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朝时期的教训被后世所记载,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施行分封?

周朝时期的教训被后世所记载,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施行分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661 更新时间:2024/2/4 1:29:39

按照周朝时期的教训来说,分封是会导致诸侯割据最终国家力量四分五裂的,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分封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朱元璋在登上皇位之后,加强中央集权,他总结了历朝历代灭亡的原因,发现军权是最重要的防护工具,于是就想将权利放在皇帝手中,由皇帝号令下面的藩王,实现国家军权都掌握在“朱”姓子弟手中,由朱姓子孙守卫朱家的江山,防止异姓王最后撺掇国家政权,于是朱元璋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和孙子

他将自己的二十一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分到了不同的地方。当时元朝被灭,但是依旧保留了一部分力量,他们回归大漠,为了防止他们再次进攻,对明朝形成威胁,朱元璋将兵力最强的塞王分到了北方,让他来守卫北方的边防,这样防止了军权旁落。但是没想到朱元璋分封的结果是使得边防的兵力大于朝中兵力,最终兵力最少的朱棣联合其他的王爷将朱允炆赶下皇位,最终坐上了帝王之位。

想当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面对中国庞大的版图,要巩固统治也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很多地方民不聊生,这与秦朝和汉朝刚建立的时候是相似的。一旦有地方发生起义或是兵变,光靠中央是明显不行的。

朱元璋是有能力巩固帝位,但他要考虑他的后代有没有这个能力,而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分封诸王。分封诸王虽有发生内乱的可能,但最起码能保证皇位还是在朱氏手中。朱元璋分封对于维护明朝的江山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他忽略了内部的问题,他防止了外部的入侵,却没防得住人心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孙策当初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三国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对孙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策字伯符,其勇武与项羽颇为相似,演义中称其为小霸王。早年时继承父亲孙坚的遗志在袁术麾下做事,袁术私下称帝之后分道扬镳,可惜统一江东之后遇刺身亡。少年不凡,继承父志孙坚在的推荐之下,率汉军前去平定黄巾之乱,留下家人在寿春。十多岁的孙策

  • 历史上真实的周文王姬昌,是如何拜访贤人姜子牙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周文王姬昌拜访贤人--姜子牙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面对商纣王的荒淫残暴,周文王暗自积蓄力量,伺机反商。他做梦都想找到一位贤才来辅佐他实现大业。这一天,他来到渭水河畔,梦中的一切竟然发生了。姬昌是商朝时诸侯国周国的国君,历史上把他称为“文王”。周文王从小

  • 孙策真的是三国第一霸主吗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孙策霸主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魏蜀吴争霸,最终却是占据北方,强大一时的曹魏最先灭亡,然后是蜀汉,最后才是东吴,最终三国归晋,成为后世茶余饭后的谈资。三国英雄辈出,枭雄也不少,无论是河北袁绍、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还是后将军袁术等都是一方豪杰,有争夺天下的雄心壮志

  • 郝处俊死后为何还被武则天掘墓?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郝处俊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安陆(今湖北安陆)人郝处俊(607~681),唐高宗时曾任太子少保,是高宗的心腹近臣。开耀元年郝处俊去世,下葬时,有一个书生路过,对郝家人说葬的地方风水不好,断言“葬压龙角,其棺必断”。郝处俊儿孙听了不以为然,仍坚持葬在原地。郝处俊的

  • 曹睿和曹丕的实力相比 两人谁的能力更厉害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睿和曹丕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却并非简单的重复!不知道小编问的是电视剧呢,还是问的历史!我这里就以历史的角度来回答吧!如果满意那就好,如果不太满意,我继续提高。谢谢!曹睿是谁?曹丕的儿子,曹操的孙子。曹睿在15岁就非常得志了,那一年他

  • 刘武被为储君真的是窦太后所逼?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景帝立刘武为储君真的是窦太后所逼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景帝听从晁错的劝告,放弃了出兵匈奴的想法。攘夷暂时被搁置,治内就成了汉景帝的当务之急,削藩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历朝历代,削藩都是大事,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大乱。在晁错的建议下,汉景帝决定和

  • 历史上李治为何被冠以昏懦?主要原因竟是委政于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李治被冠以昏懦的主要原因就是委政于武则天。显然,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此事绝难以被以男性为主的文臣武将们接受。历史学家们把武则天描绘成一个十足的野心家,整个唐高宗时代基本被武则天的阴谋所笼罩。为了说明武则天的强势,就必须把李治描写成一个很懦弱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

  • 曹丕如果把汉献帝送给刘备的话 刘备又会怎么对待汉献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备和汉献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三国时期,汉献帝刘协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登基之后改国号为魏,曹丕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封赏其土地,让他在自己封地尽情的玩乐。曹丕登基后的次年,刘备谎称汉献帝被曹丕杀死,自己称帝,国号为汉。其实这个时候汉献帝并没有死,而是在曹丕

  • 究竟是李治本身懦弱,还是历史学家把他写懦弱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的历史学家为什么写不出好书,李世民为什么没有选择李恪,汉朝历史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价,也会和贞观之治联系起来:“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明了高宗的政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宋朝将领王继忠是什么结局?战败归降辽国,两国百姓很感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宋朝将领王继忠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提到降将,相信大家都没什么好印象,尤其是投降外族,想想抗日时期的汉奸,便知道过人有多痛恨这类人,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国难当头挺身而出是义不容辞的事情,然在在宋朝时期却有这么一位将军,战败被俘后,直接在辽国做了官,可他不仅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