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将熊廷弼:明末守疆大将是如何死于残酷官场的

名将熊廷弼:明末守疆大将是如何死于残酷官场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39 更新时间:2024/1/19 11:06:29

导读:明朝末期,经守辽东疆土者有“三杰”,依次为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然而,这三人均受到排挤打压,甚至死于非命,其中以熊廷弼为最早,其经守辽东之功,史家多有正面评价。但是,如此忠诚英武之人,何以有如此下场呢?

《明史·熊廷弼传》记载:“熊廷弼,字飞百,江夏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有胆略,知兵事且善射。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擢御史巡按辽东,他针对辽东地广人稀、边防多事之现实,主张实行军屯,缮垣建堡,按劾将吏,军纪大振。但是,他的“修边筑堡、以守为战”的存辽大计与时任辽东经略的杨镐之议不和,后被排挤,转岗督学南直隶。万历四十七年,著名的萨尔浒之战发生,辽东经略杨镐指挥的47万大军惨败,经廷议,擢升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取代杨镐为辽东经略,从而使大明王朝辽东战局大为一振。

熊廷弼镇守辽东,居功至伟,其终被问罪,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党争之害。明末朝政腐败,党派林立,党争迭起。以原吏部郎中顾宪成为首,一批下野官吏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讽议朝政,一部分在职官吏如赵南星等也遥相应合,东林党因此得名。与此同时,另有一批官吏士绅组成浙、齐、楚、宣、昆各党派。这些党派既互有矛盾,又互相利用。其中,以东林党人势力最为强大。起初,乃是东林党与齐、楚、浙三党之争,后来则演变为东林党与阉党之争。到明熹宗天年间,东林党人得势,浙、昆、宣各党派受到排斥。于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宦便与浙、齐、楚、宣、昆各党中的一部分人结成联盟,被东林党称为“阉党”,形成了直接对抗。照理说,熊廷弼原为楚党,与东林党人并不是一路人。但是,当时的东林党代表人物杨涟等人,曾在辽东军事等问题上为熊廷弼说过好话,熊廷弼同后来所谓的“东林党六君子”也有不错的个人关系。这一切,都为其最终的杀身之罪埋下了祸根。

据《明史》记载:“天启元年,沈阳破,应泰死,廷臣复思廷弼。”甚至有人感叹:“使廷弼在辽,当不至此。”于是,熊廷弼被召出山,重任辽东经略。然而,阉党们不放心,“搭班子”的时候,生生替他配了一个叫王化贞的巡抚。《明史》评价曰:“化贞为人而愎,素不习兵,轻视大敌,好谩语。文武将吏进谏悉不入,与廷弼尤抵牾。”熊廷弼虽为辽东经略,却无实质的兵权,而握有实权的王化贞却好大喜功,盲目冒进,与熊廷弼的“防守策略”大相径庭。《明史》中说:“廷弼主守,谓辽人不可用,西部不可恃,永芳不可信,广宁多间谍可。化贞一切反之,绝口不言守。”

应该说,熊廷弼的策略是正确的。然而,熊廷弼与王化贞之间,虽说是上下级关系,可是王化贞自恃朝中有人,根本不把熊廷弼放在眼里。这一切,直接造成了广宁兵败,致使辽东尽失。兵败问罪,朝廷震怒,下令处置败军之将,《明史》记载:“二月逮化贞,罢廷弼听勘。”一个是逮,一个是勘。显然,朝廷对两人的定罪是有差别的。然而,最后的决议却是“廷弼、化贞并论死”。

熊廷弼为保命,曾托一个叫汪文言的人向魏忠贤行贿,要四万两。但熊廷弼根本拿不出这笔钱,“既而背之”。于是,“魏忠贤大恨,誓速斩廷弼”。此时,正值“东林六君子”案发,杨涟等人被下狱。魏忠贤便指使人诬陷熊廷弼也曾向杨涟行过贿,将熊廷弼行贿之事与“东林党案”硬扯在一起。“甚其罪”,“党同伐异,招权纳贿”,那就是罪加一等了。魏忠贤的党徒冯铨,还趁着陪皇帝吃饭的时候,拿出一本民间流传的《辽东传》,上面有记载熊廷弼英武善谋的言辞。冯铨挑拨说:“此廷弼所作,希脱罪耳。”于是“帝怒”。

第二个原因乃是熊廷弼的性格所致。《明史》说:“廷弼身长七尺,有胆知兵,善左右射。自按辽即持守边议,至是主守御益坚。然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也就是说,熊廷弼的脾气不太好,遇事特别容易激动,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此评价,甚为形象。熹宗初立之时,有人“劾廷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也有人说他经略辽东失职。熊廷弼的反应是什么呢?《熊廷弼传》说“廷弼愤,抗疏极辨,且求罢”,“廷弼益愤,再疏自明”,甚至公开“掼纱帽”。说到激动的时候,“抗疏辨,语颇愤激”,即使皇帝在场,也从不忌讳。但凡有人弹劾,他总是要抗辩上疏一番。因此,给满朝大臣留下他根本听不进任何意见的深刻印象。万历皇帝在,可以包容他,但熹宗皇帝不会。熊廷弼同王化贞的矛盾,虽说责任在王化贞。但熊廷弼也有责任,他反对王化贞的军事策略,又无法阻止,便上疏告状,话说得很难听,且不留余地。王化贞自然心存不满。到王化贞兵败之时,两人相见,“化贞哭”,熊廷弼却微笑着说:“六万众一举荡平,竟何如?”弄得王化贞无地自容。两人同被朝廷究责之时,熊廷弼依然故我,态度不好;相比之下,王化贞伏罪,痛哭流涕,态度倒是端正。凡此种种,都说明熊廷弼是不谙为官之道的。恃才自傲,这在任何时候的官场都是危险的,毕竟不是每一个领导者都有胸襟。

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有“盖世之材”的熊廷弼被处死。据说,熊廷弼临刑之际,胸前仍挂着一个小布袋,袋中之物乃“辩冤疏”。熊廷弼辩疏了一辈子,或许至死也没明白,官场的许多是非是辩不明道不白的。熊廷弼身首异处之后,因为朝廷追赃,其长子熊兆自杀。其老家江夏的一个小小知县,都要来敲竹杠,索要“貂裘珍玩”,甚至将熊家两名婢女的衣服褪去,笞打四十,“远近莫不嗟愤”。

直到崇祯二年(1629年),熊廷弼案才得以昭雪。“传首九边”的熊廷弼才身首合一,得以归葬。其墓在今武汉青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之中,并有熊公祠存世。而王化贞却苟活到崇祯五年,才被伏法处死。后人曾感叹:“廷弼不死于封疆,而死于时局;不死于法吏,而死于奸珰。”读之思之甚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霸占兄妻:揭秘中国历史上宫闱丑闻最多的朝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打压世家,宫闱,李世民搞分封制

    导读:在中国历史上,北齐宫闱最多丑闻。文宣帝高洋建立北齐后就曾经奸占了他的嫂子元氏。元氏本是高洋之兄高澄的妻子。高洋建国之初还尊她为文襄皇后,可是不久后的一天,他来到元氏住所,对她说道:“我兄当初曾奸淫我妇,如今我也得报复于你。”说罢就把元氏奸污了。这些混账话都不过是些借口,他实际上只是贪恋元氏的美

  • 天骄成吉思汗创中国一夫多妻记录:史载娶妻44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蒙古成吉思汗的夫人,成吉思汗一生娶了几个女人,世界上成吉思汗的妻子

    导读:在中国,谈到皇帝们的婚姻时,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有人从“一夫多妻”制推论出每个皇帝都有数不清的妻妾,换言之,至少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事实果真如此吗?美国《侨报》对一些史料进行分析后,得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新结论。“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系杜撰三宫,其意本来是指古代

  • 解密中国最强家族:两次造反失败皇帝却不敢处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中国古代历史涌现了许多像琅琊王家那样的政治世家。他们在一个朝代甚至几个朝代保持权力,影响天下大政方针,比如西汉的卫青家族、东97汉的外戚窦家、三国的诸葛亮家族、唐朝的长孙家族等等。东晋南北朝涌现的政治世家最多,乌衣巷里的王家和谢家就是代表;明清较少,可在清末也出现了曾国藩家族。政治世家涌现,是

  • 太监都是奸臣?强汉盛唐时代也有贤明的宦官内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内阁都是太监吗,太监的生活,伪满洲国有太监吗

    导读:在明代的宦官中“间有贤者”数人,他们为助君明智、政治清明、兴利除弊等所起的良好作用。其实,历史上不仅明代宦者中有“善类”,即使在宦祸最烈的汉唐时期,宦官敢废帝立帝,甚至弑帝,也仍然有贤能俱佳的太监,匡扶正义,造福民众。譬如东汉和帝时期,有宦官郑众者,为人恭谨机敏,倾心王室。当时,窦太后当朝,其

  • 汉初80年的帝国对外历程:从“孙子”到“霸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与汉朝同时期的帝国,汉朝日本与中国的交往,东汉末年对外战争

    导语:从高祖到武帝在位初期的约70年里,汉帝国大致实行“外交防御”——主要依靠外交的防御,它一言以蔽之就是“朝贡和平”:汉帝国向匈奴帝国朝贡,以便不遭到强大凶猛的匈奴帝国的大规模武力入侵和破坏。从春秋、战国、暴秦直至秦末战争和楚汉战争,中国经过其间连续近600年的战乱、毁坏、凋敝及暴政,处于构建一个

  • 揭秘:看历史上绝色美女如何用美貌灭掉两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上的传奇女人,历史上最出色的女人,美貌动人

    导读:看到这个题目,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有倾国之姿的西施,原名夷光的浣纱女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和肉体,使得勾践的卧薪尝胆名垂千古,三千越甲终吞吴。可以说,吴越争霸的这段历史,其关键人物系于西施一人,这就是所谓的“祸国红颜”吧!但是,西施委身事敌的做法既非绝后,更不是空前!西施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末期,而

  • 震惊!小虱子怎样吃掉战神拿破仑的60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拿破仑是神,二战拿破仑,拿破仑是战神吗

    拿破仑1812年在俄罗斯的失利,并不完全是缺粮和严寒使然。两百年前的严冬,法国皇帝拿破仑对俄罗斯的征伐以惨败告终。教科书告诉我们,法军进入莫斯科时未曾遇到猛烈抵抗,但在俄方的“坚壁清野”面前,断绝了补给而被迫撤退,最终被冷酷的“冬将军”杀得几乎全军覆没……这些耳熟能详的情节,甚至为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

  • 揭秘万历母亲李太后:如何由宫女晋升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明风华太后的宫女,明李太后简历,大明风华太后身边的宫女

    导语:李太后的一生,是不幸的,早早就在宫中当了地位卑微的宫女;但她又是幸运的,被裕王(后来的隆庆皇帝)宠幸,生下儿子,母以子贵,得以当上皇后,荣华富贵一生。看来,长得好不如运气好,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古往今来,女性的命运大多皆是如此。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生母,崇祯皇帝的曾祖母,姓李,其闺名

  • 揭秘:“荒唐皇帝”朱厚照干过哪些不荒唐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揭秘那些破事,揭秘网,胡凯伦揭秘

    如今,只要一提及明朝那些荒唐的皇帝,似乎就少不了正德,在许多史书里跃入我们眼帘的他,分明就是一位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因为有许多资料显示,朱厚照天资聪颖,只要是和做皇帝无关的事儿,从斗鸡走狗、骑马射猎到吹拉弹唱,甚至于梵文、阿拉伯文,都一学就会。据史料记载,说朱厚照“荒唐”,没有冤枉

  • 震惊!太平天国竟是亡于一个女人的手中!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太平天国从起义到灭亡有几年,太平天国双方伤亡,太平天国安徽死亡人数

    洪宣娇被很多史家认为是太平天国史上一位子虚乌有的人物,但是有关她的故事却在民间传得有板有眼。最早有关洪宣娇记载的典籍,是清末文人凌善清写的《太平天国野史》。书中的洪宣娇不但在太平天国的兴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她更是一个非常淫荡的女人。1856年夏天,正是太平天国全盛时期,却发生了著名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