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杀神吴起居然只是一个道德败坏的小人?

揭秘:杀神吴起居然只是一个道德败坏的小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85 更新时间:2024/2/3 17:55:30

导读:“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古人论及春秋战国时的兵家,通常将孙武吴起并称。然而追溯两千多年来的兵书史籍,对孙武的赞颂有如汗牛充栋,而吴起却备受非议,甚至被视为“古来不义之人”的典型。吴起出仕鲁、魏、楚三国均建奇功,且留下用兵治国的《吴子》名篇,迪历代兵家,却又因“毁家求官”、“诛邻止谤”、“母丧不临”、“杀妻求将”、“争名夺利”等种种劣迹,为后世的道德维护者所鄙夷。“辉煌”与“阴影”,都集中到这个千年引发争议的名将身上,对今人也会引来如何处理功利追求与道德底线关系的反思。

吴起,(约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军事家,卫国左氏人,与孙武齐名,著有《吴子》一书,后世把他和孙武连称“孙吴”,《吴子》与《孙子兵法》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这位大名鼎鼎、功勋卓著的吴起却是一个十足的没有人性的“官瘾子”、“官痴”。为了使自己跻身官场,为了实现自身的“政治抱负”,为了个人的功名,为了自己能够“青史留名”,他可以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无所不用其极。《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中,对他这方面的“事迹”有明确的记载。

一、毁家求官。

“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

吴起生于一个经济条件非常优越的富豪之家,拥有万贯家产,如果满足于过一种平平淡淡的生活,吴起家的钱财完全可以供他潇潇洒洒地活上一辈子。但吴起从小就就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不满足于衣食无忧的现状,他向往权利和地位,一心想出人头地,成就大名。为了谋求官职,吴起不惜花光家中所有的钱财,进行游说,四处“活动”,但是没有成功,结果最后弄得家徒四壁,生活难以为继,由小康之家堕入了困顿之户,从“家累千金”变为“家徒四壁”。吴起的这种慷慨大方,这种毅然决然,这种执迷不悟,决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

二、诛邻止谤。

“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

吴起求官不成导致家庭败落,这种“辉煌”的堕落轨迹,很快就招来了街坊四邻的嘲笑。千金散尽,最后却成了他人茶余饭后的笑料,这口气让吴起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随着嘲笑声的越来越大,终于让自尊心极强的吴起忍无可忍,吴起一怒之下残忍的杀死了三十多个诽谤他的人。这种愤然而起、杀人如麻的举动,非“慈不掌兵”的独贼民夫所不敢为。

三、母丧不临。

“其母死,起终不归。”

吴起杀人后,无法在家乡卫国立足,逃出卫国向东边的鲁国而去。吴起与母亲告别时,咬着臂膀发誓说:“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此后,吴起逃到了鲁国,投身于孔子的弟子曾参门下,昼夜苦读,学习治国本领。后来,他果然“言而有信”,母亲病亡时,吴起“闻讯仰天悲号,旋即收泪,诵读如故。”试想,在“百善孝为先”的战国初期,吴起这样的“大义凛然”,确实不是凡夫俗子所能做到的。曾参见吴起不奔母丧,很鄙视吴起的为人,视他为忘本之人,认为他不孝,便和他断绝了师生关系。

四、杀妻求将。

“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

曾参与其断绝了师生关系后,吴起审时度势,毅然弃儒道改学兵法。三年业就,经相国公仪体的推荐,被鲁穆公任为大夫。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任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对他有所怀疑。吴起由于渴望当将领成就功名,毅然杀了妻子,表示决不不倾向于齐国,史称“杀妻求将”。一手递去妻子的头,一手接来将军的印,吴起终于打开名利之门!吴起用老婆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帽顶子,当上鲁国将军。这一招是够心狠手辣的,其“大义灭亲”惨烈如斯,恐怕连视生命如草芥的盗匪,也不一定能干得出来。吴起率领军队与齐国作战,鲁军大获全胜。吴起的得势引起鲁国群臣的非议,一时流言四起,很多人在鲁王面前中伤吴起,揭他老底,指责他的种种“劣迹”。鲁君因而疑虑,就辞退了吴起。

五、争权遭忌。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

吴起离开鲁国后,听说魏国的魏文侯很贤明,便去投奔他。魏文侯得知吴起用兵如神,就任命他为将军,率军攻打秦国,攻克五座城邑。魏文侯因吴起善于用兵,廉洁而公平,能得到士卒的拥护,就任命他为西河的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后来任西河郡守。魏文侯死后,吴起继续效力于他儿子魏武侯。魏国选相时,由于吴起威信很高,很多人都看好吴起,吴起也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这一职位非他莫属。可是最后魏武侯却任命田文为相。自恃功高的吴起心里很不高兴,竟然去找田文“理论”,但最终也无可奈何。田文死后,公叔任相。吴起心中更是不服。吴起的盖世之功和骜不驯,引起了公叔的嫉妒和恐慌。在一场精心布置的阴谋之下,魏武侯对吴起产生了怀疑,变的不信任他了。吴起害怕魏武侯降罪,狼狈逃窜,离开魏国到楚国去了。

六、权贵不容。

“废公族疏远者”“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楚悼王平素听说吴起很能干,吴起到楚国后不久就被任为相。“吴起变法”随之拉开序幕。为了把楚国发展强大,也为了自己名垂青史,吴起不惜得罪权贵,砍掉了一些没用的官僚职位,废掉王公贵族的远房亲戚,省下的钱培养部队。由于吴起的斗争对象首先是世袭贵族,所以贵族从一开始就极力反对,但由于楚悼王的支持,此次变法得以实行,楚国一度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然而怨恨吴起的楚国贵族越来越多。前381年,楚悼王一死,吴起没有了后台,贵戚大臣们就迫不及待的围攻吴起,吴起慌不择路,趴倒在楚悼王还没凉透的尸体上,意在使作乱者有所顾忌。但追杀吴起的楚贵族恨透了吴起,还是乱箭射杀了吴起,然后又残忍地将他的尸首车裂,“肢解于楚”,这在信仰鬼神思想的古代,是极其残忍的刑罚之一。

在中国古代军事家和改革家的行列中,吴起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又是一个让人难以评说的人物。作为一个人,就一般道德而言,无论如何,他都曾负有深重的道德劣迹;而做官之后,就官德来衡量,他又是无可挑剔的。要说吴起这种人,应该属于才能大于德性那种。司马光在评说人的才与德时,说世俗的人不懂得分辨才与德,把两者混一块儿,通称为贤。其实才是德之辅,德是才之帅,德才兼备者是圣人,两样都缺者是愚人,德大于才者是君子,才大于德者是小人。这么说,吴起似乎得算个小人。

平心而论,春秋战国的两位著名兵家孙吴,比著述孙胜于吴,比武功则吴过于孙。后世史家和将领往往尊孙武而轻吴起,恰是不单爱才,又要重德。纵观千年的统军征战经验,军界公认仁、信、智、勇、严兼备,方具名将之风。古时虽有“谋大事者不拘小节”的辩辞,但“孝”、“德”从不属“小节”,这也是共识。为将帅者欲服众,仍需重个人操守,必须全方位塑造良好素质。吴起虽在史册上留下供后人赞叹的武功,其为争功利不择手段之举,却应视为古代兵家遗产中的糟粕。著名史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吴起的最后结论便是——“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观其一生,诚如斯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唐朝时的天价稿费:韩愈碑文一篇二十万元!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愈墓志铭写作特点,墓碑碑文诗句,唐中文的书法多少钱

    这年头书商俯拾皆是,论出手大方,还数万榕的老总路金波。众所周知,路金波给过王朔365万元的稿酬;还给过韩寒280万元的版税,折合一字28块钱。据说到目前为止,路老板还在给畅销书作家们支付着动辄几百万元的稿费。谁也不能否认,路金波已经在大陆出版界声名鹊起,但是如果把他扑通一声扔进历史长河,却显不出他来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欧阳修:天生好色又放荡不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知人善用的例子,俗世奇人冯五爷赏析,欧阳修的历史地位

    作为政治家的欧阳修,历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参与北宋“庆历新政”的改革,多次与政见不同者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在政治上雷厉风行而又说一不二。这样一个一脸正气、一本正经的人,在生活中却放荡不羁,率性而为,表现出十分另类的一面。最搞笑的事情,莫过于这个以扎实学问根底立足于士林的大儒,曾经在考试

  • 揭秘:历史上最早提出“和亲”建议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下列历史现象最早出现的是,在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育价值的问题,最早提出地理名称的书是什么

    导读:纵观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历史,从汉唐到明清,很多王朝的统治阶级都采取了“和亲”政策,把皇家公主、郡主甚至妃子,远嫁到千里之外的其他藩国,借以缓和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并在一段时期内保持国内的发展和稳定。汉朝昭君出西塞、唐朝文成入吐蕃、清朝和硕嫁准葛尔,都是中国历史上有

  • 乾隆最爱的香妃被何种恶疾夺去生命?清宫谜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姨娘为何害王熙凤,康熙说容妃是他心中的一根刺,康熙后妃中最特殊的一人

    在中国民间特别是新疆地区,至今仍广泛流传着乾隆宠妃香娘娘的动人故事。但由于历史记载不详,又缺乏直接的史料佐证,香妃的身世和经历却鲜为人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相传,香妃是出生在新疆喀什噶尔的一个维吾尔族人家的姑娘,名叫买木热·爱孜木。其家族由于在协助清政府军队平息地方叛乱中建树功勋,后来她随叔父和

  • 揭秘:罗贯中推崇的三国演义中的“八大星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罗贯中施耐庵的关系,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是不是真的

    导读:三国时期,是一个豪杰群立、英雄辈出的年代。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妙笔生花,塑造了一大批英雄豪杰,他们或纵横沙场,或斩将夺关,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立下了赫赫战功,真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对于这些英雄豪杰的死亡,作者描写则各有不同,他们或战死沙场,或病死军中,

  • 希特勒曾迷恋亲侄女 侄女称“简直就是个魔鬼”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希特勒为什么会爱上侄女,阿根廷老人称自己是希特勒,希特勒娶了自己的侄女

    在纳粹党执政的早期,希特勒最喜欢的是坐在他喜欢的慕尼黑餐馆和啤酒窖里,面对一群亲信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偶尔他会让一些女性参与这样的聚会,但是更多的时候,他宁可选择一个纯男性的谈话环境。霍夫曼回忆起,这样的聚会偶尔也会邀请一位女性参加,“偶尔,她也能参加男人们的谈话,但是被绝对禁止抵触希特勒或滔滔不绝

  • 揭秘慈禧的盛大葬礼:千万欧式纸人军团陪葬【图】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载沣葬礼,丧葬纸人吓死人,满清多铎死于非命全身溃烂

    一九零八年十一月,京城的人们议论纷纷。只知道皇帝和太后都死了,而且濒死时遵循了几千年前的礼仪,即在满朝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孤独地死去。没有人伸出手来安慰他们,因为没有一双手可以触摸一位濒死皇帝或太后的圣体。毕竟紫禁城的高墙是如此的坚固,而神秘外人永远无从知晓。几个月前,光绪皇帝被葬在离北京有4天路程的清

  • 盘点:中国历史上那些富可敌国的“土豪”【图】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十大商人,历史上富可敌国的人,古代富可敌国有多少人

    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其中有6名中国人,他们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珅、伍秉鉴和宋子文。伍秉鉴 (Howqua) (a.k.a. Wu Bingjian) (1769-1843)职业: 贸易人,资产:千万银元,成名原因:在他那个时期最富有的商人。宋子文(T

  • 海瑞为何穷:屡次娶小老婆 耗费十年工资总和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妻子月薪5万有话就说完整,富豪原配为什么很惨,离婚发家的中国女人

    从总的情况看,海瑞用在娶妾上的费用不会少,即便只有三次,怎么说也总要三四百两银子。这对只取有限的法定工资的海瑞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与他的生活贫困不能说没有关系。要知道,这些费用差不多是一个七品县令十年的工资了。海瑞四岁丧父,由母亲一手带大。海家三代单传,家庭关系比较简单。但是,在海瑞的

  • 北宋第一美男是谁?北宋第一帅哥到底有多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美男子是谁,韩国第一帅哥是谁,狄青美男子

    狄青是北宋第一大帅哥。到底有多帅?帅到上战场不敢以真面目视人,怕敌人看到狄青长得太过秀美,嘲笑宋军无人,派了个奶油小生来打仗。在延州前后四年,狄青参加了大小战役二十五次,中流矢八次,每次战斗狄青都身先士卒,受伤后,仍顽强杀敌,屡立战功。战场上的狄青装束非常独特,披头散发,戴上青面獠牙铜面具,“出入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