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于禁投降后,关羽为何没有杀那三万多降卒?

于禁投降后,关羽为何没有杀那三万多降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049 更新时间:2024/1/17 2:14:58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人,东汉末年名将,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生擒了曹魏救援樊城的七军统帅于禁,斩杀了大将庞德。关羽俘虏了于禁七军三万多人,但关羽没有杀这些降卒,而是连同他们的统帅于禁,全部送往江陵关押。

后来,曹操勾结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被魏吴两国精锐部队夹击,腹背受敌,首尾难顾,加上关羽本人也没有刘备援军支援,最终败走麦城,被孙权擒杀。

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关羽兵败被杀,跟他没有杀于禁的三万多降卒有关吗?

在中国历史上,杀降卒的事件经常发生,最著名的是白起项羽杀降。

白起在长平之战,击败赵括之后,坑杀了赵国四十万降卒。当时,白起与部下商议说,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日后会成为灾乱,于是,把赵军四十万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了二百四十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可以说,白起为了防止这些赵军作乱,下了狠心,全部坑杀,非常残忍。

而项羽在巨鹿之战后,也同样杀降,坑杀了秦军二十万降卒。当时,项羽召集黥布和蒲将军等人商议,认为秦兵很多,入关中以后如果不听命令,会引起大祸患,于是,项羽将秦军二十余万降卒全部在新安城南坑杀,可以说,项羽手段也非常残忍。

而关羽就不同了,关羽俘虏于禁七军后,没有杀他们,当然,关羽没有杀这三万多降卒,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麻烦。首先,粮食问题非常麻烦,本来关羽打仗,前线就需要很多粮草,突然增加了三万多人,粮草不够吃了,怎么办呢?关羽没办法,便擅自抢了孙权在湘关的粮食。

关羽此举,无疑激怒了孙权,本来孙权当时还没打算偷袭关羽的,现在被彻底激怒了,于是,下令吕蒙立即动手。

《三国志 吕蒙传》记载:魏使于禁救樊,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讬以粮乏,擅取湘关米。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

于是,吕蒙趁着关羽没防备,荆州空虚,白衣渡江,偷袭得手了,袭取了荆州。

关羽丢了江陵和公安,守将糜芳和士仁投降,加上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又不援助,关羽走投无路,最终败走麦城被杀。

关羽为什么不杀降卒呢?

这是因为,关羽善待士兵,他和张飞正好相反,史书记载,关羽对士兵很好,看不起士大夫,而张飞对士兵不好,却很尊敬君子。

《三国志 张飞传》记载: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可以说,是关羽的心软,给自己添了麻烦,没杀这些降卒,加快了自己的败亡。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三万多降卒被送往江陵关押,至少需要几千士兵押送吧?押送到江陵后,至少也需要几千士兵看守吧?这几千人无疑被占用了,无法援助关羽,导致关羽的兵力不足,如果没有这三万多降卒,肯定不需要几千人看守,这几千人就可以去支援关羽,就算关羽不能击败曹操和孙权,多了几千人保护关羽突围,也不至于被孙权擒杀。

当然,关羽不杀降卒,也是他的一大值得肯定的地方,关羽之所以被后世尊为“武圣”,和孔子齐名,不杀降卒也给关羽加分了,这样的做法更令人值得尊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韩宣惠王:韩国第7任国君,也是战国时期韩国第一位称王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韩宣惠王,亦称韩威侯、韩宣王,姬姓,韩氏,名康,韩昭侯之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公元前332年—公元前312年在位。前325年魏惠王与韩威侯在巫沙会面,并尊为王。前323年正式称王,史称韩宣惠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韩宣惠王,即韩康,战国时期韩国第一

  • 历史上汉武帝刘彻与卫子夫是如何相识的?与平阳公主有何联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十六岁即位。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社会地位,是一个国家的主宰,是万人之上的存在。因此,对于大部分想要获得权力或者财富之人而言,他们都会想法设法获得皇帝的芳心,从而为自己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而这

  • 哲哲皇后为何把皇太极推向别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哲哲皇后为何把皇太极推向别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额尔德尼琪琪格也就是哲哲是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斯之女。1614年,当时后金还没有成立,十五岁的哲哲就嫁给了皇太极。可是,一直到1625年,哲哲才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女儿马喀塔,这中间过去了11年。哲哲怀孕期间,她的侄女布

  • 韩昭侯执政期间,取得了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韩武,即韩昭侯,姬姓韩氏,韩懿侯之子,战国时期韩国第6位国君。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韩国国势最强,便要数韩昭侯在位之时。韩昭侯前期,韩国政治混乱,法律、政令前后不一,群臣吏民无所适从。公元前355年,韩昭侯实行改革。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申不害变法),内政修

  • 司马懿在诸葛亮病逝后没有一次伐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还活了17年。然而,17年中,司马懿一直没有组织过伐蜀战争。被魏帝阻止的进军其实,司马懿早有伐蜀之意,只是被魏帝阻止了。诸葛亮去世后,杨仪与魏延相争,发生了激烈内讧。司马懿得知后,“帝欲乘隙而进

  • 王彦章简介:五代时期后梁名将,时在军中号称“王铁枪”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是指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温,唐帝赐名全忠,受禅前夕改名晃)接受唐哀帝李柷禅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

  • 皇太极后宫的姑侄姐妹三人,她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皇太极后宫的姑侄姐妹三人,她们分别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海兰珠和孝庄上演“姐妹姑侄同嫁一夫”的国际大戏,而另外一个女子就是海兰珠的姑姑哲哲,这里的男主就是皇太极。至于皇太极为什么忽视有才华的孝庄,而独独宠爱海兰珠?此事还要从四人的感情起点开始。在政治目的的驱使下

  • 大玉儿跟海兰珠之间真的水火不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大玉儿跟海兰珠之间真的水火不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说起《孝庄秘史》,我们耳旁一定会想起熟悉的旋律,屠洪刚的《你》、李玲玉的《美人吟》等等。这部剧是十几年前的一部老剧,也算是如今大火的宫斗剧的鼻祖了,但这部剧妙就妙在生生把野史的故事拍成了正史的感觉。让人觉得历史上的

  • 韩哀侯执政期间,采取了哪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韩哀侯,战国时期韩国第4任君主,在位共3年,韩文侯的儿子,韩共侯的父亲。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韩哀侯元年(前376年),继承君位,与赵敬侯、魏武侯废晋靖公为庶民,瓜分其食邑,令晋国绝祀。韩哀侯二年(前375年),灭亡郑国;(韩灭郑之战),迁都新郑。韩哀侯三年

  • 李重进简介:五代时期后周将领,因功取得了“使相”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是指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温,唐帝赐名全忠,受禅前夕改名晃)接受唐哀帝李柷禅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