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武简介:春秋时期军事家,被后世尊称为兵圣或孙子

孙武简介:春秋时期军事家,被后世尊称为兵圣或孙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660 更新时间:2024/1/17 15:48:35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武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公元前532年(周景王十三年)的齐国内乱后,孙武毅然到了南方的吴国,潜心钻研兵法,著成兵法十三篇。公元前512年(卫灵公二十三年),孙武带上他的兵法十三篇晋见吴王。在回答吴王的提问时,孙武议论惊世骇俗,见解独特深邃,引起了一心图霸的吴王深刻共鸣,连声称赞孙武的见解,并以宫女180名让孙武操演阵法,当面试验了孙武的军事才能,于是任命孙武以客卿身份为将军。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吴楚大战开始,孙武在柏举之战中指挥吴国军队以三万之师,千里远袭,深入大国,五战五捷,直捣楚都,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为吴国立下了卓著战功。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

人物生平

齐国贵族

孙武祖上有确切的世系从舜的后代阏父开始。周武王伐纣时,虞阏父当周国陶正之官,执掌陶器的制作,管理从事制陶的百工。由于其管理有方,器用齐备,周武王将长女大姬嫁给阀父之子满,把他封到今河南淮阳县一带,建立陈国,周王并对满赐以妫姓 。满称为胡公,当了陈国的第一代君主。

从胡公满开始,经过十代十二个国君的世袭传授,到桓公时,陈国发生了内乱。陈厉公之子完,因内乱不得立,而奔往齐国,他是孙武的直系祖先。陈完在齐国积极活动,至四世孙田桓子(田无宇)已官为“上大夫”。田桓子(田无宇),生五子:田武子(田开)、田僖子(田乞)、陈昭子(田昭)、田书、子亶。其中田书于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乐安,赐姓孙氏,孙书(田书)便是孙武的祖父,孙书生凭,凭生孙武。

军旅生涯

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与伍子胥商议,准备向西进兵。这时,伍子胥“七荐孙子”,使得阖闾同意了接见孙武。在隐居时,孙武已经写成《孙子兵法》。他带着自己所著的兵法来见吴王,阖闾暗自赞叹。吴王任命孙武为吴将,并常常与孙武探讨各种各样的军事及政治问题,都能获得满意的答案。

公元前508年(吴王阖闾七年),吴国采用孙子“伐交”的战略,策动桐国,使其叛楚。然后,又使舒鸠氏欺骗楚人说:“楚若以师临吴,吴畏楚之威势,可代楚伐桐。”十月,吴军乘楚人不备击败楚师于豫章;接着又攻克巢,活捉楚守巢大夫公子繁。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九年),吴军采取孙子”因粮于敌”的策略,吃了楚人的食物而继续追赶。最后在孙武、伍子胥的直接指挥下,经过五次大战,只用了十几天工夫,就攻入了楚都郢。

阖闾去世后,由夫差继位,他立志要报仇雪恨。孙武、伍子胥等大臣继续辅佐夫差,努力积蓄钱粮,充实府库,制造武器,扩充军队,经过三年,吴的国力得到恢复。

公元前494年(勾践三年),越王勾践进攻吴国。吴军由伍子胥、孙武策划,在夜间布置了许多”诈兵”,分为两翼,点上火把,向越军袭击,越军很快大败。接连吃了几次败仗后,勾践只得向吴屈辱求和。

飘然高隐

孙武五十多岁的时候,至交好友伍子胥被杀,孙武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伍子胥被杀后不久,孙武可能也因忧国忧民和郁郁不得志而谢世了,他的卒年当在公元前480年(卫庄公元年)左右。从退隐到寿终,孙武一直没有离开吴国,死后则葬于吴都郊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悝简介:战国时期魏国大臣,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悝(公元前455—

  • 揭秘荒唐明武宗:每晚招民女宠幸 寡妇都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明武宗正德帝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他天资聪颖,只要是和做皇帝无关的事儿,从斗鸡走狗、骑马射猎到吹拉弹唱,甚至于梵文、阿拉伯文,都一学就会。人们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然而,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一些学者,对这个结论提出了质疑。“豹房”里的荒唐帝王朱厚照是张皇后亲生,而且是嫡长

  • 揭秘曹植为何恋嫂子:《洛神赋》中神秘女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曹植,字子建。他是曹操的夫人卞氏的第三个儿子,与曹丕为同母兄弟。曹植自幼便聪颖过人,10岁的时候便诵能出口成诗,下笔成章,很受曹操的宠爱。在他的三个儿子中曹操曾经认为曹植是“最可定大事”者,几次都想要立他为太子。但是最终曹植还是在同长兄的争斗中失败。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怕他日后势力壮大,威胁到自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同时霸占隋炀帝杨广妻女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杨广是李世民的亲表叔,李世民还娶了杨广的女儿——大杨妃,从哪儿论,萧氏也算长辈。但以唐朝的开化之风,即便李世民娶了萧氏,也没什么了不起。他连亲哥哥——李建成的老婆亲都要,何况前朝废后呢?隋朝开皇二年,也就是公元582年。13岁的杨广,迎娶12岁的萧妃。萧妃是割据政权萧岿的四女儿,因为生辰八字不

  • 揭秘蔡京宦海浮沉:被惩处后饿死在赴贬所路上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语:蔡京在赴儋州贬所时,携带大量金钱,但是他的作恶多端招致老百姓的反感,在路上用钱也买不到东西,因此不由得感慨:“京失人心,何至于此。”最终,80岁的蔡京于七月二十一日饿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崇教寺。在众多的海南贬官中,有大量勤政为民的正面人物,多因政治斗争或者自身耿直的性格而被流贬海南,到达贬所

  • 揭秘:一位睡遍所有下属妻妾的唐代最风流王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按照传统史家观点,武则天得以代唐称周,无疑是李唐宗室力量的一次集体溃败。《旧唐书》在高祖二十三子以及太宗诸子列传结尾的“史臣曰”中,都提到由于这些宗室子弟们不争气,徒有“封册之名”却无“磐石之固”,才导致皇权旁落,被武后篡夺。而其中,最为愚顽不化者,当数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

  • 情色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最崇拜的中国男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俄罗斯人似乎觉得男欢女爱、风流倜傥,属于关上卧室、床底之间的“私生活”;可惜,俄罗斯部像法兰西那么风花雪月,即便当政的“一把手”玩女人,也无可厚非。其实,俄国人还是讲究传统和礼仪的,要不,著名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凭什么结婚八年,居然没有一次“床笫之欢”,她依然是一位值得珍惜的处女呢有趣的

  • 真相:中国历史上有十位女皇帝!不止武则天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来女皇帝,大家定然会想到武则天,武则天只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确切地说,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四位女皇,北魏殇帝元姑娘、农民起义女领袖陈硕真、武则天和西辽承天皇帝。而吕雉、萧绰、慈禧以及其她临朝称制的女主则是中国古代的准皇帝。1、第一位女皇帝:北魏殇帝元姑娘北魏宣武帝死后,年仅4岁的元诩

  • 历史上十个“大忽悠”:民族英雄还是亡国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自从赵本山的小品“大忽悠系列”火爆银屏之后,“忽悠”一词也随之大行其道。“忽悠”是北方俗语,特别是在东北很流行,意思就是利用语言巧设陷阱引人上勾叫人上当,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忽悠”有胡说、谣传、设圈套、欺骗的意思;也有吹牛、煽动、鼓动的意思;还有劝说、诱导、怂恿的意思,用意十分广泛。“忽悠”一词贬义

  • 韦小宝的七个老婆:韦小宝真正爱的老婆是哪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韦小宝这个人是金庸笔下的唯一一个不会武功却又如鱼得水角色。看过金庸剧的人都知道,韦小宝其人从小在妓院长大,不学无术,痞性十足,而且有时候有点心狠手辣(曾经对多隆背后下手,幸亏多隆命大),身材长相无一出众的地方。可是偏偏这样一个人却娶到了七个老婆,实在是不可思议!关于韦小宝之所以娶到七个老婆,我是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