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于谦是如何拯救明朝于水火之中的?

历史上于谦是如何拯救明朝于水火之中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371 更新时间:2023/12/9 2:09:16

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明史》赞曰:于谦为巡抚时,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及时遘艰,缮兵固圉。景帝既推心置腹,谦亦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伟矣。变起夺门,祸机猝发,徐、石之徒出力而挤之死,当时莫不称冤。然有贞与亨、吉祥相继得祸,皆不旋踵。而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卒得复官赐恤。公论久而后定,信夫。

大明王朝立国以来最大的考验

明正统十四年,即是公元1449年,大明王朝遭受立国以来最严峻的考验。瓦剌太师入侵明朝的边境,明英宗率二十万大军亲征,本计划从大同北上,与瓦剌在边境决战。

却不想明英宗刚到达大同时,太监郭敬密报瓦剌已做好准备,明军根本不是对手。因而决定班师回京,途中遭遇了瓦剌的多次袭击,大同、宣府失守投降,就连明英宗朱祁镇也成了俘虏。

这便是土木堡之变,在此次战变中,明朝的精锐军事力量几乎被摧毁。且皇帝被俘,群龙无首,朝中上下人心惶惶。

在此境况下,大臣们大都主张南迁,独于谦等人反对,并且力排众议守住了北京城。

在明军主力溃散且京师空虚的情况下,瓦剌欲一举拿下北京。若是其意图得逞,大明王朝将会被倾覆。

便在此危机存亡之际,身为一介文臣的于谦站了出来,担起了保家卫国、拯救大明王朝的使命!

化被动为主动,筹备人马

即便是在双方优势差异巨大的情况下,于谦靠着种种计策,守住了北京城。

在土木堡明军大败且皇帝被俘的消息传到北京之时,于谦深知敌军想是利用被俘的英宗作为政治筹码。于是他先一步提出了"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在皇太后同意的情况下,拥立了朱祁钰为新君为明代宗,遵明英宗为太上皇。

如此一来就很巧妙的化解了政治上的劣势,敌军手中的这张王牌也就没了作用,便只能打硬战了。

然而在土木堡之变后,明军已然大部分损失。

为了重组军队,充城中实力量,于谦先急调两京、河南等地的备操军入京,再调来了沿海为倭寇准备的备倭军,再加上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的官军、浙江兵。

如此一来,北京的兵力便由原本的数万人增加到了22万多人,人数超过了瓦剌军。

坚固城池,筹措武器装备

有了军队自然是还不够的,要守住北京城,就必须让其更加监固。

于谦命人修筑大量的防御工事,在短短一月内就加固了北京城周围45里的城墙,并且整修了京城的崇文、正阳、安定等9门。

尤其在城北的德胜门、安定门,城西的西直门和阜成门这四道城墙,由土筑改成了砖砌,并构筑城壕,防护大大增强了。

同时,他还下令让人在城墙的堞口设置门扉,在城东、西、南三面城墙上绑上了沙栏木,总共设置了门扉11000余个、沙栏木5100余丈,进一步增强了城池的防御性能。

解决了城墙的防护问题便是要加强将士们的守城本领。

素质且不说,在军备这一点上,明军就要比敌军差上许多了。

当时北京的守军中有盔甲的将士还不到十分之一,且兵器严重不足,几个人共用一把刀一杆枪的现象很是普遍。

因而于谦命令工部加紧赶制兵器,并且将南京库存的126万件兵器调入京中,还派人到战败呢土木堡收集了明军溃败时丢弃的装备。

以智囤粮,战争即发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场战争最不可或缺的便是粮食了。虽然北京城内的粮食不多,但隔壁的城市却是全国最大的粮食囤积地之一。

但是粮食运进北京城也成了一个问题,当时的北京城内兵力还尚且不足,无法调出兵力运送粮食了。并且公然大批地运粮食极为可能在途中可能就被敌军抢了去,运送隐患很大,所以这种做法是万万不能行的。

最终于谦下达命令,凡是入京的部队都要通过那个囤积粮食的城市再到达京城,并且要带上粮食。

这个办法可以说是一石三鸟。同时解决了运输兵力问题和财力问题,更避免了中途粮食被抢的风险。

上下一心抗敌,取得压倒性胜利

经过了这一个多月的各方面准备,北京的守军可谓是兵精粮足,士气已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人人都准备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奋勇杀敌,便是城中百姓也十分无畏地参与。

很快,气势汹汹的瓦剌军便到了北京城下,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也在敌军当中。

正因为明朝准备充分,经过了五天五夜的激战,将士们越战越勇,在于谦的战术指挥之下,明军灵活地把瓦剌军打得人仰马翻。

瓦剌军屡战屡败,因攻城不克,于是意欲和谈,但是于谦又怎么可能答应呢?瓦剌军一厢情愿罢了。

当年的十一月八日,瓦剌军全面失败,被赶出了塞外。等到第二年八月,瓦剌军便无条件释放了明英宗,恢复了跟明朝的臣属关系。

可以说,此次北京城的守卫战,明军在于谦的指挥之下是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最大功臣反成刀下冤魂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于谦兢兢业业八年,换来的结局却是:公元1457年2月16日,押往崇文门外斩首示众!

于谦之所以会被杀,“功劳”最大的便是曾经被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

在明代宗逝世之际,由于谦和商辂等重臣商议,由商辂援笔,写下了《复储疏》:“陛下宣宗章皇帝之子,当立章皇帝子孙。”

而当时的宣宗子裔,不过是包括朱见深在内的,明英宗朱祁镇的几个儿子罢了。

明代宗朱祁钰愿意接受该奏议,他认为复立朱见深较好好,不然等他归天之后,群臣上书太后,朱见深以血缘最亲近、年龄最长的皇侄身份同样是可以继位的。

然而若是朱祁钰复立朱见深为储,或是朱祁钰死后,朱见深倚仗最亲近的皇侄身份即位,这都绝对会危害到朝中深恨于谦的权奸宵小,如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利益。

因此朱祁镇及其亲信才会发动了“夺门之变”,将于谦污蔑成了罪臣,将其斩首示众。

但是作为景泰一朝的实际执政者,于谦手握中枢的内外大权。在他已经心知朱祁镇等人的阴谋时,他若是要阻止本是轻而易举,但是他但却没有任何的自保举动,如此做法不过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罢了。

若是揭发了朱祁镇等人的阴谋,到时被定罪的还包括了将被立为储君的朱见深,朱姓王室将面临根基不稳的风险,这样的局面不是他所想见的。

于谦一生只知谋国却不知谋身,他忠心报国,英勇无畏,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于谦的一生正如他亲笔写下的《石灰吟》一般: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年妃当初给雍正生下三男一女 年妃最后为什么还会抑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雍正和年妃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妃给雍正生了3子1女,为何还是抑郁而终?年妃有三大靠山,必须值得雍正皇帝在意。第一个靠山就是时任湖广总督的父亲年遐龄,第二个靠山则是时任安徽布政使的长兄年希尧,第三个靠山则是大名鼎鼎的年羹尧,当时康熙恰好将他外放到四

  • 朱厚熜继位后都做了什么事情?对明朝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正德十六年,朱厚熜入继大统,即嘉靖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正德十六年,朱厚照驾崩,因没有子嗣,在张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的安排下,遗诏朱厚熜(cōng)入继大统,即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朱厚照堂弟,兴王朱祐杬次子,在位45年,这位号

  • 雍正皇帝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雍正的孩子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雍正劳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清第一劳模雍正,一天只睡4小时,那他是怎么生出14个孩子的?雍正是清代皇帝中最勤快的一个,因为康熙临走前给他留了个烂摊子。雍正登基的时候国库只有800万两,可想而知当时清政府是多么的穷困潦倒。民间事务繁杂,雍正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

  • 历史上金国凤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明史》关于金国凤的记载其实并不多,不过对于其“打哭盛京”这一战倒是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这一战充分体现出了金国凤善守的特点,皇太极虽然亲率大军围攻松山,但却已失败告终,且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一度闹得盛京哭声彻天。不过,金国凤方面伤亡

  • 三国时期司马懿的才能如何?他的师父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英雄出少年,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中,司马懿非常出名,他的才能甚至堪比诸葛亮,在诸葛亮的北伐过程中,司马懿是其最大的对手,阻挡了蜀汉的北伐大业!诸葛亮多么厉害,司马懿能挡住诸葛亮,可见其本事是多么强悍!那么既然司马懿如此厉害,他的师傅又是谁

  • 东汉名将耿恭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名将耿恭最后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开国名将耿弇弟弟耿广之子 ,东汉官员、将领。耿恭慷慨多谋略,有将帅才能。永平十七年(74年),担任司马,跟随骑都尉刘张、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等打败车师,并将车师纳入东汉版图,于

  • 清朝时期,鳌拜为什么能挑选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时期,鳌拜为什么能挑选状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朝的皇帝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早期的几个皇帝,对汉族的文化都非常崇拜,刚刚建国后就开始了科举考试,第一位状元是山东聊城人傅以渐。可能是刚打下天下,急缺管理人才,在第一次科举之后第二年,顺治皇帝就又举行了一次。当时,考生

  • 赵匡胤死后,他的皇后与儿子都是什么样的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君主,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太宗即位之事本就迷雾重重,自古以来争议极多,真相已经无从得知。那么赵光义继位之后为何对兄嫂和两位侄子如此冷淡呢?赵光义继位之后,兄嫂宋皇后被冷落于东宫,八年后郁郁而终。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芳因病

  • 历史上安乐公主是什么出身?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嗣圣元年二月的一天夜里,通往山南道的官道上,一群人护卫着一辆马车急色匆匆地赶路,马车内一男一女,衣着华丽,却面色忧郁。男子是刚刚被武则天废黜的唐中宗李显,此时的身份是庐陵王

  • 茂德帝姬身份尊贵,那她最后是什么样的j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很多有名的公主,最终都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不免让人唏嘘不已。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现代社会是个“看脸”的社会,虽然不想承认,但是有很多人靠脸就可以吃饭,长得好确实是一大优势,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俊男靓女看着都养眼。但你知道吗,在封建社会中,长得好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