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俗话说皇帝后宫坐拥三宫六院 赵光义子嗣为何越来越少

俗话说皇帝后宫坐拥三宫六院 赵光义子嗣为何越来越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17 更新时间:2024/1/21 16:29:22

还不了解:赵光义子嗣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皇帝赵光义的子嗣为何越来越少?

孟子》有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们中国人最看重家族传承,子孙延续,视“无后”为最大的不孝,所以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断子绝孙”是对一个人最大的惩罚,最大的报应!

据《宋史》所载,宋太宗赵光义一脉人丁稀薄,子嗣稀少,好几位皇帝坐拥三宫六院却难有子嗣,到宋高宗赵构时,竟然连继承皇位的人都没有,无可奈何之下,赵构只得选择宋太祖赵匡胤一脉的子嗣为储君,才避免了赵氏江山血脉断绝的“尴尬”。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断子绝孙”是因为受到了上天的惩罚,遭到了报应

难道赵光义一脉之所以子嗣稀少是因为受到了报应?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这得从赵光义的“继位之谜”说起

据《史记》所载,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到了西周时,宗法制已然成型,所谓宗法制就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制度,也就是说皇帝会把自己的皇位传给嫡长子,只有在自己没有子嗣的情况下,才会考虑自己的兄弟或兄弟的子嗣。

但赵匡胤却是一个例外,他在有子嗣的情况下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合常理的事,源于一个名为“金匮之盟”的典故。

据《宋史》所载,宋代杜太后在临终前将赵匡胤召入宫中,问“你了解你怎么得到的天下吗?”,赵匡胤答曰“全都是因为太后和祖先的庇佑”,杜太后闻之又言“非也,你之所以能得到天下是因为周世宗早逝,其子年岁尚小,否则你断然没有可能得到天下,所以你驾崩后要让你弟弟赵光义继承皇位,如此一来,方能江山稳固!”

赵匡胤极为孝顺,当即立下诏书,诏书大意是赵匡胤驾崩后由弟弟赵光义继承帝位,赵光义驾崩后由四弟赵廷美继承,最后再由赵廷美将帝位传于赵匡胤之子赵德昭,此诏书由宰相赵普执笔,书写完后藏于金匮之中,所以史书将其称之为“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正式公开是在赵光义继位后的第六年,由宰相赵普作证,所以后世一直怀疑所谓的“金匮之盟”完全是赵光义与赵普所编造出来的,因为就在赵匡胤驾崩的当晚还发生了“烛影斧声”事件。

据《宋史纪事本末》所载,公元976年,赵匡胤身患重病,召晋王赵光义进宫议事,结果下人看到宫殿之内烛影摇动,还有斧子落地的声音,隐隐约约还有争吵声传来,就在当晚,赵匡胤驾崩,随即赵光义继承帝位,是为宋太宗!

综上所述,因为“烛影斧声”事件的发生,后世一直怀疑是赵光义杀了赵匡胤,然后串通赵普编造了“金匮之盟”的谎言,如果果真如此,赵光义弑兄夺位,当有报应,“断子绝孙”就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如果“烛影斧声”是假,赵光义的皇位确实是赵匡胤所传,他同样应该受到惩罚

因为他违背了誓言

赵匡胤在诏书中说得很明白,自己驾崩后由赵光义继位,赵光义之后是赵廷美,赵廷美再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赵德昭,也就是说在赵匡胤的设想中,皇位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这一脉的,但是在赵光义继位后,赵廷美和赵德昭都“离奇”身亡了!

据《宋史》所载,赵廷美是赵匡胤与赵光义的四弟,宋太宗继位后进封魏王,他在得知“金匮之盟”的内容后,为了早日成为皇帝,暗中谋反,结果被赵光义发觉,将其罢官幽禁,公元984年,赵廷美忧愤成疾,吐血而亡,年仅38岁。

赵德昭是赵匡胤次子,由于赵匡胤长子早夭,赵德昭实际上就是赵匡胤的嫡长子,按照“金匮之盟”,皇位最终应该是赵德昭的,但是赵光义在继位后立自己的儿子为储君,只封赵德昭为武功郡王。

公元979年,赵德昭随赵匡胤出征,期间一次遇险,众将以为赵光义遇害,便谋立赵德昭为帝,此事令赵光义大为不满,回宫之后不赏有功的将领,赵德昭与赵光义说起此事,结果赵光义勃然大怒,说道“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赏也不迟!”,赵德昭听闻此言,回去就自尽了。

由以上可知,赵廷美与赵德昭这两个赵匡胤指定的皇位继承人,在赵光义登基后都“离奇”死亡了,虽然正史对他们的死亡都做了“安排”。

但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二人的离世大有蹊跷,很大可能是赵光义在暗中做了手脚,目的就是将皇位留在自己这一脉,否则赵光义为何要在继位后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储君呢?

也就是说,无论“烛影斧声”是真,还是“金匮之盟”是真,赵光义都做了对不起赵匡胤的事,他将本来属于赵匡胤一脉的皇位留在了自己这一脉,作为“报应”,赵光义这一脉子嗣越来越少,到宋高宗赵构时,竟然没有人能继承皇位了!

小结:

客观来说,将赵光义子子嗣越来越少的原因归结于“报应”有点武断,毕竟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应该信仰“无神论”,而且赵光义之所以子嗣越来越少与“靖难之变”也有关系,当时大量皇室宗亲都被金人带走并客死他乡,这也导致赵光义一脉人丁稀薄。

但是“报应”之事我们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赵光义确实做了对不起赵匡胤的事,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赵光义理应受到报应,否则还有“天理”吗?

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也确实是“无神论者”,但这并不阻碍我们心存敬畏之心,要相信这世界是有“天理”的,“善恶到头终有报”,一定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才能诸事顺遂,如果人人都能这样想,我们的世界将会更美好!

参考资料:《宋史》《孟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白手起家都能统一天下 赵匡胤为什么打不过辽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比赵匡胤厉害多了,朱元璋根本不是白手起家,朱元璋白手起家的故事

    还不了解:赵匡胤和朱元璋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朱元璋能一统,而赵匡胤继承了完整的北周却打不过辽?现在唐代失败的时候固然失败,但是唐代胜利的时候,是宋代能比的?看看唐代那几个都护府,宋代也好意思和唐代比胜利?即使明代,七征漠北这种事是宋代人能做得出来的,这是

  • 赵光义被后人称为“真小人” 历史上的赵光义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维被后人称为是什么,赵光义的儿子,李贺被后人称为是什么

    对赵光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宋太宗赵光义,为何被后人称为“真小人”?历史上有个"斧声烛影"的谜底,讲的是赵光义害死兄长,篡夺皇位,有秘史写道赵匡胤死前见的最后一个人就是赵光义,有人看见蜡烛下他两兄弟的影子投在窗纸上,好像在争吵什么,然后赵光义慌

  • 赵匡胤的皇位最后被赵光义抢走 赵匡胤为何没有解决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匡胤为什么斗不过赵光义,赵匡胤为啥不杀赵光义,赵匡胤是不是被赵光义杀死的

    还不了解:赵匡胤和赵光义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没有解决赵光义,反而被他抢了皇位?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由宋太宗赵光义接了他的皇位,赵匡胤自己有两个儿子,并且这两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完全可以继承皇位。一般情况下,宋太祖应该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才对

  • 多尔衮和鳌拜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鳌拜很害怕多尔衮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鳌拜和多尔衮,多尔衮和皇太极的关系怎么样,多尔衮与鳌拜的区别

    对鳌拜和多尔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鳌拜为何害怕多尔衮?鳌拜到底在害怕什么?说起鳌拜这个人,我是从韦小宝的故事开始关注这个大坏蛋的。功高震主的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也是被权力冲昏了头脑。其实在鳌拜的前半生里,追随皇太极征战沙场或许是他人生中最惬意的事情,功勋卓著

  • 多尔衮身体不差又有妻妾 多尔衮为什么只有一个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多尔衮的福晋有几个,皇太极为什么恨大玉儿,多尔衮的福晋

    多尔衮身体不差,为何一生却只有1个女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相信很多人对清代历史的知道大部分都来自于一些清宫影视作品,而提到多尔衮,就算对清代历史再不熟悉的人也听过这个名字。现代人对多尔衮的形象表述常常和孝庄皇后联系在一起,认为他俩的关系非同寻

  • 多尔衮有钱有势 多尔衮为什么都没有选择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顺治是多尔衮生的还是皇太极生的,多尔衮没有做皇帝的原因,多尔衮为何没有继承帝位

    对多尔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多尔衮为什么不直接称帝?熟悉清代的人都了解多尔衮的存在,作为清代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人,多尔衮不是帝王却享受帝王待遇,甚至庙号宗义皇帝,可见在统治集团内部都承认多尔衮的地位,有权有势的多尔衮为何不取而代之呢?其实其中另有隐情,一切并非

  • 作为雍正皇帝的宠臣 他们为什么得不到乾隆的认可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雍正宠臣李卫,雍正为什么不是德妃抚养,乾隆皇帝是雍正皇帝的第几个儿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和乾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雍正帝宠臣,为何不被乾隆认可?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当权者的变动势必会影响其下属的权势地位、身后之名。对于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这对脾气秉性、统治方式、所处历史背景截然不同的父子帝王而言,这句俗语显得尤为贴切。

  • 天王洪秀全的恐怖结局:尸体竟被曾国藩剁成肉酱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洪秀全被鞭尸了吗,东王杨秀清被杀真实历史,洪秀全有后代在世吗

    导读:1864年7月19日,天京(今南京)内外,黑云压城,火光冲天。正午时分,随着曾国藩弟弟曾国荃一声令下,“轰隆”一声惊天巨响凌空怒炸,太平门处的城墙被炸塌二十余丈,整个天京城地动山摇。数万眼睛血红狂狼暴兽般的湘军一齐呐喊如潮,挥舞着刀剑像龙卷风一样席卷向坍塌的城墙。守城的太平军再也抵挡不住洪水般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谁是少林寺的第一位高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少林寺真实历史,少林寺的由来简介,少林寺的历史来源

    导读:地在天中,四海名山为第一;山传言外,十方法教是祖元。这是少林寺山门前石坊上的一副对联,说的是少林寺在佛教寺庙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四海第一”、“十方祖元”,在佛教圣地林立的华夏大地,位于嵩山的少林寺为何敢称第一,少林禅宗又为何能在中国佛教的十大宗派中独树一帜呢?追本溯源,这与历代帝王独尊少林禅

  • 揭秘:中国古代宋太宗赵匡义杀兄夺位的历史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匡胤赵光义皇位之争,赵光义杀兄夺位,宋朝赵匡胤为什么传位赵光义

    导读:宋太宗赵匡义是“烛影斧声”千古疑案的主角。经近几十年的研究,他经过预谋,弑兄夺位,已成为大多数史家的共识。即使《宋史》一书,因时间仓促,元人多照抄宋代国史,对帝王多为谀词,仍不能不露出蛛丝马迹。如《太宗本纪》说:“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