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后主刘禅:一位被中国历史扭曲的大气君主

蜀汉后主刘禅:一位被中国历史扭曲的大气君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969 更新时间:2024/1/27 0:59:27

导读: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之“和谐和美妙”(相对的),为历代有识之士赞不绝口,被视为封建社会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关系的典范。作为接任者,刘禅能从父亲那里完整地承续到这种“和谐和美妙”的君臣关系,且把这种关系发展成了“黄金搭档”,都充分说明了刘禅的大气。

史载:刘备生前,诸葛亮曾感叹刘禅“非常聪明,超过人们的期望”。刘备也谦虚地说“审能如此,吾复何忧!”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晋书.李密传》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对于刘禅不战而降,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之所以宁背骂名而不作辩解,乃“全国为上之策”。像刘禅这样注重国人现实利益的政治家,与“打肿脸冲胖子”的面子政治家所不能同日而语。

莎士比亚说过:“装傻装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他必须窥伺被他所取笑的人们的心情,了解他们的身份,还得看准了时机;然后像窥伺着眼前每一只鸟雀的野鹰一样,每个机会都不放松。这是一种和聪明人的艺术一样艰难的工作。”刘禅亡国之后,作为亡国之君,不仅自家生命,而且包括对蜀地百姓幸福都掌握在人家手里。自己的待遇,直接影响晋国对蜀地百姓政策的宽松。所以,刘禅必须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才能,才能瞒天过海,养晦自保。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潜藏着过人的狡诈和机智。周寿昌的《三国志集解》评价阿斗说:“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所以说,后主刘禅不失为“通明智达”的一代君主。

小时侯,我老子教育我时,可我总是一个耳朵听,一个耳朵冒,听到不顺耳的地方,还想顶上两句。我的小儿子更是门里出身,我的每一句话,儿子不仅不听,而且认为句句多余。一次,我说多了,儿子气愤地说:“等你老熊老了,我再跟你算帐!”我之所以如此罗嗦,就是为了说明:人和人其实很难长期相处,父子尚且不行,又何况君臣关系呢?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而事实上,对于事无巨细,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也基本上做到了凡事谦让,“以父事之”。按照常规,诸葛亮本应还政与刘禅。北伐前夕,诸葛亮依旧把22岁的刘禅当作孩子,特派心腹“监管”,“后主益严惮之”。不仅如此,还在《前出师表》中,透露出对刘禅的种种不满,象对待孩子一样提耳面教刘禅的“亲闲臣,远小人”,而青年天子刘禅从大局考虑,委曲求全。

诸葛亮的违背了先主辅政的嘱托,进而代政,并长期大军在外,犯了君臣大忌。尽管刘禅与诸葛亮君臣之间也存在着些许不谐,而刘禅也是为大局着想,克制自己。诸葛亮用人失误后很内疚,后主安慰说:“胜负兵家常事。”诸葛亮自贬三级后不久,为了不影响诸葛亮的权威,等诸葛亮打了胜仗后,刘禅及时恢复诸葛亮的职务。诸葛亮死的消息传来,刘禅连日伤感,不能上朝,竟哭倒于龙床之上。当灵柩运回时,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诸葛专权对后主很有刺激。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反对为其立庙。但在众人的一再要求下,阿斗也没有固执己见。尽管如此,刘禅还是没有丢掉诸葛亮这面旗子。如此行事,既得人心,也顺民意,从而保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只要自己一时不清醒,野蛮的路线斗争也就不可避免。!青年帝王刘禅对此却能从长远着眼,如此得体地处理权臣问题,也可谓亘古未有。如此贤德的领导,在专制制度的历史长河中,也是奇迹。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后主刘禅不仅有肚量,而且很有头脑。诸葛亮急于北伐,青年帝王刘禅头脑非常清楚,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尽管诸葛亮置自己的规劝与不顾,但北伐决议一旦形成,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刘禅唯恐蒋琬犯诸葛亮老毛病,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魏延造反,却表奏杨仪造反。后主听完魏延表奏,马上提出疑问,曰:“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

为了防止权臣权力太重问题,刘禅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官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治体制。

后主刘禅不仅分析问题有头脑,而且处理问题也很果断,有人情味。刘琰的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引起刘炎的猜疑,导致了恶性事件。刘禅接受教训,马上废除了大臣妻子母亲宫廷朝贺的礼节。对于姜维等人把蜀国衰落责任推给宦官黄皓时,后主并没有委过与人,只是说:“区区一个太监,不过是一个听喝的。”夏侯霸的父亲为黄忠所杀,刘禅安抚前来投降的夏侯霸时,说:“你父亲的遇害,非我先人所为。”一语带过之后,套近乎说:“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哩!”魏延叛乱被杀,后主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后人认为:“后主能作此语,亦非非常。”在待人接物等方面,刘禅的胸襟比他父亲刘备要大气的多,不失于第二代领导人的风范和气质。

伏锲克说过:“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出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做的事。”同时代的领导人吴主孙皓在晋朝大兵压境时,尚“作昭明宫,工役之费,以亿万计”。善于纳谏、明于决断调度的晋武帝,天下一统后,“怠于政事,颇事游宴选吴孙皓宫女五千入宫,掖庭殆将万人。尝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晏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撒地,以引帝车。”作为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刘禅能领导蜀国41年,既避免了班子内部互相倾轧,也没有隔几年发动一次大的运动,而政权稳固。在国家人民去留之际,后主看重的是人民的现实利益,摈弃了面子政治,减少了生命财产的无谓牺牲。在危难关头,当断则断,使国家人民得以保全。如此决策,与“为了自己一己私利,而不断地鼓动老百姓为自己卖命”的刘备来比,不知进化了多少代。跟同时代领导人吴王孙皓和晋朝开国皇帝武帝相比,刘禅也不乏仁德名主。如此大气国家领导人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

庞永认为:“残暴之君在位,臣民颂他为救星;仁德之君在位,百姓视他为赘疣。”孟德斯鸠说:“那种历史记录读来乏味的国家是幸福的。”王学泰说:“统治者的招抚政策能使更多老百姓活下来,无论在当时老百姓来看,还是从当代历史学的角度来看,都应该是一件好事。因为被招安的老百姓不必再用生命的代价去换得一日之果腹;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少破坏一些社会财富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为什么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招安比镇压还坏呢他们的逻辑是:镇压使得阶级矛盾更为尖锐、阶级斗争更为激烈,阶级斗争越激烈越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从历史事实看这显然是荒谬的。几十年的战乱造成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社会财富、人口几乎是一扫而空,‘激烈’到这种程度还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朝代帝王之妻的出轨行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封建帝王大肆玩弄女性的同时,他们的妻妾也往往大搞淫乱活动,宫闱丑闻层出不穷,这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随着个体婚制,出现了两种经常性的、以前所不知道的特有的社会人物:妻子的经常的情人和戴绿帽子的丈夫。”“丈夫方面是大肆实行杂婚,妻子方面是大肆通奸。”这种情况,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真是达到了顶点。

  • 青楼女子缘何万金赎男人:秦淮八艳之一寇白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秦淮八艳的寇白门,恐怕是八艳当中知名度不高的。余怀在《板桥杂记》里说她“娟娟静美, 跌宕风流, 能度曲, 善画兰, 粗知拈韵, 能吟诗”,歌喉更为出众,有“寇郑歌喉百啭莺”之誉。再加上她“风姿卓约、容貌冶艳”,这样的一个综合实力,当然无愧于忝列秦淮八艳的。但是,也许是太综合了,各项实力均处于八艳的中

  • 太平天国的十大名将排行榜!揭秘谁是第一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10、 韦俊善守韦俊是北王韦昌辉的亲弟弟,族中排行韦十二。在金田起义后跟随洪秀全北上,不断立有战功。壬子年十二月,帅军为先锋,攻克武昌。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攻克南京。当时诸王的兄弟都称作国宗,韦俊是北王的弟弟,被成为韦国宗。太平天国制度,带兵的国宗地位相当于丞相。韦俊善于用兵,并且屡立奇功,地位远远超

  • 篡位自立或抄家灭族:解读中国古代权臣们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说到权臣,首先会想到曹操。罗贯中一部《三国演义》,不仅使短短几十年的三国历史脍炙人口,更使曹孟德蒙上千载骂名,以“白脸奸臣”的形象遗之后世。少年时读《三国演义》,也真为汉献帝的懦弱而叹息,愤恨曹操的奸诈凶狠。而后读正史,看到史家直笔曹孟德杀了董承之后,又要汉献帝把董承的女儿董贵人交出杀掉。当时

  • 古人也爱玩时尚:揭秘西王母竟穿豹纹留爆炸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自从周星驰的电影中如花的形象深入人心之后,大概似乎差不多所有超于审美能力之外的东西都可名之为“如花”。只是审美这件事实在难说有个统一的标准,我们今天的“如花”可能就是当年真正的如花似玉,而当年的“如花”到了今天,说不定就是自然美的代言人。这当然不是瞎说。比如说我们的神话传统里玉皇大帝是最高神位

  • 贝多芬耳聋背后隐藏的秘密:或因梅毒导致失聪?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1907年,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医生之一、优秀的梅毒研究专家奥斯勒爵士便提出质疑,他认为贝多芬感染伤寒其实是因为梅毒。这是导致他失聪的真实原因。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8岁开始登台演出,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179

  • 携美同游:揭秘曾跟随乾隆皇帝下江南的三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乾隆皇帝已经因为银幕上的各色各样形象而演绎得人尽皆知了,他一生的功过也被后世评论了个遍,那么我就不随大流地再去重复这些东西了,只说一句,乾隆是个有能力的皇帝,也是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享受生活的体现很多,比如有,著名的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在六下江南的过程中,自然免不了有一些风流韵事地发生,比如,有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位以侠客出身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印象中的宋朝是一个文人统治的帝国。然而这个帝国的开创者却是一位职业军官,他的名字叫赵匡胤。 在成为职业军官之前,赵匡胤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侠。 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 传说赵匡胤武艺高强。江湖第一武术门派少林寺,其最经典的少林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 少

  • 盘点梁山上的十大战神:谁应该是水浒最强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快意恩仇的江湖虽然险象环生,引人入胜,但也只是水浒的前戏,水浒真正的高潮是在那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沙场之上。是以,真正的王者必须脱胎于江湖的狭小,在万马奔腾、气势磅礴的沙场上实现从游侠向名将的惊鸿一跃,才能成为真正“一览众山小”的水浒战神。在步战为主的江湖,可能会青睐武松那样的壮士,但在策马奔腾的沙

  • 解密:朱元璋下葬前后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小编来谈谈朱元璋死后的下葬问题,特别是下葬时间和地点问题。实际上,燕王朱棣后来起兵造事,把老子认命的孙子皇帝撵出南京皇宫,至今下落不明,这与朱允炆选择的下葬时间失当有直接关系,成为朱棣要搞他的第一理由。朱元璋的死亡、下葬时间过去民间关于朱元璋的死亡时间,有各种说法,一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