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颁布九品中正制开门阀政治先声,背后什么原因?

曹丕颁布九品中正制开门阀政治先声,背后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714 更新时间:2024/1/23 18:57:31

公元220年,按照年号纪年来算,本应是建安二十五年,可当年正月魏王曹操薨了。这个一统北方的枭雄、曹魏王朝奠基人的去世,让整个天下为之震动。

在一干重臣的拥护下,汉献帝遣御史大夫华歆奉策诏,授曹丕丞相印、绶,魏王玺、绶,领冀州牧,魏国的权力交接棒总算有惊无险的落到了曹丕手中。

是年三月,献帝改年号为延康。

康,昌也,寓意昌盛。延康,延康,延续昌盛是也。

代指谁家之昌盛?

名存实亡的大汉王朝吗?

献帝及其身边的汉室孤忠们,恐怕已经嗅到了汉祚将终的死亡气息。无可奈何花落去,却也只能寄托于虚妄的年号,聊以自慰吧?

但该来的总会来,十月,汉帝告祠高庙,使行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诏册,禅位于魏,曹丕升坛受玺绶,即皇帝位,旋即改元黄初。

荣耀了四个世纪的大汉王朝,终究还是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三国鼎立的时代从此刻起才算正式到来。

在曹丕称帝前,史书上有这么一条记载:

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资治通鉴·魏纪一》)

这便是著名的“九品中正制”,它的出现,开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政治,可谓影响深远。因此普遍认为,此举乃曹丕为代汉而笼络世家大族所为,毕竟选举人才的“中正”多有地方豪族担任,如此大的政治让利,难道不是为了汉魏禅代赢取广泛支持?

这种说法没错,但也不全对。

汉魏时期,本就是豪强世族化的历史阶段,岂是一句话就能简单道尽。确切的说,九品中正制是世家大族在社会政治中处于绝对统治地位的历史产物。

曹魏集团内的世家大族

众所周知,东汉王朝的建立离不开豪强地主的支持,可以说豪强势力是东汉政权内部最大的利益集团。

从东汉中期至汉末,以封建大地主为经济基础的豪强大族,通过与儒学相结合逐渐世族化,他们家传儒学,累世为高官,如汝南袁氏“四世五公”、弘农杨氏“四世太尉”等等。这样的世家大族,拥有巨大的经济、政治特权,无论在地方还是朝廷都占据主要地位。

董卓乱政后,东汉中央权威尽丧,地方势力不受压制,全面崛起,各地军阀想要掌握州郡,没有地方大族支持是寸步难行的。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身处中原四战之地的曹操,自然也无可避免的去争取、笼络世族势力的支持。

曹操出身宦官世家,其家族在谯县本地也属豪强。早年起兵反董,曹操依靠的就是宗族姻亲所聚集的“义兵”。纵观曹操创业阶段,你会发现,这正是一个不断扩大豪强地主势力支持的过程。

在曹操打下兖州基业时期,除了自家曹氏和姻亲夏侯氏的鼎立支持外,像陈留的卫兹以家财资助曹操起兵,助其征得五千余人;中牟的任峻征集宗族家客数百人归附曹操;谯人许褚聚集壮丁和宗族数千,也归附曹操;而颍川大族荀彧、荀攸叔侄、郭嘉、还有程昱、华歆、王朗、陈群、司马家族等一干豪族名士,也在曹操集团内充任要职,起着重要的决策作用。

当曹操平定河北后,以清河崔氏为首的河北世族士人,也被征辟入幕府,拜官笼络。在曹操集团内,世族名士既有为中央决策核心的,又有为外为地方州郡长吏的,可以说他们成了曹操势力不断扩张过程的重要政治支柱。

从唯才是举,看曹操对世族的态度

世家大族虽然在曹操创业时期给予极大的助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曹操无条件依赖他们。

以建安十三年为分界点,因赤壁之战失利的缘故,曹操统一全国无望,三家鼎立的局面开始出现,曹操势力也从高速扩张期进入了稳定期,这时其统治集团内部的整合必然成为主旋律。

建安十五年春,曹操春下令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这便是曹操著名的“唯才是举”求贤令,这道政令的核心就是国家征辟人才,不拘出身。

可以看出,曹操对集团内部世族名士的势力过于庞大,并开始向东汉后期的士大夫政治转变趋势的警惕。

随着建安十九年、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先后发布政令对“求贤令”进行补充,进一步重申了“唯才是举”的方针,使得庶族地主阶级士人的比例不断增高,曹魏集团内部出现士庶并用的局面。

曹操不仅通过提升寒门庶族的政治地位,来分薄世家大族对曹魏集团的掌控力,他还颁布各项政令严禁豪族土地兼并,限制其势力膨胀。而且荀彧、崔琰之死、毛阶被罢免,虽说事出有因,可也未必没有曹操借故打压豪族的政治考量。

这就像东汉早年,刘秀依靠豪族取得政权,但在坐天下后却极力压制豪强的势力,不仅通过“度田令”清查人口、田亩,限制豪强经济,还“退功臣进文吏”,在政治上防止豪强做大一样。

所以说曹操的做法其实与刘秀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避免王朝的统治权被豪强大族架空。

但是大家要明白的是,地主阶级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兼并土地是地主阶级从母胎中就带来的本能,而大地主们掌握了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耕牛、先进的农具、更多的土地、雇农),在生产力未出现大变革前,大地主们以他们的经济实力在社会中是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因此不论刘秀也好,曹操也罢都不可能违背历史规律,真正解决世家大族在政治中的主体地位问题。

这也注定了曹操对世族的态度是既一面限制,又不得不倚重,可谓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

无法谁让世族地主阶级是曹操统治集团的阶级基础呢?

哪怕曹操不断为势力内部注入庶族地主这支新鲜血液,可无非是延缓了世族力量的壮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假以时日那些庶族也会因经济、政治特权成为新兴的世族,归根到底还是会走上世族化的老路。

所以当曹操去世后,他苦心经营的士庶并举的局面重新向世家大族一方倾斜,像陈群、华歆、司马懿、钟繇等世族代表人物进入权力核心,世族的政治地位难以撼动,而“九品中正制”的颁布,其政治含义更多是对世族执政地位的一次确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董鄂妃是什么样的?关于她的身份有哪些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董鄂妃长相,董鄂妃的真实历史,董鄂妃是什么样的人

    在清朝的12位皇帝中,最专情的一位应该就是顺治皇帝。他和董鄂妃之间的爱情让人动容,但是关于他们两人之间却存在众多谜团,其中最让人感到疑惑的就是董鄂妃的身世。从古至今,关于她的身份存在很多的说法,有人说她是秦淮的绝色名妓董小宛,也有人说她原本是顺治的弟媳,只不过被顺治强占了而已,那么史上真正的她究竟是

  • 先后被两个叔子霸占的皇后,李祖娥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娘妻各人物结局分析,皇后牙叔,皇后龅牙叔

    北齐皇后指的是李祖娥,是上党太守李希宗的次女,母亲是博陵太姬崔幼妃。因此李祖娥地位显赫,从小受到良好家教的熏陶。她出身赵郡李氏,那是北方有名的名门望族。传言李祖娥相貌出众,甚至可以跟古代中的四大美人相媲美。性格温婉可爱,活泼动人,是她父母双亲的掌上明珠。在十几岁时容貌就已经十分的出色,被当时的丞相高

  • 历史上真实的真实的宋江起义是什么样的?未曾征讨方腊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起义,历史上有林冲这个人吗,宋江方腊起义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真实的真实的宋江起义是什么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宋江起义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不过,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起义,却只是当时上百朵“浪花”中极不起眼的一朵。北宋末年,执政的是宋徽宗。宋徽宗是

  • 宋江等梁山好汉如果没有接受招安,他们的结局会有什么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梁山好汉为什么要招安,如果你是宋江你会选择招安吗,宋江不接受招安会怎样

    对梁山好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的应该都看过施耐庵作者的《水浒传》吧,内容描写的就是100单八将的梁山好汉,他们人物各异,性格不同。但由于生活所迫朝廷压力他们被迫上梁山。其中令小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宋江。他给我最初的印象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性格豪爽,快意恩仇。可

  • 历史上周瑜和诸葛亮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周瑜死后诸葛亮又是怎么说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诸葛亮和周瑜认识吗,周瑜诸葛亮人物关系,周瑜死后诸葛亮为什么哭

    你真的了解周瑜和诸葛亮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被描述为一个基于文艺需要与诸葛亮明争暗斗的人物。最后,诸葛亮气死了。才子周瑜英年早逝,老冤家诸葛亮到柴桑吊唁。东吴将领们看到诸葛亮擦着眼泪撞在棺材上,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周瑜和诸葛亮关系不好,似乎是谣言

  • 既然顺治是染疾而死,那为何民间会有他出家了的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捉住染疾用英语怎么读,喉疾老人用的方法,今生得病的人前世造什么孽

    顺治是染上天花,染疾而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福临安排吴良辅出家为僧。这天他亲临悯忠寺观看吴良辅出家仪式。归来的当晚染上天花,发起高烧来。他预感病体沉重,势将不支,初六日深夜急召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及原内阁学士麻勒吉入养心殿

  • 晋朝灭亡后,刘裕为何要将司马家灭族?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裕灭司马一族,刘裕杀了哪六个皇帝,南朝刘裕是谁的后代

    刘裕为何要将司马家灭族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众所周知,司马懿是三国最大的赢家。不仅以曹魏为跳板成功上位,还完成了刘备、曹操和孙权都没有完成了愿望,统一了天下。然而,司马懿的后人却比三国三个皇族的后代都要凄惨的多。那么晋朝灭亡之后,司马懿的子孙后代究竟有多惨呢?晋朝的第一个悲惨

  • 曹奂退位后,司马炎是怎样安置这个前朝的皇帝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司马衷之后谁是皇上,曹奂为什么要让位给司马炎,司马炎为什么厚待曹奂

    很多人都不了司马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时,曹操控制了汉献帝从而大权在握,到后来曹魏的权力又落到了司马家的手里。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位权臣的经营,司马家到司马炎这一代时,曹魏皇帝重蹈了当年汉献帝的覆辙。司马炎见时机成熟,便想起了曹丕代汉的事,于是他有样学样,也逼着曹奂

  • 孝庄文皇后具体做了什么事?为何被后世称之为“清代国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上的孝庄太后一生,孝庄是生前还是死后的称号,北魏孝文帝时期的太后

    清代太宗皇太极妃,谥号孝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是清朝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颇受关注的人物。孝庄皇后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显赫家庭。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嫁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妻,时年十三岁。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渐

  • 雍正皇帝把寝宫搬到养心殿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雍正为什么不住乾清宫,雍正以前的皇帝居住在哪个宫殿,雍和宫雍正住的地方

    雍正皇帝为啥把寝宫搬到养心殿?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乾清宫是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第一座宫殿。乾清宫取名来源于《道德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贞。”康熙皇帝居住在乾清宫时,将南书房作为他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