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孙无忌简介:唐朝政治家,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

长孙无忌简介:唐朝政治家,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269 更新时间:2024/1/5 12:35:35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长孙无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政治家,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

自幼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进而结为姻亲。晋阳起兵后,前往谒见投效,跟随唐太宗征战四方,成为心腹谋臣,封上党县公,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

贞观年间,历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迁司空、司徒兼侍中、检校中书令,封赵国公,图形凌烟阁,位列第一。立储之争时,支持外甥唐高宗,成为顾命大臣。

永徽年间,拜太尉、同平章事,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冤杀吴王李恪,反对“废王立武”。显庆四年(659年),为许敬宗所诬,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市),自缢而死。上元元年,追复官爵,陪葬昭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长孙无忌少年丧父,与母亲、妹妹被异母兄长孙安业赶出家门,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他生性聪慧,勤奋好学,博通文史,而且颇有计谋,与唐国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关系甚好。高士廉见李世民才华出众,便将甥女嫁给他,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成为郎舅。

隋朝末年,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攻入关中,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唐高祖渡河时,长孙无忌便到长春宫谒见,拜为渭北道行军典签,辅佐秦王李世民。此后,长孙无忌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累迁比部郎中,封上党县公,成为李世民的天策府重要成员。

参与兵变

唐朝统一过程中,李世民功勋卓著,威胁到李建成的太子地位,引起李建成不安。李建成勾结齐王李元吉,数次加害李世民,李世民的幕僚都非常忧惧。房玄龄对长孙无忌道:“如今两方已经结怨,一旦祸患暗发,不只是秦王府难以收拾,便是国家存亡都成问题。不如劝说秦王行周公之举,安定家国。”长孙无忌道:“我早就有这想法了,只是一直不敢说,你的话正和我的心意。”于是,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晦一同劝说李世民先发制人,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

武德九年(626年),李建成向李渊进谗,将房玄龄、杜如晦逐出秦王府,李世民的心腹幕僚只剩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坚决支持房玄龄政变的动议,与舅父高士廉和秦王府部将侯君集、尉迟敬德等人日夜劝说李世民,让他诛杀太子与齐王。李世民仍犹豫不决。这时,李建成以反击突厥侵犯为名,推荐李元吉督军北征,又抽调秦王府精兵猛将,并计划在饯行时伏杀李世民。李世民得知,遂决定发动兵变,命长孙无忌将房玄龄、杜如晦秘密召回,一同谋划。

同年六月,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人埋伏在玄武门,成功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不久,唐高祖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任命长孙无忌为太子左庶子。八月,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册封妻子长孙氏为皇后,以长孙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 后来,罗艺在幽州反叛,长孙无忌担任行军总管,征讨罗艺。

担任宰相

贞观元年(627年),长孙无忌改任吏部尚书,并被定为功臣第一,进封齐国公,食实封一千三百户。他既是勋臣,又是国戚,深受太宗礼遇,能够出入太宗卧室。同年七月,唐太宗又拜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当时,有人进密表劝谏,认为长孙无忌权宠过盛。唐太宗将密表出示给长孙无忌,以表明君臣无猜,又召集群臣,表示对无忌的信任。但长孙无忌担心富贵至极会带来灾祸,一再恳请辞去相位,长孙皇后也为之极力劝说。唐太宗无奈,只得改任长孙无忌为开府仪同三司。

贞观七年(633年),唐太宗册拜长孙无忌为司空。长孙无忌上表推辞,被驳回后,又通过高士廉再次提出请求,认为以外戚担任三公,会招致“圣主私亲”的非议。唐太宗仍旧不许,表示授官是以才德为标准。长孙无忌又亲自上表辞让,唐太宗批复道:“我为秦王时,你就是我的得力心腹,在你的辅佐下,我才得以廓清宇内,君临天下。以你的功绩、才干、声望,完全能胜任三公之职,你就不要再推辞了。”他特意撰写一篇《威凤赋》,赏赐给长孙无忌,追思自己创业之艰与无忌的佐命之功。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封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十四位功臣为世袭刺史。长孙无忌被封为赵州刺史,改封赵国公。他认为实行分封有害无益,便上表反对,并道:“臣等披荆斩棘的侍奉陛下,如今四海一统,陛下却让我们世代治理外地州郡,这跟流放有何不同?”唐太宗叹道:“分封功臣,是要让你们的后代世代捍卫王室。你们却把我这山河般庄重的誓言看得淡薄,反而心有怨言,我又怎能勉强诸位到封地去。”分封之事因此作罢。 贞观十六年(642年),长孙无忌进拜司徒。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挂入凌烟阁,长孙无忌则位列第一。 同年四月,唐太宗命长孙无忌与房玄龄、萧瑀、李勣,会合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一同审讯太子李承乾谋反案。不久,唐太宗改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任命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东征高句丽。长孙无忌与岑文本、杨师道一同随军出征,并代理侍中之职。 在围攻安市城的战役中,长孙无忌率一万一千精兵埋伏在山北峡谷中,作为奇兵冲击敌后,并拆毁所有桥梁,断绝高句丽援军归路,迫降敌军主帅高延寿、高惠真。

贞观二十年(646年),太师长孙无忌与太傅房玄龄、太保萧瑀一同辞去三师官职。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长孙无忌遥领扬州大都督。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中书令马周病逝。唐太宗任命长孙无忌为检校中书令,并主持尚书省、门下省事务。

辅佐高宗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逝于行宫翠微宫,遗命长孙无忌与褚遂良辅政。 太子李治悲痛欲绝,抱着长孙无忌的脖子痛哭。长孙无忌请李治处理政事以安内外,李治仍哀哭不止。无忌道:“陛下将宗庙社稷交付殿下,您怎能只知哭泣?”他秘不发丧,并让李治迅速赶回长安。 六月,太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长孙无忌进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仍兼任扬州都督,主持朝政。当时,长孙无忌以元舅的身份辅政,每有进言,唐高宗都优先采纳。 曾有洛阳百姓李弘泰诬告长孙无忌谋反,高宗立即下令将其处斩。

永徽四年(653年),唐高宗命长孙无忌审理房遗爱谋反案。吴王李恪名望素高,拜司空,因为储位之争与长孙无忌有旧怨。长孙无忌欲借机诛杀李恪,以绝众望,便诬称李恪也参与谋反。二月,房遗爱等人被处斩。李恪也被赐死,死前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陷害良善,祖宗有灵,必让其宗族覆灭。”江夏王李道宗、驸马都尉执失思力因与长孙无忌不和,也被流放岭南。

永徽五年(654年),唐高宗欲废黜王皇后,立武昭仪(武则天)为皇后。他担心大臣不从,便与武则天到长孙无忌家中饮宴,赏赐金宝缯锦十车,又任命无忌的三个庶子为朝散大夫,并以皇后无子来暗示无忌。长孙无忌却假装不明白高宗的意思,顾左右而言他。高宗怏怏而归。后来,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多次到长孙无忌家中请求,礼部尚书许敬宗也加以劝说,但都被无忌正色拒绝。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决定废后,召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褚遂良入内殿商议。李勣称病未去,于志宁噤不敢言,褚遂良则激烈反对。长孙无忌虽未明言反对,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褚遂良。 但唐高宗最终还是将王皇后废为庶人,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因长孙无忌接受赏赐却不肯支持自己,对他怀恨在心。

被贬遇害

显庆四年(659年),许敬宗指使人向高宗呈奏密章,称监察御史李巢勾结长孙无忌,图谋造反。唐高宗便命许敬宗与侍中辛茂将一同审查。许敬宗奏道:“长孙无忌谋反已露苗头,我担心他知道事情暴露,会采取紧急措施,号召同党,必成大患。希望陛下能果断处理,尽快拘捕。”唐高宗哭道:“我怎忍心给舅舅判罪,后代史官会怎么看待我?”许敬宗举汉文帝杀舅父薄昭,天下以为明主之例,宽慰高宗,又引“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古训,催促其下决心。唐高宗也不与长孙无忌对质,便下诏削去他的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并让沿途州府发兵护送。长孙无忌的儿子都被罢官除名,流放岭南。

同年七月,唐高宗又让李勣、许敬宗复审长孙无忌谋反案。许敬宗命中书舍人袁公瑜到黔州审讯无忌谋反罪状。袁公瑜一到黔州,便逼令长孙无忌自缢。长孙无忌死后,家产被抄没,近支亲属都被流放岭南为奴婢。

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追复长孙无忌官爵,命其孙长孙元翼承袭赵国公爵位,并将他陪葬昭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州吁:卫国第14任国君,他为何得不到卫国人的拥护?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石碏谏宠州吁读音,州吁,绝不会亡于三岛倭奴之手

    卫州吁,姬姓卫氏,名州吁,卫庄公之子,卫桓公异母弟,卫国第十四位国君,公元前719年在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州吁少受父宠,爱好军事。卫桓公继位后,州吁骄横奢侈,便罢免其职务,州吁于是出国逃亡。公元前719年,州吁弑杀卫桓公自立,史称卫前废公,成为春秋时期

  • 颖贵妃巴林氏是什么出身?她的贵妃之位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颖妃是延禧攻略的谁,颖嫔,如懿传颖妃怼令贵妃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大清历史上的后妃多的数不清,有的仅仅留下一个某氏的记载,有的甚至连记载都没有,但有一个嫔妃不仅有记载,而且还因为她的特殊加封贵妃被历史铭记,这个嫔妃就是乾隆帝的颖贵妃巴林氏。颖贵妃巴林氏出身于蒙古镶红旗,父

  • 三国时期关羽死后,曹吴两国相继失去了哪些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伐吴失败死了多少人,关羽是不是三国人物,关羽死后荆州归谁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率军攻打驻守樊城的曹仁,曹操先后派于禁和徐晃等几路援军支援曹仁,同时,又暗中联合孙权,偷袭荆州,抄关羽的后路,关羽旋即在这场战役中,败走麦城,被孙权擒获杀害。关羽被擒杀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2

  • 张行成简介:唐朝宰相,曾多次辅佐唐高宗监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第一宰相,辅佐汉高祖的丞相是,辅佐李世民的宰相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行成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行成

  • 卫桓公:卫国第13任国君,春秋时期第一位遭到弑杀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卫桓公,春秋卫国被谁灭的,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弑君事件

    卫桓公卫完,姬姓卫氏,卫前庄公之子,卫前废公、卫宣公之兄。卫国第13任国君,公元前734年—公元前719年在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子完的母亲名叫戴妫,是陈国女子。戴妫死后,卫庄公命正妻庄姜抚养公子完,并将其立为太子。公元前735年,卫庄公去世,太子完继

  • 刘仁轨简介:唐朝宰相、名将,汉章帝刘炟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仁轨汉章帝,汉章帝刘炟以后的皇帝,汉章帝刘炟的皇后是谁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仁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仁轨

  • 乾隆为什么一直不立令妃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富察皇后和令妃,乾隆的令妃最后是什么样子的,乾隆为什么喜欢令妃

    乾隆为什么一直不立令妃为皇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看过《还珠格格》的朋友,一定对令妃有一个很深的印象。因为令妃不是在生孩子,就是在生孩子的路上。事实也真的如此,令妃给乾隆生了6个孩子,分别是4个儿子和2个女儿。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儿子,便是皇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

  • 卫武公:卫国第11任国君,他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百岁须齐卫武公,卫国名人,卫宣王

    卫武公,姬姓,卫氏,名和,完整谥法为卫睿圣武公。卫国第11代国君,前812年—前758年在位。他是卫釐侯之子,卫共伯之弟, 卫都朝歌人。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813年,卫釐侯去世,太子余继位,是为卫共伯。和受到其父卫釐侯宠爱,卫釐侯赐给他许多财物。和用

  • 魏元忠简介:唐朝时期两度出任宰相,兼具政治和军事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名相魏元忠,唐朝十大宰相,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臣魏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魏元忠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魏元忠

  • 历史上有哪些二婚却非常受宠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二婚渣女,历史上哪个妃子最得宠,未婚男娶二婚女后悔

    历史上有哪些二婚却非常受宠的妃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海兰珠——历史上的宸妃,一生都被皇太极捧在手心里头的女人,但是他们的关系也是有点乱,因为海兰珠的妹妹也是嫁给了皇帝,可以说是姐妹俩共同侍奉自己的丈夫,而她的妹妹也是很厉害,有着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有名气的孝庄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