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唯一女皇武则天:用属于女人的武器改变命运

中国唯一女皇武则天:用属于女人的武器改变命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667 更新时间:2024/2/5 4:02:50

中国唯一女皇武则天的故事

寻访人物:武则天

寻访地理:文水县南徐村

武则天是文水人,但作为利州都督的女儿、大唐帝国的皇后和武周王朝的皇帝,她一辈子只回过两次文水,一次是12岁的时候回乡葬父,一次是37岁,身为皇后以后;一次满怀着巨大的悲痛,一次显露着衣锦荣归的煊赫。一千多年过去了,悲痛与煊赫都化为云烟,飘散在历史的故纸堆里,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就只有一个符号: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在半个多世纪里,是大唐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她的功与过被人评说的已经很多,我所注意到的是:14岁的时候,武则天被李世民赐名“媚”,67岁的时候,她为自己命名“曌”(武则天自己所造,音照),在更往后的史书里,又以她的尊号“则天大圣皇后”来指代她,于是,从女人武媚到皇帝武,乃至到历史人物武则天,这其中的转变耐人寻味。

则天庙正殿门口的对联,是武则天一生最好的概括

与后世所谓正统史家们的看法不同,至少在唐代,武则天的名声还不算太坏———毕竟她以后的唐朝皇帝们,都是她的子孙,为尊者讳还是要讲的———所以,在她的故里,据传很早就有了一座纪念她的庙,而历代多有重修,即便是宋以后,对武则天开始贬斥,也仅仅是改名而已,庙宇还是保存下来的。

则天庙不大,很整洁。穿过则天塑像后那个上写“则天圣母庙”的门洞,才算真正走进了则天庙。门洞不长,可也有十米的样子,门洞幽暗阴冷,走出去的时候,会觉得阳光有点刺眼,眼神闪烁间,一座大殿就跃入视线。据说这是金代的建筑,历代重修都不改原貌,翼展平缓阔大,气势雄浑,是唐代建筑的风格。

建筑都有自己的个性,这样的气派使得人不禁凝神静气,有点不敢走进去瞻仰她的真容,还是先去碑廊或配殿里调整自己不恭的心态罢。碑廊里竖着好几通碑,好久不曾清洗,蒙着厚厚的尘土,隐约知道那是历代的重修记录。武则天虽被后世的史家贬斥,但在她的故乡,即使从保存当地文化遗存的角度出发,她的庙宇也理应该有如此待遇,而现在作为生平陈列馆的配殿里,用蜡像彩塑着她的故事。回文水葬父省亲,自然有相应的塑像———对于本地的著名人物,定然要不遗余力地与之相联系,这是我们的习惯。

慢慢踱到正殿,大门两侧的对联引起了我的注意:六宫粉黛无颜色,万国衣冠拜冕旒。这是唐诗集句联,上联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说杨贵妃艳压后宫,下联出自王维的《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描写四方朝贡的帝王气象。上联春色旖旎,下联庄重威严,上联说女人武媚,下联说皇帝武,浑然天成又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武则天两段人生,真正是大手笔。然而,若联想到武则天从唐太宗才人到唐高宗皇后,从大唐的受宠妃嫔到大周的开国君主,这看似平静的叙述下,有多少宫闱间的枯骨冤魂,有多少朝堂上的血雨腥风,这副对联是褒是贬,还真是费人思量。

想着这些,出来重新看武则天的塑像,突然就多了些复杂的感受。塑像上的武则天,神情平静、面貌端庄,目光柔和,有着母仪天下的气象。我想,这应该还是她身为皇后回故乡省亲时留在文水人心中的形象。她故乡的人仍然用女装形象来装扮她,这也许是表示,他们并不看重所谓“女皇”或者“封建时代杰出的政治家”的身份,她只是文水这块土地孕育的一个女儿。她,不管怎么说,是个女人,美丽的女人。

女人武媚娘用属于女人的武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武则天的父亲叫武士,祖上做过大官,到他那一代,已经没落很多年了。武士从卖豆腐起家,以木材致富,但更想“扶主立忠”、“慷慨扬名”,于是弃商从戎,投奔了李渊。

不得不佩服中国古代商人的眼光,古有吕不韦,唐有武士,眼光独到,能从纷纭的人群中,找到真命天子。武士深得李渊信任,到了可以一起商量谋反的地步。大唐建国以后,更以开国功臣的身份受到两代皇帝的宠信,据说,武士娶武则天母亲的时候,是李渊做媒,公主提亲,娶先朝贵族之女,结婚的钱都是国库掏。做人做到这个地步,也算成功了。更成功的是,他生了武则天。

武则天12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李世民出于照顾功臣的原因,另外一方面也听人说过武士这个女儿非常漂亮,就把她召进宫中,封为才人,并赐名“媚”。宫里宫外,当然是两个世界,贾元春说是“见不得人的去处”,她母亲伤感离别,哭得很伤心,但武则天显示出了不同常女的性格,她说:“见天子焉知非福!”

也许接下来的十几年,她会为这句话后悔,14岁进宫,到26岁李世民驾崩,她还是个才人(才人,是后宫中非常低等的妃嫔)。不讨李世民喜欢的原因,据说那时有人算卦,说五十年内必有姓武的女人乱唐。如果这样,那么她能活下来都算奇迹。还有一个武则天先钢鞭后铁刺最后匕首驯马的故事,据武则天晚年说,李世民对她的这套方法“甚壮之”,但这样强硬的性格不讨同样具有强硬性格的李世民喜欢也是必然的。

这12年的宫廷生活,虽然得不到皇帝喜欢,但对她一生却很重要,李世民是个优秀的君主,他的杀伐决断、知人善任一定给年轻的武则天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简直是为她当皇帝做示范,而后宫妃嫔斗争,种种阴险毒辣的手段更是她以后岁月里政治斗争的教材。于是,她在孤寂里悄悄地等待着命运的垂青。

在李世民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作为太子的李治应该去显示孝心,于是武则天见到了大唐帝国的继承人。史书上说,是李治见到她以后“悦之”,但恐怕,是武则天略施手腕就俘获了这个老实懦弱的年轻人———一个漂亮的女人,想要追求一个男人,也许,一个眼神就够了。不然,何以后宫佳丽三千,又是在自己父亲病危的情况下,李治怎么会有心情去注意一个比自己大三四岁的“才人”呢?

不管怎么说,在度过短暂的出家生活后,作为一个后宫王皇后与萧贵妃之间斗争的筹码,武则天又回到皇宫,宫廷生活大同小异,但武媚慢慢走向武了。她也许在进宫的瞬间,会说这样一句话:如今我回来了,你们且看分晓吧!

女皇武则天极为不女人的方法走进了历史

这个武则天,已经不是当初的武才人了,她不再显露她的强硬暴烈,以柔顺的姿态得到王皇后信任,并与之一起让萧贵妃远离了皇帝的视线。当然,这都是假象,作为昭仪的武则天,离皇后还有4个等级,但6年后,武则天已经击败了出身世家贵族的王皇后,成为大唐王朝的新皇后,斗争之惨烈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因为据说武则天把自己女儿的性命也当作了棋子,但她的对手下场更惨,王皇后、萧贵妃都被折磨而死,而且死后一被改姓“蟒”,一被改姓为“枭”,所有支持她对手的臣子,无一例外被流放后赐死———这在以后,也是反抗武则天的惟一结局,而且,以武则天在后宫十几年孤寂修炼的功力,没有人能与她交手几个回合。

从此,再要说武则天是个女人,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她对权力的狂热追求,对江山社稷赤裸裸的野心以及在治理庞大国家上表现出来的能力,使包括那个平庸皇帝在内的所有人非常惊讶,在猝不及防的时候,才发现,大唐帝国已经在实质上成为武则天的天下了,标志武则天女性身份的,只剩下太宗皇帝李世民赐的一个名“媚”。“媚”是美好可爱的意思,但那时,有谁会把武媚和让人敬畏恐惧的“天后”联系在一起?为了权力,她甚至牺牲自己儿子们的生命,她亲生的四个儿子,她杀了两个,甚至其中一位叫李贤的,写下了“种瓜兰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少,再摘使瓜稀,三摘还犹可,四摘抱蔓归”这样凄恻的诗,都没能挽回一颗母亲的心,她成了当时最冷酷无情也是最英明伟大的政治动物。

公元690年,那个传说中的预言变成了现实,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并为自己取了名字“曌”,女人武媚彻底地成为没人敢提的往事。而那时,她已经67岁了,天下已经没有对手,些许的反抗在她心中不会引起半点波动,骆宾王的《讨武檄》比徐敬业的反周更让她惊讶,她埋怨宰相没有延揽来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

当没有人反抗的时候,她才觉得,皇宫真是太大了,帝王的生活也太无聊了,也许,她突然想起了她年轻时孤寂的生活,也会想起那个老实懦弱的丈夫以及他们间若有若无的爱情。无聊的生活总得有个寄托,不断地有年轻的男子出现在她晚年的生活里,叫男宠也罢,叫面首也好,后世的人以男性的眼光来看,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在我看来,这却是女性人格的回归———虽然晚了点,不过,让人佩服的是,她的男宠们没有对当时时局造成恶劣的影响,他们充其量只是这个老女人的宠物而已,那个“面如莲花”的六郎张易之,被大臣扇耳光,也仅仅是得到一句“你何苦惹他”的告诫。

公元705年,这个82岁的女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她死前,自己去了帝位,说自己还是大唐高宗皇帝的皇后;她死后,她的儿子给她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后”,她的女性身份终于被自己和旁人还原了,也许,她这样做,是为了好去见她的丈夫,然后去尽她未尽的妻子的责任,但既然西安乾陵无字碑还立在那儿,一切都是难以言说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霍光与郭子仪:同为几朝元老权倾天下为何结局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霍光与郭子仪,一文一武,堪称汉、唐两朝的中兴之臣,不过如果两人对决,只怕郭子仪会更胜一筹。先看霍光。无论古今,对于做人做事都有一个很精辟的衡量标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这几个层次,霍光的失败之处恐怕就在于——齐家。霍光跟随汉武帝近30年,“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小心谨慎,未

  • 汉高祖刘邦用哪两道遗嘱保住刘姓江山四百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所立的遗嘱可谓环环相扣,百密无一疏。两道遗嘱不但是汉初政局的直接反映,也是汉朝后来发展的指示灯。人事安排的遗嘱使汉朝刘氏江山得以稳固,而白马之盟,更是让刘姓江山延续了三百七十年。刘邦的遗嘱,有一小部分是对秦朝历史的反思,更大一部分是对当时形势的总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史记?吕太后本纪

  • 韩襄王时期的韩国,农业取得了怎样的发展与进步?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韩襄王,姬姓,韩氏,名仓,战国时期韩国君主,在位共16年。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位期间楚攻韩雍氏城五个月,韩王先遣尚靳说秦王,秦宣太后告诉尚靳:“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

  • 潘美简介:北宋开国名将之一,死后赠中书令,谥武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潘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汉族,大名府人,北宋开国名将之一。开宝三年(970年),为

  • 三国演义中很多多敌将碰到赵云掉头就跑 赵云实力有那么恐怖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蜀汉赵云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中,为什么那么多敌将碰到赵云掉头就跑?赵云赵子龙,曾单枪匹马救黄忠,吓得敌将张郃和徐晃皆落荒而逃。随诸葛亮出征之时,赵云仅是大喝一声,就将敌军士兵吓得跌下马。那么,为什么这么多敌将碰到赵云掉头就跑?他究竟有什么魔

  • 唐顺宗在位期间都发生了哪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唐顺宗在位期间都发生了哪些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唐顺宗李诵是唐朝第十一位皇帝,不过他的确挺悲剧的。当太子长达25年,可他当皇帝却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就被逼下台了。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主要是唐顺宗登基后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进行改革,结果触动了宦官集团的利益,而他身

  • 韩襄王继位后,在军事方面采取怎样的策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韩襄王,姬姓,韩氏,名仓,战国时期韩国君主,在位共16年。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位期间楚攻韩雍氏城五个月,韩王先遣尚靳说秦王,秦宣太后告诉尚靳:“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

  • 杨业简介:北宋时期名将,后汉麟州刺史杨弘信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杨业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业(?~986年6月18日),字重贵,戏名杨继业,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县)人。北宋名将,后汉

  • 朱瞻墡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如何?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1449年8月15日,瓦剌首领也先派人前往英宗大营诈和,王振见状立即下令拔营,本来被围已经人人自危的明军得到这个命令后,争先恐后,行军过程中可以说毫无秩序可言。也先见自己的目的达到

  • 万俟卨简介:南宋初年宰相,秉承秦桧之意打击主战派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