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宋太祖赵匡胤如何“杯酒释兵权”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如何“杯酒释兵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344 更新时间:2024/1/23 4:00:41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后,先后击溃了后周残余势力李筠和李重进的反叛,基本巩固了北宋王朝的统治。随后,宋太祖就 着手考虑如何革除五代时期骄兵悍将任意废立主上的弊端,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宋太祖既然是通过兵变夺取政权的,因而对手下那班参与兵变的功臣们总是心有余悸,时时怀有警惕之心。他有一句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虽然是针对南唐政权而言的,却也把他对功臣的戒备之心表露得淋漓尽致。对南唐可以用武力征伐,但对手下的开国元勋则不能采用同样的手法。深谙机谋的宋太祖对此是非常清楚的。

赵匡胤在后周时曾任殿前都点检。他利用社会上流行的“点检作天子”的民谣,发动陈桥兵变,登基为帝,建立了宋朝。他即位以后,曾任命自己的莫逆之交慕容延钊为殿前都点检。但他一想到“点检作天子”的民谣,心里就很不自在,于是不久就调慕容延钊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并乘机撤销殿前都点检一职,将统领禁军的大权收归自己掌握。

一天,太祖召见谋臣赵普,询问治国的良策,他说:“自唐朝末年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先后改换了八个姓氏,战乱频仍,生灵涂炭,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呢?朕想使国家摆脱战争,达到长治久安,不知你有何良策?”

网络配图

赵普回答道:“陛下深谋远虑,提出这一问题,此乃天地人神之福也。唐 末以来皇祚数移,兵革不休,战乱频仍,根本原因就在于方镇势力太大,君弱臣强。现在要革除这一弊端,唯有削夺方镇的权力,限制他们的财力,收编他们的精 兵,这样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当时,宋太祖的心腹大将石守信王审琦等因拥立之功而执掌中央禁军。宋太祖对这几位心腹大臣同样极不放心,唯恐他们故技重演,唆使部下黄袍加身,将自己取而代之,于是他决心削去石守信等人的兵权。

这一天,太祖晚朝,国事已毕,太祖对石守信、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几位领兵大帅说:“爱卿等留步,朕今晚在便殿设宴,与卿等共赏明月,尽君臣之欢。”几位节度使受宠若惊,欣然入席,君臣围案而坐,觥筹交错,接杯换盏,说不尽的奇珍异味、琼浆佳肴。

太祖满面春风,尽情畅饮,谈古说今,海阔天空, 兴致极高。石守信等人见太祖如此有兴致,也逐渐忘记了君臣礼仪,畅怀豪饮。太祖见时机已到,便借着酒性,突然话锋一转,长叹一声道:“朕若无卿等拥戴,哪有今日。但身为天子,实在不如卿等节度使快活。朕自受禅以来,从未有一夕安眠。”

石守信等一听,连忙离座问道:“陛下何忧之有?”太祖又叹了一声,说道: “朕与卿等乃患难之交,不妨直言告诉你们吧。朕时常忧虑这皇帝的宝座是否稳当。”石守信等一听此言,不觉又惊又虑,便伏地叩首道:“陛下何出此言耶?而今天下一统,君臣名分已定,何人敢生异心?”

太祖道:“朕知卿等忠心,绝不会背叛朕。但倘若卿等部下贪图荣华富贵,暗中怂恿,一旦发生兵变,黄袍加身,卿等虽不欲为,事到临头,骑虎难下, 也难违众意,就像当年陈桥兵变那样。”

石守信等人听完太祖的这一番话,才恍然大悟:原来太祖所虑,正是我等手中的兵权。他们长期跟随太祖,深知太祖不仅是一位威武雄豪之人,而且也是一位深谙谋略的权谋大师,更深知他顺者昌、逆者亡的特点。既然太祖话已挑明,如不听从太祖安排,定遭不测之祸。

于是石守信等便 跪拜于地哭着说:“臣等愚不及此,乞陛下哀怜,指示一条生路。”太祖见这班功臣正如自己预料,如此知趣,心中非常高兴,便说道:“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 生老病死,实难预料。故生时当多积金银,及时行乐,方不虚度此生,也可造福子孙。卿等不如解去兵权,多买良田美宅,歌童舞女,日夕安乐,颐养天年。朕与卿等约为婚姻,世世亲睦,上下相安,君臣无猜,岂不两全其美?!”

石守信等武将见太祖虽然削夺其兵权,却并没有恩断义绝,而是恩赏有加,连忙拜谢于地道:“陛下怜臣等一至于此,正所谓生死而肉骨也。”于是皆大欢喜而散。次日,诸位军帅纷纷上表称疾,请求罢去兵权。宋太祖一一准奏。就这样,宋太祖在杯酒谈笑之中,便巧妙地削夺了这些开国元勋对禁军的统领权。

网络配图

宋太祖解除了石守信等人对禁军的统领权后,又开始着手解决地方节度使的问题。于是他故伎重演,召永兴节度使王彦超、安远节度使白重赞、保大军节度使杨廷璋等 同时如朝,赐宴后花园。当酒宴正浓时,太祖举杯对这些节度使说:“卿等皆国家旧臣,长期镇守边镇,风沙雪雨,辛苦至极,此非朕优礼贤臣之本意。朕今召卿等 归朝,欲使卿等安享富贵,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说者有意,听者有心,王彦超立即品出了太祖这番话的真实用意,立即离席跪奏道:“臣素乏功劳,蒙圣上恩宠, 叨占节度使重职。今已年老腐朽,请准老臣解甲归田,以享天年。”太祖见王彦超对自己的意旨心领神会,非常高兴,大大夸奖了他一番,并予以恩赏。

谁知节度使中有一位名叫武行德的人,为人耿直,且不懂人情练达,他居然不明白太祖的用意,反而以为太祖真的抚劳边镇,于是便滔滔不绝地夸耀自己的战功,表白辛苦。太祖冷笑一声,打断他的话,说道:“这些都是前代的故事,也不值得再提起了吧。”武行德自讨没趣,灰溜溜地退了下去。

次日,太祖下旨,革去武行德等人的节度使之职,唯有王彦超留任如故。为了从根本上铲除节度使割据一方的弊端,紧接着太祖便采纳赵普的计策,“夺其权柄,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所谓釜底抽薪,使地方节度使完全被架空,有名无实,丧失了与中央对抗的实力。

节度使虽然被剥夺了权力,但军队还得由他们掌握,南征北战更少不了他们。为了进一步控制武将,太祖思来想去,决定对武将采取“用其长技,厚之以财,限之以权,警惕其变”的谋略。公元974年,宋太祖决意征南唐,任命曹彬为 西南路行营都部署,潘美为都监,率十万大军南征。为了激励曹彬征战,临行前,太祖特地为他举行壮行宴会。

太祖对曹彬说:“江南之事,朕就托付给卿了。切忌 暴掠生民。”又亲赐曹彬尚方宝剑一把,说:“十万大军由卿一人节制。凡副将以下不听命者,可先斩后奏。”宴会后,太祖又私下对曹彬说:“卿若攻克江南,活 捉李煜,朕定封卿为相。”

当时副将潘美在一旁听得 仔细,出朝后便向曹彬预祝官运亨通。曹彬早已看透了太祖的用意,便笑着说:“此次出师,上赖祖宗庇护,下靠众将士奋勇拼杀。我虽为统帅,如果有幸获胜,也 不敢居功自傲,宰相之职,位极人臣,岂敢觊觎。”潘美说:“天子无戏言,攻下江南,自当加封。”曹彬却不以为然地答道:“攻下江南,还有太原。”潘美仍然似信非信。

第二年,曹彬就攻克江南,俘获南唐后主李煜,凯旋回朝,向太祖奏捷。太祖见曹彬果然不负所望,大获全胜,心里十分高兴,但一想起自己对曹彬的许诺,不觉犯难了。他认为宰相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任最重,断不能由武将担任。如果拥兵权者为相,军政大权操于一人之手,势必震主凌上。因此决不能封曹彬为相。

网络配图

于是他和颜悦色地 对曹彬说:“朕本想任将军为宰相,但而今北汉未平,待将军攻平北汉后,自当加封。”结果正如曹彬所料,太祖果然自食其言,背约失信。潘美与曹彬相视,不觉 会心一笑。二人的表情正好被太祖瞧见,便追问原因。潘美便将前次二人所言如实禀报。太祖听后,也颇有内疚之色,便赐曹彬50万钱作为补偿。曹彬退朝后自我 解嘲道:“人生何必做宰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而已。”

历 史上那些以非常手段夺取政权的人,他们往往对自己的统治能否巩固特别关注,深恐别人也用同样的手段夺走他们的政权。靠政变上台的人特别怕别人对他发动政变,靠施展阴谋手段上台的人必然对别人的阴谋诡计保持高度的警惕。

那些用不正当手段夺取政权的阴谋家,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尽管他们用各种方法掩饰,为自 己披上一层又一层合法的外衣,但他们仍害怕不能尽掩天下人的耳目,认为天下不服之人很多,因此产生多疑、猜忌、残忍、歹毒的心理,采取极端手段诛灭那些参 加夺权的知情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溥仪生母死亡真相:失去特权保护孤苦无告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1915年,溥仪生母瓜尔佳氏听闻袁世凯准备称帝,绝望之中自杀未遂。作为荣禄的女儿,她起初一直把清廷的希望寄托在父亲荣禄的老部下袁世凯身上。但瓜尔佳氏极力主张复辟大清王朝的努力并没有停止,她与端康太妃来往密切,经常凑在一起,密谋复辟大计。还拼命联络各路军阀,结果被贿赂的很多中间人骗走了大量的珍宝和钱财

  • 春秋战国时期那些很猛却死的很惨的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时代,人才辈出。短短的几百年中不仅出现了“春秋五霸”,而且还出现了“战国七雄”。这些霸主的产生都需要一代或者几代君王的努力,积累才能完成。不可谓不猛。可是这些很猛的君王中有部分人却死的很惨。下面就盘点下那些很猛却不得善终的君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大家

  • 雍正凭什么继承帝位?理由让其他皇子喷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康熙帝把清朝管理得国盛民安,盛世和平,不过后期也因为几个皇子争皇位而让康熙帝焦头烂额,最终皇位传给了皇四子胤禛,就是后来的雍正。要说诸皇子当中,胤禛并不是最出色的那个,当时十四阿哥、八阿哥都是上乘人选,为什么康熙偏偏就选中了皇四子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当时也有人出来质疑,说皇四子伙同当时的大臣

  • 扶不起的阿斗?在位41年的皇帝被后人误读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们大家的默认意识中,刘禅继任蜀汉皇帝后,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辅佐,蜀汉不可能撑这么久,刘禅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真的是这样吗?也许我们都对其误读了。刘禅 小名阿斗。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蜀汉皇帝。刘禅初为皇帝时,对诸葛亮非常信任,军国大事全权委任于诸葛亮。诸葛亮、蒋琬等贤臣相继去世后,刘禅自身无力把持

  • 趣闻揭秘:大清这三位皇帝相似的大喜之夜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满清入关后最后的三位皇帝终身无后,这个相似点也同样的发生在了他们的大婚之夜,究竟发生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吧。清朝,这个朝代大家都非常了解,因为这个朝代离我们相当的近,他是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所以说他离我们近,我们了解。众所周知清朝是满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网络配图在最初女真发展的时候,由于人数实在太少

  • 历史上魏延到底多牛:能否进五虎上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蜀汉名将,对魏延能力的评价,网友们之间的观点差异很大。有人说魏延就是个很一般的武将,也有人把魏延捧上了天,说连五虎上将都不配给魏延提鞋。最麻烦的是,对魏延的军事才能评价,往往还或明或暗地掺杂着对诸葛亮的情感。这就更容易引起混乱了。实际上,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应该主要看两方面。其一是史料中记载的成

  • 三国时五大色郎排行榜:曹操竟然排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食色性也,好色是天性本无可非议,但色字头上一把刀,把控不好色欲误了卿卿性命可就不美妙了。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英雄辈出。英雄最是难过美人关。三国中好色之人一数一大把。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了三国中的就九大狼,并为他们做了排行榜赶紧来看看。网络配图第一位、曹操将曹操放第一名是有充分理由的。三国人物为了女人

  • 清宫两位命运极其相似的两位皇后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清宫里有两位命运极其相似的两位皇后,她们分别是谁呢?一起来看看吧。孝和皇后,钮钴禄氏,满洲镶黄旗人,生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十月初十,比嘉庆皇帝小十六岁。十五岁的时候被选中秀女入宫,成为皇十五子永琰的潜邸侧福晋。嘉庆元年(1796年),在册立嫡福晋喜塔腊氏为皇后的这一天,钮钴禄氏被正式册封为贵

  • 乾隆“六巡江南”请农夫辨一辨忠奸终解民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从不提雍正,乾隆的生母是谁,乾隆是最垃圾的一个皇帝

    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非常喜欢游山玩水,尤其喜欢江南山水的秀丽。他曾经“六下江南”,游山玩水的同时也为了查访民情。网络配图有一次南巡途中,乾隆随机访问了一户贫苦农民。在询问了一些生活问题之后,乾隆一时兴起,对大臣们说:“众位爱卿,请一字排开站好,朕想请这位农夫辨一辨忠奸。大臣们面面相觑,心里都十分害怕,

  • 迷踪帝陵:为何说康熙皇帝的陵墓最八卦?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康熙的坟墓什么时候被盗,康熙帝的墓被盗了吗,康熙地宫图片

    每当说起清东陵,总有说不完的历史故事。清东陵一共有五座陵墓,孝陵、景陵、裕陵、定陵、慧陵,其中景陵是康熙皇帝的寝陵。然而在所有的皇陵中,康熙陵墓的故事更多,由此也成为了人们最八卦的陵墓。传说康熙在世时勤于朝政,本无心为陵墓的事操心。但一次到南方平定叛乱时,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子向他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