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如果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会是什么结局?

曹操如果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会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098 更新时间:2024/1/16 1:39:36

曹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头号枭雄,其军事、政治能力在当时可谓是首屈一指,无人能出其右。最重要的是,他能够通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尽心尽力地打造自己的事业,克服各种困难,消灭四方虎视眈眈的敌人,最终成为魏帝国的奠基者。

曹操事业的起步是聚义兵,反抗董卓的暴虐统治,但是曹操事业的腾飞却是得到了一个人,那就是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汉献帝。汉献帝是落魄天子,就连皇位都是董卓给的,可是他的悲剧人生却是在遇见曹操之后才变得难以改变。曹操迎接汉献帝,就是为了将他作为政治筹码,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亮,当然也打得很顺利。借着手上的合法天子,曹操取得了政治优势,曹魏军事集团的发展,走向平稳上升的趋势。可是转念一想,曹操是不是一定得通过汉献帝这一政治筹码才能称霸天下呢?以他的本事,加上曹魏军事集团和富庶的中原地盘,他能不能在没有汉献帝的前提下,称霸天下呢?笔者认为,这是可以的,原因如下:

1、曹魏军事集团兵精将猛,足以称雄战场

东汉末年的各地诸侯都是走军阀的发展方向,也就是通过发展军事实力来进行兼并战争,最终凭借武力称霸天下,获得最高统治地位。曹操在谋刺董卓失败后,回到河南老家散尽家财,招募义兵,购置武器,拉起了一支军事武装,这就是曹操最早的争霸资本。

这支军队一开始就是吸纳了家乡的子弟兵,加上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民,所以曹军士兵对于曹军这一支旗帜的归属感很高,能够紧紧凝聚在曹操身边,产生强大的战斗力。

曹军的将领中,有曹仁、曹纯夏侯惇、夏侯渊等宗室大将,还有乐进、李典、徐晃等外姓将领,对于他们而言,为曹操作战,是建功立业的机会,也是为了自己和家族奋战,毕竟乱世就是出人头地的大好时机。

优秀的将领奋勇进取,士兵们也能团结一致,再加上曹操的雄才军略,这三者的互相结合,产生了强大的反应,最终催生出团结一致、拥有强悍作战能力的曹魏军团。

这支军团击败过吕布、刘备、袁绍、马超、袁术、孙权等各地诸侯,还抗击了北方少数民族武装的入侵。正是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曹操才能一一削平天下十分之八的诸侯。这支军事力量可没有政治因素的加持,是实打实的资本。

2、曹操唯才是举,得到许多优秀人才加入麾下

曹操出身官宦世家,虽然他被人骂作是阉人之后,可是他的家庭背景和条件确实给他创造了很好的政治环境,让他可以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涉足政治,并从中学习。尽管当时朝政腐败,可是曹操并没有学坏,他也因此培养出了优秀的政治能力。

当他开始掌握地方的政治、军事实权后,曹操为了发展,大力吸取人才,还三次发布“求贤令”,提出了不问出身、只看能力的唯才是举的政治方针。

古代中国的封建时代,尤其是科举制度还没有出现的时代,对于官吏的选拔,靠的是出身背景。官宦世家生来就是当官的,草根阶级生来就是平民百姓,这是命运。但是曹操并没有延续这一制度,而是不看出身,甚至不计较人品和素质,只要有能力就能在曹魏军事集团中占有一席之地。

比如:曹操爱将许褚是地方土豪,曹操让他带领精锐部队“虎豹骑”;于禁草根出身,最终成为曹操最器重的外姓将领;贾诩曾经是董卓、李傕等人的部属,曹操让他做自己的军师、谋士,为自己出谋献策,最终他位列三公。

正因为唯才是举的政治制度,曹操得到了许多人才。此外,曹操举贤不避亲,堂弟曹仁、曹洪,同宗的夏侯惇、夏侯渊兄弟,都是曹魏的名将,镇守一方的国家柱石。

对于名门世族,曹操也是费心延揽。荀氏一族的荀彧、荀攸,王氏一族的王朗、王凌,司马一族的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都成为曹操的臣子,而且尽心辅佐他。就连东汉皇族的刘晔刘馥,他也重用,因为他们都有才能。所谓江海不择细流所以成其大,曹操海纳百川的人才政策,使他得到了乱世中无比重要的人才资源,帮助他称霸天下。

3、曹魏盘踞中原,坐享地理优势

曹操起兵于老家陈留,也就是古代的兖州。兖州是古代中原的重要一州,占据中原最肥沃的土地和地理优势,沟通南北西东,农业、商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成为许多朝代的都城和统治中心。

曹操占据兖州,就等于获取了整个中原地区。在控制兖州后,曹操吸纳了许多流民,更通过屯田制度,让这些流民安心地在兖州以及曹魏控制的领土上耕种、生存繁衍,使中原地区因为战争导致的人口、经济损失得以恢复。

此后曹操向东消灭了吕布、袁术;向北不断打击、吞并袁氏军事集团控制的北方;向南夺取荆州,降服荆州牧刘综;向西击败、降服西凉马氏和韩遂等军事武装,控制了整个西北地区,后来一度得到汉中这个南下巴蜀的地理跳板。

这就是占据中原的天然地理优势,为曹魏军事集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武力夺取天下的可能。

4、曹操心胸宽广,有容乃大

曹操作为曹魏军事集团的首领,他的手下都是形形色色的各种不同的人,这些人对于曹操都十分贴服,甚至是无比尊敬,原因就是曹操包容他们,就连政治和军事上的对手,曹操也能包容他们、善待他们。

盘踞宛城的张绣曾经在降服曹操后反叛,导致曹操兵败,一度身临险境。虽然曹操最终得以逃命,可是自己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都为了保护自己而战死了。如此血仇,曹操自然很痛恨张绣,可是后来官渡之战前夕,面对前来投靠自己的张绣,曹操却重新接纳了他,还和他结成了儿女亲家。

韩遂一度和马超联手,攻击长安,对抗曹操治理下的东汉朝廷。后来韩曹操是东汉末年的头号枭雄,其军事、政治能力在当时可谓是首屈一指,无人能出其右。最重要的是,他能够通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尽心尽力地打造自己的事业,克服各种困难,消灭四方虎视眈眈的敌人,最终成为魏帝国的奠基者。

曹操事业的起步是聚义兵,反抗董卓的暴虐统治,但是曹操事业的腾飞却是得到了一个人,那就是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汉献帝。汉献帝是落魄天子,就连皇位都是董卓给的,可是他的悲剧人生却是在遇见曹操之后才变得难以改变。曹操迎接汉献帝,就是为了将他作为政治筹码,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亮,当然也打得很顺利。借着手上的合法天子,曹操取得了政治优势,曹魏军事集团的发展,走向平稳上升的趋势。可是转念一想,曹操是不是一定得通过汉献帝这一政治筹码才能称霸天下呢?以他的本事,加上曹魏军事集团和富庶的中原地盘,他能不能在没有汉献帝的前提下,称霸天下呢?笔者认为,这是可以的,原因如下:

1、曹魏军事集团兵精将猛,足以称雄战场

东汉末年的各地诸侯都是走军阀的发展方向,也就是通过发展军事实力来进行兼并战争,最终凭借武力称霸天下,获得最高统治地位。曹操在谋刺董卓失败后,回到河南老家散尽家财,招募义兵,购置武器,拉起了一支军事武装,这就是曹操最早的争霸资本。

这支军队一开始就是吸纳了家乡的子弟兵,加上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民,所以曹军士兵对于曹军这一支旗帜的归属感很高,能够紧紧凝聚在曹操身边,产生强大的战斗力。

曹军的将领中,有曹仁、曹纯、夏侯惇、夏侯渊等宗室大将,还有乐进、李典、徐晃等外姓将领,对于他们而言,为曹操作战,是建功立业的机会,也是为了自己和家族奋战,毕竟乱世就是出人头地的大好时机。

优秀的将领奋勇进取,士兵们也能团结一致,再加上曹操的雄才军略,这三者的互相结合,产生了强大的反应,最终催生出团结一致、拥有强悍作战能力的曹魏军团。

这支军团击败过吕布、刘备、袁绍、马超、袁术、孙权等各地诸侯,还抗击了北方少数民族武装的入侵。正是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曹操才能一一削平天下十分之八的诸侯。这支军事力量可没有政治因素的加持,是实打实的资本。

2、曹操唯才是举,得到许多优秀人才加入麾下

曹操出身官宦世家,虽然他被人骂作是阉人之后,可是他的家庭背景和条件确实给他创造了很好的政治环境,让他可以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涉足政治,并从中学习。尽管当时朝政腐败,可是曹操并没有学坏,他也因此培养出了优秀的政治能力。

当他开始掌握地方的政治、军事实权后,曹操为了发展,大力吸取人才,还三次发布“求贤令”,提出了不问出身、只看能力的唯才是举的政治方针。

古代中国的封建时代,尤其是科举制度还没有出现的时代,对于官吏的选拔,靠的是出身背景。官宦世家生来就是当官的,草根阶级生来就是平民百姓,这是命运。但是曹操并没有延续这一制度,而是不看出身,甚至不计较人品和素质,只要有能力就能在曹魏军事集团中占有一席之地。

比如:曹操爱将许褚是地方土豪,曹操让他带领精锐部队“虎豹骑”;于禁草根出身,最终成为曹操最器重的外姓将领;贾诩曾经是董卓、李傕等人的部属,曹操让他做自己的军师、谋士,为自己出谋献策,最终他位列三公。

正因为唯才是举的政治制度,曹操得到了许多人才。此外,曹操举贤不避亲,堂弟曹仁、曹洪,同宗的夏侯惇、夏侯渊兄弟,都是曹魏的名将,镇守一方的国家柱石。

对于名门世族,曹操也是费心延揽。荀氏一族的荀彧、荀攸,王氏一族的王朗、王凌,司马一族的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都成为曹操的臣子,而且尽心辅佐他。就连东汉皇族的刘晔、刘馥,他也重用,因为他们都有才能。所谓江海不择细流所以成其大,曹操海纳百川的人才政策,使他得到了乱世中无比重要的人才资源,帮助他称霸天下。

3、曹魏盘踞中原,坐享地理优势

曹操起兵于老家陈留,也就是古代的兖州。兖州是古代中原的重要一州,占据中原最肥沃的土地和地理优势,沟通南北西东,农业、商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成为许多朝代的都城和统治中心。

曹操占据兖州,就等于获取了整个中原地区。在控制兖州后,曹操吸纳了许多流民,更通过屯田制度,让这些流民安心地在兖州以及曹魏控制的领土上耕种、生存繁衍,使中原地区因为战争导致的人口、经济损失得以恢复。

此后曹操向东消灭了吕布、袁术;向北不断打击、吞并袁氏军事集团控制的北方;向南夺取荆州,降服荆州牧刘综;向西击败、降服西凉马氏和韩遂等军事武装,控制了整个西北地区,后来一度得到汉中这个南下巴蜀的地理跳板。

这就是占据中原的天然地理优势,为曹魏军事集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武力夺取天下的可能。

4、曹操心胸宽广,有容乃大

曹操作为曹魏军事集团的首领,他的手下都是形形色色的各种不同的人,这些人对于曹操都十分贴服,甚至是无比尊敬,原因就是曹操包容他们,就连政治和军事上的对手,曹操也能包容他们、善待他们。

盘踞宛城的张绣曾经在降服曹操后反叛,导致曹操兵败,一度身临险境。虽然曹操最终得以逃命,可是自己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都为了保护自己而战死了。如此血仇,曹操自然很痛恨张绣,可是后来官渡之战前夕,面对前来投靠自己的张绣,曹操却重新接纳了他,还和他结成了儿女亲家。

韩遂一度和马超联手,攻击长安,对抗曹操治理下的东汉朝廷。后来韩遂和马超闹翻后,曹操向韩遂投出了橄榄枝。韩遂加入曹操麾下,受到曹操重用,协助朝廷治理西北一带。

如此宽容,让曹操不至于四方树敌,曾经的敌人也能成为朋友,使得曹操的势力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为称霸天下创造更多的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韩不信:春秋时期晋国韩式,是维持韩氏地位的守成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韩简子不信,春秋晋国韩氏。曾祖父韩厥,是战国韩国祖先。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春秋时期,晋国是为第一大国,屡为中原盟主,制衡楚国。韩氏是晋国著名的六卿之一,其余五卿分别是赵氏、魏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最早的祖先是韩武子万,系曲沃桓叔的儿子,曲沃庄

  • 韩擒虎简介:隋朝名将,北周骠骑大将军韩雄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韩擒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擒虎(538年

  • 为何说刘秀是最完美的“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为何说刘秀是最完美的“千古一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有很多的“千古一帝”,比如秦始皇,刘邦,李世民,赵匡胤,康熙等,但是,能称得上是“完美一帝”的,只有光武帝,刘秀。为什么称他为“完美一帝”?因为他过于优秀了,完全没有任何的“槽点”。历史上有名的大V皇帝,哪

  • 李子通简介: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乐善好施、颇有勇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末年,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举兵反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在隋朝大业十二年后,形成了三支强大的起义军,即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伏威、辅公祏军。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子通的详细介绍,一

  • 宦官嫪毐为何获得秦始皇生母宠爱并受封侯爵?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记载,嫪毐拥有一根硕大、坚挺的阳具。据说可以用它拨动车轮,使车前行。这夸张的描述表明了他具有强大的性能力,完全有能力抚慰寡居后宫的年轻太后。朝夕相处和频繁的性交,使这位还在盛年的女人怀孕了。始皇帝给吕不韦写信,后者读完信后饮鸩自尽。其实在此之前,一起失败的宫廷政变也是促成吕不韦自杀的原因。那

  • 汉武帝的绝世宠妃钩弋夫人被处死的悲情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宠妃钩弋夫人被处死的悲情真相: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汉武帝到了晚年打算立宠妃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但其担心“子少母壮”,所以把钩弋夫人处死,长期以来,在史书中钩弋夫人以悲情形象存在,而汉武帝选刘弗陵为太子或许也是无奈的,钩弋夫人之死也不乏悬疑。汉武帝原本一心培养的卫太子死了。其他有资格

  • 三国时期最大千古之谜:历史上的关羽死得蹊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是怎么死的?219年10月,魏王曹操欲迁都避其锋芒,司马懿、蒋济等劝阻,并建议挑拨孙权攻打关羽。同时孙权因一向对关羽不满,又对荆州觊觎已久,主动向曹操请缨攻打关羽后方。吕蒙再度受命偷袭荆州,荆州守将麋芳、士仁不战而降,以致关羽只知后方生变,不知荆州已轻易陷落。同时关羽和前来救援的徐晃作战失利,解

  • 盘点林冲对梁山的十大功勋:林冲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豹子头林冲是《水浒传》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也是最早上梁山的核心头领,在梁山的两次领导人变更过程中都起到了决定全局的关键作用,对梁山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或缺的决定意义,是仅次于奠基者王伦、开拓者晁盖、壮大者宋江之外对梁山最为重要的人物。可以说没有林冲,就没有梁山;没有林冲,就没有此后的一百零单八将。TOP

  • 揭密汉武帝时刺杀大将军案:李敢为何刺杀卫青?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两位悲情人物随着这首滕王阁序让无数仁黯然神伤,而李广的儿子因为李广去刺杀卫青,这不得不让人千古哀叹,汉武帝时期的三大名将在这一些列的纠葛中,归于尘埃。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年底的一天,长安城大将军府里传出了凄厉的叫声。“有刺客!”侍卫武士们奋勇跑去,惊讶地看到大将军卫

  • 汉武帝尊师重教的故事:曾亲自为老师吊丧送葬!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刘彻,一生对他的老师都很敬重。他听说自己的老师桓荣病逝,简直是悲痛欲绝。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古代,人们就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敬仰。“天子、元帅、将军必有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训诫也是相传至今。最早记载我国尊师重教的古籍应是《礼记·学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