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是什么原因注定吴三桂难以成大事

揭秘:是什么原因注定吴三桂难以成大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503 更新时间:2024/2/8 10:06:09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在统御天下十七年之后,自缢身亡。同一天,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第二天,从关外赶来护驾勤王的吴三桂走到山海关之时,得知北京“沦陷”的消息,他便在山海关驻扎下来。他知道,崇祯时代已然是过去式,现在是李自成的“大顺”时代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时此刻,吴三桂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抉择就此来临:他究竟该不该相信李自成。正当吴三桂眉头紧皱之时,李自成的来信到了——劝其归顺大顺政权。可惜,不知是吴三桂对李自成这个示好的“邀请”反应过于迟钝,还是李自成过于急躁,我们只知道,在吴三桂决定与李自成合作,向北京进发的途中,却传来噩耗,身在北京的吴氏一家老小被新政权集体处决。吴三桂感到被欺骗了,怒发冲冠之余,他决定投靠山海关外、近在咫尺的清军。历史的偶然性,让后人唏嘘不已。

试想,如果吴三桂第一时间主动请求归顺,而不需等着李自成来招安,那么,吴三桂一家老小就可能不会横尸北京街头,他也就没有投靠满清的现实理由了。其次,即便吴三桂稳坐泰山,等着李自成来招安,但如果没有亲人被处决的突发事件,吴三桂也不会投入清军的怀抱。

可惜,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晚明一百多年以来,皇帝与大臣互不信任,加之后来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与文官东林党人之间你来我往的倾轧,还有文官相互之间的勾心斗角与陷害,使得置身其中的吴三桂没有任何安全感,也不相信任何人,他只能基于切身利益来选择个人的出路和去向。

吴三桂因家人惨遭不幸才彻底选择了清军。对此,当时清军实际上的领袖——多尔衮,当然是求之不得。可是,吴三桂并非真心投降,他正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认为,清军即便占领北京,也只会在洗劫金银、美女、牲畜之后,把一座荒凉的北京城还给其原来的主人,然后返回他们的东北老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为,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绝大多数都是这么干的。而且,清军赶走李自成,占领北京之前,打的是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吴三桂有自己的考量,即便投降,也只是权宜之计,目的是借此重掌大权。

可是,有多大的希望,就有多大的失望。当多尔衮大摇大摆地走进北京城后,他不仅赖着不走,而且还迎来他六岁的侄子——顺治皇帝。1644年正是新一轮甲子的开端,而对吴三桂的精神折磨也达到高潮,他的如意算盘从一开始就落空了。在被李自成骗了一次之后,他强烈地感到自己又被清军所欺骗。但他只能吃哑巴亏。因为多尔衮从来就没有对吴三桂承诺过,他们为崇祯帝报完仇,干掉李自成之后,就会退回关外。

事已至此,吴三桂把怨愤埋在心底,近三十年后,才发现自己再次被新政权忽悠。清廷早年曾定下游戏规则,吴三桂等南方三个藩王可永为异姓王,可时过境迁,他们反悔,不玩了。

1673年4月28日,清廷中央政府收到了广州平南王尚可喜的奏章,他主动要求让其子尚之信来继承王位,以此向中央政府宣布王位的可持续性。少年天子康熙断然拒绝。三个多月之后,另外两位藩王耿精忠与吴三桂也效仿了尚可喜,康熙都不答应。这三个汉族藩王深感被骗,遂联合起兵造反。

四年之后,从云南一路打到湖南的吴三桂正式登基称帝,国号为周,年号为昭武。第二年秋天,吴三桂却在湖南衡阳因疾而亡。不过,他的孙子吴世璠继续战斗,最后在昆明城内自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说当初吴三桂投靠清军,是叛主行为,那么三十年之后他的反清,则成了社会不安定的主要因素。不管是三十年前,还是此刻的康熙朝,吴三桂因屡次被欺骗,总是心有不甘,纠结不已。与其叫他吴三桂,还不如称其为“吴三愚”。

30年前,吴三桂的徘徊犹豫,使得李自成没有耐心再等待他的归降,造成吴家蒙难,而他只把这个悲剧理解为上了李自成的大当。紧接着,他又被多尔衮所骗。

30年之后,他再次被清廷所骗,在准备不太充分的情况下,另立炉灶搞分裂,却客死他乡,成为明末清初政界最善变的失败者和悲剧人物。吴三桂终究是一个明朝官员,虽带兵打仗,但还是一介文人和知识分子,不具备政治家与军事统帅的良好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姜子牙的奋斗史:如何度过人生低谷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汉族,生于公元前1156,死于公元前1017年,寿至139岁,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成

  • 惊叹!将相之才韩信是被宫女活活打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之名已无需赘述,韩信之功,可谓建立大汉天下的第一大功着,刘邦曾加封三齐王,并特例准许韩信三不死。为何这样却还是被杀了呢。网络配图所谓三不死即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这可谓是最大的免死铁卷了。即便这样,他还是死的屈辱、窝囊,最后被吕后诱骗至宫中被宫女活活打死。韩信为汉家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

  • 开国功臣韩信为何宁死也不选择背叛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03年,天下连天烽火。韩信率部直取齐地,肥得可以,有了环视群雄的本钱,然后从刘邦手里夺了个齐王的封号——这个轻率的举动埋下了他日后身首异处的祸根。当此之时,脑子清浅的项羽得知他的二十万部队连同司令官龙且尽为韩信所灭,汉军对楚军形成了包围之势。这位力能扛鼎的武夫平生第一次产生了恐惧心理。网络配

  • 揭秘:七岁就能收孔子为徒的人有多“神”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7岁的老师项橐将项橐视为孔子的老师,至少有两部史籍为证。一是《三字经》中的“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另一个是《战国策·秦策五》中记载的“甘罗曰:‘夫项槖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项橐是何许人?一个年仅7岁的孩子怎么能让圣人孔子拜他为师?《三字经》是中

  • 起义军首领李自成为何会败在女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起义军首领,勇猛有识略,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1644年率领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亡。网络配图在崇祯十二年,李自成东山再起,却在崇祯十三年的时候被敌人困在了山中,他率领五十个骑兵突围,进入了河南,那个时候中原地区,灾荒严重,社会的矛盾十分尖锐,在部下李岩的建议下,

  • 崇祯帝私房钱数目惊人 但衣服破了却舍不得扔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1627年,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17岁受遗命继承皇位。即位初年,为节省国库开支,崇祯皇帝下令大幅度地裁撤边防驿站、免官税。崇祯皇帝自己的衣服破了也舍不得更换,以至于某日听讲官讲书时,他穿的内衣袖子破损不堪,露在外面很不雅观,只好不时把它塞进去遮掩。就是这样一位节俭的皇帝,其私藏的皇银内帑数目却非常惊

  • 揭秘:谁曾被康熙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的清代,曾经出现过两个着名的廉吏:一个是礼部尚书张伯行,他为官清正,被康熙皇帝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张伯行任江苏巡抚的时候,为禁下属送礼,专门发布檄文:“一黍一铢,尽民脂膏。宽一分,民即受一分之赐;要一文,身即受一文之污。”另一个就是兵部尚书于成龙,于成龙任两江总督3年之后病逝于南京署中,仅

  • 还原真实的姜子牙:姜子牙活了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姜子牙是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也称为吕尚、吕望,别号飞熊。他复杂的姓氏和他的先祖有关,他的先祖本姓姜氏,曾是“四岳”(部落首领)之一,后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在舜、禹之际被封于吕,因此从其封姓。关于姜子牙的具体故里还有争议,但一般认为是山东省东部的日照、莒县一带。网络配图姜子牙虽然出身显赫,

  • 史上最牛老丈人 他女婿是隋朝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老丈人是对妻父的称呼,又叫泰山、岳父。老丈人也不是哪个男人都有机会当的,你需要符合两个条件:有女儿,并且能嫁出去。听起来也不是很复杂。女儿都想嫁个好人家,在中国古代,如果能嫁给一国之君,便是祖坟冒青烟,全家烧高香了。算命的总说,谁谁是娘娘的命,便是极言其命带富贵。也许有人要说那种被打入冷宫的日子是多

  • 武松和淫欲无度的女人潘金莲的那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有时候,爱与伤害是没有距离的。潘金莲对武松的爱,与随之而来的伤害之间,就没有距离。像许多女人一样,潘金莲相信一见钟情。阳谷县紫石街,那个冬日的上午,前门帘子起处,伴随一阵凉风而至的,是“身长八尺、一貌堂堂”的打虎英雄武松。潘金莲瞬间爱上了武松——“大虫也吃他打倒了,他必然好气力”,“我嫁得这样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