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叔宝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十是什么排名?

秦叔宝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十是什么排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656 更新时间:2024/1/15 17:56:43

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让阎立本为二十四位功臣画像,珍藏于凌烟阁内,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我们熟悉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等人均在其中,秦叔宝也不例外,不过尴尬的是,他排名最后一位,甚至不及程咬金,这是为何?

01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原则

凌烟阁一共分三层,最里层是8位功勋卓著的宰辅之臣,中间层是8位功高王侯之臣,最外层是8位其他功臣,那么二十四功臣是依照什么原则来排名的呢,总结下来有如下几条:

原则一:以凌烟阁作画的贞观十七年为时间节点,官位高的在前,已经去世者以追赠官位排名次

二十四人中,官位最高的是长孙无忌,当时官职为“司徒”,正一品。唐朝官制中,正一品均为荣衔,先后顺序为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李世民专属)。李孝恭、杜如晦、魏征都已去世,追赠“司空”,房玄龄当时官位也是“司空”,因此这几人排名1~5位;高士廉和尉迟敬德官位“开府仪同三司”,属于从一品的文散官,排在6~7位;李靖和萧瑀官位“特进”,属于正二品的文散官,排在8~9位,以此类推。

玄武门事变主谋,又是李世民大舅子,身居高位“理所当然”

需要注意的是,朝廷在追赠已经去世的大臣时,往往会拔高其地位,比如说杜如晦、魏征和房玄龄三人,房玄龄是秦王府和天策上将府首席幕僚,又是贞观朝二十几年的宰相,无论是帮助李世民打天下,还是治天下,功劳远在其他两人之上,但是在贞观十七年作画时,三人的最高官位都是“司空”,只不过房玄龄是实在官职,杜如晦和魏征是追赠官职,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去世后,朝廷追赠“太尉”,地位远在两者之上。

原则二:逝者为尊

依旧是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人,都是“司空”,为什么房玄龄排最后?这是因为杜如晦、魏征都已去世,本着逝者为尊的理念,李世民把房玄龄排到了后面。同样的原因,段志玄追赠“辅国大将军”,刘弘基是“活着的”“辅国大将军”,因此段志玄在前,刘弘基在后,两人分列第10、11位。

原则三:凡文武百僚之班序,官同者先爵,爵同者先齿——《旧唐书》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文武百官排序,官位高的当然在前面,如果官位相同,那么爵位高的在前面,如果爵位还相同,那么年龄大的在前面,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参照了这一规则。

李孝恭、杜如晦、魏征三人,贞观十七年时都已去世,三人又都是追赠“司空”,但是李孝恭爵位河间王,属于从一品的郡王爵位,杜如晦和魏征属于次一级的国公爵位,因此李孝恭排在杜如晦和魏征之前,名列第2。

高士廉和尉迟敬德,两人都是“开府仪同三司”,也都是国公爵位,且贞观十七年都还活着,但是高士廉年长尉迟敬德十岁,因此高士廉在前,尉迟敬德在后,并不是很多人说的因为高士廉是长孙皇后的舅舅,所以排在前面。

同样是“门神”,尉迟敬德排序远高于秦叔宝,原因下文阐明

原则四:去世者以追赠官位比较,追赠官位相同者以生前最高官职比较

杜如晦和魏征,两人都是追赠“司空”,且已去世,无法比较年龄,但是杜如晦生前最高官职为尚书右仆射,魏征最高官职为侍中,虽同为宰相,但是尚书右仆射为从二品,侍中为正三品,因此杜如晦排在魏征之前。

再比较程咬金和秦叔宝。贞观十二年,秦叔宝病逝,追赠徐州都督,属于正三品,而贞观十七年,程咬金为左领军大将军,也是正三品,但是依照朝廷官制,诸卫大将军高于中都督,因此程咬金在秦叔宝之前,排名第19。其实秦叔宝生前做到了左武卫大将军,在诸卫将军中排名高于左领军大将军,但是去世者以追赠官位比较,因此秦叔宝只能以“徐州都督”和程咬金的“左领军大将军”比较,排在程咬金之后。

原则五:光禄大夫以下文散官不作为排班依据

李勣排名倒数第二,但当时他的荣衔是光禄大夫,官职是兵部尚书,光禄大夫可是从二品的文散官,依照职衔应该排在程咬金的三品左领军大将军之前,结果却是倒数第二。

旧例,开府及特进,虽不职事,皆给俸禄,预朝会,行立在于本品之次。光禄大夫以下,朝散大夫以上,衣服依本品,无俸禄,不预朝会。——《旧唐书》

总结来说,开府仪同三司和特进两种荣衔是有超脱地位的,从一品和正二品的品阶在文武百官排序中是作数的,从光禄大夫以下,荣衔的品阶就不能作为排序标准,而是以职事官职品阶为准。

李勣,荣衔光禄大夫,从二品,职事兵部尚书,正三品,排序时只能以兵部尚书的正三品,而不能以光禄大夫的从二品。在正三品的官职排序中,吏部尚书高于诸卫大将军,高于其他尚书,因此光禄大夫、吏部尚书侯君集排17,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张公瑾排18,左领军大将军程咬金排19,追赠礼部尚书虞世南排第20,追赠户部尚书刘政会排第21,光禄大夫、户部尚书唐俭排22,光禄大夫、兵部尚书李勣排23,六部尚书排名中,户部在前,兵部在后。

其实李勣也挺倒霉的,就在凌烟阁画像当年,侯君集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李世民命李勣参与调查此案,调查结束后加封李勣为“特进”,所以说如果贞观十八年画像,李勣排名可在第10。

02秦叔宝排名为什么这么低

理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原则,可以发现排名高低都有合理的依据,并不是长孙无忌是李世民小舅子就排第一位,也不是李世民不喜欢谁就往后排,因此秦叔宝排名靠后就是因为他官职太低,去世后只有“徐州都督”一个荣衔,还不是“荆州大都督”或者“并州大都督”等从二品的大都督,只是正三品的徐州都督。问题来了,为啥在影视剧中大杀四方的秦叔宝官位这么低?我也总结了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去世太早。秦叔宝在贞观十二年就病逝了,病逝之前已经做到了正三品的左武卫大将军,而程咬金是在贞观七年做左领军大将军,贞观十七年才升到左屯卫大将军,这两个大将军在诸卫将军排名中都在秦叔宝的左武卫大将军之后,因此秦叔宝如果活得够长,再进一步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第二个原因是秦叔宝并没有参与唐朝早期的开疆拓土。秦叔宝在隋军中“出道”,先后效力于来护儿张须陀等名将,后来落草瓦岗寨,瓦岗寨被灭后投靠王世充,在李世民攻打洛阳之前投奔大唐。对于李渊太原起兵,攻打长安,李世民灭刘武周、薛仁杲等唐朝早期立国之战,秦叔宝是没有参与的,而殷开山就是在这些早期恶战中捞够了政治资本,武德五年去世获赠“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在秦叔宝之上。

第三个原因是秦叔宝并不像演义小说中那样勇猛无敌。秦叔宝是将,不是帅,从没有做过大军统帅单独出征,这一点尉迟敬德、程咬金等人也一样,远远不及李靖、李勣、侯君集这些能统帅大军展开灭国之战的军神级人物,因此在战场上的功劳也不见得有多亮眼。

第四个原因是秦叔宝对玄武门之变的态度。秦叔宝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旧唐书》中的记载前后矛盾,在《太宗本纪》中记载有参与,而在《长孙无忌列传》中又没有,不管哪种说法,反正有一点可以肯定,秦叔宝绝对不是玄武门之变的主角,李建成是李世民杀的,李元吉是尉迟敬德杀的,和秦叔宝没有一点关系。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封了五个一等功臣,分别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封户都是一千三百户,可以世袭的国公,而秦叔宝是七百户,国公不可世袭,因此在李世民登基后,原本和秦叔宝相当的尉迟敬德坐了火箭一样往上升,最后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高居第7,本是“无名小卒”的侯君集也后来居上,爵位荣衔都在秦叔宝之上。李勣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因此一开始被李世民冷落,但是李勣是不可多得的良帅,李世民不得不用他,秦叔宝只是一员猛将,李世民账下猛将如云,秦叔宝自然没了上升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夏侯渊死后,张飞为什么会替其收尸?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曹夏侯渊死后,张飞为什么会替其收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末三国,虽然民不聊生,战火纷纷,但是各国之间的你来我往还是在继续进行。三国降将众多,因此更是有很多人在三国内交友甚广。比如曹孟德就给诸葛亮送过礼,而诸葛亮也会给诸葛瑾通通信。虽然在非常时期,但是只要不越界,明面上的来

  • 历史上刘秀的出生真的是个意外吗?为何这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光武帝刘秀,史称他为位面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后汉书》中评价东汉光武帝:帝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榄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主席则称其“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人常说“秀才造反,十

  • 王翦善终、韩信却被杀,这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王翦善终、韩信却被杀,这是为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前225年,王翦率领60万大军向楚国进军。行军途中,先后5次向秦王奏请赏赐良田、宅院,秦王均准许他的奏请。在六国一统后,王翦再次告老还乡,最后富贵终老。但是同样是讨要封赏,为什么韩信就被杀了呢?其实在小编看来,同样是

  • 雍正:他才是清朝的“实干家”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他才是清朝的“实干家”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到清朝的盛世,我们都会想到“康乾盛世”,那个封建时代中国国力到达鼎盛的时期。“康(康熙)”和“乾(乾隆)”作为人中翘楚的文治武功皇帝,是受到赞誉最多的。可是对于夹在康熙和乾隆中间的雍正皇帝,历史上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有

  • 靖难之役爆发后,朱允炆并没有命令各地军队勤王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第一场皇帝和藩王之间的内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整个靖难四年,不仅没有任何军队勤王,建文帝甚至都没有办法调动距离较远的军队。这也是到后来,朱允炆不得不抽调京营,导致南京护卫力量极弱,被朱棣一举攻克的原因。朱允炆身为皇帝,为

  • 历史上孙皓那么宠爱张美人,又为何要杀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孙皓,字元宗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张美人长得非常漂亮,孙皓非常喜欢,而男人嘛,宠幸完自己喜欢的女人后,总是会假惺惺说上几句好话,比如你家人怎么样啊,这种虚假的关心令女人非常感动,更不要说讲出这种关心话语的人是皇帝。所以在孙皓看来,他如此关心

  • 历史上朱元璋一定要杀朱善长,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善长是明朝开国元勋,地位在徐达之上。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据《明史·李善长传》中朱元璋评价李善长: “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李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

  • 武则天为了扳倒王皇后真的杀死了自己的女儿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为了斗倒王皇后,顺利上位,武则天闷死了襁褓中的女儿安定公主,嫁祸于王皇后,使得高宗李治有了废后的想法。这是很多影视剧中常见场景,就像《甄嬛传》中皇后最后的控诉:“臣妾今日情状,恰如当年的王皇后啊!”那么武则天是不是如此心

  • 历史上袁绍为何会失败?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袁绍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说起东汉末年到三国的这段历史,估计大多数人都是比较熟悉的,大众普遍认为,当时天下最厉害的诸侯便是曹操了,最终也确实是曹操占据了天下最广袤的土地,拥有天下最多的人口。然而事实上,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军阀原本并非曹操,而是袁绍!相比于袁绍,其

  • 伍子胥为吴国成为强国做出贡献,为何被吴王夫差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伍子胥本是楚国贵族,父亲与兄长都被楚平王杀害后,不得已逃到吴国,受到吴王阖闾的赏识,成为朝中重臣。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随后的十多年里,伍子胥协助阖闾打败楚国,降服越国,吴国俨然成为当世强国,最后一步便是北上称霸中原。让人奇怪的是,作为百官之首,伍子胥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