人已经35岁了,她牢牢地控制住小皇帝,终于成为比她小19岁的皇帝的贵妃。

由于自幼抚养的关系,这位小皇帝完全听从万贵妃的摆布。万贵妃的第一步是向皇帝进谗废掉皇后吴氏。朱见深果然打了吴皇后一顿,并把她废掉,幽禁起来。第二步则是想方设法生下一个皇子,这样,不仅可以“母凭子贵”,而且可以控制住两代皇帝。据《明史·后妃传》记载:“机警,善迎帝意,遂谗废皇后吴氏,六宫希得进御。帝每游幸,妃戎服前驱。成化二年正月生皇第一子,帝大喜……遂封贵妃。”可是让万贵妃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所生小皇子没有多久就夭折了,从此她再也不曾怀孕。此后,凡有妃嫔、宫女因皇帝“临幸”而有了身孕,万贵妃必定想方设法使之堕胎,甚至连孕妇也加以残害。

就这样,朱见深直到中年仍没有子嗣。大明王朝的储位悬空,大学士彭时、尚书姚夔等朝中大臣纷纷进谏,意在规劝皇帝摆脱万贵妃。但是朱见深始终未能摆脱控制,万贵妃反而进一步勾结了宫廷内部佞幸太监钱能、覃勤、汪直、梁芳之类和外戚万安之流,在宫廷内外结成一个有权势的集团。他们“苛敛民财,倾竭府库,以结贵妃欢。奇技淫巧,祷祠宫观,靡费无算。”

但是,就在此时,纪氏忽然身怀六甲……原来,纪氏作为俘虏后来到了北京,进入了皇宫后被分配到宫内的一处藏书阁管理图书。朱见深偶尔到这里游玩,看中了这位来自广西的少数民族姑娘,于是“幸之,遂有身”。朱见深的春风一度,让纪氏便有了身孕。不想,此事被万贵妃知道了。

此时,万贵妃十分愤怒,立即命宫女前去设法用药为纪氏堕胎,不料这位宫女反而同情纪氏,谎报说是“病痞”。万贵妃仍不放心,就把纪氏囚禁在冷宫“安乐堂”了。十月满,生皇三子朱佑樘,纪氏感到这件事迟早会被万贵妃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命太监张敏把这个婴儿抱出溺死。张敏大惊:“皇上还没有儿子,怎么能丢弃呢?”于是,把婴儿藏于他室,用粉饵饴蜜哺之。

朱佑樘长到了五六岁的时候,还不敢剪胎发。当时吴皇后被废后居住在“西内”,离安乐堂很近,知道这件事后,经常前来哺养小皇子。做为父亲的朱见深对此事却一直不知道。而柏贤妃生的二皇子朱祐极,结果被万贵妃所害,追谥为悼恭太子。悼恭太子死后,后宫久没有子女降生,朝中上下都皆以为忧。

成化十一年,即1475年,一天,朱见深召张敏梳头栉发,对镜子叹气说:“我老了,还没有儿子。”张敏伏地说道:“臣死罪,万岁已经有了儿子。”朱见深愕然,问在哪里?张敏说“我说了之后就会死,皇上得为小皇子做主。”太监怀恩也说道,“张敏说的是事实。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一直隐匿消息不敢传出去而已。”朱见深大喜,立即派一名太监前往“西内”去接皇子。

这名太监来到纪氏处,纪氏抱着儿子泣道:“你去吧,我恐怕是活不了了。你见到一个身穿黄袍面上有须的人,他就是你的父亲。”小皇子穿着小绯袍,乘小舆,拥至阶下,发披地扑进朱见深的怀里。朱见深把他抱置膝盖上,抚视久之,悲喜泣下,“真是我的儿子也,这么像我。”当即下旨让怀恩赴内阁向诸臣宣告这件事。群臣皆喜。明日,大家恭贺,颁诏天下。命纪氏移居永寿宫,数度召见。

万贵妃得知此事后,日夜怨泣,“群小绐我。”也就是说“一帮小人欺骗了我!”同年的6月,纪淑妃暴死。有人说是万贵妃迫害致死的,有人说是自缢身亡的。朱见深上谥曰恭恪庄僖淑妃。张敏得知纪淑妃死后,十分惧怕,也吞金而死。

小皇子立为皇太子后,朱见深生母周太后住在仁寿宫,让朱见深把太子交给她抚养。太子逐居住在仁寿宫,跟祖母一起。一天,万贵妃召太子去她的宫里用餐,周太后教太子,“去吧,但是不要吃她的东西。”太子到了贵妃的宫里,万贵妃赐食物,太子说“已经饱了。”万贵妃又命人进羹,太子反问“这羹里有毒吗?”万贵妃大为震怒,“小小年纪就这样,日后一定对我不利。”因而气怒攻心,逐成疾病,不久死去。

太子朱佑樘即位后,是为明孝宗,改元弘治,追尊生母为孝穆慈慧恭恪庄僖崇天承圣纯皇后,迁葬茂陵,别祀奉慈殿。朱佑樘怀念生母,便派遣太监蔡用寻访生母家人,发现生母的兄弟纪父贵和纪祖旺。朱佑樘大喜,改纪父贵为纪贵,授锦衣卫指挥同知;纪祖旺为纪旺,授锦衣卫指挥佥事。赐予二人第宅、金帛、庄田、奴婢,不计其数。追赠祖父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祖母为夫人。其曾祖、祖父亦如此。遣修生母先茔之在贺者,置守坟户,复其家。

弘治三年,即公元1490年,朱佑樘将母亲迁葬茂陵,别祀奉慈殿。又在母亲当年入京之前曾经居住过的广西桂林立庙,祭祀纪氏先人。如今,经过五百多年的沧桑岁月,这座“纪氏”祭庙已经消失无踪,只有一口水井,据说是当年纪氏入宫之前,在桂林停留时曾经洗脸梳妆过的地方。这口井至今地方上一直称它为“太后井”。

生母纪淑妃的过早暴死,让朱佑樘抱憾终生。每当诵读起大学士尹直为其母亲撰写的哀册之时,他都情不自禁地痛哭失声。可怜的纪淑妃,当她还是一个天真纯情的小女孩时,就因为大明王朝的一次用兵而祸从天降,导致家破人亡,自己也被没为宫女;又因为一次身不由己的“鱼水之欢”,她为那个俘虏自己的皇帝生下了一个儿子;随后她带着那个不受欢迎的儿子捱过了六年东躲西藏的痛苦生活,刚刚看到一点生活的希望就不明不白地死去。纪淑妃的一生,无疑是一场“六月飞雪”的千古悲剧。

也许是因为母亲的悲惨遭遇,明孝宗朱佑樘的一生,都只爱一个女人,那就是他的张皇后。朱佑樘后宫只有皇后,而没有其他妃嫔,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自愿过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由于朱佑樘不近声色,躬行节俭,勤于政事,重视司法,提倡直言进谏,待人宽厚仁慈,终于让弘治一朝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养。这一时期是明代历史上少有的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史称“弘治中兴”。

弘治十八年,即公元1505年5月,年仅36岁的朱佑樘驾崩于紫禁城。据说,朱佑樘死后,“深山穷谷,闻之无不哀痛”,以致“哭声震野”。可见,朱佑樘深受朝野上下的拥戴。纵观弘治一朝,既无权臣、太监及后宫的专权,也极少有弊政出现。晚明学者朱国桢曾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朱佑樘有如此成就,自然与其生母坎坷一生和不幸惨死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从傻子到明君的传奇帝王:唐宣宗李忱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唐宣宗李忱从小就孤僻木讷,一直被皇宫里的人当作傻子嘲弄,出生三十六年来几乎从未享受过真正的亲王待遇,可谁也想不到,三十六岁登基之后,唐宣宗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聪明与英武,短短一年,就消灭了为患大唐帝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而且极大地遏制了一贯嚣张跋扈的藩镇势力和宦官势力,收复了沦陷于吐蕃人手里近百

  • 盘点三国史上的十大无名悍将:十大无名英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10,跟随太史慈无名小将太史慈神亭出战小霸王孙策,大家注意到没,刘繇军中只有一名无名小将跟随。由此可见此小将胆气过人。之后太史慈与孙策单挑,孙策这边有程普,黄盖等12名战将,太史慈这边只有无名小将一人。太史慈与孙策大战数百回合,期间程普等12将不可能全部站着发呆吧。估计与此无名小将也同时发生冲突,然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个皇帝喜欢嫖娼?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中国历朝历代,那些贵为九五之尊的帝王,都是坐拥三宫六院、有三千佳丽伴其左右的风流皇帝。然而即使这样,还是不能够满足他们的欲望,他们总是试图走出皇宫,到那些烟花柳巷妓院之中寻求更大的刺激,那么中国古代有哪些皇帝是沉湎于青楼的呢?青楼乃是烟花柳巷之地,更是被一些道学先生骂为伤风败俗之地,然而就是这

  • 揭秘大唐最后的太监:精通迷龙术 裹胁皇帝出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873年秋,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在不阴不阳、不死不活的晚唐背景下,这样的季节总是让人生出一种无力的苍凉感。在颓废的历史面前,个人的运道只能是船过水无痕。就在这一年,把佛事做到极致的唐懿宗下诏遣使到法门寺迎佛骨,希望通过佛祖的法力,来拯救速坠的王朝,拯救自己不甘速朽的灵魂。唐懿宗迎奉的佛骨刚刚进门

  • 唐朝历史上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何被比作是鹦鹉?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古人说得意忘象,文字的真正的妙处就在于沟通彼此之间的意见,如果能够达成这个效果就没必要太具有各种高具体的形式。其实在中国的古代许多预言都被作为一个沟通的工具而使用,这些预言对于当事人来说是在清楚不过了,但是对于外人来说这些预言又有点过于模棱两可。也许预言的妙处就在于模棱两可,任何的政治的交易往

  • 曾国藩是如何收礼送礼的?揭秘清代官场潜规则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是一个标准的传统官僚,他科举出身,从翰林院编修起家,做到了副部级的礼部侍郎。在那之后,他创建湘军,带兵打仗,最后一路做到大学士、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可以说出将入相,位极人臣。我们可以通过曾国藩这个具体典型,观察一下清代地方官员的经济生活状态,观察一下清代官场的潜规则是具体如何运转。两江总督收入

  • 中国史上上最牛老丈人!竟做了三个皇帝的岳父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最神气的老丈人:给三个皇帝当岳父的风云人物自古养女都想嫁个好的人家,在中国古代,如果能嫁给一国之君,便是祖坟冒了青烟,全家烧高香了!据算命先生说,谁谁是娘娘的命,便是极言其命带富贵。也许有人要说那种被打入冷宫的日子是多么凄苦辛酸,后宫的钩心斗角又如何让人胆寒,但“一朝选入君王侧”仍为许多人梦寐以求。

  • 谁是两汉历史上最懂得“炒作”自己的假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公元5年,年仅14岁的汉平帝去世。没多久,长安附近一个井里就发现一块白石,上面刻有红色文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当时的太后王政君即刻下诏让王莽摄政,朝臣称之为摄皇帝,又有人称他为“假皇帝”。公元6年,王政君宣布,立汉宣帝玄孙、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此后,王莽为了摘掉头上这顶“假皇帝”的帽子,随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冒牌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曾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理宗并不是一位皇子,最终却能登上皇帝的宝座,这是为什么呢?他到底是不是一位冒牌皇帝呢?他的继位经历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笔者一起去探寻一下宋理宗的秘密吧。宋理宗(1205~1264),原名赵与莒,于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又

  •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尴尬:前三名皆为中国学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蒋百里将军在1901年留学日本,经成城(初级军事学堂)而进入士官学校。1906年毕业的时候,日本天皇赐刀给最优秀的步兵科毕业生中的第一名,结果蒋百里夺了这个第一,把日本天皇的赐刀带回了中国。看过日本的有关资料,描述的比国内所记载的要详细得多,特别是看过一本蚁屋书房出的《陆军士官学校关系者》,里面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