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明代最成功的皇帝明成祖朱棣的传奇一生

揭秘明代最成功的皇帝明成祖朱棣的传奇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986 更新时间:2024/1/25 13:51:01

明朝十六个皇帝,可以够得上英明者只有太祖、成祖、洪熙、宣德、弘治五人。崇祯作为亡国之君,错误太多,刚愎自用,猜忌心大,优柔寡断,但是明亡之过不全在他,万历要负八分责任,嘉靖引来了倭寇,正德引来了葡萄牙人,正统引来了蒙古人,天引来了陕北农民,如此种种,崇祯是守不住江山的。如果崇祯处在正统的位置上,或者万历的位置上,或许是个明君。历史没有假设,不相信眼泪,我们无法给予扶苏,朱标,李恪,真金,光绪明君的地位。

上述五个帝王中,除了太祖、成祖,都不是开拓之主,仅仅守成吃老本而已。也就是皇二代而已。你搞出来仁宣之治是顺理成章的,搞不出来万国来朝,四夷宾服,那是你无能。这三个皇帝,都没做到四夷宾服,所以更加没资格与太祖,成祖比较。

有人认为太祖朱元璋是开国之君,戎马一生,打下明朝基础,比成祖更英明。

其实不然,朱棣也是戎马一生,他打蒙古比朱元璋更迷恋,打越南,打建文,打唐赛儿,朱棣经历的战阵不在少数。朱棣北伐蒙古的确是没有多大战绩,打瓦剌是损失惨重,打鞑靼是找不到人,蒙古小打小闹一直是有的。这东西就像刘彻打匈奴一样,最后还不是被匈奴来了一个包抄李广利,打败七万人的战绩。除非灭绝种族,像乾隆打阿穆尔萨那那样,否则在封建经济时代,什么样的马匹才能调动迅速,反击迅速呢?那时代没有装甲兵,没有飞机,根本不能快速抵抗,蒙古铁骑打完就跑,就是康熙也追不上。清朝大漠南北无烽烟,那是和亲政策的作用,蒙古不想来叩关了。

朱棣打蒙古没有多少战绩,史册上只好记载捉了几十个头目,王妃,斩首多少却不敢记载。就是因为进军不够神武,没有遇到过蒙古骑兵啊。但是朱棣北伐的作用还是有的,要不蒙古人不会编造朱棣是元顺帝儿子的谣言,肯定是蒙古人被朱棣吓怕了,编造了这个大明江山是我蒙古黄金家族掌管的神话,来求得心理安慰。曾几何时,朱棣说他是高皇后儿子,汉人说乾隆是陈世绾儿子,凯撒说他是维纳斯子孙。如果不是以朱棣为荣,蒙古人断然不会编造谣言。

朱棣打蒙古没有多少战绩,史册上只好记载捉了几十个头目,王妃,斩首多少却不敢记载。就是因为进军不够神武,没有遇到过蒙古骑兵啊。但是朱棣北伐的作用还是有的,要不蒙古人不会编造朱棣是元顺帝儿子的谣言,肯定是蒙古人被朱棣吓怕了,编造了这个大明江山是我蒙古黄金家族掌管的神话,来求得心理安慰。曾几何时,朱棣说他是高皇后儿子,汉人说乾隆是陈世绾儿子,凯撒说他是维纳斯子孙。如果不是以朱棣为荣,蒙古人断然不会编造谣言。

朱元璋的蒙古问题也并不成功,他是斩首不少,还俘虏过元太子,但是朱元璋也没有做到根除北方边患,相反,他把能打的朱棣,徐达都派到北方防备蒙古。徐达在北元首都哈拉和林一带,还被扩廓包了饺子。

高丽问题上,朱元璋父子都无成绩可言,放弃了大元的旧地,向一个属国低了头。

在女真问题上,父子两个都有大成绩。尤其是朱棣,和阿哈出联姻,派亦失哈传檄东北,建立奴儿干都司。朱棣实际上在东北建立了坚固的军事同盟,即兀良哈三卫、猛哥帖木儿,阿哈出,朱棣轴心,包抄鞑靼各部。清朝肇祖猛哥帖木儿其实就跟随过朱棣北伐鞑靼。太祖、成祖作为女真人的解放者,是受到他们的拥护的。太祖开拓辽东,成祖开拓东北,对祖国边疆的开发是有大贡献的。东北这个地区我们知道,历史上是很少被征服的,自北朝至于唐宋,辽东都不属于中原王朝。明太祖,成祖重新占领了东北地区,对中国的版图是有大贡献的。

朱元璋休养生息,朱棣也劝课农桑,洪武的经济,永乐的经济都恢复的很快,短短五十年,元末战乱的创伤就愈合了,这是了不起的。

在性格方面,两人都残暴,太祖杀戮功臣,元朝遗民,成祖杀戮建文一党,哪个更丧心病狂一点,我看是太祖,因为成祖只是杀敌对势力,不杀自己的犬马。太祖是敌我都杀,除了朱家子孙。可以说太祖这个人自私到极点,朱棣,还没有那么精神分裂。

太祖唯一能胜过成祖的,我想是反腐倡廉。太祖用恐怖手段打击贪墨,保护老百姓,同时是保护朱家皇朝官僚集团的高效运作。有史以来,太祖和雍正两人,是反贪最彻底的皇帝。

太祖成祖差距最大之处就是开放的精神。太祖是个老农,一肚子农民阶级保守落后,自私自利,同时也吃苦耐劳的精神。太祖禁海,是最保守的表现。成祖不同,成祖虽然禁海,但是同时下西洋。明朝的造船业随之发展。太监郑和生擒锡兰国王亚烈苦柰儿,俘获苏门答腊王子苏干剌妻奴,斩杀旧港渠帅陈祖义,可见明成祖时代明朝海军何其强大,何其敢战,慎战。这些战争都是郑和取胜的,但又都是因为当地首领贪婪劫掠引起的,该打。这和美国海军到处耀兵异域,侵略扩张是不同的。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三十多个国家,中外交流加强了。如果不下西洋,就太祖那个国际地位,早被世界遗忘了。下西洋还带来了一个正面风潮,明清的沿海人民大量去南洋谋生,以至于产生了林凤、潘五、郑信等英雄,现在南洋的华人地位很高,实力很大,都要感谢郑和,成祖。

太祖脑子里是单一的儒家思想,容不下百家思想。而成祖却包容百家,编着永乐大典,使之继承了明朝以前所有的文化成果,这比秦始皇的焚书,梁朝太子的焚书好多了。现在中国的古书如尚书,诗经等总是真伪难辨,篇幅难定,都是焚书作孽的。孔子这人也善于焚书啊,你看他是大哲学家,他却把一千篇的诗经删削成三百零五。朱棣作为一个政治家,眼光和胸怀的确比秦始皇,孔子强太多了。

再者,吕不韦也是个胸怀大的政治家,他编着的吕氏春秋,兼容并包,他本人是儒家思想,但是又信仰墨家,他创造杂家独树一帜,标新立异,确实起到了融合百家思想的作用。中国缺少的就是海纳百川的胸怀啊。后世的皇帝,有几个能容忍儒家以外的思想呢?

郑和下西洋七次就结束了,明廷的讨论结果是费钱,费民力,无用。实际上航海并不花费巨大,终止航海只是明朝统治集团走向保守而已。

此后,再无郑和了。如果继续大航海,那就如梁启超设想的,哪有什么哥伦布啊,第一个哥伦布将是明朝的航海家,第一个殖民帝国将是中华王朝。

在南方少数民族问题上,太祖对贵州统治并不强化,奢香夫人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奢香是个土司。正是成祖,他敢于触及闭塞落后的山区,建立贵州布政司,清朝的改土归流,首先借鉴了成祖的经验。大家对古代中国可能并不了解,古代中国的地图是个水分很大的地图,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经常是独立半独立的,孙权的山越,隋唐的苗疆,岭南,都是独立的地区。朱棣应该是第一个触及这些地区的皇帝。他有胆量加强控制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谁是三国里第一个料定董卓必反的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之乱,有诸多原因。除了制度上的原因之外,人为的祸乱也实在不少。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十常侍之乱与董卓之乱。十常侍最后以大将军何进的生命为代价,由袁绍袁术剿杀。十常侍虽然导致官场腐败,民不聊生,甚至激发了黄巾之乱,不过东汉的政权还算可以勉强维持。而在董卓之乱后,天下却从此分崩离析,各自为政,陷入了痛

  • 揭秘:三国史上诸葛亮与司马懿的三次巅峰对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三次巅峰: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在战场上斗得不亦乐乎。然而这毕竟是小说家言,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在其历次北伐过程中,与司马懿的正面交锋对决,仅有两次。当然,这不包括诸葛亮死后的一次对决。1、第一次对决公元231年二月,诸葛亮第四次率军攻魏,包围了曹魏部署在祁山地区

  • 孙尚香与刘备悲剧式婚姻:被夫利用 与兄决裂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正史之中,孙尚香和刘备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悲剧式的。演义之中有些不同,最大的变化就是孙尚香对爱情对婚姻的态度。正史之中,孙夫人不甘于做刘备的夫人,只因哥哥逼迫才勉强答应。做了刘备的夫人之后,对刘备也相当冷淡,刘备甚至不能随意出入孙夫人的府邸(婚后孙夫人单独一处居住)。可有时候又不得不见面,刘备就在内

  • 揭秘:谁是汉高祖刘邦身边最恐怖的一个阴谋家?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君都免不了有一大帮文臣武将来辅佐,很多辅佐功臣也都会同那些个“X太祖”一样彪炳史册,他们中间有战功卓著的,有运筹帷幄的,有举贤任能的,反正都有“一技之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很有建树,这里还不能忘了一个专业,那就是专门玩“阴谋权术”的,有时这种“专家” 的

  • 盘点:中国历史上十位得以善终的开国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这些功高震主的开国名臣们能在老虎身边长期的装黄牛,最终没被老虎吃掉,着实不容易啊。1、周勃(西汉)要论起西汉开国将领的功勋,周勃肯定无法和韩信等名将相提并论,如果说汉初三杰以及英布等人都是汉朝建国的谋略家的话,那么周勃则可算是汉朝开国的急先锋。从沛县起事开始,老周就跟随刘邦南征北战

  • 历史上两次“鸦片战争”的主谋竟是个大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中国人恨透了晚清的两次“鸦片战争”,却不清楚,到底是谁点燃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把战火。她就是号称“欧洲祖母”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维多利亚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从1837年到1901年,长达63个春秋。从她登基,到1914年,是英国著名的“维多利亚时代”,那些年,英国人的日子太舒坦了:

  • 夏朝王后妹喜是一个怎样的人?妹喜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妹喜是怎么死的?由于桀王的淫奢暴虐,人民不堪其苦,商汤乘机起兵讨夏,桀王于鸣条(今河南省封丘东)战船败,挟妺喜同舟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东南)之山一道死去。妺(mò)喜,生卒年不详,又作妺嬉、末喜、末嬉;有施氏的公主,是当时的全国第一美女。夏朝第十七位君主桀(姒履癸)的王后,淳维的后母。有人称胡

  • 盘点历史上十大荒唐皇帝:谁是最荒唐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从夏启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我国共有过67个王朝、446位帝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和农民起义政权未计)。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开始,皇帝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稷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皇帝与普通臣民不同,臣民可以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皇帝的唯一职责就是使国家繁荣昌盛,使人民安居乐业。皇帝若置国事

  •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名僧:盘点历史上的佛教高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佛教盛行,历代名僧无数,有以佛教为主闻名(译经、讲解、取经、传法之类),也有以非佛教为主闻名(比如道佛结合、诗书画、科学、政治之类)。本博文兼顾全面,按年代排序,以贡献性、知名影响性、特色性、唯一性来选取,如取经的除本博选取外还有鉴真等,禅宗传法的还有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

  • 揭秘:中国历史上杀死皇帝最多的奸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北周第二个皇帝宇文毓死后,因先帝口传遗诏,宇文护没办法即刻改变,于是,只得遵宇文邕为第三位傀儡皇帝,史称武帝。辅国权臣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当朝皇帝太无能,或是先帝崩天,嗣帝年幼,故而老皇帝临终前,委托自己生前信得过的亲腹帮助嗣帝署理天下的。如果这个权臣有了不臣之心,或是野心渐生,在他辅国期间,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