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邦昌简介:北宋末年宰相,曾与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国

张邦昌简介:北宋末年宰相,曾与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093 更新时间:2024/2/10 22:54:02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邦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张邦昌(1081年-1127年),字子能,祖籍南阳西鄂人,北宋末年宰相,主和派代表人物。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人(今河北省阜城县大龙湾)。进士出身,宋徽宗、宋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

金兵围汴京时,他力主议和,与康王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国,请求割地赔款以议和。靖康之难后,被金国强立为大楚皇帝,建立伪楚,历时一月。金撤兵后,逊位还政赵构,但迫于叛国之罪名,终被赐死。

人物生平

权相党徒

张邦昌进士出身,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 北宋自哲宗时期以来,党争不断。张邦昌与童贯均是权臣王黼的党羽 ,而王黼又是受蔡京提拔火箭般窜升至相位的。在对金政策上,王党多为主和派。与李纲为首的主战派在政治上尖锐对立。

靖康和议

靖康元年(1126年),金太宗即位背弃合约南下攻宋,宋徽宗慌乱无措,禅位宋钦宗。王黼当年在立嗣上和钦宗站在了对立面,于是钦宗上台第一件事就是默许李党暗里伏杀王黼,童贯也立即被诛杀。而张邦昌平时虽并无大恶,但此时必然已经是钦宗所要剪除的对象,于是钦宗就交给了张邦昌一个“美差”——与金和议。

这次和议,钦宗表面上许割地赔款为筹码,但暗里使主战派突袭金营,基本是把张邦昌逼进了死路。张邦昌岂会不知?他向钦宗要割地圣旨,钦宗不予,要河北印绶,又不予。可见钦宗根本没有想让张邦昌回来的意思。

这次议和还促成了张邦昌与康王,也就是日后的宋高宗一段革命友谊。钦宗在这样一次和谈中派出康王,估计对康王也是早有忌惮。

张邦昌也并非是个绣花枕头,他在金营一口咬定突袭金营不是朝廷授意,居然保住性命,但是因为未见割地凭据,和议自然也未达成。金朝因此反攻,要求罢黜主战派李纲等人。当时宋人认为这其中有张邦昌的授意,因为主战派都是张邦昌的“私敌” 。这大概是因为其后张邦昌被扶植为伪帝,时人认为张与金人已为一党的缘故。其实他们确实高看了张邦昌,罢黜主战派是金人当时必然的要求,而张邦昌是阶下之质,毫无发言权。但李纲确因此事被贬,使金人更加猖狂。

被迫登基

金人在1127年攻破东京,掳掠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北宋覆灭。金人当时的目的显然是岁贡钱财,所以他们还是要立一个汉人君主帮他们筹措岁贡。虽然汉人均提议另立赵氏,但金太宗一概否决。这个时候张邦昌成了被提名的唯一人选 。在宋齐愈,王时雍等人支持下,金人“劝进”张邦昌。

张邦昌知道这个龙椅不好坐,当时大多数的汉臣都持激烈的反对态度,其中最为激烈的还是日后另一个争议人物秦桧。

关于张邦昌登基这一节,大金国志与宋史大体记述相当,只是大金国志更为详细,而当时显然也只有金国才能直击此事,因此援引国志中的内容:

靖康二年三月一日,邦昌入居尚书省听令,百官班迎南薰门,邦昌卧病不食。金帅令劝进,邦昌谓王时雍等曰:“诸公怕死,又掇送与邦昌邪?虽暂假而归,焉可免祸!”先是正月十五日,太宰张邦昌奉使还阙,至城外,军前留之。及是,金帅告报城中,欲遣邦昌入城,御史台检准故例,率文武百官迓于南薰门。如期而集者凡数千人,士庶往观又数万人。范琼、汪长源等领兵分列左右,自州桥及门下,森布如织。申刻,邦昌入门,金将送者及门而返。邦昌之入也,径诣尚书省。百官敦请即皇帝位,犹豫未断,缘军前先有指挥故。邦昌与百官相见,恸哭尽哀。从官卿监郎官十员,尽夜直宿,续增作十五员,掌管事务,并使臣十员,祗应三衙门官亦同宿守。金帅令劝进于尚书省,邦昌卧病不食者四日,故有诸公“掇送”之言。

次日,金国文字来,限三日立邦昌,不然下城屠戮,都人震恐。三日,金使来促劝进,取推戴状,众人泣劝再三方从,留守司遂以推戴状申,欲以初七日行册命之礼。邦昌誓自裁,或曰:“相公城外不死,今欲死,涂炭一城邪?”遂止。

可见当时张邦昌诈病拒绝登基,百般推脱,甚至以自裁相对,但最后金国以屠城相要挟,迫张邦昌就范。

登基不称朕

张邦昌将办公地点设在文德殿(皇帝的办公地点为紫辰殿和垂拱殿),将办公桌椅西向放置(皇帝的座位是南向放置的)。他坚决制止朝廷官员向他跪拜行大礼,当有的官员为了巴结讨好而对其跪拜时,他必定“东面拱立”。他与朝廷官员开会聊天时自称为“予”而不是“朕”,公文往来时用“手书”而不是“圣旨”。凡此种种,都充分证明了他始终是与朝廷官员们以同事和平级关系相处的。

王时雍是推举他成为皇帝的首席功臣,也可以说是他的心腹和死党,可是当王时雍以皇帝专用的“陛下”称呼他时,他丝毫不留情面地将其狠狠训斥了一番。

后来金国大军准备返回北国,已经身为“皇帝”的他却身服缟素,率领满朝文武,亲自向其时已身陷金军牢笼的徽、钦二宗遥拜送行,并且伤心欲绝,涕泪俱下,完全是为人臣子的礼仪。

还政赵氏

金军一撤,张邦昌立刻大赦天下。吕好问劝张邦昌还政康王。王时雍,徐秉哲,却告诫他骑虎难下,还政必无善终。但是张邦昌还是毅然还政,献大宋国玺,立康王,请宋哲宗元祐皇后垂帘。并在手书中阐明“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权宜一时以纾国难也,敢有他乎?”

张邦昌明知还政还的是身家性命,却依然毫不犹豫。且其人由始至终并未僭越其大宋臣子身份,因此某些对于他虚伪事故,惺惺作态的批评确有失当。毕竟没有人会舍了身家性命去惺惺作态的。而张邦昌还政当天,伏地恸哭请死 ,确可能是半真半假的保命权宜之计。

李纲复出

康王,宋高宗即位,再次用主战派李纲,意图重振国风。李纲复出第一件事自然是弹劾张邦昌,但是张邦昌是高宗即位的首席功臣,高宗也并不想伤他性命也以权宜为名替张邦昌开脱。 但将张邦昌被贬为节度副史也是情理之中。

祸起红颜

高宗虽然没有从谏杀张邦昌,但是未必没有杀他之心,只是碍于还政的面子。但是张邦昌如果有什么把柄被抓住,自然也难逃一死。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张邦昌还是犯了男人最容易犯的错误。

以前张邦昌入主内庭的时候,宋徽宗的一个嫔妃靖恭夫人李春燕等十余名女眷曾被赐给张邦昌,且立为伪后。归宋以后张邦昌自然不能认这个名分,但二人情谊尚在。一日邦昌酒后,仿佛又招惹了这位李夫人,李夫人裸着双臂钻在了张邦昌怀里说,“大哥,如今已经这样了(又是宋朝宫人),就不要再叙旧情了。”但李夫人却不是个不念旧的人,她亲自将张邦昌扶上了车,又安排了干女儿陈氏陪侍。后来张邦昌回东府,李夫人还私下里去送过他。

徽宗是高宗的亲爹,当时虽然被俘,却尚在人间,张邦昌这是在招惹皇帝的小妈。虽然皇家嫔妃转赐臣子也不能说没有先例,但这个时候显然就被用做把柄。高宗先不动声色的抓了李夫人,严刑逼供,让她指认张邦昌的罪状,最后张邦昌得了个比莫须有还莫须有的告发,史书仅得“诏数邦昌罪”五字,不知何罪。高宗便赐死张邦昌,杀王时雍等,完成秋后算账。

金史里定性此事: 康王已即位,罪以隐事杀之。隐事二字用的巧妙。金国因此另立傀儡建大齐,乃是后话。

大金国志里则有更详细记载: 方邦昌抵贬所,寓居潭州天宁寺。寺有平楚楼,取唐沈传师“目伤平楚帝魂”之句也。得宋帝赐死诏,徘徊退避,执事者迫之登楼,邦昌仰首,忽睹“平楚”二字,长叹就缢。说张邦昌自缢于平楚楼,也算是一则轶事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中年病逝在五丈原 诸葛亮的得病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之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54岁病逝于五丈原,他究竟得了啥病?222年,刘备兵败夷陵,临终前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将家事以及国事全部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三国时期战火不断,但在这个战火不断的年代,出

  • 蔡京简介:北宋权相之一,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蔡京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北宋兴化军仙

  • 赵鞅:春秋晋国赵氏的领袖,致力于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赵鞅,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领袖,原名赵鞅,又名志父,亦称赵孟。《赵氏孤儿》中的孤儿赵武之孙。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晋昭公时,公族弱,大夫势力强,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致力于改革,为后世魏文侯李悝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和赵武灵王改革首开先河。名门世家赵氏是一个非常

  • 李彦简介:北宋时期宦官,曾圈地三万四千三百余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彦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彦,北宋太监,出生于公元11世纪,1126年宋钦宗赐死李彦,与蔡京、王黼、梁师成、朱勔、童贯

  • 如果诸葛亮再活二十年的话 诸葛亮能统一三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多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有人说诸葛亮“命短”,要是再给他20年,也许就能一统三国?结论写在前面:再给诸葛亮20年也不会一统天下,且看细细分析:蜀国没有那么强大,而且刘禅没有那么英明,蜀国对于后续人才积攒的也不知,反正在诸葛亮有生之年看不到蜀国一统天下。

  • 司马懿和诸葛亮对彼此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懿怎么评价诸葛亮,评价诸葛亮,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对手吗

    众所周知司马懿效忠于魏国,诸葛亮效忠于蜀国,两人是敌对关系。那么司马懿和诸葛亮对彼此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诸葛亮,蜀国丞相,从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后,一直忠心辅佐他,在三国的纷争中联孙抗曹,夺占荆州,帮助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后来刘备去世,他又辅佐后主刘禅

  • 俗话说皇帝后宫坐拥三宫六院 赵光义子嗣为何越来越少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宫六院论坛,赵光义是个好皇帝吗,延禧宫为什么没有建完

    还不了解:赵光义子嗣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皇帝赵光义的子嗣为何越来越少?《孟子》有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们中国人最看重家族传承,子孙延续,视“无后”为最大的不孝,所以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断子绝孙”是对一个人最大的惩罚,最大的报应!据《宋史》所载,宋

  • 朱元璋白手起家都能统一天下 赵匡胤为什么打不过辽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比赵匡胤厉害多了,朱元璋根本不是白手起家,朱元璋白手起家的故事

    还不了解:赵匡胤和朱元璋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朱元璋能一统,而赵匡胤继承了完整的北周却打不过辽?现在唐代失败的时候固然失败,但是唐代胜利的时候,是宋代能比的?看看唐代那几个都护府,宋代也好意思和唐代比胜利?即使明代,七征漠北这种事是宋代人能做得出来的,这是

  • 赵光义被后人称为“真小人” 历史上的赵光义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维被后人称为是什么,赵光义的儿子,李贺被后人称为是什么

    对赵光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宋太宗赵光义,为何被后人称为“真小人”?历史上有个"斧声烛影"的谜底,讲的是赵光义害死兄长,篡夺皇位,有秘史写道赵匡胤死前见的最后一个人就是赵光义,有人看见蜡烛下他两兄弟的影子投在窗纸上,好像在争吵什么,然后赵光义慌

  • 赵匡胤的皇位最后被赵光义抢走 赵匡胤为何没有解决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匡胤为什么斗不过赵光义,赵匡胤为啥不杀赵光义,赵匡胤是不是被赵光义杀死的

    还不了解:赵匡胤和赵光义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没有解决赵光义,反而被他抢了皇位?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由宋太宗赵光义接了他的皇位,赵匡胤自己有两个儿子,并且这两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完全可以继承皇位。一般情况下,宋太祖应该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