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费祎是怎么死的?他为何会被刺杀?

历史上费祎是怎么死的?他为何会被刺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385 更新时间:2024/1/22 20:35:19

费祎,三国时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费祎的死很有很多线索都指向姜维,因为当时蜀汉政权中最具实力的二人就是费祎和姜维,而且在蜀汉战略上有着不同的见解,那为了除掉自己的政敌,姜维是有动机的。

更重要的是刺杀费祎的人名叫郭循,此人原本是魏国将领,在姜维第五次北伐中被俘虏,之后归顺了蜀汉。

既然是姜维的俘虏,那么说服郭循归顺蜀汉的也肯定就是姜维,那么也就算是他姜维的人了,那么姜维也就有了作案的能力。

我们先来看这事背后的主谋是姜维吗?

首先,我们要明白,不管是姜维还是费祎,那都是诸葛亮为了蜀汉培养的接班人,唯一的区别在于姜维坚决贯彻诸葛亮以攻为守,主张北伐曹魏。

而费祎则考虑到蜀汉本来根基就薄弱,常年北伐给蜀汉带了巨大的负担,但又不敢对北伐这个诸葛亮生前就定下的战略方针提出质疑,所以费祎对北伐这事是很矛盾的,大概就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姜维数次北伐线路

这也是为什么在费祎当权的这个阶段,姜维依旧发动了五次北伐的原因,虽然每次给姜维的兵马都在一个蜀汉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也就是说费祎的想法应该是北伐可以,但战争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扩大。

既然费祎并没有明面上直接反对姜维北伐,那么二人在蜀汉战略方针上的政见不合自然也就不存在,姜维也就没有了刺杀费祎的动机。

其次,虽然费祎在北伐这事上很矛盾,但诸葛亮对陇右这个战略要冲的执念却被费祎很好地继承了。

只不过费祎是希望通过拉拢当地门阀士族的方式来实现对陇右的控制,因此他非常重视对陇右望族的关系。

说巧不巧,郭循家就是陇右的望族。这也是为什么姜维会在郭循归顺蜀汉后就第一时间把郭循推荐给费祎的原因,也是后来郭循能刺杀成功的关键。

从这里可以看出,拉拢陇右望族这事在姜维那至少也是不反对的,不然也不会把郭循推荐给费祎。

如果硬要说姜维在这事上是有所图谋的,那么就说明费祎和姜维的关系并不好,就算费祎迫切希望拉拢陇右望族也肯定会提防着姜维介绍过来的人。

费祎

可事实上呢?费祎不仅没有提防,还破格提拔郭循为左将军,直接成为了费祎的心腹,可见其对郭循的信任到达了什么程度,也说明了费祎和姜维的关系可能不好,但绝对没有到水火不容的程度。

而且在当时,费祎破格提拔郭循这事并非没人提出质疑,张嶷就曾劝过费祎,说他身系蜀汉社稷,做事要小心谨慎一些,还特别例举了岑彭、来歙都是被刺而亡的案例来提醒费祎,费祎对此却一笑置之,由此同样可以看出费祎和姜维的关系并没有到那种需要相互提防的程度。

最后,费祎作为姜维的直属上司,其实已经非常支持姜维的工作了,就算姜维对支持力度有所不满,那最多也就是私底下发发牢骚,绝对不敢也没必要以下犯上。

因为姜维自己知道带兵打仗他可以,但要他治理一个国家,和要了他的命也差不多,从后面姜维掌权后除了几次北伐把蜀汉打了个一干二净外别的啥也没有就能看得出来。

而他姜维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将领,不可能不知道有一个安定的后方对他前线的重要性,所以他怎么可能做出自断一臂的事呢?

既然姜维没有作案动机,也没有作案的必要,那么他还杀费祎干嘛?

除了姜维,还有一个嫌疑人,那就是曹魏,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毕竟蜀汉和曹魏是站在绝对的对立面上的,那么曹魏自然就有作案动机。

凶手郭循又曾是曹魏旧将,假意投降来个“身在汉营心在曹”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且还有一种说法是郭循原本是想要刺杀刘禅的,但由于每次想要靠近刘禅都会被近侍挡下,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所以才对蜀汉另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费祎下手。

更重要的是,在得知郭循在蜀汉干出“舍生取义”这等壮举后,曹魏的反应也是对郭循的事迹进行了大肆的宣扬,同时还封郭循为乐乡侯,食邑千户,子孙承袭爵位。

这不管怎么看都应该是曹魏在背后指使郭循这么干的了。但事实上也没有那么简单。

一来,郭循在战争中被俘这事是偶然事件,曹魏事先不可能预料到这种事情的发生,自然也就不可能提前安排好郭循到蜀汉后的工作。

那么是不是曹魏在蜀汉阵营中有卧底给他带话呢?这个可能性也不高,虽然战时双方相互安插个间谍什么的是常态,但这样的间谍一定是长期潜伏的那种,且不说郭循不可能知道这个间谍是谁,而这个间谍就算知道郭循这么个人,他也不好判断郭循的态度到底是什么。

再者说,这样的间谍一般都是有更重要的任务的,根本没必要为了刺杀一个人而冒着暴露的风险去和曹魏通讯往来,或者过分接触一个曹魏降将。

况且曹魏在蜀汉那是不是有这样一个间谍都两说,如果有,邓艾也不用那么狼狈的偷渡阴平了,蜀汉估计早就灭亡了。

二来,曹魏事后对郭循进行表彰很大程度是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希望手下那帮子人都学学人家郭循。

而且如果郭循连命都豁出去了干这事,曹魏方面都不表示一下的话岂不是要寒了手下人的心,所以这事不管曹魏出于什么目的都是必须要做的,并不能直接成为其作案的证据。

实力相差实在过于悬殊

三来,其实不管是刺杀刘禅也好,费祎也罢,刘禅是个什么主曹魏政权比我们可清楚得多,而费祎虽然有点能力,但那也只是局限在守土,对曹魏的威胁可以说还不如姜维,对于这样的人曹魏根本没必要急于处理。

如果有,那诸葛亮估计都被刺杀了不知道多少回了,可事实上诸葛亮都没经过这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费祎何德何能?

会不是是司马懿呢?因为网上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当年司马懿不是在外面养了3000死士吗?而郭循就是那3000死士中的一个,这事就是司马懿让郭循干的。

事实上这个说法是真的纯属瞎掰,且不说司马懿养死士是为了将来某一天的谋划,蜀汉自诸葛亮死后根本就没在被司马懿重视过。

这要是让司马懿知道,他肯定会说“你们这些人一天天没事就盯着我不放,殊不知你们眼中只有我,而我的眼中却是天下。”

而且郭循身为陇右望族之后,要吃喝有吃喝,要地位有地位的,身为曹魏将领,干嘛非得去当司马懿的死士。

是司马懿人格魅力太突出,还是司马懿许给了郭循什么好处?显然都不切实际,虽然司马懿在公元249年就发动政变控制了曹魏,而郭循也是第二年被俘的,时间能对上。

但司马懿没多久就嗝屁了!给他郭循的好处,在司马昭司马师那还作数吗?这个已经身在汉营的郭循可不得而知。

所以这事大概率也不是司马家干的。

郭循降蜀后,又得到了身为丞相的费祎的重用,一开始应该是想在蜀汉一展拳脚的。

这个时候他并不担心家人在曹魏的安全问题,毕竟降来降去这事在三国并不罕见,黄权在在夷陵之战后降了曹魏,他的家人同样都还在蜀汉,刘备不仅没有因此发难,反而善待了黄权的家人,所以当时大家都知道世道乱,有些事也是身不由己的,一般都不会对家人怎么样。

但司马懿那一家子就不一样了,出了名的疑心重和阴狠手辣,本来就曾是曹魏将领的郭循肯定也知道,于是司马懿掌权后他就开始惴惴不安起来,开始了一连串的心理活动,什么自己在蜀汉这边为什么能这么快就得到重用,是不是出卖了曹魏什么重要的情报云云。于是最终做了个决定,以身犯险刺杀蜀汉重要人物来立投名状,以此换来家人在曹魏的幸福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富察皇后是什么出身?她与乾隆帝的感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的第一任皇后,乾隆和富察氏的真实历史故事,富察皇后乾隆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是一位十分多情的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里的富察皇后,就是指乾隆皇帝嫡妻,也就是原配皇后。她出身于名门,满洲镶黄旗人,父亲李荣保是察哈尔总管,她的兄长傅恒是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可以说富察皇后不仅出生于名门,外表端庄文静,接受过良好的正统教育,

  • 陈师道简介:北宋时期大臣,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安贫乐道的例子,苏轼南乡子自述,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师道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师道(1053年-1102年1月19日),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

  • 司马懿作为胜利者 风评为何没有失败者的诸葛亮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输给司马懿,诸葛亮与司马懿谁更胜一筹,战争没有胜利者只有失败者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一生的对手,后世评价却大不一样,这是为什么?诸葛亮和司马懿有许多共同点,他们都足智多谋,他们都是三国末期各自阵营的权臣,他们是一生的敌人,但结局却全部相同,司马懿篡魏,建立了西晋,而诸葛亮

  • 武则天的长子李弘为何被追封为孝敬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真的杀了李弘,武则天为什么杀李弘,武则天追封的皇帝

    武则天的长子李弘为何被追封为孝敬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弘是武则天的长子,曾经也是钦定的太子,但他没有等到登基就死了,关于他的死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被武则天害死的,也有人认为他是病死的。而他死后被追赠孝敬皇帝,唐高宗之所以破例这么做,主要是高宗对太子早逝的深深哀痛

  • 文彦博简介:北宋时期政治家,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北宋时期政治家是谁,北宋时期重要的理学家有哪些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文彦博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 ),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

  • 司马光简介:北宋时期政治家,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儒家思想什么时候失去主流地位,黄宗羲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司马光是北宋什么家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司马光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

  • 嘉庆的存在感为何在清朝十二帝中最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怎么评价嘉庆皇帝,历史上嘉庆皇帝怎么样,清朝从嘉庆开始衰败

    嘉庆的存在感为何在清朝十二帝中最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嘉庆的存在感低其实是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嘉庆之前的皇帝不说各个英明神武,但也算是明君吧,而围绕着他们的故事也很多。第二嘉庆之后的皇帝不见得就比嘉庆好,但他们身上的故事也不少,因为从道光就开始了鸦片战争,大清进入了新阶段

  • 韩琦简介:北宋时期政治家,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什么家,北宋时期以博学著称的是谁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韩琦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

  • 富弼简介:北宋时期名相,曾劝宋神宗“愿二十年口不言兵”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仁宗和宋神宗的关系,宋神宗时期宰相,宋神宗熙宁变法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富弼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富弼(1004年2月13日 -1083年8月8日),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文学家。天圣八年

  • 军事奇才邓艾为何下场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鸿飞知音事件真相经过,凄惨下场,天才枪手的真实故事是什么知乎

    军事奇才邓艾为何下场凄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邓艾是三国后期的军事奇才,在消灭蜀汉的时候,他可以说是头等功劳。但他结局非常惨,立下了这么大功,却被杀了。他的死有他缺少政治头脑的因素,也有被人构陷的原因。邓艾是曹魏名将,文武双全,深谙兵法。长期以来,他一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