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盾初入政坛时有哪些行动?他是如何一步步执政的?

赵盾初入政坛时有哪些行动?他是如何一步步执政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905 更新时间:2023/12/19 15:22:55

赵盾,即赵宣子,嬴姓,赵氏,名盾,谥号“宣”,时人尊称其赵孟或宣孟。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赵衰之子,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晋文公之后,晋国出现的第一位权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担任执政,号称正卿,法治晋国。是赵氏孤儿赵武的祖父。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赵盾在晋国执政期间,权倾朝野,使晋国君权首次受到冲击与削弱,树赵氏之威,使赵氏一族独大晋国。一生侍奉三朝,维护了晋文公开创的霸业。

人物生平

初入政坛

赵衰在晋国政坛历经晋文公、晋襄公两代都极受重用。

晋文公四年(公元前633年),被庐之蒐,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在挑选人才时,晋文公请赵衰入六卿,赵衰不同意,认为自己才疏学浅,并向晋文公推荐合适的栋梁。结果六卿当中的五位,郤榖、郤溱、狐毛、栾枝、先轸都是出自赵衰的推荐,可见晋文公对赵衰的信任与器重。

晋文公八年(公元前629年),清原之蒐,由于赵衰屡次推让军职,晋文公觉得过意不去,于是在清原阅兵,增设新上军、新下军,合计五军十卿,并强让赵衰担任新上军将。同年,上军将狐毛、上军佐狐偃相继病逝,晋文公于是以中军将先轸之子先且居将上军,而赵衰则佐上军,连跳三级,成为晋军第四把手。

晋襄公元年(公元前627年),箕之战,中军将先轸因为怒斥晋襄公私自释放崤之战秦国俘虏而深感愧疚,于是在与白狄作战中解下甲胄、冲入敌阵自杀殉国,晋国五军十卿调整为中军将先且居、中军佐赵衰、上军将栾枝、上军佐胥臣、下军将箕郑父、下军佐胥婴、新上军将先都、新上军佐荀林父、新下军将屠击、新下军佐先蔑。

晋襄公六年(公元前622年),这一年,赵衰寿终正寝,年仅三十余岁的赵盾走上前台,由于赵衰生前做人的成功,为赵氏留下了非常有利的政治环境,赵盾自出道那一天开始,似乎就继承了父亲执政大夫一职,朝中一把手,起点极高。

几乎同时,功勋卓著的元老先且居、栾枝、胥臣都在这一年与赵衰一同共归黄土,六卿的前四位一口气死绝,没有丝毫余缓。晋襄公被这一连串的变故给慑住了,不得不等待来年开春对晋国六卿进行新一轮的人事调整。

晋襄公七年(公元前621年)春,夷之蒐,晋襄公在阅兵于夷地,一群年轻小伙子:狐射姑(亦称贾季,狐偃之子)、赵盾、栾盾(栾枝之子)、胥甲(胥臣之子)、先克(先且居之子)与晋国的传统贵族:梁益耳(梁康伯之后)、士榖(士蒍之子)、蒯得、先都(应为先克的远亲)、箕郑父、荀林父(荀息之孙,荀逝敖长子)都在等待着国君的垂青。

在这之前已经有人露出了晋襄公的口风:晋襄公要重用老臣,即由士榖将中军,梁益耳佐之;箕郑父将上军,先都佐之。这无疑是赵盾这些新秀无法接受的。

晋襄公来了,最年轻气盛的先克率先发言:“狐(偃)、赵(衰)之功,不可忘!”于是晋襄公裁撤新上军、新下军,然后按照照顾元勋后裔的方针,安排六卿将佐:以狐射姑为中军元帅、赵盾为中军佐;先克为上军将,箕郑父为上军佐;荀林父为下军将,先蔑为下军佐。

荣登执政

赵盾成为晋国朝堂一位举足轻重的卿士,在朝中制定国策直接辅佐晋襄公,在军中指挥军队直接辅佐贾季,已经是权势显赫,光彩照人。

就在晋襄公置三军六卿后不久,襄公的老师阳处父从温地回到董地,听闻晋国的六卿安排后,向晋襄公提意见:“贾季这个人虽有才,但是为人刚愎,不如赵盾贤能,让贾季统帅晋国三军恐怕不太好。”这位阳处父是晋国一位道德高尚的大夫,曾受到晋文公的尊重,让他担任晋襄公的老师,教育襄公,很得襄公的信任。阳处父的意见立刻被晋襄公采纳,晋襄公下令,贾季与赵盾在军中的职务调换,即赵盾为中军元帅,贾季为中军佐,辅助赵盾,其余诸卿位置不变,时六卿将佐如下:

中军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盾:晋国赵氏第二位宗主,使赵氏一族独大晋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赵盾,即赵宣子,嬴姓,赵氏,名盾,谥号“宣”,时人尊称其赵孟或宣孟。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赵衰之子,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晋文公之后,晋国出现的第一位权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担任执政,号称正卿,法治晋国。是赵氏孤儿赵武的祖父。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盾

  • 许攸为什么对曹操毫无恭敬之态?就因为自己功劳高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那么其中的许攸为什么对曹操毫无恭敬之态?就因为自己功劳高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帝几遭飘零,最终落于曹操之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逐渐强大,后来其和袁绍相争,发生了一场大战——官渡之战。袁绍账下谋士不少,其中有一个叫许攸。许攸,字子远,他年

  • 赵衰执政期间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赵衰[cuī],即赵成子。嬴姓,赵氏,字子余,一曰子馀,谥号“成季”。亦称孟子余。战略家、政治家、赵国君主的祖先。是辅佐晋文公称霸的五贤士之一。春秋时期的晋国晋文公大夫,造父的后代。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从晋献公二十一年(前656年)起跟随晋文公重耳19年

  • 赵衰: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国君主的先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赵衰[cuī],即赵成子。嬴姓,赵氏,字子余,一曰子馀,谥号“成季”。亦称孟子余。战略家、政治家、赵国君主的祖先。是辅佐晋文公称霸的五贤士之一。春秋时期的晋国晋文公大夫,造父的后代。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从晋献公二十一年(前656年)起跟随晋文公重耳19年

  • 朱勔简介:北宋末年奸臣,为了奉迎上意而进献珍奇花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朱勔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勔 [miǎn] (1075—1126),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北宋奸臣,为“六贼”之一。因

  • 梁师成简介:北宋末年奸臣,为人无恶不作,时称“隐相”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梁师成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梁师成(?~1126年),字守道,籍贯不详。北宋末年奸臣,“六贼”之一。政和年间,为宋徽宗所

  • 秦翰简介:北宋宦官将领,有谍略且善于领兵和团结将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秦翰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翰(952年—1015年),北宋宦官将领。字仲文,获鹿(今属河北)人。宋太祖时入宫,太宗、真

  • 章惇简介:北宋中期政治家,银青光禄大夫章俞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章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章惇(1035年—1106年1月2日),字子厚,号大涤翁,建宁军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

  • 夏竦简介:北宋副宰相,死后被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夏竦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夏郑公。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

  • 申不害有哪些作品?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申不害(前385年-前337年),亦称申子,郑国京邑(今荥阳东南京襄城)人。《史记》说他专攻“黄老之术”。战国时期法家重要创始人物之一、思想家。以“术”著称,著有《申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韩国灭掉郑国后,韩昭侯重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