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美人心计”之慈禧:辅政咸丰皇帝时自学成才?

“美人心计”之慈禧:辅政咸丰皇帝时自学成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36 更新时间:2024/1/16 11:59:09

导读:年近七旬的慈禧事实上已经掌控帝国大政近40年了,1835年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的慈禧小名叫做杏贞。她早年生涯因无史籍记载而有种种传奇说法,可以肯定的是她随父到过江南,家贫,出入市井,会唱江浙俚曲,却不识满文,“国语”(即满语)也讲得很差。咸丰元年(1961年),她17岁,入京选“秀女”,被选中,充宫女子,在圆明园景观之一“桐阴深处”服役。

使慈禧命运发生转折的是她为皇帝生下了长子,即封懿妃,再进封懿贵妃,成了皇帝的二等妾。侍奉皇帝之余,慈禧以其聪明才智竟在咸丰晚年辅理其政事中自学成才,亦是百年不遇之人才。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后,甫成为皇太后的叶赫纳拉氏,联合恭亲王奕等皇室近支发动政变,从以皇室远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为首,实际以能臣肃顺为核心的顾命八大臣集团手中夺得政权,并将其中三位(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后为建立及维系其独裁权力,慈禧皇太后对政敌之整肃绝少留情,即使对亲生儿子同治皇帝,以及继位皇帝光绪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极为高压严峻。

咸丰死后先后在位的三名皇帝,同治、光绪和宣统,没有一个不是傀儡,帝国的权力核心,已被“辛酉政变”置换。新的核心是史称慈禧太后或西太后为首的集团。这个咸丰帝的遗妾,晋位“圣母皇太后”时,年方26岁,在宫廷历练10年之后,纵横捭阖的本领越来越精。没有一个盟友不是她预设的清除对象。慈安太后,恭亲王奕,号称清流的“翰林四谏”,主办“洋务”的湘淮军头,支持义和团“扶清灭洋”的满洲权贵,讲理学的蒙汉旗人大臣,乃至她的妹夫醇亲王奕等等,无不边利用边挫抑,乃至弃之若敝屣。慈禧皇太后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主权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慈禧的表现事实上可圈可点,正是这个女人破除满汉界限,大力起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名臣,开办洋务,造成“同治中兴”的气象;执政后期,慈禧亦发布新政诏书,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大量选派留学生,开始宪政改革等举措,是为人才方面的重要改革。

现时论者批评慈禧的声音多集中于其执政晚期的一些私心之举。批评者认为在“同治中兴”的太平表象下,慈禧皇太后的铺张浪费以及对国际时局缺乏认识,导致甲午战争战败的原因之一。最显著的事例莫过于花费巨资扩建颐和园用以庆祝自己的60大寿,给包含海军军费在内的国家财政带来无建设性的负担。据史料记载,北洋舰队自1888年正式成立后,再未添加任何船只。1891年后,又停购枪炮弹药。是以民间有“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的讽刺对联。慈禧之于清代,确乎系成败于一身,以其敏锐之头脑及灵活手腕,本可以创万世之基业。但在政治之外,又回归妇人面貌,确乎是慈禧之短。临万世之不遇变局,图个人一时之安乐,慈禧之政治目光决定了清国的结局。

慈禧的最后杰作是“官制改革”。她至死与养子光绪作对。在临死的床上,还指定光绪的接班人。岂知她与光绪陈尸大殿,不过三年,她的帝国便完蛋了。缔结《辛丑和约》后慈禧发布“罪己诏”,诏中对列强的“宽大”处理表示感激:“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又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话成为后世指责其卖国之名言。直到她74岁死去,慈禧在帝国内部集权于一身,已长达47年,打破了中世纪中国所有女皇——如汉代吕后、唐代武则天等专权的历史纪录。相传努尔哈赤征服满洲各部,曾将叶赫部男丁杀光。其酋长临死诅咒,“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这吊诡的传说未必真有其事。但人们仍津津乐道于此民间传说,盖因女子执权超越了中国固有之传统,于是此类流言自然见风就长。

关于慈禧功过的评价,后世亦纷争不已,虽然大多数持负面意见,但亦有力挺之人。美国女作家卡尔在其《清宫见闻杂记》中写道:“同治登极时,国是纷乱如麻,国家实有累卵之危。然而经慈禧太后十二年之励精图治,措施适当。自帝年十八,则内乱既平,外患未弭,生民复苏,已渐睹中兴之治,慈禧太后之功在清室,诚不可没也。”台湾学者陈致平也这样评论道:“西太后做事,有时表现得明快而有魄力,也有她一套驾驭人才的本领。她垂帘之初,就命曾国藩为两省节制,赋予征伐全权,以后削平天国,平定捻乱、回乱,重用曾、左、沈、李等人,以建设中兴之业,都在她垂帘当政之时。当时满汉大臣间的矛盾重重,她也能加以协调和操纵,对于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来说,有些才能并不简单。”

晚清大儒辜鸿铭盛赞慈禧:“我恐怕很难使那些对中国过去四十年历史不熟悉的外国人懂得,在那四十年灾难频仍、动荡不宁的岁月里,像皇太后这样的国家掌舵之人该需要怎样的政治家风范、胆略、坚忍不拔和治国之才。”罗伯特·利斯顿在其《女统治者》一书中评论道:“像古代的克娄巴特拉一样,注定了慈禧是一个腐朽王朝的最后一位伟大的统治者。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她为了她的国家,她的王位,她的人民和这个国家的文明传统而战,但是她失败了,她最终认识到风向已经改变,但为时已经太晚。她一生做了许多错事,并时常表现出没有必要的残忍无情。但这些都不能改变她作为一个有胆量的统治者的重要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大清朝康熙皇帝为什么会起名叫作“玄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康熙是谁的儿子,康熙为什么可以当上皇帝,康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导读:康熙帝名玄烨,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可是康熙为什么叫玄烨,或者“玄烨”二字有什么含义,似乎鲜有人问及。读高中时,历史老师提到康熙皇帝名玄烨,当时就感觉这名字起得玄,多少年来一直都这么觉得。最近读汤若望的传记,眼前陡然一亮,答案似乎有了。400多年前的紫禁城里,有一个深目高鼻的西洋人,在此自由出入

  • 多尔衮为何未能称帝:只因从小不受努尔哈赤待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多尔衮和皇太极的关系怎么样,多尔衮为什么不自立为帝,多尔衮没有做皇帝的原因

    导读:多尔衮是自努尔哈赤、皇太极之后大清第三代政权的核心人物,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16岁统兵,征蒙古,伐朝鲜,讨大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33岁统兵入关,所向披靡,成就大清一统。他的后半生,一直处在皇权中心,也是距离大清皇位最近的人。他若想夺取皇位,易如反掌,可他却像历史上的曹操一样,始终没有

  • 慈禧太后一生杀人无数为何却偏偏后悔杀记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慈禧太后一生杀人无数,都未深受如此的责备,她本人也颇有悔意。清廷之所以没有坚持引渡“苏报案”当事人章太炎等,就与沈荩之死有关。慈禧太后掌握生杀予夺大权47年之久,平生杀人多矣,却曾为杀了沈荩而后悔。1903年7月31日,在日本人主办的《天津日日新闻》报馆就职的沈荩在刑部狱中被活活杖死。从被捕到

  • 揭秘清朝雍正皇帝的死因:竟是被敏感词折腾至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最黑暗的时期之一。所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清三帝根本不值得文化人为他们唱赞歌,因为他们杀的,就是文化人这种动物。偏偏中国的文化人最不要的东西,就是脸,越是杀文化人厉害的帝王,就越受中国文化人的追捧。雍正是历史上死得最不明不白的皇帝之一。历史上关于雍

  • 名妓李师师最后嫁给了谁?迷倒皇帝最终嫁为人妾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有这么几句,挺能用来形容李师师的遭遇。“……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公元1126年正月,金人的“鞞鼓”动地而来,宋徽宗与李师师的爱情佳话,亦戛然而止。“千乘万骑”不是走向西南,而是北方的茫茫大漠。那么,在

  • 中国十九位美女皇后的结局:盘点史上美女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1、唐高宗皇后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镜花缘》里她被认为是心月狐下凡,为的是惩罚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中所造的杀孽。­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 揭秘:唐朝皇帝的端午节怎么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揭秘:唐朝皇帝的端午节怎么过?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开创的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唐玄宗又是一位很有文艺范的皇帝,他擅长书法,精通音律,艺术成就很高。同时,唐玄宗还是一位风流多情的皇帝,他与杨贵妃的爱情,堪称千古传奇。因此

  • 来俊臣简介:唐朝著名酷吏,任侍御史、御史中丞、太仆卿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唐朝枢密使,来俊臣典故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来俊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来俊臣

  • 有哪些与秦昭襄王相关的轶事典故?龙阳之好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昭襄王有关的成语,魏冉,秦昭襄王嬴稷评价

    魏圉,即魏安釐王,战国时期魏国第6任君主,在位共34年,他是魏昭王的儿子,魏无忌的兄长,魏景湣王的父亲。他即位后,为牵制孟尝君田文,封弟公子无忌为信陵君,时秦强盛,屡败魏,他割地求和。他中秦反间计,将信陵君兵权夺回,公元前243年,魏安厘王与信陵君同年病死。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 清朝时期,皇帝除了看奏折之外还要去干农活?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帝为什么不能撕奏折,皇帝批完的奏折如何处理,皇帝为什么用朱批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世人的眼中,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是国家之中最幸福的人之一,他们甚至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实际上,皇帝的生活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幸福,倘若他们想要当一个名垂千古的明君的话,便需要昼夜不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