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大清朝康熙皇帝一生所做最纠结的一件事

揭秘:大清朝康熙皇帝一生所做最纠结的一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346 更新时间:2024/3/21 1:48:22

导读:悉数中国历代皇帝,无论是文治武功,还是博才多学,康熙皇帝都算是数一数二的成功帝王了。8岁登基,在位61年更是此前没有任何一位皇帝可以相比,如果说他的对知识的渴望在帝王中是凤毛麟角,那么他所掠取内容几乎到了无所不学、无所不及的程度。当然这还不足以说明他就是一个好皇帝,因为评价一位帝王硬性指标就要看他对历史的贡献有几何,我们从康熙削平三藩,巩固统治;统一台湾;抵御外侵签订《尼布楚条约》;善治蒙古;兴文重教,编纂典籍;吸纳西学,学习科技。由此说他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恐一点都不为过。他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好局面,康熙为此功不可没。

康熙的人生经历或许没有刘秀那么传奇,成长过程也没朱元璋那么坎坷,但是他同样历经跌宕起伏的年代,只有8岁的他,没有选择的肩负起满清入关后百废待兴的历史使命,在孝庄的扶植下,康熙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很快就完成了角色转变,在他的统治期内解决了长达8年的吴三桂等三藩的分裂战争,为国家的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又收复了被郑经割据多年的台湾,为华夏大统书写了光辉的一页;随后又驱逐了占据我国黑龙江地区的沙俄势力,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保证了大清江山北面漫长国境线长治久安;平定准噶尔部蒙古贵族分裂势力的动乱,建立会盟制度和避暑山庄外藩朝觐制等,为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开创了新纪元。

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治理黄淮河流,奖励垦荒,蠲免赋税,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鼓励经济发展的政策。使中国在明朝永乐大明盛世之后再次走向强盛。保证了“康乾盛世”成为现实。

然而康熙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最纠结,两度废立皇太子,却使得康熙三十九年后造成长达20余年的诸皇子为夺储位的结党争斗,从而致使吏治懈怠,给朝中党派林立,官场腐败之风颇盛创造了机会,康熙此举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设想康熙当初没有做如此纠结的事情,“康乾盛世”会何等模样,但是历史又怎能假设呢?

立储,简言之是设立储君,就是皇位继承人或者王位继承人,分别叫皇储或者王储。立储自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君主制王朝夏开始了,就在最高权力的“世袭制”代替了“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的同时,也产生了如何在王室成员中选择合适的接班人的大难题。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王朝,绵延两千余年的中国皇帝制度与皇权统治,自此开其端。不过,秦始皇生前虽然确定了皇统世袭制度,由于专制君权是一种不受制约的最高权力,它使得王朝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君主的个人素质。中国的君主制社会长达四千年之久,到了明朝又再一步的细化,但最终随着明朝的灭亡设立储君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大清朝建立就没有在推行立储君的制度,太祖努尔哈赤没这样做,太宗皇太极没这样做,就连康熙的父亲顺治也没这样做,那么到了康熙立太子又欲以何为?

皇权之争伴随着改朝换代一直就是政治斗争的永恒主题,我们也不可以简单的评价立储与不立储优劣,康熙在明确高度集中皇权的思考中,已然也对本朝三代皇位更替所出现的权利纷争做了必要的考量,同时也对明朝以前设立储君有一番客观的评价,绝非心血来潮,所以在总结康熙为什么要设立储君这一问题无非有这样三点:

第一,是为避免政权分裂

原本清代原无预立储位之制,所奉行的是所谓“有德者即登大位”,满洲入关前由八旗旗主会推大君的传统。康熙帝的曾祖父努尔哈赤、祖父皇太极临死之前都没有公开确定并宣布皇位继承人,努尔哈赤死后由八旗旗主公推新汗,后来迫于皇太极一支军力独大,变成父死子继,但改从汉俗的储君遴选体制,直到顺治传位皇三子康熙帝才彰显。皇太极死后由实力较强的诸王、大臣议立新君。但是这两次所谓的“有德者即登大位”引起争夺大位的事件,也是兵戎相见,使政权濒于分裂的危险。

第二,是有利于民族团结

康熙分析明朝灭亡归结在明末几位君主无能,不学无术,沉迷于酒色,误民误国。但是对于明朝权利的罔替还是肯定的,因为在明朝很长的时间内总让有权力之争但没有造成明朝政权的土崩瓦解。百姓似乎也非常适应国家领导层的皇权更替,作为满族这一少数民族的康熙要统一中国的宏远,就必须放眼全天下,让天下各民族上至皇权下至百姓行为规范接受度有所提高,首先就要解决好汉族民众的思想归顺,当然接受的皇权交替是中心内容,立储是迎合了汉族的价值取向,当时来说确实有利于民族间的团结。

第三,是保证皇权思想体系的延续

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我们看到康熙在位时间内,工作几乎可以说是疯狂,对国事是事无巨细,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他不仅要使自己完美,做一位真正的“十全老人”,他也想让自己统治下的国度不留历史的遗憾,然而不管康熙如何努力,如何追求完美,但也在担心总有一天心愿未了驾鹤西去时,为了保证自己的思想体系能够传承下去,选择接班人定向培养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如此一来不仅可继承自己的衣钵,并还可以发扬光大。

总之,这一切都是为政治的需要,其目是意欲笼络其统治范围内的汉人之心,为削藩平乱、巩固政权打下基础;也是试图避免太祖、太宗时代不预立继承人带来的皇权交接的麻烦,以求垂万年之统、系四海之心的目的。

最后在康熙六十一年临终时传位于皇四子胤禛。好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康熙没选错人,即位的雍正不仅彻底废除了建储制度,重要的是将“康乾盛世”又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此时九泉之下的康熙如果不为自己的文治武功沾沾自喜,也该为选中这样一个接班人感到宽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倾世皇妃:历史上迷倒过六位帝王的女人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倾世皇妃》林心如饰演的马馥雅倾国倾城,可惜是个虚构的人物,而历史上著名的打昏君隋炀帝的皇后萧氏却是位不折不扣的“倾世皇妃”,先后下嫁过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突厥处罗可汗、吉利可汗和李世民等六位丈夫,身份虽然从皇后一路降到皇妃,但魅力却只增不减。在徐娘半老之年,还能迷倒唐太宗李世民,堪称历代后妃中

  • 细数三国的九大神童 曹操儿子曹冲竟排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无疑是群星云集的年代.短短不到百年的时间,诞生了太多太多让后世崇拜敬仰的人才和英雄,而能够称为神童的人也是其他朝代无法比拟的。一、曹冲曹冲称象的故事,已经成为我们今天最经典的儿童智力启蒙故事之一。其实曹冲不仅有称象这类“小聪明”,史书称曹冲“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于众,故特见宠异

  • 三国历史上郭嘉的儿子是谁?郭嘉儿子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里郭嘉的儿子是谁?郭奕,字伯益,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据《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及裴松之注记载,郭奕,魏太子文学、郭嘉之子。三国演义第34回中提及,郭嘉去世后被曹操收养于府中。《魏书》:“奕通达见理。”王昶《家诫》:“颍川郭伯益,好尚通达,敏而有知。其为人弘旷不足,轻贵有馀;得其人重之如山,

  •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郭嘉?众人对郭嘉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郭嘉?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今河南省禹州市),初为东汉末年群雄袁绍麾下,后成为曹操麾下重要谋士,任司空军祭酒,封洧阳亭侯,死后谥为贞侯。历史评价三国志陈寿评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曹

  • 商纣王的母亲是谁?商纣王的王位是怎么得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商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叫做受,又称帝辛。帝乙死后继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在位33年而国亡。自焚于朝歌鹿台。帝乙在位数年,王后没有生育,姬妾虽生有几个儿子,但按当时的习惯,都只能算庶子,其中启年龄最长,又很有才能,贤明聪颖过人,帝乙很喜欢,屡次想把他立为世子,因不是王后所生,因此耽搁下来。不

  • 如何评价谋士庞统?庞统为蜀国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细说三国风流人物,就不能不忽略庞统,庞士元,一个生于战乱之中的旷世奇才,崛起于人才辈出的英雄时代。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与惊人的判断能力成为了世人皆知的“凤雏”。世人称:“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庞统其貌不扬,却胸怀韬略,素有大志,可谓是群星中的一个不折不扣的怪才。虽然他的生命十分短暂,从出

  • 揭秘:南宋宋高宗赵构为何非要杀死名将岳飞?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岳飞(1103-1142),字鹏举,河北西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农民。岳飞少年家境贫寒,仍然刻苦学习《左氏春秋》、孙子和吴起兵法,习练武艺。长大成人后,力气非常大,能操拿300斤的弓,能拉开8石的力弩,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抗金英雄。对于岳飞的死因,多数人都认为是秦桧以“莫须有”的罪

  • 揭秘:历史上被臣子活活气死的开国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作为一代开国皇帝,司马睿在历史上的威名远不如秦皇宋祖,人气甚至盖不过宋高宗。究其原因,除了他“恭俭之德虽充,雄武之量不足”,一生无所作为之外,还在于他死得太早,死得太窝囊。在非正常死亡的开国皇帝中,能被臣子活活气死的,恐怕也只有东晋的司马睿了。关于司马睿的身世,有一段非常有趣的传说,即“牛继马

  • 长孙无忌之死:谁是逼死长孙无忌的幕后黑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长孙无忌,是唐初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风云人物。从李渊开创大唐,到李世民喋血宫门,再到李治顺利接班,每一个关口都承载着长孙无忌的智慧、谋略和心血。长孙无忌对大唐可谓忠心耿耿,始终不渝;同样,李唐前三任皇帝也对他代代礼遇,宠眷甚隆。李渊在位时,封其为齐国公,后徙赵国公;李世民临死前,还对大臣们说“我有

  • 揭秘:唐高祖李渊建唐为何只用了短短一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乱世出豪杰,时势造英雄,在历代开国皇帝中,唐高祖李渊是出类拔萃的一个。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地方势力纷纷倚兵自重,农民起义瞬间风起云涌,先后有上百支队伍树起了反隋大旗,隋朝大厦在烽烟四起中飘摇。在诸多反隋势力中,李渊不显山,不露水,起步也较晚,却能够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一马当先攻下长安,并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