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生死都由曹操做主:细说汉献帝身边的那些女人们

生死都由曹操做主:细说汉献帝身边的那些女人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037 更新时间:2024/1/1 15:11:36

导读:封建时代里,皇帝是“九五之尊”,皇后则要“母仪天下”,堪称世上一等一的尊贵男女。然而,那是治世、盛世。等到了王朝末世,地位越高,在改朝换代的浪潮之下,便更是无可逃避,只能眼睁睁承受命运的刀斧。比如,东汉的最后一位天子汉献帝,尽管与诸葛亮同年生同年死,本人也并非毫无才略,但处在大势之下,他也只能乖乖成为一个又一个野心家和阴谋家把持、玩弄的对象。最终在曹丕的威逼下,上演了一出“禅让”的丑剧,自己也在后世中成为无能与傀儡的代名词。

公元189年十常侍之乱时,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就是汉献帝)被宦官劫持到野外,遇上带兵前来的董卓。董卓向少帝询问变乱经过,少帝结结巴巴,啥都说不清楚。再问陈留王,陈留王虽然年纪比少帝小好几岁,却能从头到尾说得很清楚。董卓大喜,认为刘协更贤能,于是把持朝政后就废了少帝,改立刘协为皇帝。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关中灾荒,年仅14岁的汉献帝命令把仓库的粮食拿来熬粥赈济灾民,可还是有很多人饿死。汉献帝怀疑是负责赈济的人在舞弊贪污,就亲自拿了定量的五升米五升豆熬粥,结果熬出来两盆粥。再对比从仓库中领取的粮食和发放给灾民的粥,漏洞顿时暴露无遗。汉献帝重责了相关官员,从此再没人敢在赈灾粮食上做手脚了。所以,天资聪明的汉献帝,其实完全具备做一个明君的才能,可惜遇上末世,身不由己,只能徒呼奈何。同样,汉献帝身边的那些后妃,她们的命运甚至更加悲惨。汉献帝尽管是傀儡,毕竟还有皇帝名分。除了董卓这种莽撞屠夫,敢擅自动手开杀的毕竟不多。相对来说,后妃虽然也是“国母”,动起手来就容易多了。

常伴汉献帝身边的贵人,共有两位,一位是伏皇后,一位是董贵妃。伏皇后名叫伏寿,是诸葛亮的老乡琅琊人。她的八辈子祖宗伏湛曾经当过大司徒,也算是名门望族。伏皇后的老爹叫伏完,老妈是汉桓帝的女儿阳安公主。论辈分,汉桓帝是汉献帝的堂叔公,伏完是汉献帝的表姑父,伏皇后跟汉献帝也就是拐弯抹角的表兄妹了。伏皇后入宫,是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那一年,恰逢关东诸侯讨伐董卓。董卓焚烧洛阳,迁都长安。兵荒马乱之际,伏寿小姐进入宫廷。毕竟是名门望族的闺女,又是皇帝的表妹,不能从宫女当起,她一进宫就是贵人,从此开始和汉献帝二十余年的相伴生活。后来,王允、吕布杀死董卓,李傕郭汜攻克长安,杀死王允轰走吕布。在这连番的变乱中,她始终陪伴着皇帝丈夫,承受这一波又一波的动荡。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把持朝政的军阀李傕和郭汜发生内讧,在长安厮杀起来。伏贵人连同皇帝一起,被李傕劫持到军营中。白天,两军交战的喊杀声就在帐外响彻,有时候还有一两支箭射到门口。夜里,皇帝的御帐四周都是士兵叽里呱啦的西凉口音,还夹杂着羌人、胡人的语言。物资供应也很匮乏,就连皇帝左右的侍从,粮食都不够吃。就在这样危险和尴尬的境地下,四月里,在李傕的军营之中,伏贵人被册立为皇后。这大概是汉朝几百年里面最寒酸的册立皇后礼了。汉献帝选择在这样的时候册封,只能用“苦中作乐”来描述。

到了六月,李傕郭汜暂时休兵,皇帝、皇后也被释放,并且和从郭汜营中逃出来的大臣们汇合在一起。但夏天一过,李傕、郭汜又联合起兵杀了过来。这一次他们不是要劫夺皇帝,而是要造反杀死皇帝!虽然得到杨奉、董承等人的保护,皇帝、皇后还是异常狼狈地奔走。十二月,保护皇帝的军队两次被叛军击败,死伤无数,文武百官和宫女太监大多被乱军杀死。伏皇后由哥哥伏德搀扶着,一瘸一拐地奔走在溃败的队伍中。好容易找了一艘船,用绢帛裹着皇帝的身体,慢慢坠下船去,伏德背着皇后跳下船。然后,才渡文武百官。有人等不及,跳下水攀着船舷想要强渡,船上的人就拿刀剑砍手,砍下来的手指头都堆在船舷内侧,血肉森然。

过河之后,大家找了一辆牛车给皇帝皇后乘坐,然后在茅草房子里面设立临时朝廷,连门窗都没法关。皇帝和大臣开会的时候,士兵们就趴在篱笆上围观,还互相打闹开玩笑。护驾的将军们推荐了很多伙伴当大官,于是用石头做成印章,拿锥子随便刻画几笔就算封官。最严重的是没有粮食,皇帝和伏皇后也只有粗粮果腹,百官和宫女能找到野菜野果填肚子就已经算上上大吉了!

这就是伏寿同志皇后生涯的开端。仅此一段,已足见她这个皇后将在东汉王朝的末年遭受怎样的折磨。直到第二年,曹操出兵保驾,迁都许城,皇帝一行才算有了暂时的安身之处,起码吃穿有了保障。稍事安定之后,皇帝任命自己的岳父伏完为辅国将军,掌握大权。但伏完是个深沉稳重的人。他知道现在的实权人物是曹操,自个儿又没有足以与之抗衡的力量和才干,身居高位反而会带来祸端。因此,他辞去了这个职务,而改任中散大夫。

另一位董贵妃,史书未记载其名。董小姐的父亲叫董承,是董太后的侄儿,董太后是汉献帝的祖母。所以董承是汉献帝的表叔,董小姐也算得上汉献帝的另一个表妹。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误写董贵妃是董承的妹妹,大约看史书中写“董承是汉献帝之舅”,把这个“舅”理解为舅兄。其实,这里的“舅”是指岳父的意思。《三国演义》中董承第一次出场,就是在汉献帝逃离李傕、郭汜控制的半途中,郭汜引兵追来,当时保驾的杨奉寡不敌众,眼看形势危急:“忽然东南上喊声大震,一将引军纵马杀来。贼众奔溃。徐晃乘势攻击,大败汜军。那人来见天子,乃国戚董承也。帝哭诉前事。承曰:‘陛下免忧。臣与杨将军誓斩二贼,以靖天下。’”

历史基本也是如此。此后,董承与杨奉、韩暹等人一起,带领兵马保护汉献帝返回洛阳,途中与乱军几次大战,杀得血流成河。这份肝胆节烈是实实在在的。因此,在《三国演义》中把董承作为汉朝的忠臣描写。但董承的身份并非那么简单。在扮演“大汉忠臣”的同时,他还曾是臭名昭著的大奸贼董卓集团中的重要干部。

原来,汉灵帝刚死那会,宫廷内斗,何进、何太后害死了董太后;后来何进被宦官所杀,董卓进京,废少帝刘辨,立汉献帝刘协,又害死了何太后,权倾朝野。董承当时在董卓的女婿牛辅部下为将。他可能和董卓是什么拐弯抹角的亲戚,或者是认了同宗。毕竟,在反对何氏一党,为董太后报仇这一方面,董承与董卓是有共同利害的。而作为西凉土霸王的董卓,对于同姓同门这一点也颇为看重。

加入董卓集团并非就是个个十恶不赦。像蔡文姬的父亲蔡邕,也是被董卓威逼利诱之后重用的。甚至司徒王允在政变杀董卓之前,也是以董卓心腹的面目公示于人。所以,董承尽管与董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并不妨害他有着自己作为汉家臣子的立场和良心。之后,他在李郭之乱时的挺身保驾,或许就是这种忠良本心的体现。当然,也可以将其庸俗化,理解为一种政治投机。即便如此,董承为了这次投机,投入身家性命,也称得上是无愧忠臣之名了。

等曹操迁都许城之后,董承的女儿嫁给汉献帝为贵妃。作为对这个表叔兼岳父的酬劳,董承本人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被皇帝任命为车骑将军。正因为与皇帝有这双重的亲戚关系,再加上自个身居高位,又曾在董卓、李傕的军阀集团里面打滚,董承与伏完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他是不甘于装孙子的。他也要扶持自己的势力,实现自己的功业。

这就隐隐埋下了董承与曹操矛盾的伏笔。偏生曹操自从移驾许都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完全当做自己的傀儡,诸般国事,尽是自己掌握。甚至对于汉献帝左右的大臣,也是擅杀擅贬。对汉献帝而言,从小受董卓的挟持,后来又被李傕、郭汜欺负,现在来的曹操,原以为是忠良之臣,谁知道手段比前面几位更狠。

此刻汉献帝年龄渐长,对于曹操的专横也越来越不满。他要寻找其他的忠臣,去遏制和剪除曹操。找来找去,表叔兼岳父董承便成为最佳的人选。于是,汉献帝咬破手指,在一条衣带上写了密诏,然后偷偷赐给董承,让他联络同志,诛杀“国贼”曹操。董承受诏之后,又联络了吴兰、王子服、刘备等人,结盟同心,誓杀“曹贼”。然而,他们的心机计谋比起曹操毕竟差得远,而运气也不太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密谋泄露,董承等人被曹操杀个一干二净,结束了他在东汉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史。

曹操杀了董承,对于董承的女儿(《三国演义》误作妹妹)定要斩草除根。于是,带领兵马,杀奔宫廷。汉献帝已经下达了诛杀曹操的密诏,操哥自然也不会客气。《三国演义》如此描述这段惊心动魄的场景:

且说曹操既杀了董承等众人,怒气未消,遂带剑入宫,来弑董贵妃。贵妃……已怀孕五月。当日帝在后宫,正与伏皇后私论董承之事至今尚无音耗。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容,帝大惊失色。操曰:“董承谋反,陛下知否?”帝曰:“董卓已诛矣。”操大声曰:“不是董卓!是董承!”帝战栗曰:“朕实不知。”操曰:“忘了破指修诏耶?”帝不能答。操叱武士擒董妃至。帝告曰:“董妃有五月身孕,望丞相见怜。”操曰:“若非天败,吾已被害。岂得复留此女,为吾后患!”伏后告曰:“贬于冷宫,待分娩了,杀之未迟。”操曰:“欲留此逆种,为母报仇乎?”董妃泣告曰:“乞全尸而死,勿令彰露。”操令取白练至面前。帝泣谓妃曰:“卿于九泉之下,勿怨朕躬!”言讫,泪下如雨。伏后亦大哭。操怒曰:“犹作儿女态耶!”叱武士牵出,勒死于宫门之外。后人有诗叹董妃曰:“春殿承恩亦枉然,伤哉龙种并时捐。堂堂帝主难相救,掩面徒看泪涌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嘉靖皇帝:历史上唯一害死三位皇后的禽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确有一个皇帝害死过三位皇后这回事,而这件事就发生在600多年前的大明王朝,罪魁祸首便是明世宗嘉靖皇帝。这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中仅此一例。《明史》对此也有详细的记载。明朝皇帝多昏君,明世宗嘉靖皇帝便是其中的一个。嘉靖末年,民间竟流传有这样的说法:“嘉者,家也。靖者,尽也。民穷财尽,糜有子遗

  •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什么如此推崇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什么如此推崇关羽?这其实是有非常现实的原因的,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忠贞不渝,义薄云天。熟读《三国演义》的人不会不知道“三绝”之称:“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关羽可谓是“义”的化身:为“义”,而结

  • 东汉末年袁绍部将颜良厉害吗?详解颜良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志战略版袁绍颜良文丑,颜良文丑什么时候跟着袁绍的,颜良文丑是关羽什么时候斩的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东汉末年袁绍部将颜良的故事。颜良性格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为一夫之勇。官渡之战,袁绍令颜良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司空曹操采用军师荀攸“声东击西、轻兵掩袭”之计,亲自率军兼行,击破颜良军。颜良本人也

  • 赵姬从小妾做到秦国太后 赵姬的晚年为何如此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姬被关了多少年,赵姬和嫪毐的孩子,赵姬为什么不喜欢嬴政

    还不了解:赵姬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从商人小妾到秦国皇太后,赵姬经历了什么,为何晚年悲凉无比?秦始皇被后人称为虎狼之心,他的母亲又是怎样的人?手里掌握天下大权 却与太监私通,从商人小妾到秦国皇太后,赵姬究竟经历过什么?亲手把她打造成女强人的吕不韦,又和她有着什

  • 慈禧太后掌权那么多年 她为什么不像武则天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与慈禧太后最大的区别,武则天为什么不杀太平公主,武则天到慈禧多少朝代

    对慈禧和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慈禧26岁守寡,为何却没有武则天的那般风流?众所周知,古代是一个标准的男权社会,女子在古代的地位十分低下,在当时有一句话叫做“女子无才便是德”,说的就是女子的命运,所以在当时就连许多的金枝玉叶都没有识字的权利,她们的命运似乎生

  • 杜伏威简介:隋末唐初时期,农民起义军领导者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隋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有哪些,隋末农民大起义,隋末农民起义首先在哪里爆发

    隋朝末年,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举兵反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在隋朝大业十二年后,形成了三支强大的起义军,即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伏威、辅公祏军。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杜伏威的详细介绍,一

  • 辅公祏简介:隋末唐初时期,江南地区农民起义军领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末年,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举兵反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在隋朝大业十二年后,形成了三支强大的起义军,即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伏威、辅公祏军。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辅公祏的详细介绍,一

  • 杜如晦简介:唐朝初年名相,隋朝襄州刺史杜吒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房玄龄,唐玄宗右相李林甫,唐朝宰相韦执谊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杜如晦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如晦

  • 有哪些与卫宣公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于周处的故事,关于毛遂自荐的故事,卫宣公姬晋

    卫宣公卫晋,姬姓卫氏,卫庄公之子,卫桓公之弟。卫国第15任国君,公元前718年—公元前700年在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子晋早年在邢国作人质。公元前719年,公子晋另一兄弟公子州吁弑杀卫桓公,自立为君。石碏平定州吁之乱后,从邢国迎公子晋回国即位,是为卫宣

  • 卫宣公:卫国第15任国君,他在位时期的卫国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卫国和郑国,卫国简历,卫国在战国的时候在哪里

    卫宣公卫晋,姬姓卫氏,卫庄公之子,卫桓公之弟。卫国第15任国君,公元前718年—公元前700年在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子晋早年在邢国作人质。公元前719年,公子晋另一兄弟公子州吁弑杀卫桓公,自立为君。石碏平定州吁之乱后,从邢国迎公子晋回国即位,是为卫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