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郑和下西洋管了多少闲事?七下西洋都干了什么?

郑和下西洋管了多少闲事?七下西洋都干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565 更新时间:2024/2/4 23:28:08

1405年7月11日,郑和始下西洋。郑和,本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叫马和、马三宝,云南昆阳人,他是打开从中国到东非航道的第一人,其率船队七下“西洋”,先后访问了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赤道以南和麻林地(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和慢八撒(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港)。这七下西洋,又都做了些什么?目的又是什么?今天我们从很少有人知道的闲事讲起。

首航即遇他国内战

郑和首航率28000余人出使西洋,领船62艘。在路过爪哇国。正逢该国西王和东王混战,东王战败,国被灭,郑和船队途径东王领地时,部下入市贸易,被西王手下杀死170人,郑和举兵要讨伐,西王惧怕,叫使者去谢罪,他让西王赔款6万两黄金赎罪。其后,郑和多次在此地停留,此地也被后人称为“三宝垄”。

顺道剿灭中国海盗

据《明实录》载,郑和第一次远航即爆发了一场海战,不过对手不是国家,而是一个海盗集团。该海盗集团的头领是祖籍中国广东的海盗陈祖义。战争爆发在郑和船队结束远航返回中国的途中,地点在现在的马六甲海峡。按《明实录》的说法,战争爆发的原因是郑和舰队满载的宝物让陈祖义眼睛红了。

之所以陈祖义竟然敢对郑和舰队动心思,是因为当时的陈祖义并非流窜海上的小股匪盗,他甚至早已控制了苏门答腊重要港口城市旧港为基地,很像是今天本·拉登式的巨枭。

面对郑和船队的优势武力,陈祖义突然声称愿意投降归顺,但郑和得到线报说那是陈的一个圈套。于是,郑和将计就计,在将陈祖义的舰队诱入埋伏圈内后,突然施用各种火器密集发起攻击,陈祖义的舰船被焚毁10艘,被俘获7艘,而郑和船队几无损失。但陈本人侥幸率残部逃脱,数月后,郑和的海军还是设法将陈祖义等人俘获,带回南京处决。

三航俘虏锡兰国王

1409年(永乐七年)秋,郑和重新成为总指挥,统领总人数达3万人的舰队进行第三次远航。在这次远航里,终于爆发了所有航行中规模最大,也是今天史学界争议最大的一场战争。

郑和在抵达锡兰国(今斯里兰卡)时,带了一块事先刻有汉、泰米尔及波斯三种文字的石碑,准备立在该岛,但此时该岛正分为三个敌对政权,最强大的是刚率领本地居民打败了泰米尔人的英雄亚烈苦奈儿。

对中国格外警惕的亚烈苦奈儿断然拒绝了郑和立碑的要求,并拒绝接受与明帝国的朝贡关系,他认为,郑和的舰队抵达锡兰,很可能是冲着该国的圣物“佛牙”(释迦牟尼牙齿的遗骨)来的,此外,元朝船队带来刺激的阴影在当地人脑海中还没来得及消逝。

双方第一次冲突以郑和军队被赶回船上而告终,郑和舰队亦未在附近海面停留,而是扬帆印度去完成其贸易任务。

很快,从印度满载宝物归航的郑和舰队再次出现在锡兰海岸并登陆设置据点,显然,郑和是为惩罚亚烈苦奈儿对**不敬而来。但《明实录》奇怪地称,亚烈苦奈儿向郑和索取宝物不成,先引郑和入城遂派5万军队攻击郑和舰队。此后的战事记载非常简略:郑和看到锡兰军队蜂拥而出,说“贼大众既出,国中必虚”,于是带领2000明军绕道进入锡兰王城,俘虏了亚烈苦奈儿全家,锡兰军队瓦解。

两年后,亚烈苦奈儿被押解进京,永乐帝命礼部商议,选其国人中贤者为王,并怜悯亚烈苦奈儿无知,释放遣返亚烈苦奈儿和妻子,给予衣食。

四航俘斩苏门答剌敌酋

1412年(永乐十年),郑和舰队第四次扬帆远航。这是郑和历次航海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光舰队搭载的士兵就有近2.9万名。这次远航目标远大而极富冒险性。——因为南洋海岛各国已全部在前三次远航中摆平,明成祖现在要把帝国的影响力延伸到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

原以为海疆靖平的郑和舰队,在航行途中意外地卷入了苏门答剌的军事冲突。这是一起复杂的王位纠纷:苏门答剌国王在1407一场战役中阵亡,王后为复仇宣布谁能杀死仇人就嫁给谁,很快仇报了,新国王有了,但长大的王子不干了,他杀死继父自任国王,老国王的弟弟苏干剌率其追随者与年轻的新国王爆发了王位争夺战。

新国王请求明成祖做出仲裁,也许明成祖本人是个篡位者的缘故,决意强力介入王位纠纷,正在附近航行的郑和受命支持年轻的国王。

郑和的人马登陆后,一边与新国王贸易一边给其赏赐大量礼品,感受到冷落和敌意的苏干剌终于按捺不住,率领1万多军队向郑和所部发起进攻,这给了郑和正当介入的理由,于是,苏干剌的军队被郑和迅速消灭,郑和军队一路追击到哑齐(今亚齐)终于将苏干剌及其同党俘获。

苏干剌没有前几位被俘者那么幸运,公元1415年夏,郑和完成远航返回南京后,苏干剌被带回中国,志在远方的明成祖不希望靠近自家门口的苏门答剌再出乱子,在8月12日完成献俘仪式后,明成祖命将苏干剌立即处决。

四航东非见麒麟

1414年,郑和到达东非麻林。他这次看到了中国神话中的神兽——麒麟。此事在当时被认为是郑和下西洋的一大政绩,体现了明初对海外诸国外交方针已初步实现的重大事件,受到了朝野和民间的广泛称颂,迎接麒麟的仪式盛况空前。

在麻林国使者进京那天,明成祖朱棣亲往奉天门主持欢迎仪式,文武群臣竞相祝贺:“陛下圣德广大,被及远夷”。诏翰林学士沈度写了一篇《瑞应麒麟颂》,并将此文以工笔小楷抄在图上,又命宫廷画师画下麒麟图像。六百年过去了,这幅《明人画麒麟图》仍然完好地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画库中,为所贡麒麟留下最真实的记录。大臣夏元吉撰写了一篇《麒麟赋》,文中描绘道:“丰骨神异,灵毛莹洁,霞明龙首,去拥凤臆。星眸眩兮昆耀,龟文灿兮煜熠。牛尾拂兮生风,麇身动兮散雪,蹴马啼兮香尘接腕,耸肉角兮玉山贯额。”

你再仔细看看,大爷的,这不就是长颈鹿吗?

扶持马六甲

提到这件事,不得不提起拜里米苏拉,他是著名的满剌加苏丹国(马六甲王朝)创始人。

他本是室利佛逝的王子,室利佛逝被满者伯夷国攻占,王子由巨港逃至淡马锡(Temasik,现今新加坡),因某缘故而刺杀当地酋长,后被追捕而逃往北方,在途中一棵满剌加树(Amla, Melaka tree)下休息时,看见一条猎狗将一只小鼠鹿逼到绝境,小鼠鹿为了自卫,将狗踢进河里。如此觉得这是一块吉祥之地,于是将此地命名为满剌加(现今马六甲)并定居在此。

郑和下西洋中所做的海外政治干预中,以长远影响来看,最重要的是操纵麻六甲海峡(往来中国及海洋贸易的要道),选择扶植强盗头子拜里迷苏剌,于1409年郑和授与其国玺及皇袍。拜里迷苏剌曾亲自往中国朝贡,使其在麻六甲沼泽地的据点成为日渐富庶繁荣的商业中心。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宣扬大明威德

《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是可信性较高的观点。

寻找建文帝朱允炆

明代多种文献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西山杂志·三保太监下西洋》“永乐三年成祖疑惠帝南逃,命中官郑和、王景弘、张文等造大船百艘,率军二万七千余。”顾起元《客座赘语·宝船厂》:“宝船之役,时有谓建文帝入海上诸国,假此踪迹之。”

包抄帖木儿帝国

历史学家向达、尚钺提出郑和下西洋是针对帖木儿帝国,联合印度包抄帖木儿帝国后方,牵制其东进。明初时,帖木儿大举进攻明朝,因此从海外结盟是郑和下西洋的一个主要目的。不过,根据史学家徐玉虎所言:“印度、红海等地无形中对帖木儿帝国采取半月形的外围攻势。”反映郑和下西洋之举并非旨在包抄帖木儿帝国。而帖木儿帝国内部在公元1405年帖木儿身故后也发生沙哈鲁争夺皇位事件。便证明了郑和下西洋并非旨在包抄帖木儿帝国。

发展海外贸易、企图殖民海外

郑和下西洋发展的海外贸易包括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但于明成祖年间仍然实施海禁政策,加上史学家徐玉虎指出明室要“阻钱货之外流”,所以殖民之说不太可能成立。

扫荡张士诚旧部

有历史学家指郑和下西洋是由于明成祖派遣郑和去扫荡元朝末年起义群雄张士诚的残余势力。于张士诚身故后,其部属联合日本倭寇威胁沿海地区安全。明成祖基于安全考虑便派遣郑和加之以扫荡。

解决军事复员问题

靖难之变期间,明朝国内出现饑荒。明成祖就加紧南粮北运的工程,并扩大对海军和陆军的需求。事情得到解决后,对海军的需求下降。为防止这批海军叛乱,明成祖便安排他们跟随郑和下西洋。

郑和档案被毁之谜

据《殊域周咨录》记载,郑和下西洋的档案《郑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明宪宗成化年间,皇上下诏命兵部查三保旧档案,兵部尚书项忠派官员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已被车驾郎中刘大夏事先藏起来。项忠追问官员,库中档案,怎么能够失去?当时在场的刘大夏说“三保下西洋,费钱几十万,军民死者万计,就算取得珍宝有什么益处?旧档案虽在,也当销毁,怎么还来追问?”。

《郑和出使水程》应当包括大量原始资料,如皇帝敕书、郑和船队的编制、名单、航海日志,帐目等。大批郑和档案究竟有没有被刘大夏销毁,至今仍然是个谜。

下西洋到底赔钱了还是赚钱了?

燕王朱棣兴靖难之师,夺得帝位,赏赐功臣士兵,召集天下儒生编辑永乐大典,造大船,遣太监郑和六下西洋,遣大兵攻打越南,又营建北京宫殿,用南方五省赋税,历14年营建武当山道观,所费以万万计,致使国库空虚,馈饷空乏。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明成祖推动下西洋,扩大海外贸易。根据学者估计,下西洋贸易开放政策,为明朝政府带来的利益,至少合黄金二三十万两,白银千万两,是宋元市舶司收入的十几倍。另外,得到明室发出勘合的藩属国因可以于3个通商口岸如泉州和宁波通商而向明朝国内输入了西洋货品,如芦荟、金镶戒指。

照这样算,黄仁宇推测,永乐期间,郑和下西洋所费约在白银600万两,加上几十万的营造船只费,你说,下西洋是赚钱了还是赔钱了。

当然,六下西洋之后,在朱棣去世,诸多的文人上奏以“赔钱”为理由,要求停止郑和下西洋的举措。宣德皇帝朱瞻基也诏令停止再下西洋。虽然第七次下西洋是在宣德五年,朱瞻基重开,但也草草收场,再未出航。

这无疑是文人对权力失落的窘迫感。一项赚钱而且有机会打开其他国家大门的行业,就此在弹劾内斗中消亡。所以梁超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所以我们不禁要问:假如中国不止七下西洋,结果会如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国军最风流的上将:90岁高龄娶17岁少女为妾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杨森逃到成都。不久由成都飞台湾。此后受到蒋介石器重,委任为台湾“总统府上将国策顾问”,并长时期分管体育运动。杨森长寿,体健,70岁时学会驾驶教练飞机而轰动台湾。86岁登上海拔4000米高的玉山。90岁大寿时,就在生日会上,杨森对四川同乡、国民党元老张群叹道:“我

  • 揭秘红楼梦最完美老婆是谁?谁对男人最有杀伤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红楼梦》中可谓美女如云,佳丽众多,但是大家千万不要挑花眼,这里面能取回家当老婆的可寥寥无几,而且一旦取错了可真是吃不了兜着走,打掉牙往肚子里咽。到底谁是您心目中的完美老婆呢?小编将为您解析四个颇具特色的红楼人物。人物一:王熙凤——最佳完美老婆 男人之首选王熙凤是贾府这个没落家族里最有生命力的,可以

  • 揭秘:才貌俱佳的班婕妤为何敌不过赵飞燕姐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以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捐弃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汉代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的祖姑班婕妤,也是个有才华的文学家。班婕妤名班姬,少有才学,善辞赋,汉成帝时选入后宫,始为少使,不久立为婕妤,故后人称为班婕妤,又作倢伃。她的作品《隋书

  • 揭秘雍正皇帝奇谈:贪官之弊易除 清官之弊难除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东华录》谓:“康熙年间有清官,雍正年间无清官。”此说并非无据,而是大致反映了两位君主不同的吏治思想及由此而来的官场风习。康熙大力表彰清官,有清一代负有名望的清官廉吏多出于此时;雍正改兴廉为养廉,片面倚重惩防措施,虽收一时之效,却埋下官场风气渐衰的隐患。吏治腐败问题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痼疾,不仅令

  • 身为科学爱好者的康熙帝 为何对科学新知出尔反尔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康熙皇帝生于1654年,去世于1723年。牛顿生于1642年,去世于1727年。牛顿比康熙皇帝大12岁,他们是生活在同时代的人,二人还有相似之处,就是对新知识的兴趣。不过,两人有着根本的不同。牛顿对待新知识是一种信念、一种人生、一种对科学的追求,而康熙皇帝对待新知识是一种好奇心理的驱使。康熙皇

  • 揭秘:三国历史上蜀国五虎上将之武力值点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三国历史上著名的蜀国五虎上将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他们五个人当中哪个的武力值最高呢,接下来就由小编来做一个详细的分析把。黄忠攻击武力方面只有两战冷苞和奋力恶战令潘璋” 料敌不过“这三场可圈可点,可惜此二人武力均未臻一流,因此击败他们无法证明黄忠的攻击能力极为突出。黄忠与张合、夏侯渊均2

  • 揭秘:南北宋十大家族将领和四家将——杨家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杨家将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以演义、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它对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义,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第一代:金台侯金刀杨会(杨师厚)、杨桂荣(女)第二代:金刀王杨会之子:火山王杨衮(杨信杨君爱杨弘信)、杨嗣(杨弘远高阳关前阵钤辖保州刺史

  • 梁山五虎将排名:关胜为什么能排在五虎将第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传记载,梁山排座次后,分封众好汉,各司其职。其中,马军五虎将五员: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双鞭呼延灼、霹雳火秦明、双枪将董平。NO.1 大刀关胜——马军五虎将之首排名:坐第5把交椅籍贯:运城(今山西省运城市)绰号:大刀武器:青龙偃月刀星号:天勇星相貌: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髯,两眉入鬓,凤眼

  • 一代战神霍去病:希特勒的闪电战竟是跟他学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战神级别的人物,不管怎么挤干净艺术加工之后的水分(比如关羽、李广),霍去病这个人始终是中国战争史上毫无争议的战神。如果说要评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将,不管你的喜好如何,霍去病一定能够排进前三名——这小子实在是太特么厉害了,厉害得你以为他根本就不是地球人。他17岁从军,23岁(虚岁,

  • 曹操手下猛将如云:谁是曹操手下第一流的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曹操手下名将如云,一般人言必称张辽,其实和张辽相比,夏侯惇一点不逊色,而且深受曹操厚爱。就是罗贯中对夏侯惇也格外爱惜,给夏侯惇虚构了许多经典战例,江湖罗列一下,看看这位独目苍狼的英雄事迹。实在不愧是曹魏第一流的猛将。其一,刚出场时和吕布交手。布正行间,曹操一军赶上。吕布大笑曰:“不出李儒所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