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策当初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三国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孙策当初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三国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20 更新时间:2024/1/17 13:21:07

对孙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孙策字伯符,其勇武与项羽颇为相似,演义中称其为小霸王。早年时继承父亲孙坚的遗志在袁术麾下做事,袁术私下称帝之后分道扬镳,可惜统一江东之后遇刺身亡。

少年不凡,继承父志

孙坚在的推荐之下,率汉军前去平定黄巾之乱,留下家人在寿春。十多岁的孙策在寿春就开始广结天下名士,逐渐名声传了出去。周瑜也慕名前来拜访孙策,相同年纪的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结为至交好友。后来孙策为了能常和周瑜相会,更是带着家人迁到居舒县,期间同士人们结交,江淮一带的人们都争相来投。

孙策十七岁时,孙坚在征讨荆州之时不幸身死,在两年多的守孝结束后,孙策前往袁术所在,意图继承父亲孙坚的遗志和旧部为父报仇。袁术察觉到孙策异于常人,将来必定不凡,但是又不愿意把孙坚留下的数千将士拱手送还,于是将孙策打发到其舅父丹阳太守吴景那里,令他在丹阳招募士兵。

孙策在舅父吴景的帮衬之下,很久就募集到了几百人的士兵,更是将盘踞在泾县一带的山贼祖郎击败,祖郎逃走不知所踪。公元194年,孙策带着他的士兵又投奔了袁术,袁术这才极不情愿的将孙坚旧部中的一千多人交还给孙策。

袁术此人极为小气,且轻诺寡信,之前曾允诺将来命孙策为九江太守,过后却封给了自己的亲信陈纪。后来庐江太守陆康得罪了袁术,袁术听闻孙策和陆康之间有过节,又让孙策前去攻打陆康,并保证在抓获陆康之后,会将庐江郡封给孙策。只是这一次袁术再次食言了,并未封孙策为庐江太守,孙策从此对袁术是更加的失望。

一统江东

后来孙策听从朱治的建议,向袁术辞别准备回到江东发展,袁术也知道是孙策对他不满,于是同意了孙策的请求,不过只愿意给他一千多士兵和数十匹马。孙策在行军前进时,一路上陆续有人慕名来投,等到了历阳,部队已经发展到差不多将近六千人。

随后孙策渡江以破竹之势一般征战四方,所到之处无人能挡。而且孙策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百姓们都愿意依附于他。孙策相貌英俊,说话又好听,加上为人性格豁达,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也懂得知人善任。所以不论是士人还是普通百姓,在见过他之后,没有一个不为他尽力的,甚至愿意为其效死。

在众人的协助之下,孙策击败了刘繇,刘繇兵败后逃到丹徒。孙策在各县发布招降令说:“所有刘繇旧部,只要前来归降,之前种种一律既往不咎。如果愿意当兵,可以免去全家的赋税,不愿意当兵的也不勉强。”此令一出,十天时间就募集到两万多士兵,一千多匹战马。

之后孙策击败严白虎,又避实击虚设疑兵计,一举击溃王朗,由此孙策威名远传,几乎统一整个江东。

遇刺身亡

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孙策写信谴责袁术,并且与之断绝交情。汉献帝下诏令孙策整顿兵马,协助征讨叛贼袁术。次年孙策将丹阳太守袁胤赶走,平定周边各地,在陵阳抓获祖郎,在勇里抓获自称丹阳太守的太史慈,之后两人均受到孙策的重用,周瑜和鲁肃也弃掉官职前来投奔孙策。

公元198年,这时候各路大军集结完毕,正准备讨伐袁术的时候,袁术却暴毙而亡。袁术的一些部下想来投奔孙策,却被庐江太守刘勋率军截获,袁术的堂弟袁胤等人也投奔了皖城的刘勋。孙策对其本就没有好感,送去大量财物,骗刘勋说囤积的钱财富可敌国,诱骗他前去攻打。果然中计,率军前去攻打,孙策于是趁着皖城守备虚弱,将其一举攻陷。

孙策又转而进攻黄祖,刘表听闻便派五千士兵前来支援黄祖,只是在孙策的带领下,周瑜、黄盖韩当等同时进攻并大败黄祖军队,此战斩杀叛军两万余人,收缴战船六千多艘,获得财物不计其数,黄祖孤身逃亡不知所踪。

公元200年,此时曹操正和袁绍在官渡对峙,孙策便想要袭击许昌,夺回汉献帝,暗中整顿军队进行部署。只是一日在丹徒山打猎时,遭到许贡的三个门客刺杀,面部被箭矢射中,最后不治身亡,年仅二十六岁。

曹操有典韦许褚,刘备有关羽张飞,孙策却轻于防备,并不喜欢带侍卫随行,以至于最后遇刺身亡。可惜天妒英才,如果孙策没有那么早就去世,或许最后统一三国的就并非曹魏了。

参考文献

《三国志·吴书》

《江表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周文王姬昌,是如何拜访贤人姜子牙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周文王姬昌拜访贤人--姜子牙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面对商纣王的荒淫残暴,周文王暗自积蓄力量,伺机反商。他做梦都想找到一位贤才来辅佐他实现大业。这一天,他来到渭水河畔,梦中的一切竟然发生了。姬昌是商朝时诸侯国周国的国君,历史上把他称为“文王”。周文王从小

  • 孙策真的是三国第一霸主吗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孙策霸主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魏蜀吴争霸,最终却是占据北方,强大一时的曹魏最先灭亡,然后是蜀汉,最后才是东吴,最终三国归晋,成为后世茶余饭后的谈资。三国英雄辈出,枭雄也不少,无论是河北袁绍、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还是后将军袁术等都是一方豪杰,有争夺天下的雄心壮志

  • 郝处俊死后为何还被武则天掘墓?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郝处俊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安陆(今湖北安陆)人郝处俊(607~681),唐高宗时曾任太子少保,是高宗的心腹近臣。开耀元年郝处俊去世,下葬时,有一个书生路过,对郝家人说葬的地方风水不好,断言“葬压龙角,其棺必断”。郝处俊儿孙听了不以为然,仍坚持葬在原地。郝处俊的

  • 曹睿和曹丕的实力相比 两人谁的能力更厉害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睿和曹丕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却并非简单的重复!不知道小编问的是电视剧呢,还是问的历史!我这里就以历史的角度来回答吧!如果满意那就好,如果不太满意,我继续提高。谢谢!曹睿是谁?曹丕的儿子,曹操的孙子。曹睿在15岁就非常得志了,那一年他

  • 刘武被为储君真的是窦太后所逼?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景帝立刘武为储君真的是窦太后所逼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景帝听从晁错的劝告,放弃了出兵匈奴的想法。攘夷暂时被搁置,治内就成了汉景帝的当务之急,削藩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历朝历代,削藩都是大事,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大乱。在晁错的建议下,汉景帝决定和

  • 历史上李治为何被冠以昏懦?主要原因竟是委政于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李治被冠以昏懦的主要原因就是委政于武则天。显然,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此事绝难以被以男性为主的文臣武将们接受。历史学家们把武则天描绘成一个十足的野心家,整个唐高宗时代基本被武则天的阴谋所笼罩。为了说明武则天的强势,就必须把李治描写成一个很懦弱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

  • 曹丕如果把汉献帝送给刘备的话 刘备又会怎么对待汉献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备和汉献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三国时期,汉献帝刘协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登基之后改国号为魏,曹丕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封赏其土地,让他在自己封地尽情的玩乐。曹丕登基后的次年,刘备谎称汉献帝被曹丕杀死,自己称帝,国号为汉。其实这个时候汉献帝并没有死,而是在曹丕

  • 究竟是李治本身懦弱,还是历史学家把他写懦弱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的历史学家为什么写不出好书,李世民为什么没有选择李恪,汉朝历史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价,也会和贞观之治联系起来:“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明了高宗的政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宋朝将领王继忠是什么结局?战败归降辽国,两国百姓很感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宋朝将领王继忠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提到降将,相信大家都没什么好印象,尤其是投降外族,想想抗日时期的汉奸,便知道过人有多痛恨这类人,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国难当头挺身而出是义不容辞的事情,然在在宋朝时期却有这么一位将军,战败被俘后,直接在辽国做了官,可他不仅没

  • 李治真的是个昏庸懦弱的皇帝吗?后世史官们扭曲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建立了大唐帝国,更是为大唐帝国创建了无数的丰功伟绩,贞观之治可谓是将大唐推向了鼎盛,世人更是有“唐宗宋祖”只说。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唐太宗李世民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君王,那他指定的皇位继承人也应该不会太差吧!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世民死后将皇位传给了儿子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