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中国历史上“十大结局最凄惨”的帝王盘点

揭秘:中国历史上“十大结局最凄惨”的帝王盘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756 更新时间:2023/12/24 16:34:49

导读:皇帝,王侯乃一国之主,主宰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可连他们自己的命运都无法主宰,而他们的结局比平常人更凄惨,这将是中国历史的悲哀,天下百姓的悲哀。

1.被软禁死后尸体腐烂生蛆无人知---齐桓公姜小白

齐桓公(公元前716—前643年)春秋时齐国国君(前685—前643在位),吕氏,名小白。僖公三子,襄公之弟,齐国第十六代君主。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强盛。联合中原各国攻楚之盟国蔡,与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会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周庄王十二年(前685年)即位为君,率军击败助公子纠争夺君位的鲁军于乾时(今山东桓台南),稳固了统治地位。纳大夫鲍叔牙之谏,释怨于政敌管仲,以其贤能重用为主政大夫。次年,不听管仲之劝,过高估计齐国军事实力,发兵攻鲁,被鲁军击败于长勺(今曲阜北,一说今莱芜东北)。继又联合宋国攻鲁,亦无功而还。遂采纳管仲提出的先内后外,富国强兵,以实力求霸的方略,推行经济、政治、军事改革,增强战争潜力。同时,出兵攻灭近邻小国,多次与诸侯会盟,用“轻其币而重其礼”(《国语·齐语》)的外交手段控制诸侯,至周僖王三年(前679年),霸业始成。鉴于“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公羊传·僖公四年》)的形势,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于周惠王十四年(前663年)率军大破山戎,解燕国之危,进击令支、孤竹,获胜而还。此后出兵击败狄人,救邢于危难,助卫复国。

二十一年,率八国之师击破蔡军,进而伐楚,因见楚抵抗决心甚坚, 齐桓公乃于召陵(今河南郾城东)之会中,按兵修礼,假周王之命责楚,与楚妥协。后与诸侯平定王室内乱,多次抗击戎人扰周。周襄王二年(前651年),与周王卿士及诸侯会盟于葵丘,将霸业推向鼎盛。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纠合诸侯凡二十六次。晚年信任竖刁易牙、开方等佞臣,管仲病重时,曾警告桓公,说他死后一定要驱逐竖刁等3人出宫,不然3人必然为乱。

一代春秋霸主在死的时候肯定非常后悔没有听管仲的话:疏远竖刁、易牙这两个小人。竖刁,是姜小白最亲信的宦官,他本来不是宦官,为了能贴身服侍他所敬爱的国君,自愿接受宫刑。易牙,是一位精于烹饪的专家。有一天,姜小白说:“什么向我都吃过,只没有吃过人肉。”当天晚餐,就有一盘蒸肉,异常的鲜美。姜小白大大地赞赏他,易牙说:“这是我三岁儿子的肉,我听说忠臣不顾惜他的家人,所以奉献给国君。”看来再圣明的君主也无法躲避马屁啊!于是,命运似乎和齐桓公开了个玩笑,当他年老病重时,再也无力回天时,竖刁、易牙将齐桓公软禁在他的寝宫,直到他饿死。饿死之后,苍蝇云集,尸体腐烂生蛆。一直等到蛆的数目多到爬出围墙之外,人们才想到这位英雄已死。一代霸主死得这样的窝囊,不得不让人唏嘘啊!

2.被俘客死它乡的宋徽宗——赵佶

公元1126年闰11月底,金兵南下攻宋。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废宋徽宗与子赵桓为庶人。公元1127年3月底, 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

据说,宋徽宗听到财宝等被掳掠毫不在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先是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接着,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祖先献俘。尔后,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侯,关押于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后又被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晦恨、哀怨,凄凉的诗句,如: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但是,他的悔恨只是限于“社稷山河都为大臣所误”,并没有认识到是自己的昏庸奢侈才导致了亡国和自己成为阶下囚的结局。公元1127年7月,宋徽宗要派臣子曹勋从金偷偷逃到南宋,并交给他一件自己穿的背心,背心上写着“你(宋高宗)快来援救父母。”宋徽宗将这几个字出示给周围的臣子看,群臣都悲泣不已。宋徽宗哭着 叮咛曹勋,切记要转告高宗“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说着取出白纱手帕拭泪,尔后将手帕也交给曹勋说:“让皇上(高宗)深知我思念故国而哀痛泪下的情景。”宋徽宗被囚禁了9年。公元1135年4月甲子日,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金熙宗将他葬于河南广宁(今 河南省洛阳市附近)。公元1142年8月乙酉日,宋金根据协议,将宋徽宗遗骸运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之于永佑陵,立庙号为徽宗。

如果赵佶是生活在一个普通的贵族家庭,也许他生命的就仅仅和艺术相关联了。可是他偏偏是出生于皇家,又当上了皇帝。于是他的一生注定对于宋帝国来说是不幸的,对于他自己来说也是不幸的。赵佶在位26年,在他把北宋帝国折腾得奄奄一息之后,于公元1127年三月,赵佶作为俘虏,被金国的士兵带离了江南这片沃土,来到了三千公里外的朔风怒吼的遥远东北地区。八年之后,这个但充满才情的皇帝病死在荒凉的五国城(黑龙江依兰)一栋破烂房屋中的一个土炕上,结束了他的一生。

3. 中国历史上被俘时间最长,死在它乡宋钦宗——赵桓

宋钦宗赵桓(1100年―1156年),是北宋末代皇帝。生于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十三日,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人南下大举入侵时,宋徽宗禅位于他,在位1年零2个月。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和敏锐力。他是历史上懦弱无能的昏君,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汴京,却无力抵抗。

天眷三年(1140年),金主战派完颜宗弼率领金国军队南侵,先在开封正南的顺昌败于刘錡所部的「八字军」,再于开封西南的郾城和颍昌,在金国女真精锐部队所拿手的骑兵对阵中两次败于岳飞的岳家军,只在开封东南面的淮西亳州、宿州一带战胜了宋军中最弱的张俊一军,在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敕召回岳家军前,金军已被压缩到开封东部和北部。完颜宗弼开始转向接受议和。

皇统元年(1141年) 二月,金熙宗为改善与南宋的关系,将死去的徽宗追封为天水郡王,将钦宗封为天水郡公。第一提高了级别,原来封徽宗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王升为一品,原封钦宗为三品重昏侯,现封为公升为二品。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侮辱含义。第三是以赵姓天水郡望作为封号,以示尊重。同时南宋朝廷解除了岳飞、韩世忠、刘錡、杨沂中等将的兵权,为《绍兴和议》做好了准备。十一月间,宋、金为《绍兴和议》达成书面协议。十二月末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南宋朝廷杀岳飞,据《宋史》载是为了满足完颜宗弼议和所设前提。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绍兴和议》彻底完成所有手续。夏四月丁卯(1142年5月1日),高宗生母韦贤妃同徽宗棺椁归宋。离行时,钦宗挽住她的车轮,请她转告高宗,若能回去,他只要当个太乙宫主就满足了。韦贤妃哭着说,如果你不回来,我宁愿眼睛瞎掉算了。但是宋高宗因为自己已经绝後(宋高宗之子宋孝宗是养子),不想让钦宗或其子孙继承帝位,所以宋钦宗到死也没能回到宋。而韦贤妃晚年果真有眼疾,瞎了一只眼睛。

如果赵桓的父亲是一个英明的君主的话,他的一生可能会是多姿多彩的。因为他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史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时代之一。然而,他是不幸的,因为他的父亲是宋徽宗。在金兵猛烈攻打北宋的时候他登上了皇位,本来他可以想他的父亲和祖辈那样用金钱换得苟且偷安的生活的,然而一个愚蠢的决定让仅仅作了不到两年皇帝的赵桓成为金人的阶下囚,和他父亲一起去了那个遥远的地方。1156年,赵桓作了金人俘虏,23年后的一天,金帝国将领们比赛马球,完颜亮命二人参加。赵桓文弱,又不大会骑马,从马上跌下来,被踏践而死。大宋的皇帝居然死在金人马球比赛的球场上,这不仅是赵桓本人的悲哀,也是大宋帝国的悲哀啊!

4.愚暴成性,众判亲离的皇帝---崇祯

大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临没顶之灾。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斗力。三月十七日,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十八日晚,朱由检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 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回宫后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良。又命周皇后、袁贵妃和3个儿子入宫,简单叮嘱了儿子们几句,命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避藏。他又哭着对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也哭着说:“妾跟从你十八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说完解带自缢而亡。

朱由检转身对袁贵妃说:“你也随皇后去吧!”袁贵妃哭着拜别,也自缢。朱由忙又召来15岁的长公主,流着泪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说完左袖遮脸,右手拔出刀来砍中了她的左臂,接着又砍伤她的右肩,她昏死了过去。朱由检又砍死了妃嫔数人,并命令左右去催张皇后自尽。张皇后隔帘对朱由检拜了几拜,自缢身亡。十九日凌晨,李自成起义军从彰义门杀入北京城。朱由检咬破手指写了一道给李自成的血书,说自己所以有今天,都是被臣下所误,现在死了也无脸到地下见列祖列宗,只有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任你们分割尸身,只是不要去伤害百姓。他将血书藏入衣襟,登上煤山,自缢于寿皇亭。王承恩也在对面树上吊死殉国。

明朝最后的一个皇帝,大明的官员和百姓曾经对这个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少年天子寄予厚望。希望大明江山能在他的手上振兴。然而,明朝皇帝那种贪婪,多疑,愚暴的性格完全的遗传给了这位天子。这就注定了大明江山难逃灭亡的命运。崇祯不仅多疑,而且自负,他想做一个好皇帝,想振兴大明,但他没有这个能力。于是他杀了魏忠贤,但却用了更多他的亲信太监。他的多疑,让他自毁长城,杀了袁崇焕。这是的明政府再也无力回天了。一六四四年,李自成杀进北京,崇祯已众叛亲离,身边没有一个将领,只有几十个亲信的太监,没有人敢接纳他,他曾想逃走,可没有实现,最后只能杀了自己最喜欢的公主和家人,吊死在煤山上的一棵树下。虽然崇祯不是明朝最混账的一个皇帝,但却成了明朝的亡国之君。可悲可叹!

5.一生失去自由和自己心爱女人的皇帝--光绪

1908年11月14日黄昏,光绪帝赶在慈禧毙命的前一天突然云世,这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有人认为,光绪死于慈禧之手。光绪帝在当政的30多年中,一直被慈禧所控制,二人的矛盾斗争也一直在进行着。慈禧病危时,深怕自己死后,光绪东山再起,重新实行维新变法,所以派人把光绪毒死,以绝后患。也有人认为,光绪被袁世凯害死。原因是戊戌变法时,由于袁的负义告密,才使维新派被镇压,光绪被囚禁。袁世凯怕光绪重新当政后,找他算帐,于是勾结奕?,打算废光绪立奕?之子,事不成,便借进药的机会毒死了光绪。

还有人认为,光绪被李莲英害死。太监李莲英,依仗慈禧,对虎作怅,经常捉弄陷害光绪。他害怕慈禧死后,光绪掌权对他不利,所以先下毒手,在慈禧死前将光绪毒死.认为光绪非正常死亡的还大有人在。《逸经》第二十九期上曾发表一名叫屈桂庭的医生写的文章。他说:“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八日最后一次进宫为光绪诊病时,发现光绪本已好转的病情却突然恶化,在床上乱滚,大叫肚痛,三天之后就去世了。”从这点看,可以肯定地认为,光绪帝确实是被人害死的。

当然,认为光绪是因疾病致死的也有人在。这些人认为,光绪与慈禧死的时间是偶然的巧合。朱金甫在《紫金城》第十九期上撰文认为: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大量光绪帝的“脉案”、“病原”研究,发现光绪自幼多病,体质很差,用药十分频繁。且入深宫后,生活抑郁沉闷,精神不振而致身体孱弱,遗下了日后的病根。光绪成年后,其病情和体质并未根本好转。根据清宫医疗档案记载,光绪一生患有多种疾病。据光绪二十四年的“脉案”记载,他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关节炎或骨结核及血液系统的疾病。在光绪死前半年内,他肝肾阴虚,脾阳不足,气血亏损,御医已束手无策。可见光绪是由于长期患多系统的慢性消耗疾病,最后体力衰竭而死的。

光绪悲剧可能从他无法选择他喜欢的珍妃作为皇后就已经注定了。那个时代是属于女人的,光绪抗争过,但不幸的是他失败了,于是他的悲剧也就提前的到来了。先是被软禁,接着是他心爱的女人被投井而死。我想,那之后光绪皇帝的心可能已经死去。

6.嫖妓成性,因患性病而亡的皇帝--同治

他的悲哀在于他有一个把权利永远放在第一位的母亲慈禧。她可以不要儿子,不要男人,但她不能没有权利。同治不能选择他的母亲是谁,他也不能决定清王朝的命运,但是他可以决定晚上去哪家妓院,嫖哪个妓女。于是,他染上了梅毒,死了!

7.历史上的白痴皇帝---司晋惠帝司马衷

一个白痴,成了皇帝,悲哀的就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无数的百姓了。更为不幸的是这个白痴皇帝还娶了历史上有名的丑女——贾南风。历史上大凡是丑的女人,权利欲望都十分强烈,而且变态。司马衷这个可怜的白痴就这样被他的丑皇后玩弄于股掌之间。公元三○○,贾南风杀掉了司马衷唯一的儿子——太子司马通,由此也引发了剧烈地政治大地震——“八王之乱”。很快丑女被杀,白痴也成了八王的傀儡工具,当他在没有了利用价值,在三○六年,被八王之乱的最后一个王——司马越毒死了。白痴皇帝司马衷也永远的成为了历史的一个笑柄。

8.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傀儡皇帝---汉献帝刘协

汉献帝自己肯定没有想到自己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傀儡皇帝吧。刘协9岁登基做了皇帝,成为了董卓傀儡。董卓死后,15岁的献帝又被曹操挟往许都,又开始了长达24年的傀儡生涯。难以想象刘协是怎样度过这漫长的6+24=30年的。他不是刘禅,可以“乐不思蜀”,他的内心肯定也斗争过,是屈辱的活着,昂首的死去。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公元220年,曹丕称帝,献帝被迫退位,改封山阳公。公元234年3月,汉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无声无息地病死了,死在了另一个国家,魏国。

9.第一个被女人甩掉且戴上绿帽子的皇帝---溥仪

溥仪一生的命运很少能自己把握,三岁被人抱着登上皇位,接着又被赶出了紫禁城,再接着又被日本人利用,当上了伪满国的傀儡皇帝。他是第一个被自己女人甩掉的皇帝,也是第一个因为自己的皇后,而戴上绿帽子的皇帝。他的一生也许是罪恶的,但绝对也是可悲的。

10、“骂名昭著”的中国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

袁世凯的一身是充满矛盾的。他的大半辈子在别人的赞誉中度过,而晚年却招来骂名不断。他曾被维新派当作可以信赖的人,而后又被清王朝看成中流砥柱。民国初期大部分军阀出自他的门下。也许善于恶,黑与白就在一念之间。你站错了位置,就很难翻身了。袁世凯的不幸也许就在于他最后时刻站错了位置,当了83天皇帝的他在一片骂声中被迫取消帝制。不久死于尿毒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唐王朝复兴能在武则天死后是狄仁杰的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历史上的狄仁杰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公元696年,狄仁杰立下大功后,武则天亲笔在他身着的紫袍上写了“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12个金字,以示表彰。这一表彰名为“制袍字赐狄仁杰”。全诗既是对狄仁杰的表彰,也是对他的激励。前两句概括了狄仁杰的功绩,说他辅佐朝廷,志守清廉而勤政,后两句是要求狄仁

  • 揭秘慈禧如何推知官员忠心:靠过寿礼品贵贱划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不久,慈禧太后就要过60岁生日。父亲告诉我,整个国家的官员们都要为她准备各地最珍奇的寿礼。湖北的总督正在全省范围内搜集珍奇异宝,准备给慈禧太后送上一份厚礼。县官也在准备他的贺礼,我父亲当然也不例外。每个高级官员每隔三四年必须到京城去朝见太后一次,这一年恰好轮到我父亲进京。因此,总督大人和县官都

  • 揭秘大清首富胡雪岩:胡雪岩如何掘到第一桶金?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从钱庄的跑堂伙计到富可敌国的商人,胡雪岩的兴起由一系列混合在一起的个人神话和社会转折所组成。安徽人把胡雪岩作为徽商的代表,浙江人也把胡雪岩作为浙商的佼佼者。安徽绩溪胡里村,山清水秀,一条登源河由东向西绕村而过,历史上这里文风鼎盛,名人辈出。胡雪岩就出生在这里。他本名光墉,字雪岩,在家里排行老三。他的

  • 战神李舜臣:原是朝鲜吹了400年的一个“牛皮”!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朝鲜王国的无敌英雄李舜臣的牛皮已经被朝鲜翻来覆去的不断升级地胡吹了400多年了。那是越说越神啊,那龟船都快成仙儿船了,那就让我们先来开开眼,看看哪个牛B地不得了的龟船到底是个什么货色。其实龟船那东西就是1个30来米的木头船,还要一帮子的人去划桨橹。造型相对坚固,有铁皮包着,竹钉、铁钉护着,用来防止登

  • 揭秘:明君刘秀一生爱情忠贞死后不幸被人借古讽今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刘秀这样文韬武略、感情专一的明君,为什么被后世的戏剧家加上贪恋酒色、滥杀功臣的罪名呢?朱元璋杀戮功臣,招致很多士人不满,但法禁森严,人们敢怒而不敢言。明朝中叶以后,法禁稍弛,一些人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法,以前朝皇帝为主人公,编成小说,借以讽喻现实。在中华历史上的众多帝王之中,有一位文治武功、相貌人

  • 武将终被文人嫉!揭秘三国中赵云为何不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三国之后的西晋时期,盛行门阀制度。门阀士族在政治、经济上享有极大的特权,操纵“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在政坛造成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以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赵云不得重用,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门望族。这与中国历史上产生于西汉后期,东汉时达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门

  • 父以子贵:历史上哪些皇帝继位是沾了儿子的光?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俗语云:母以子贵。然本文介绍的,却是父以子贵,这大概也属中国特色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君主选择嗣君,主要依据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君主时代君位承袭的最基本原则与标准,它由我国古代西周时期的大圣人周公所开创。除了嫡长子继承制外,古代君主因个人喜好而打破前面的继承原则,主观决定继承人的现象也是存

  • 揭秘明朝太监为买政治股票:纷纷引刀自宫遗恨终生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中,有好几个江湖高手为了练成最高层次的武功,不惜自己去掉自己的那东西,变成一个阉人,如东方不败和岳不群。“欲练绝世武功,必先挥刀自宫”,这是小说家演绎出来的一种武学上的因果关系,现实中不可能存在。但这个现象却有某种象征意义,那就是男人一旦舍弃了他最重要的东西,他必然会专心

  • 历史上专权跋扈的权臣诸葛亮究竟有无篡位之心?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刘备白帝托孤,对诸葛亮曰,若其子刘禅“不才”,“君可自取”,古人论此,多赞其君臣肝胆相照,并取鱼水之喻相印证。但也有人认为此乃刘备“诡伪之辞”《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孙盛曰。,对诸葛亮心存猜忌,故以“自取”试探之。田余庆先生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皆不以为然,在其《蜀史四题——刘备托孤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前十年都干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不多见的明君,他在协助父亲李渊起兵建立唐王朝的过程中起了至为关键的作用。正是他,力促李渊起兵推翻隋政权。起兵后,又是他,力促李渊进军关中,夺取这块战略要地。又是他,十八岁成为唐军统帅,杀敌无数,敌血喷满了袖筒,终于削平各地山头。李世民功劳这么大,李渊偏偏高兴不起来。原因很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