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万俟卨简介:南宋初年宰相,秉承秦桧之意打击主战派

万俟卨简介:南宋初年宰相,秉承秦桧之意打击主战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263 更新时间:2024/2/3 14:57:47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万俟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万俟卨[mò qí Xiè](1083年—1157年),字元忠(一作元中),开封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

政和二年(1112年),考中举人,初任湖北提点刑狱,依附秦桧,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绍兴十一年(1141年),秉承秦桧之意打击主战派,主治岳飞之狱,诬陷岳飞虚报军情及逗留淮西等罪,致使岳飞父子和张宪等被害,后与秦桧争权,遭到罢黜。秦桧死后,万俟卨被召回京城任参知政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升任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继续执行投降政策,为百姓所恨。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万俟卨去世,时年七十五岁,谥号忠靖。

人物生平

入朝为官

政和二年(1112年),万俟卨(Mò qí xiè)考中举人,成为太学上舍生员。后历任相州、颍昌府教授,太学录,枢密院编修官,尚书比部员外郎。

绍兴元年(1131年),盗匪曹成在荆湖(今湖北江陵)一带作乱,大肆抢掠。当时万俟卨避乱于沅、湘一带(湖南芷江、长沙一带),执掌湖南军务的程昌寓让万俟卨暂时主持沅州事务,及至曹匪攻至沅州城下,万俟卨召集城中有钱有势的人,把年轻力壮的人组织起来守护城池,曹成久攻不下,因粮草短缺退走。万俟卨被任命为湖北转运判官,又改任为提点湖北刑狱。

后来,岳飞担任荆湖宣抚使,奉旨出兵沅、湘一带,见到了已升任提点湖北刑狱的万俟卨。岳飞知道他人品很坏,就看不起他,万俟卨也感觉到岳飞对自己不尊,从此对岳飞心存不满,结下了芥蒂。万俟卨朝见宋高宗赵构,被调任湖南转运判官,辞别宋高宗出都时,秉承秦桧的意志,在朝中诬陷岳飞。宋高宗留他担任监察御史,擢升为右正言。

当时秦桧谋求夺众大将兵权,万俟卨极力帮助他,说众大将出身行伍,知道谋利不讲道义,怕死不怕法,高官要职,子女玉帛,已达到他们私欲的顶点,何不让他们知道逗留军期者罚,战败者诛,不听命令者斩,使他们有所惧怕。

构陷岳飞

绍兴十一年(1141年),张浚从楚州回到京城,与秦桧合谋排挤岳飞,让万俟卨弹劾岳飞对部将说山阳不可守的罪状。命令御史中丞何铸审理岳飞一案,何铸说明岳飞是无辜的。秦桧愤怒,用万俟卨代替何铸审理。万俟卨诬陷岳飞,说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给张宪写信,让张宪谎报军情以动摇朝廷,并命令张宪设法让岳飞回到军中;此案没成立,就又诬告说岳飞在淮西战场迟滞不前的事,陷岳飞于死狱,致使岳飞父子和张宪等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天下都认为他们冤枉。大理卿薛仁辅、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说岳飞无罪,遭万俟卨弹劾,知宗正寺循王赵士亻褭请求用自家百口人的性命担保岳飞,遭万俟卨弹劾,被流放并死在建州。刘洪道与岳飞有私交,万俟卨弹劾他取媚于岳飞,听说岳飞被罢去宣抚使,拍掌流涕。于是刘洪道也获罪,终身不许为官。参政范同是秦桧提拔的,有时擅自奏事,秦桧忌恨他,万俟卨弹劾他,范同的官职被罢,再论范同罪状,范同被贬到筠州居住。万俟卨还替秦桧弹劾李光蛊惑人心,孙近结朋党,他们二人都被贬官流放。

弹劾张浚

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和议成功,万俟卨请求下诏让户部统计用兵时和议和后用去的费用各是多少,若比从前少,就把多余的财物另外贮存在御前激赏库,不许用在别处,等积蓄稍多,可备缓急之用。

绍兴十二年(1142年)四月,宋徽宗灵柩迎回,万俟卨为欑宫按行使,内侍省副都知宋唐卿为副使,万俟卨请求与宋唐卿同时上殿奏事,十分无耻。张浚住在长沙,万俟卨无中生有,弹劾张浚的住宅超越了规定,甚至模拟五凤楼。恰好吴秉信从长沙回京,上奏说张浚的宅第与众人一样,财产可以清查,张浚才得免祸。

交恶秦桧

绍兴十二年(1142年)后,万俟卨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又以报谢使的身份出使金国。他从金国回来后,秦桧借金人之口赞誉自己,嘱托万俟卨奏给宋高宗,万俟卨刁难他。另一天奏事退朝后,秦桧坐在殿中批阅皇上圣旨,就提升自己的亲信,小吏把这些送给万俟卨,万俟禼说:“没听到圣旨这样安排。”推到一边不看。秦桧大怒,从此他二人不交谈。言官李文会、詹大方接连上奏弹劾万俟卨,万俟卨就请求辞官。宋高宗命令他出守外地,秦桧更愤怒。给事中杨愿认为诏旨不当,历数万俟卨之罪,万俟卨被罢职,不久,被贬到归州(今湖北秭归)居住,赶上赦免,他被酌情移到沅州(今湖南芷江)。

征召回京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去世。次年(1156年)三月十八日,万俟卨被朝廷征召回京,任命他为参知政事。同年五月初二日,万俟卨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与尚书左仆射沈该同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万俟卨又编纂太后从金国返回的经过,献给宋高宗。张浚认为万俟卨和沈该身为宰相有负众望,上书说他们只想听命金人。万俟卨看见这份奏书后大怒,认为金人本无意兴兵,而张浚的奏书将要惹祸,张浚因此获罪被流放。十二月十六日,万俟卨提举刊修《贡举敕令格式》五十卷、《看详法意》四百八十七卷,书成后献上,他被授予金紫光禄大夫,不久退休。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三月二十六日,万俟卨去世,时年七十五岁,谥号为“忠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继后乌喇纳喇氏为何会失宠?下葬的规模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是一位十分多情的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最近炒的火热的未播剧《如懿传》,又让人对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乌喇纳喇氏,又称辉发那拉氏,特别感兴趣,尤其是故事中如懿与乾隆帝的那段相互扶持的患难深情,更是让人感动。那么历史上的乾隆帝继后乌喇纳喇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又

  • 唐朝名将郭孝恪,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名将郭孝恪,最后怎么样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郭孝恪是唐朝初年的将领,长期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可惜的是他最终战死沙场了,而李世民因为他不听劝,还剥夺了他的官职,但还是可怜他,为他举哀。郭孝恪早年间率领乡里几百人投奔了瓦岗军首领李密,他曾和徐世

  • 韩世忠简介:南宋名将,官至镇南、武安、宁国三镇节度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赵云和许褚都是保镖 两人谁更加优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云和许褚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赵云和许褚都号称保镖,谁更卓越?自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以来,并一统了天下,秦朝的百姓因此也过上了一段安宁、幸福的生活。秦始皇死后,太子胡亥被扶苏和奸臣所谋害,自此扶苏登上了皇位,成为了秦二世。扶苏登上皇位后,并

  • 历史上赵云与诸葛亮之死的传说都有哪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赵云是三国蜀汉名将,诸葛亮是三国蜀汉丞相,两个人一武一文,都堪称三国中最完美的英雄人物,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赵云和诸葛亮都是怎么死的呢?关于他们的死,有三个传说,也可以说是三件怪事,非常神秘,但为何史书

  • 张浚简介:北宋至南宋初年名臣,累赠太师并谥号“忠献”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浚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浚(1097年8月11日~1164年8月28日夜),字德远,世称紫岩先生。汉州绵竹县(今四川

  • 历史上刘伯温能跟随朱元璋是因为他三顾茅庐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礼贤下士”典出《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礼贤下士,圣人垂训;骄多矜尚,先哲所去。”意思是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态度尊敬。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最为看重“气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若想让他们真心归附,须

  • 张俊简介:南宋初年名将,高宗曾亲临其家,礼遇优厚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被杀究竟是谁的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被杀究竟是谁的意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子,英武果敢,深得宠爱,李世民当初也有立他为接班人的打算。不过或许也是因为这样,使得他的一生注定了会以悲剧收场。李治登基后,按说天下太平了,李恪更加不可能染指皇位了。可他却稀里糊涂的陷入了房

  • 陈俊卿简介:南宋时期名相,晚年以少保、魏国公致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