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继皇后那拉氏为何要断发?乾隆有多讨厌她?

继皇后那拉氏为何要断发?乾隆有多讨厌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769 更新时间:2024/1/22 19:24:06

皇后那拉氏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清朝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元宵节刚过,乾隆便带着崇庆皇太后、皇后以及一干大臣侍卫,开始了第四次南巡,谁也不会想到,这次南巡会让皇后那拉氏走上一条不归路,成为其命运的转折点……

其实,南巡初期,皇后那拉氏的心情是非常高兴的,由于二月初十是她的48岁生日,乾隆早在正月初八便将生日礼物发给了她。而且,在二月初十这一天,南巡途中的乾隆还专门给那拉氏庆贺了一番,这让那拉氏倍感欣慰。

就在那拉氏过完生日的第二天,乾隆与后妃还围在一起包饺子,进献给皇太后,帝后之间出现了难得的“承欢洽庆”之象。

闰二月十八这一天,乾隆等南巡团队来到了杭州西湖著名景点“蕉石鸣琴”,在吃早饭时,皇后那拉氏还在,乾隆还赏赐了皇后一些膳食。然而,就在这天吃晚饭的时候,却不见了皇后的踪影,膳食档上皇后的名字被人用纸遮挡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令贵妃的名字,皇后究竟去了哪里呢?

原来,就在这天吃晚饭之前,乾隆突然下旨令御前侍卫福隆安将皇后那拉氏提前送回皇宫,皇后究竟犯了什么错?乾隆当时没说,史料也没有记载。不过,随后不久,乾隆给皇后的侄子讷苏肯写了一封密信:

“前近,朕恭侍皇太后驾临杭州,正欲返回,于程前之日,皇后忽然想要出家,肆行翦发。身为皇后,所行如此,着实不像话。”

原来,这位大清皇后想要出家,将自己的头发给剪掉了。除此之外,十五阿哥永琰还给父亲乾隆写过一份请安折,乾隆提到了皇后之事:

“跟了去的女子三名,当下你同福隆安审问他们十八日如剪发之事,他们为何不留心,叫他们出去他们就出去吗?要寻自尽难道他们也装不知道吗?”

根据乾隆的朱批,皇后那拉氏并非是公开剪发,而是将身边宫女支开,独自在房内剪发的。乾隆还说道:

“皇后此事甚属乖张。如此看来,她平日恨我必深。宫外圆明园她住处、净房,你同团细细密看,不可令别人知道,若有邪道踪迹,等朕回宫再奏,密之又密。”

从乾隆的说法来看,貌似她对皇后的行为不太理解,称皇后恨他极深,还要派人查看皇后有没有搞什么诅咒之事。因为从皇后那拉氏剪发的行为来看,此行为就是一种诅咒,满洲人只有在至亲去世时才会剪掉自己的头发。

不过,在皇后被送回皇宫途中,乾隆态度也有所软化,比如说他令沿途的官员做好接待工作,还下了一道嘉奖皇后侄子讷苏肯的圣旨。

四月二十一日,乾隆返回京师,皇后那拉氏的处境急转直下。

首先,刑部侍郎阿永阿反对废后,被乾隆发配到伊犁,另一个为阿永阿求情的大臣钱汝诚也被免职。

其次,五月初四这一天,皇后那拉氏的皇后金册竟然被交泰殿首领太监张凤给偷走了,这件事就很让人费解了,乾隆废不废后先不说,皇后金册岂是一名太监可以偷的?或许有人指示也说不定。后来这名太监被两淮盐政高恒缉拿归案,随后被处死。

再次,五月十四这一天,乾隆下令将皇后那拉氏的册宝册印全部收回,并开始裁减其身边佣人,最后只剩下两名宫女,相当于答应的待遇。

最后,乾隆还将皇后那拉氏一家从正黄旗拨回到镶蓝旗,也就是从上三旗退回到了下五旗。

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这一天,皇后那拉氏凄惨地死在了冷宫,年仅49岁。当时乾隆并不在宫中,而是在木兰围场打猎,听到皇后去世的消息,显得很淡定,并作了批示:

“皇后自册立以来尚无失德。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欢洽庆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尽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因令先程回京,在宫调摄。经今一载余,病势日剧,遂尔奄逝。此实皇后福分浅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长受朕恩礼所致。若论其行事乖违,即予以废黜亦理所当然。朕仍存其名号,已为格外优容。但饰终典礼,不便复循孝贤皇后大事办理。所有丧仪,只可照皇贵妃例行,交内务府大臣承办。著将此宣谕中外知之。”

从乾隆的批示来看,这是首次公开皇后在南巡途中剪发的信息,称皇后“尤乖正理,迹类疯迷”,似乎,皇后那拉氏剪发的过错完全在其自身,跟乾隆没有半点关系,还称皇后“福分浅薄”,仍然保留皇后位号已经“格外优容”了。至于皇后剪发的原因,乾隆却只字未提。

关于皇后的葬礼,乾隆的批示中是按照皇贵妃标准办理,可是实际上只相当于嫔级标准,回去穿孝的只有十二阿哥永璂与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再无其他人员。乾隆也没有将皇后那拉氏葬入裕陵地宫,而是将其葬在了妃园寝,还没有自己的地宫,而是将其塞到了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中,位居侧位。

按理来说,一名大清皇后应该有牌位,但那拉氏没有,这样的话,她就得不到后人的祭祀。按照规定,皇贵妃的棺木应该用梓木,而那拉氏用的却是杉木。据计算,整个丧葬仅用银子207两,还不如一个低等官员,丧事冷清程度,可见一斑。

不过,关于皇后那拉氏之事还未结束。

乾隆四十一年,一名名为严譄的官员奏请为皇后那拉氏之死补行颁诏,称:

“三十年皇上南巡,在江南路上先送皇后回京,我那刚在山西本籍即闻得有此事,人家都说皇上在江南要立一个妃子,纳皇后不依,因此挺触将头发剪去,这个话说的人很多,如今事隔十来年,我哪里记得是谁说的呢?”

严譄的口供指明了皇后那拉氏剪发的原因:乾隆想要立一个妃子,皇后反对,于是便剪发了。

乾隆四十三年,又有一锦县生员金从善要求乾隆下罪己诏,然后立储、立后,这个举动引得乾隆勃然大怒,特意下了一道谕旨:

“孝贤皇后崩逝时,因那拉氏本系朕青宫时皇考所赐之侧室福晋,位次相当,遂奏闻圣母皇太后,册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又越三年,乃册立为后。其后自获过愆,朕仍优容如故。乃至自行翦发,则国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顾。然朕犹曲予包含,不行废斥。后因病薨逝,只令减其仪,并未降明旨削其位号。朕处此事,实为仁至义尽。且其立也,循序而进,并非以爱选色升。及其后自蹈非理,更非因色衰爱弛,况自此不复继立皇后。朕心事光明正大如此,洵可上对天祖、下对臣民。天下后世,又何从訾议乎?该逆犯(指金从善)乃欲朕下罪己之诏,朕有何罪而当下诏自责乎?”

这道谕旨,乾隆只是说明对皇后处理并非“色衰爱弛”,一切都是皇后“自蹈非理”(咎由自取),并称对皇后“仁至义尽”。但是,关于皇后那拉氏剪发原因,乾隆还是只字未提,由此,关于皇后剪发的真相,只能成为一件解不开的悬案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薄皇后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无一子嗣最后让人取代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薄皇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古代,皇帝之位至高无上,与之相对,作为中宫之主的皇后,自然也令后宫嫔妃趋之若鹜,但是皇后却并不是这么容易当的。今日我们所讲便是汉景帝的原配发妻,薄皇后。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离不开汉景帝的励精图治,但是在后宫女子身上,这位卓越的帝王,却再次证实了自古无

  • 左良玉拥兵百万 崇祯自杀前左良玉为什么会见死不救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左良玉和崇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随着李自成的大顺军队的势如破竹,距离北京越来越近,崇祯帝朱由检终是坐不住了,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是想尽一切办法,来试图抵御李自成的大军,于是诏天下勤王,并且亲自点名地方的实力派将领入卫北京。在这个关

  • 梁王刘武是什么结局?造成他早逝的罪魁祸首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梁王刘武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几乎所有的母亲都偏爱小儿子,这从历史上诸多记载可以看得出来。春秋初年的郑庄公的母亲就是如此,她竟然想把自己的长子郑庄公从君主的宝座上推下来,由自己的小儿子段取代。当然,后来她的阴谋败露了,段也逃亡了,这即是“郑伯克段”的故

  • 孙传庭手里握有十万兵马 孙传庭最后为何打不过李自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孙传庭和李自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简单来说,岳飞是咋死的,孙传庭就是咋死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孙传庭是在崇祯九年的时候,在榆林建军的,名号是“秦军”。同年孙传庭就率领着这支队伍在子午谷击败了闯王,高迎祥并直接将其活捉了,后来李自成继承了闯王的位置。崇祯

  •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真的是西汉皇族刘邦的后裔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国祚四百年,分为东汉和西汉,但两汉之间的关系不少人都闹不清楚。只是简单的认为,西汉末期王莽篡位,刘秀作为西汉皇族后裔然后就接过汉朝大旗,建立了东汉。那么这位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东汉开国皇帝,真的是西汉皇族后裔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三国中的刘备就自称

  • 常妃身为道光皇帝的后妃,为什么会被活活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常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人的死法有许多种,但被吓死的却很罕见,清朝有一位妃子就是被吓死的,这也创造了一个记录,她是唯一被吓死的大清皇妃,这位妃子就是道光后宫的常妃。常妃是一名来自满洲镶蓝旗的女子,姓赫舍里氏,与康熙原配孝诚仁皇后不是同一家族,不过,常妃的家世

  • 秦二世胡亥登基之后,为什么没有杀掉子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秦二世登基几乎杀光自己兄弟姐妹 为什么不杀子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史料记载的秦庄襄王嬴异人只有两个两儿,一个是嬴政,一个是嬴成蛟。嬴政是王后赵姬所生,成蛟是其他嫔妃所生。嬴异人只当了三年的秦王就驾崩了,加上他在赵国作人质多年,身体有隐疾,所以儿子少得很,只有两个

  • 康熙早年生擒鳌拜 康熙晚年的时候为何要给鳌拜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康熙和鳌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少年擒鳌拜这件事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只要知道康熙这个人,就不得不知道这件事。擒鳌拜这件事不仅是康熙一生做过的最了不起的事情之一,也是开始康熙亲政的开始。不过却很少有人知道,之后的康熙是有多后悔,到了晚年的时候还曾经为鳌拜平反,

  • 王维最“佛系”的一首诗,每一句都很随心自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维的诗大全100首,王维最长的诗,王维最经典的诗

    我们今天谈到王维,最先想到的就是他对于佛教的尊崇,而且被誉为是诗佛。王维在40岁左右的时候,就离开京城到山上隐居,前后一共大约有20年。他被尊称为诗佛的那些诗歌,基本上都是在这20年的时间内完成的。其中有他研究佛法所带来的感悟,也有诗中有画对山林景色的描绘。而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人生豁达从容的生活状态

  • 李白写洞庭湖的一首诗,诗中的美景令人向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诗句,李白游洞庭湖,王维写洞庭湖的诗

    我们通过阅读古典诗词,很容易发现不同的诗人对于不同的景色是有着不同的感悟的。就像苏轼最喜欢在西湖边写景抒情,在杜甫的唐诗当中多有长江的意象一样,李白对于祖国的壮丽山河也有独特的思考和品鉴。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比如他笔下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比如他笔下的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