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名相曾国藩的死因 是患“脑出血”去世的吗?

清朝名相曾国藩的死因 是患“脑出血”去世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546 更新时间:2024/1/27 15:45:57

曾国藩,原名曾子城,字伯涵,号涤生,男,汉族,公元1811年11月26日生,属相羊,星座射手座,湖南娄底人,进士学历,官至大清王朝的江苏、浙江两省省长兼两省军区司令员、北京市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两院院士职称,副国家级上将军衔,是清朝文人而封武将官衔的第一人。

曾国藩是清朝杰出的政治家,《清史稿》中誉其为“汉之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他还是军事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他还是理学家,继承发展了儒家学说;他还是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容 貌

曾国藩的身高 1.65米,他的容貌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眼睛是棱角分明的三角形,平时看起来就像睡着了一样,然而一旦有客人来访,他在交谈中习惯与客人的目光对视,两眼放电,寒气逼人,见者竦然。他蓄有浓密而好看的胡须,整个人显得威严和厚重。他走路沉稳,迈着官步,端庄里透着威武。他的言语不多,迟缓却是掷地有声。

社会关系

曾国藩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祖父曾玉屏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是秀才出身的乡村教师。曾家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他有四个弟弟,四个姐妹。他的弟弟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都是他在湘军中的左膀右臂。

曾国藩22岁考中秀才那年,娶了父亲的好朋友之女欧阳氏为妻。曾国藩有二子五女,其中比较出名的有,长子曾纪泽,官至清朝国防部副部长。次子曾纪鸿,著名数学家。后裔中有曾宪植,是曾国藩弟弟曾国荃的玄孙女,叶剑英元帅的夫人。

中国现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都高度评价过曾国藩。毛泽东说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说 “足为吾人之师资”。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笔者就按照《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理念,以倒金字塔的方式来概括他的一生功过。

一、平天下

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守孝。这时太平天国的起义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些腐朽的武装不堪一击。

1853年,曾国藩积极响应清政府的号召,在其家乡湖南,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传销式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武装——湘军。湘军分陆军、水师两种,士兵则招募湖南农民为主,薪俸为其他部队的三倍左右,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

1854年,湘军陆水两军共计一万一千五百人,会集湘潭,誓师出征。但是曾国藩出师不利,初战在岳州、靖港败于太平军,接连吃败仗,曾国藩曾经绝望到跳水自尽,幸亏被部属救下。他在上书清廷汇报战况时,也只能以“屡败屡战”自嘲。

但后来,他重整旗鼓,严格军纪,制订周密的作战计划,曾国藩充分利用湘军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让他们抱成一团,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很快他们就收复了岳州、武昌,逼迫太平军退出湖南。

1858年,湘军攻占九江,1860年,曾国荃包围安庆,以“扎硬寨,打死仗“闻名。1864年,湘军攻破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取得了与太平天国战争的全面胜利。湘军将帅之廉勇,军纪之严格,是其勇猛善战的重要原因,也使湘军威震天下。故有“天下无湘不成军”之说。他作《爱民歌》传唱,使湘军声威大震,毛泽东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即以此为蓝本。

二、治国

曾国藩“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在他的领导下,建造出中国第一艘轮船,开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开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曾国藩还为清朝培育推荐和使用了大批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英。为了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他舍出谦逊的老脸,屡屡上书举荐部下,为部下谋官要权,争谋职位。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省长以上的就有40多人。包含李鸿章、左宗棠等响当当的人物。

三、齐家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

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从曾国藩的的遗嘱中,可以看出他治家的精髓。曾国藩说:“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其中第一条慎独则心安,就是严于律已,自强不息;第二条主敬则身强,就是谦虚谨慎,事必躬亲;第三条求仁则人悦。就是仁者爱人,济世为民;第四条习劳则神钦。就是勤劳自励,奋斗不止。

四、修身

中国自古仁人志士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

他的《修身养性之诀》总结了修身十二款:一是主敬,整齐严肃,如日之升。二是静坐,每日不论何时,静坐一小时,三省吾身。三是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四是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五是读史,每日读《史记》、《汉书》、《后汉书》三本史书,圈点十页,从不间断。六是谨言,刻刻留心,时时注意。七是养气,气藏丹田,宠辱皆忘。八是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九是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十是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检验悟道的进展。十一是练字:饭后写字一小时。凡是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十二是夜不出门。减少应酬,养精蓄锐,以便从容应对明日工作。

曾国藩6岁时入私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背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在28岁时,考中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清朝翰林院文员,清朝《四库全书》编委会委员,并历任清朝文化部、国防部、工业部、司法部、组织部部长等领导的职务,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朝独一人;第二,他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他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毛泽东评价他:“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清史稿——曾国藩传》也说:“国藩事功大于学问,善以礼运。”他一生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其思想学说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结 尾

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午后在自家后花园散步时,突发脑溢血,手脚发麻,舌头发硬,不能讲话。长子曾纪泽搀扶着回到书房,端坐四十五分钟逝世。当月,清朝政府闻讯,停朝会三日。追赠“太傅”职位,谥“文正”称号。6月25日,灵柩运抵长沙。7月19日,葬于湖南长沙金盆岭。次年12月13日,改葬于湖南望城县伏龙山。与夫人欧阳氏合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吓死你! 朝鲜金日成父子为何拥有1200个头衔?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执掌朝鲜两年多,金正恩,这个1983年出生的年轻人就有了诸多令人望尘莫及的头衔:朝鲜劳动党第一总书记、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无可匹敌的杰出司令官、伟大的继承人、神枪手、优秀的卡车驾驶员、懂7国语言的卓越演讲家……那么,这些头衔是怎么来的?为何不称“国家主席”、“总书记”而

  • 泰国前总理英拉:曾是泰国第一白富美 祖籍广东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让自己光彩夺目泰国从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制至今,45岁的英拉是第一位女总理。她穿上高跟鞋身高超过1.70米,显得身材高挑,在泰国女性中称得上“鹤立鸡群”。美丽也是“软实力”,英拉当选后一直是媒体追逐的“大红人”。一位摄像记者参加采访活动时开玩笑说,英拉是位“大美人”,拍出来肯定好看,单凭这长相收视

  • 揭秘:四大民族英雄后代的结局分别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邓世昌誓死抗日,林则徐虎门销烟,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抗击倭寇,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英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的子孙又身在何方?邓世昌后人:倾尽全力传承历史邓家的后人多受先祖影响参加革命。邓世昌大儿子承袭父职继续供职于广东水师。小儿子邓浩乾曾供职于民国海军部。后一辈中,更

  • 大诗人韩愈:遭贬后不忘造福于民的唐代大文豪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中国历史上,韩愈是以文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的面孔出现的。文学方面,他倡导古文运动,开启一代文风;教育方面,他注重为师之道,终生诲人不倦;政治方面,他高举儒家思想,拥护中央集权。这些成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万人颂扬。而他遭贬时能够坚持以国为任、以民为本,在逆境中能够立足实际、为民造福的爱国之心

  • 揭秘纪晓岚的真实面目:一个嗜好美女的家伙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纪晓岚,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目录学家和小说家,不仅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就是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位少见的文化巨人。纪晓岚(1724~1805),名昀,晓岚是他的字,直隶河间献县(今河北沧县)人。据史书记载,他一生诙谐、滑稽,机敏多变,才华出众,给后世留下许多趣话,素

  • 如何评价大将马超?历代名人对马超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末凉州(今甘肃武威)军阀、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马超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汉末诸侯马腾之子,早年随父亲征战,参与攻克苏氏坞,马韩互攻等战役。官渡之战后,助司隶校尉钟繇在阳平关击破袁氏和南匈奴联军。马腾后与韩遂不和,请求入京做官,马休、马铁

  • 名将马超竟有3个墓?蜀汉名将马超的墓究竟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马超墓是东汉末年军阀、蜀汉名将马超的墓地,已知的有三处,分别在陕西勉县定军山附近;四川新都;甘肃成县。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之一,被曹操在潼关击败后,投靠刘备。刘备称帝,拜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封斄乡侯。次年马超病逝阳平关任上,就地葬在了定

  • 三国毒士贾诩的墓在哪?贾诩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毒士贾诩的墓在哪?贾诩墓位于许昌市北10公里尚集乡岗王村东。墓高10米,占地3300多平方。墓室后被破坏,出土的陶器也被砸毁,双虎铺首衔环画像石墓门、墓楣现藏于许昌博物馆。现今墓已不存,仅有一小土堆。据村上老人说,岗上原有一大冢:方圆面积一市亩,高七尺左右,世代传贾诩冢。一千多年来,文人骚客每值

  • 如何评价蜀将魏延?历史上真实的魏延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是一个刚强威猛,颇有点自高自大的人物,既有勇于任事、不畏艰难的优点,也有桀骜不驯、任性而行的缺点。 在蜀汉立国之前和建国之初,上有刘备这个雄主统驭,左右有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等大将并立,魏延还不可能目中无人,他的缺点较多地受到控制,而他的优点则较好地得到发挥,在无数次的拼杀鏖战中建立了累

  • 蜀将魏延是被冤死的吗?魏延究竟为什么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三国演义》中的魏延,在过去长期背负着一个判国的罪名,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提起魏延都是以一个反骨贼看待的。近年来已经有很多专家提出不同的意见,即魏延并不是一个判国的人,其功劳之大可比威震华夏的武圣关云长,超过了一身是胆的常山赵子龙。对魏延的看法我赞同近年来提出的这个观念,即魏延是被屈死的,以下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