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正史中的陈式是什么样的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正史中的陈式是什么样的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382 更新时间:2024/1/20 2:18:24

三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之中,陈式可能是最饭桶的一个将领了。

无勇无谋,事前说大话,事后甩锅,几乎集中了饭桶将军的所有缺点。

事实上,陈式虽不是一位顶级名将,但绝对是一位最靠谱的将领。

遗憾的是,无论是史家还是后人,都喜欢“奇迹”,对“靠谱”似乎有所低估。

正史:被低估的“靠谱”之人

陈式,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将领。

汉中之战时,他开始走上高级将领的岗位。

1、靠谱的败仗:马鸣阁道之战

陈式的第一仗,就给徐晃刷了功绩。

刘备为取汉中,取“断绝内外”之策,让陈式等十余营封锁马鸣阁道。

结果,徐晃率军进攻,大败陈式等人,刘备军损失惨重,许多人投谷而死。

此战后,曹操大喜,赞许徐晃:马鸣阁道是汉中的咽喉。刘备想断绝内外,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取胜,善之善者也!

随后,曹操因此还使徐晃假节!

陈式这次登场,真的就是一败涂地吗?

果真如此,刘备为何后来反而加重了陈式的地位呢?

陈式的任务,是封锁马鸣阁道。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为徐晃所败,但马鸣阁道(阴平到汉中的通道)还是为刘备军所控制了。

因此,比较全面的情况应该是:陈式一度为徐晃所败,损失惨重。但是,陈式等人在付出惨重代价下,还是控制了马鸣阁道。

为巅峰徐晃所败并不丢人,一年后,关羽也被徐晃击败了。

陈式不是什么神人,打不过徐晃。

然而,在失利后仍能完成任务,可见陈式“靠谱”。

因此,陈式得到了刘备更多的重用。

2、“遗憾”的败仗。

夷陵之战时,陈式成了最重要的将领之一。

当时,冯习为大督,张南为陆军前部,吴班、陈式为水军。

前面的马鸣阁道之战,陈式指挥的是山地作战,此时,又担任水军将领。

可见:从基层成长起来的陈式,军事素质比较硬,能够胜任各种作战任务。

战役初期,吴班、陈式的前部表现出色,连续攻占了巫、秭归等重镇,并在夷陵击败了孙桓

此后,占据陷入僵持后,刘备“舍水就陆”,令吴班率水军上岸,陈式也就没有再出现在记载中了。

夷陵之战的总走向,不是陈式这种级别的将领所能决定的。

尽管陈式表现不错,但随着陆路的战败,陈式也败归了。

3、靠谱的胜仗。

诸葛亮北伐,多无功而返。

唯一的成绩,就是夺取了武都、阴平。

而收复武都、阴平,就是陈式干的。

当然,收复武都、阴平,主要难点在于“打援”,也就是阻挡援军。

“打援”,是由诸葛亮亲自指挥的,陈式负责是“攻城”。

所以,夺得武都、阴平这样的大功,总指挥仍然是诸葛亮。

不过,能独当一面,完成夺城任务,一口气连夺两郡,也是可圈可点的。

要知道,诸葛亮时期,有独当一面经历的将领很少,只有赵云(佯走箕谷)、马谡(守街亭)、魏延(远出羌中)、王平(独拒张郃),以及陈式。

其中,陈式收复武都、阴平,与魏延远出羌中,是仅有的两次比较大的胜利。

所以,正史上的陈式,虽不算一流名将,但无论地位、功劳,都是名列前茅的。

其重要性,不及关张马黄,也不及魏延、姜维、王平,但不在廖华、张翼等人之下。

遗憾的是, 正史都没有给他单独列传,使这位立下不小战功的将领知名度不高。

没有被单独列传,也就注定了:只有在作战时,他才出现,而他的生平等信息则不可能得到记载了。

因此,陈式的结局,是未得记载的。

没有记载陈式的结局,不是因为陈式不配,而是史家不公。

演义“饭桶化”

到了演义中,陈式则完全被“饭桶化”了。

第一次出场。

夏侯渊来攻,陈式牛逼哄哄地跟黄忠说:将军休动,某愿当之。

然后···出战,先中了夏侯尚诱敌之计,后又被夏侯渊直接生擒了。

无勇无谋,还说大话,典型的“饭桶”。

第二次出场。

陈式与魏延、张翼、杜琼引军进军箕谷。

诸葛亮让邓芝来提醒:小心魏军埋伏,不可轻进!

陈式再次牛逼哄哄:丞相太多疑了。老子自带五千人出箕谷底,先到祁山,看丞相羞也不羞?

结果···果然中伏大败。五千人只剩下四五百人。

事后,陈式和魏延互相甩锅。

诸葛亮干脆把陈式砍了。

无勇无谋,说大话,还甩锅,这是真正的“饭桶”。

《三国演义》确实抹黑过许多人。

但是,大多数抹黑,都是对史实作“修补”,即对发生的事情作一些虚构。

而陈式,他的“饭桶行为”,则完全没有任何史实依据,从头到尾全部是虚构的,相反,陈式真实的战功、表现,演义则从头到尾一个字都不提。

真不知道老罗和陈式何冤何仇···

陈式,不是关羽魏延这样的顶级将领,他没有什么令人叹为观止的才能。

然而,他兢兢业业,坚决执行任务,是一个靠谱的将领。

读史时,人们总爱谈论“神迹”,似乎对“靠谱”不甚重视。

因此,靠谱的陈式,遗憾的没有得到单独列传,甚至连其生平也没有着重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康熙初见乾隆是在何时?他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与乾隆是哪个朝代,康熙乾隆雍正的关系图解,康熙和乾隆哪个伟大

    玄烨,顺治帝第三子,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弘历因为会背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康熙的晚年,儿子们斗争得凶狠,闹得他心里很烦闷,所以康熙也出现了“隔代亲”的心态,对儿子们已经没有办法管顾了,反而对年幼的孙子们,有着不一样的宠爱。废太子胤礽,在第二次被废后,彻底被康熙关押,但

  • 三国时期于禁在曹魏的地位r如何?他的一世英名因何被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魏谋士,三国魏国被谁灭了,魏国是被谁打败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曹操手下外姓武将第一人,当属于禁,于禁位列五子良将,是五子中唯一的假节钺,于禁这个假节钺,可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真刀真枪,凭着战功得来的。正史记载中的于禁,征战一生,大小几十战,只败过一次,就是襄樊之战败给了关羽。于禁是最早跟随曹操征战的元老级别大将之一,

  • 貂蝉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貂蝉真的存在于历史上吗,貂蝉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这个人,貂蝉是真实存在的人吗

    提起三国美女,很多人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位列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乱世,战火纷飞,英雄辈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好不热闹!有“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的小霸王孙策,有“长坂坡喝退百万曹兵”的燕人张翼德,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关二爷,还有“虎痴”许

  • 在武则天众多儿女中 能善终中为什么只有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杀女儿,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死孙子,武则天的儿子们的结局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武则天四个儿子两个女儿,竟然只有一人善终,这是为什么呢?武则天确实是一代女皇,客观地说还是一位卓越的皇帝,比很多男的要做的好,但她作为一个母亲却不得不说是一个失败者。武则天的一生共有六个孩子,这六个孩子按说生在皇

  • 关羽失荆州,真的只是因为“大意”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原因,关羽失荆州原因,关羽失荆州为什么没人帮他

    关羽失荆州,真的只是因为“大意”吗?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当时环境下政治时事等多方面的因素才导致的这一结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第一个理由是,在襄樊之战中,关羽给了东吴夺取荆州的机会。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带领军队西征,他留下诸葛亮和关羽在荆州镇守。建安十九年(214),刘

  • 谁是首次正式出场就留下了千古骂名的三国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鹰眼首次出场是什么时候,卡二第一次出场集数,千古骂名是谁

    导读:自从《三国演义》火爆问世以来,由于罗贯中铆足了吃奶的劲,替诸葛亮摇旗呐喊吹喇叭,诸葛亮在中国人心中“首席智囊”的形象深入人心,已经很难改变过来。诸葛亮不仅成为三国智囊的头号代表,而且也几乎成了三国这段历史的代言人。说到三国,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恐怕还不是曹操或刘备,而是诸葛亮。其实这种“以一代百”

  • 风流女沙皇叶卡捷琳娜最崇拜的中国皇帝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叶卡捷琳娜后面的沙皇,俄罗斯大帝叶卡捷琳娜,沙俄叶卡捷琳娜女皇

    导语:“女沙皇”则毫不掩饰地回答说:“当然是对健壮身材和男人的雄风了。健壮身材和男人的雄风总是让我心动不已。”俄罗斯人似乎觉得男欢女爱、风流倜傥,属于关上卧室、床底之间的“私生活”;可惜,俄罗斯部像法兰西那么风花雪月,即便当政的“一把手”玩女人,也无可厚非。其实,俄国人还是讲究传统和礼仪的,要不,著

  • 吕布英雄气短走不出温柔乡:死得窝囊只为了貂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温柔乡姜寻谢延生,儿女情长一定会英雄气短吗,英雄气短怎么解释

    导读:生与死是自然法则,人不能选择生,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选择死。生都一样,死可各异。死有多种,有平静的、痛苦的、悲壮的、英勇的死,还有无奈窝囊的死。近期看《三国》,看到吕布的死法,我觉得太窝囊——被“缢死,然后枭首”。按理在群雄争锋时,被杀死理属正常,但吕布像娘们一样被绳子缢杀而死。这种死法放在吕

  • 曹操如何善待蔡文姬:让她在丈夫未归时留居曹府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蔡文姬有多少丈夫,崔琰和荀彧为什么要帮曹丕,若不是我许子远阿瞒焉能进这邺城

    导读:蔡文姬名琰,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蔡文姬便是成长在这样的家庭里,环境是毋庸置疑的优越。所以她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作赋,音律也十分了得。这样一位名门才女,本来是该有很好的归宿。奈何生在动乱的年代,她的人生

  • 三国时曹操诡诈残忍 使用“特务”手段堪比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婴凌人怎么用,刘备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三国杀曹婴无脑猜三项

    导读:大明王朝是“特务机构”最多、特务最猖獗和社会最黑暗的时代。那么,是明太祖朱元璋开创了秘密刺探消息、监督官与民的“特务制度”吗?其实,这有点儿“抬举”朱元璋及大明王朝了。读过《三国志》的人,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三国时魏国的奠基人曹操设置的“校事”,就是一个类似于明朝东、西厂的特务机构。世人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