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谁是三国里第一个料定董卓必反的牛人?

揭秘:谁是三国里第一个料定董卓必反的牛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96 更新时间:2024/3/13 9:11:49

汉末之乱,有诸多原因。除了制度上的原因之外,人为的祸乱也实在不少。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十常侍之乱与董卓之乱。十常侍最后以大将军何进的生命为代价,由袁绍袁术剿杀。十常侍虽然导致官场腐败,民不聊生,甚至激发了黄巾之乱,不过东汉的政权还算可以勉强维持。而在董卓之乱后,天下却从此分崩离析,各自为政,陷入了痛苦的诸侯混战时期。而从长安到洛阳本是千里沃土,几百万百姓,可经历了董卓与关东联军多番征战,后来强行迁都,无数人家破亡。而董卓之后,其部将李傕郭汜又彼此攻伐,三四年间,千里沃土竟成废墟,数百万百姓死于非命,四百年大汉繁华尽数灰飞烟灭。

可以说,汉末之乱,董卓是罪魁祸首。

而第一个料定董卓必反,提出要杀死董卓的人是谁呢?

孙坚

战功显赫 受朝廷多次重用

董卓出生于殷富的地方豪强家庭。当时岷县属于边远地区,与西北羌人的居住地相邻。董卓自小养尊处优,少年时期便形成了一种放纵任性、粗野凶狠的性格。史书载,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性粗猛有谋”。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冬天,北地郡的先零羌和枹罕县的群贼反叛,拥立羌族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死护羌校尉冷征。后来,伯玉和李文侯又劫持金城(今甘肃兰州市西北)汉人边章和韩遂

在不断的兼并战争中,边章和韩遂势力迅猛增强,不仅杀死了金城太守陈懿,而且还于中平二年以讨伐宦官为名,率领大军,“入寇三辅,侵逼园陵”。

在东汉政权面临被推翻的紧急关头,汉灵帝急忙用和征派几乎所有强将精兵抵御边章和韩遂的进攻。于是,董卓被重迁中郎将,拜破虏将军,和司空张温、执金吾袁滂、荡寇将军周慎等率领步兵、骑兵共十余万人屯兵美阳(今雍州武功县北),护卫园陵。

当时,由周慎等人率领的军队被彻底击溃,只有董卓军队设计得脱。沉着老练的董卓在如此情况下,仍不惊慌,他命令士兵在河中筑一高堤坝,截断上游的流水。羌人对此感到莫名其妙。

这时,羌骑侦察回来传出消息说,东汉军队整天在坝中捕捉鱼虾。西羌将领以为董卓军粮已尽,只得靠捕捉鱼虾充饥,于是,便放松了警惕,只围不攻,想困死董卓的军队。可是,很久都不见动静,等羌骑探明情况时,董卓军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去向。原来,董卓筑坝的真正目的是迷惑敌人,以此作掩护,然后伺机悄悄撤退。胡兵、羌骑听闻董卓军队逃遁,前往追击,由于河水太深,无法渡河。

因抗击边章、韩遂有功,表现突出,董卓不久便被封为台乡侯,食邑千户。

成地方军阀豪强 野心极度膨胀

董卓自领兵征讨羌胡、镇压黄巾军以来,因战功显赫,受到朝廷多次重用,不断升迁,尤其是击败韩遂等人的进攻后,他的势力日趋壮大,形成了一支以凉州人为主体、兼杂胡人和汉人的混合军队。朝廷虽然对董卓加以抑制,但羽翼日趋丰满的董卓自恃战功与威望,越来越变得野心勃勃,目中无人。

在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之乱同时,边章、韩遂也在西凉起兵。边章、韩遂等人能征惯战,颇有谋略,一路攻占州县,后来更攻破了西凉重镇金城,杀死了金城太守和驻守西凉管理羌人的护羌校尉。边章、韩遂乘胜追击,进兵三辅地区(都城附近设置的三个郡),朝廷紧急调派征剿黄巾第一悍将皇甫嵩回师抵抗。皇甫嵩抓住边章、韩遂军队长途奔袭,军马疲敝的弱点,迎头痛击,不给叛军任何喘息的机会,终于大败边章、韩遂。叛军孤军深入,粮草不济,前锋受挫,只能撤回凉州。

因为黄巾军战火四处蔓延,朝廷不得不再次征调皇甫嵩回去剿灭黄巾军,而扫灭凉州叛军的任务就交到了司空张温手中,同时提拔中郎将董卓随从作战。张温征调各州人马,一共十来万,浩浩荡荡,进驻凉州。

不过,董卓虽然名义上听从张温调遣,其实基本上独立作战,董卓曾经建议张温派兵驰援周慎将军,以求一次击溃西凉叛军。可是张温拒绝,在张温看来,西凉叛军在大败之后,万一加紧进攻,很容易狗急跳墙,不如围而不攻,叛军粮草耗尽,自然不战而降。董卓的建议不被采纳,反而被张温调往他处,董卓心中很是不满。

于是,当张温再次征召董卓议事的时候,董卓很久才去大营。张温拿出圣旨,斥责董卓,可是董卓在回答的时候一脸的不屑,看不起张温。

当时孙坚也在张温手下作战,率领他的江东子弟一千来人,冲锋在前,立功最多,很受张温信任。看到董卓如此傲慢,孙坚上前,在张温耳朵边说悄悄话。孙坚提出,应当趁机杀死董卓。理由是什么呢?张温奉召征召董卓,可是董卓很晚才来,来了之后还一点不承认自己的过错,那以后怎么指挥,军法不就成了儿戏?

可是,张温不想,也不敢杀董卓。张温觉得,董卓在西凉、川蜀地区驻扎多年,有一定的名望,现在要是杀了董卓,恐怕自己剿灭西凉的任务没办法完成啊。

孙坚不以为然,在孙坚看来,西凉叛军虽然凶悍,可是兵力远远不如中央军。孙坚提出,只要给自己四五千人马,主动出击,到西凉军后方游走,劫杀西凉军的运粮部队。西凉军断了粮草,就无法持久作战了。况且,张温是代表天子,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又何必要依赖、惧怕一个董卓呢?

孙坚识别董卓谋反之意 列举罪状

孙坚为了进一步让张温明白董卓的潜在危害,列举了董卓的三大罪状。

第一大罪状,张温以天子诏令征召董卓,董卓晚至。可见眼中无君。到了大营之后,面对张温的质疑,骜不驯,可见无上。如此董卓,目无君上,典型的就是反贼面目,杀了他还需要考虑什么呢?

第二大罪状,董卓在西凉地区驻守多年,可是西凉却爆发了边章、韩遂等人的叛乱,本身董卓就有不可饶恕的大罪。可是董卓不但没有平定叛乱,反而让叛军进攻到了都城附近,威胁到天子的安危,如此无能之辈,又何必爱惜,何必强留?

第三大罪状,当张温下令不许进兵的时候,董卓反对,当张温下令全军突击的时候,张温又反对,妨碍了全军的行动,搅乱军心,其人可杀。况且从古到今,凡是名将,执掌军权之时,都要强调军纪的严肃性,谁敢违犯,那就杀之立威。古代的名将司马穰苴就杀掉国君的宠臣监军庄贾,而孙武杀掉吴王的爱妃。就算是君王的宠臣,只要在军中,就要服从军法,只要是违犯军法,就必须给予惩处,如此全军上下才重视军令,整齐划一。

可是,张温并非是古之名将,而是一个文官,性情虽然忠诚正直,可是却缺少决断。毕竟董卓也是朝廷任命的将军,只是协同张温作战,名义上是部署,实际上是盟军。何况董卓在朝中,和十常侍等人关系密切,自己杀了董卓,一时痛快了,可是会招来十常侍怎样的报复呢?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张温最后还是放走了董卓。

不断升迁的董卓势力急速膨胀。东汉朝廷为了遏制董卓权势继续滋长和蔓延,于公元188年(中平五年)征董卓为不掌实权的少府。董卓明白朝廷用意,便婉言拒绝,不肯就任。灵帝病重,急忙召见董卓,拜他为并州牧,所属部队隶属皇甫嵩。野心勃勃的董卓自然对朝廷如此安排和任命不满,便回奏灵帝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拒绝交出兵权,随即率领自己所属部队进驻河东,以观时变。

几年之后,董卓率领西凉军突入都城,趁着都城中大将军何进的外戚势力和十常侍的宦官势力两败俱伤的大好时机,轻松夺取政权,号令天下。当孙坚在长沙听到董卓竟然废掉少帝,改立汉献帝,不由长叹:“当年张温张大人要是听从了我的建议,天下就不会有这样的大灾难吧。”于是孙坚尽起长沙兵马,率军进攻洛阳,成为最让董卓恐惧的对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三国史上诸葛亮与司马懿的三次巅峰对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三次巅峰: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在战场上斗得不亦乐乎。然而这毕竟是小说家言,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在其历次北伐过程中,与司马懿的正面交锋对决,仅有两次。当然,这不包括诸葛亮死后的一次对决。1、第一次对决公元231年二月,诸葛亮第四次率军攻魏,包围了曹魏部署在祁山地区

  • 孙尚香与刘备悲剧式婚姻:被夫利用 与兄决裂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正史之中,孙尚香和刘备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悲剧式的。演义之中有些不同,最大的变化就是孙尚香对爱情对婚姻的态度。正史之中,孙夫人不甘于做刘备的夫人,只因哥哥逼迫才勉强答应。做了刘备的夫人之后,对刘备也相当冷淡,刘备甚至不能随意出入孙夫人的府邸(婚后孙夫人单独一处居住)。可有时候又不得不见面,刘备就在内

  • 揭秘:谁是汉高祖刘邦身边最恐怖的一个阴谋家?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君都免不了有一大帮文臣武将来辅佐,很多辅佐功臣也都会同那些个“X太祖”一样彪炳史册,他们中间有战功卓著的,有运筹帷幄的,有举贤任能的,反正都有“一技之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很有建树,这里还不能忘了一个专业,那就是专门玩“阴谋权术”的,有时这种“专家” 的

  • 盘点:中国历史上十位得以善终的开国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这些功高震主的开国名臣们能在老虎身边长期的装黄牛,最终没被老虎吃掉,着实不容易啊。1、周勃(西汉)要论起西汉开国将领的功勋,周勃肯定无法和韩信等名将相提并论,如果说汉初三杰以及英布等人都是汉朝建国的谋略家的话,那么周勃则可算是汉朝开国的急先锋。从沛县起事开始,老周就跟随刘邦南征北战

  • 历史上两次“鸦片战争”的主谋竟是个大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中国人恨透了晚清的两次“鸦片战争”,却不清楚,到底是谁点燃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把战火。她就是号称“欧洲祖母”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维多利亚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从1837年到1901年,长达63个春秋。从她登基,到1914年,是英国著名的“维多利亚时代”,那些年,英国人的日子太舒坦了:

  • 夏朝王后妹喜是一个怎样的人?妹喜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妹喜是怎么死的?由于桀王的淫奢暴虐,人民不堪其苦,商汤乘机起兵讨夏,桀王于鸣条(今河南省封丘东)战船败,挟妺喜同舟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东南)之山一道死去。妺(mò)喜,生卒年不详,又作妺嬉、末喜、末嬉;有施氏的公主,是当时的全国第一美女。夏朝第十七位君主桀(姒履癸)的王后,淳维的后母。有人称胡

  • 盘点历史上十大荒唐皇帝:谁是最荒唐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从夏启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我国共有过67个王朝、446位帝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和农民起义政权未计)。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开始,皇帝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稷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皇帝与普通臣民不同,臣民可以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皇帝的唯一职责就是使国家繁荣昌盛,使人民安居乐业。皇帝若置国事

  •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名僧:盘点历史上的佛教高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佛教盛行,历代名僧无数,有以佛教为主闻名(译经、讲解、取经、传法之类),也有以非佛教为主闻名(比如道佛结合、诗书画、科学、政治之类)。本博文兼顾全面,按年代排序,以贡献性、知名影响性、特色性、唯一性来选取,如取经的除本博选取外还有鉴真等,禅宗传法的还有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

  • 揭秘:中国历史上杀死皇帝最多的奸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北周第二个皇帝宇文毓死后,因先帝口传遗诏,宇文护没办法即刻改变,于是,只得遵宇文邕为第三位傀儡皇帝,史称武帝。辅国权臣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当朝皇帝太无能,或是先帝崩天,嗣帝年幼,故而老皇帝临终前,委托自己生前信得过的亲腹帮助嗣帝署理天下的。如果这个权臣有了不臣之心,或是野心渐生,在他辅国期间,又

  • 揭秘大秦名将蒙恬:中国历史上死得最冤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蒙恬,姬姓,蒙氏,名恬,男,汉族,约公元前248年 农历3月16日生,属相约为牛,星座约为白羊座,山东临淄人,历任大秦王朝正师级的将军,正省部级的内史,上将军衔的元帅。蒙恬是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他抗击匈奴,战功卓著,他修筑万里长城,保疆安民,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但是,蒙恬的人生结局很悲惨。在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