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王朱高煦与朱瞻基之间有何故事?他的下场有多惨?

汉王朱高煦与朱瞻基之间有何故事?他的下场有多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346 更新时间:2024/2/1 10:30:30

朱高煦,明朝皇族、明成祖次子,徐皇后所生。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当下“热度”最高的电视剧非《大明风华》莫属了,作为近年来少有的,以明朝历史为主线的历史大剧,一经上线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有很多人是奔着饰演明宣宗的朱亚文而来,但随着剧情的推进,人们却发现剧中的汉王朱高煦着实有些“可爱”!

朱高煦作为剧中整日图谋篡位的“大反派”,却丝毫不令观众感到厌恶,甚至还被观众亲切地称为“铁憨憨”,而在最新剧情中汉王朱高煦的下线也令观众为之不舍!朱高煦这个人物塑造得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俞灏明精湛的演技,这不禁让我们有些好奇:历史上的汉王朱高煦也是这般可爱吗?

今天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靖难之变”的中流砥柱——汉王朱高煦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次子,出生于1380年,自幼顽劣,品行不端,言行轻挑,为太祖朱元璋所厌恶,因而并不受宠,1395年,受封为高阳郡王。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朱标之子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新帝初立,根基不稳,急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朱允炆就着手削藩,这引起各路藩王的强烈抵触,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变”!

“靖难之变”中,朱高煦常伴朱棣身旁,作为大军前锋“攻城拔寨”,并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立下不世之功,因而受到朱棣的宠爱,并产生立他为储君的念头!

建文四年,朱棣大军攻破应天,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变”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同年,朱棣登基为帝,是为永乐帝,当时朱棣年龄已然不小,因此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确立储君,但朱棣在朱高炽与朱高煦之间难以抉择。

从私人感情来说,朱棣偏向于英勇善战的朱高煦,但朱高炽是朱元璋亲自指定的世子,成为储君乃是理所当然!在经过一番心理挣扎后,朱棣还是选择了朱高炽。据《明史》所载:永乐二年(1404年),成祖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藩国云南。

觊觎皇位,走上“作死”之路

受封汉王的朱高煦心中很是不忿,他自认功高盖世,应是储君的不二人选,因此不肯前往云南就藩,留在南京伺机而动。

留在南京的朱高煦居功自恃,仗着朱棣的宠爱为非作歹,并多次构陷太子,永乐十四年,得知朱高煦罪行的朱棣赶其回封地,但这并未断绝他对皇位的觊觎之心!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驾崩,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仁宗宽厚,顾念兄弟之情,虽知朱高煦有反意却不治其罪,反而对其大加封赏。1425年,仁宗驾崩,太子朱瞻基继位,是为明宣宗,宣宗对朱高煦仍极为宽厚,平日里赏赐不断,对他的要求也尽力满足,但朱高煦此人实在“不上道”,宣宗父子的宽厚反而被他视为软弱无能,心中反意不仅没有断绝,反而更加“汹涌”起来。

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426年,再也按耐不住的朱高煦起兵造反,宣宗得知后御驾亲征,准备亲自动手“清理门户”,面对宣宗的“王者之师”,朱高煦未战先怯,且麾下叛军人心惶惶,有哗变迹象,眼看大势已去,朱高煦只得开城投降,一场叛乱就这么过去了,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

朱高煦投降后,群臣都劝宣宗将其明正典刑,但宣宗仍旧顾念叔侄之情,只是将其贬为庶人,关押于皇城西安门内。造反这等诛九族的大罪都能免于身死,足以可见宣宗宽厚,但朱高煦并不领情,反而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据《明实录》记载:宣宗曾去探视朱高煦,却被朱高煦以一记“扫堂腿”绊倒。宣宗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勇武有力,竟将大缸顶起。宣宗又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铜缸内。

此等死法空前绝后,古今罕有,倒也配得上朱高煦这个“作死小能手”!

朱高煦为何对皇位有如此深的执念?

朱高煦对皇位的迷恋已经称得上执念,仁宗和宣宗的宽厚都没能使他“迷途知返”,反而心中的反意越来越汹涌,究其根源,朱棣绝对脱不了干系,据《明史》所载:建文四年,朱棣兵败于浦子口,岌岌可危之时,朱高煦率人赶到,绝境逢生的朱棣口不择言,随口就许下一张“口头支票”:“努力罢!世子常常生病”!

就是这么一句话,使朱高煦心中生出了野心,从此生根发芽,再也难以磨灭,最终发展为执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于谦是如何拯救明朝于水火之中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抄于谦家时发现了什么,于谦挽救大明,于谦拯救了大明王朝

    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史》赞曰:于谦为巡抚时,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及时遘艰虞,缮兵固圉。景帝既推心置腹,谦亦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伟矣。变起夺门,祸机猝发,徐、石之徒出力而挤之死,当时莫不称冤。然有贞与亨、吉祥相继得

  • 年妃当初给雍正生下三男一女 年妃最后为什么还会抑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雍正和年妃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妃给雍正生了3子1女,为何还是抑郁而终?年妃有三大靠山,必须值得雍正皇帝在意。第一个靠山就是时任湖广总督的父亲年遐龄,第二个靠山则是时任安徽布政使的长兄年希尧,第三个靠山则是大名鼎鼎的年羹尧,当时康熙恰好将他外放到四

  • 朱厚熜继位后都做了什么事情?对明朝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正德十六年,朱厚熜入继大统,即嘉靖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正德十六年,朱厚照驾崩,因没有子嗣,在张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的安排下,遗诏朱厚熜(cōng)入继大统,即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朱厚照堂弟,兴王朱祐杬次子,在位45年,这位号

  • 雍正皇帝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雍正的孩子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雍正劳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清第一劳模雍正,一天只睡4小时,那他是怎么生出14个孩子的?雍正是清代皇帝中最勤快的一个,因为康熙临走前给他留了个烂摊子。雍正登基的时候国库只有800万两,可想而知当时清政府是多么的穷困潦倒。民间事务繁杂,雍正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

  • 历史上金国凤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明史》关于金国凤的记载其实并不多,不过对于其“打哭盛京”这一战倒是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这一战充分体现出了金国凤善守的特点,皇太极虽然亲率大军围攻松山,但却已失败告终,且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一度闹得盛京哭声彻天。不过,金国凤方面伤亡

  • 三国时期司马懿的才能如何?他的师父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英雄出少年,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中,司马懿非常出名,他的才能甚至堪比诸葛亮,在诸葛亮的北伐过程中,司马懿是其最大的对手,阻挡了蜀汉的北伐大业!诸葛亮多么厉害,司马懿能挡住诸葛亮,可见其本事是多么强悍!那么既然司马懿如此厉害,他的师傅又是谁

  • 东汉名将耿恭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名将耿恭最后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开国名将耿弇弟弟耿广之子 ,东汉官员、将领。耿恭慷慨多谋略,有将帅才能。永平十七年(74年),担任司马,跟随骑都尉刘张、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等打败车师,并将车师纳入东汉版图,于

  • 清朝时期,鳌拜为什么能挑选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时期,鳌拜为什么能挑选状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朝的皇帝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早期的几个皇帝,对汉族的文化都非常崇拜,刚刚建国后就开始了科举考试,第一位状元是山东聊城人傅以渐。可能是刚打下天下,急缺管理人才,在第一次科举之后第二年,顺治皇帝就又举行了一次。当时,考生

  • 赵匡胤死后,他的皇后与儿子都是什么样的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君主,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太宗即位之事本就迷雾重重,自古以来争议极多,真相已经无从得知。那么赵光义继位之后为何对兄嫂和两位侄子如此冷淡呢?赵光义继位之后,兄嫂宋皇后被冷落于东宫,八年后郁郁而终。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芳因病

  • 历史上安乐公主是什么出身?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嗣圣元年二月的一天夜里,通往山南道的官道上,一群人护卫着一辆马车急色匆匆地赶路,马车内一男一女,衣着华丽,却面色忧郁。男子是刚刚被武则天废黜的唐中宗李显,此时的身份是庐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