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奕訢作为皇位的最佳人选 道光为什么不选择他做继承人

奕訢作为皇位的最佳人选 道光为什么不选择他做继承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90 更新时间:2023/12/24 12:11:04

对道光和奕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大清王朝问鼎中原之后,更改了之前王朝很多不合理的规定,比如这关系国祚的皇位继承人选拔上,大清王朝就不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而是采取“择优录取”,以贤德卓众之皇子继承皇位。与“竞争促进发展”一个道理,这对皇帝个人素质的提高无疑是有绝对好处,这也是清朝的皇帝以及皇子们整体素质要远高于明朝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说初衷与大调子都没有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很多偏差,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平时工作中也是屡见不鲜。就说这“贤德”,每个人衡量之标准就不尽相同,尽管圣贤们关于贤德给出了一些标准,但是由于标准缺乏数据化等可衡量依据,以及贤德标准要求之苛刻以超乎人性常理,所以就谁更“贤得”之比较,更多是依靠主观判断,如此就很有可能在选“贤德”上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因为皇帝是集国家大权于一身的最高领导者,一旦选拔出现错误,将会影响整个国家之命运,尤其是在动荡不安的非太平之世,这个错误就会被放大。

图1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即道光皇帝

大清王朝在道光皇帝执政时期,出现了中国封建王朝前所未有之危机,真正意义上的国外侵略者在撬开国门之后,开始肆虐这个曾经雄霸东方的巨大帝国,此时大清亟需要一位有能力、有担当的一位领导人,扭转这急剧衰落之势头。显然,年迈的道光皇帝不具备这样的魄力与能力,在其浑浑噩噩的执政了三十年之后,终于因为驾崩而卸任,如此下一任继承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道光皇帝执政时期,虽勤勉有余,但政绩平平,执政三十余年,可圈可点之处寥寥。但是,道光皇帝最令后人诟病之处就是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放着能力出众且很有想法的皇六子奕訢不选,偏偏选了一个刚愎自用,还身体羸弱的皇四子奕詝,究竟是因为什么让道光皇帝做出了如此一个大错特错的决定?是道光皇帝的个人偏爱还是他的昏聩无能?亦或奕詝和奕訢做了什么影响了道光皇帝的决断?就让我们来共同探究,来揭开这段历史云谲波诡的神秘面纱。

图2 爱新觉罗·奕訢(1833—1898),即和硕恭亲王

一、从小要好的好兄弟

道光二十年正月,奕詝生母孝全皇后病逝,当时奕詝年仅10岁。道光皇帝将奕詝交由奕訢生母静贵妃抚养,静贵妃对奕詝悉心照料如同己出,因为同母所养的缘故,加之奕詝和奕訢年纪也仅差一岁,所以童年以及少年时期,两兄弟感情很好。满族人崇尚武力,所以习武是皇子们的必修课,这兄弟二人在习武之余还共同研习出枪法和刀法各一套,道光皇帝为鼓励两个儿子特亲赐名,枪法为“棣华协力”,刀法为“宝锷宣威”,兄弟二人的感情之深可见一斑。

二、残酷的现实

道光皇帝一生共有九位皇子,等到道光皇帝暮年,需要抉择继承人之时,前三位皇子已经相继过世之后,皇四子奕詝实际上就是道光皇帝的长子,而且是嫡后所出,是真正的嫡长子。清朝虽没有立嫡立长的规律,但是也不要忽视了这个身份,道光皇帝本身就是以嫡长子身份继承大统。此时就年龄而言,具备皇位竞争力的皇子除了奕詝之外,还有皇五子奕誴和皇六子奕訢,至于其他皇子年龄都在10以下,基本不具备皇位竞选资格。而老五奕誴因为相貌丑陋且行为乖张很不受皇阿玛待见,早早就将他过继给了敦亲王绵恺为子,也就是说奕誴也被排除在皇位竞争之外,所以未来皇帝就是奕詝和奕訢二人之一。

图3 幼年奕訢与母亲孝静成皇后

就道光皇帝而言,这两位皇子都是他心仪的人选,奕詝是自己的嫡长子,是自己亲赐谥号宝册的孝全皇后所出,同时奕詝文武成绩虽然不及六弟奕訢,但也算是刻苦耐劳,是一位中规中矩的接班人人选。再看奕訢,论出身,奕訢生母虽然不是皇后,但是在道光皇帝三位皇后相继过世之后,身为皇贵妃的博尔济吉特氏已经是总摄后宫,是名义上的皇后了,所以奕訢出身绝不差。

论学识,奕訢更是鹤立鸡群,丛后来编订的奕訢诗文集《乐道堂诗钞》不难看出,奕訢文化水平之高可以肩比诗人;

论武功,前文提及小小年纪就能创造枪法和刀法各一套,且因武功出众,道光皇帝亲赐奕訢白虹宝刀一口,准其随身携带;

论治国安邦的能力,那恐怕就要甩出他的兄弟们好几条街,丛日后奕訢在大清王朝之作为便可了知。

可以毫无疑义地说,奕訢绝对是皇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可是历史就是这么地“不按套路出牌”,道光皇帝偏偏放弃了“首选”而求了“其次”,究竟为什么?

图4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1861年),即咸丰皇帝

三、虚伪战胜了率真

有这么两个故事,虽出自非正史典籍,但是绝非空穴来风。

故事一:道光二十八年,暮年的道光皇帝认为定夺接班人乃当务之急,于是他决定再次考察一下奕詝和奕訢两个儿子,考察的方面就是文治武功。比武功就是二人打猎,比谁获得的猎物更多,奕訢百步穿杨所获颇丰,而奕詝就一失未发,一无所获,老皇帝颇为不解询问奕詝为何,奕詝抽泣跪答:此时正值万兽孕育之季节,儿臣不忍伤及性命而破坏天干。此语一下子说到道光皇帝心坎上,不久就在秘密建储的密匣之内写上了奕詝的名字。

故事二:道光三十年,自知时日不多的老皇帝,想要最后在考察一下两位儿子,这次问的是治国安邦之策。奕訢就治国之道,陈述条理清楚,对答如流,道光皇帝赞许良久。而轮到奕詝,他并未回答皇阿玛如何治理国家,而是伏地痛哭而说:皇阿玛定能万寿无疆,不会如此早早便离儿臣而去。道光皇帝亦感动非常,遂坚定了立奕詝为皇太子之决心。

图5 道光通宝

根据事后事态之发展,可以说这两个故事是有一定依据性的。根据正史典籍记载,道光皇帝秘密建立储君是在道光二十六年,可在道光皇帝咽气之前,当着被召集御塌之前的王公大臣,打开密匣里面是有两道谕旨,一道是立奕詝为皇太子,承袭皇帝位,一道是立奕訢为亲王爵。难道说道光皇帝已经在道光二十六年之时就已经决定立奕訢为亲王?倘若如此他大可以同时分封奕詝和奕訢为亲王,而不需要写到遗诏之中。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立储之后,老皇帝再次附加了这一条亲王遗令,可以看出道光皇帝的犹豫不决,所以一定是对兄弟二人反复地考察。考察内容无非是文治武功,而奕訢能力强于其兄乃是有目共睹之事,所以奕詝不耍耍手段,皇帝哪有他的份?

图6 杜受田(1788-1852年),字锡之

还有一件事也能侧面反应出一些问题,就是奕詝的老师杜受田去世之后,奕詝坚持要给恩师上谥号“文正”,“文正”这个谥号是文臣最高谥号,在杜受田并没有什么定国安邦之功绩的前提下,皇帝硬要给恩师谥“文正”,侧面也印证了当年奕詝之手段多出在这位恩师之指点,所以急于报恩的奕詝强谥“文正”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道光皇帝难道就不了解奕詝的手段?如此轻松的就被奕詝糊弄蒙蔽?我想道光皇帝虽然不是聪明绝顶,但也绝非昏庸无能之辈,他的儿子几斤几两多少还是清楚的,也就是说道光皇帝很可能在清楚奕詝虚伪的前提之下,还是立奕詝为接班人。因为在道光皇帝看来,一个君王过于率真,在云谲波诡的政治环境下,即便是有能力,也恐怕很难驾驭群臣,治理好国家。而且老皇帝可能真的抱有一线希望,倘若奕詝真的“善良”一些呢?至少他们兄弟不至于手足相残,这也可能是道光皇帝在密匣之内将奕訢封为亲王之本意。

图7 (奕詝) 咸丰皇帝御批奏折

有一种说法,奕詝之所以会被立为储君,是因为他的母亲孝全皇后,道光皇帝最钟爱孝全皇后,因为孝全皇后之谥号就是道光皇帝亲赐,在此之前,身后能够获此殊荣的皇后只有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但是,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也许道光皇帝会爱屋及乌,但是这绝对不是他最终下决定的主要原因。总之,奕詝与奕訢的皇位之争,完全是虚伪与率真之争,结果是虚伪战胜了率真,这一场因“虚伪”之胜利,改变了大清王朝统治格局,也改变了我国的历史之走向,更决定了民族之兴衰。

倘若道光皇帝泉下有知,不知会不会捶胸顿足,悔恨不已?

参考文献:《清史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为何咸丰只活了31岁?吸食鸦片以寻得片刻的欢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一生择一事并不奢侈阅读答案,皇帝抽鸦片,咸丰皇帝抽鸦片

    很多人都说嘉庆没有能力,其实这里面固然有他能力不足的一面,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的父皇乾隆。因为在他的后期,其实国力就已经开始出现大幅度的衰落。好的一点就是,他在位时期没有像李隆基那样,出现过大的政变或者动乱,这样也维持住了他一代明君的形象。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梁武帝萧衍不允许佛教徒吃肉,背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梁武帝信佛最后却饿死的原因,梁武帝后面是谁做皇帝,梁武帝简介

    南北朝时期少有的明君典范,梁武帝萧衍。萧衍的祖上是汉朝开国功臣萧何(二十五世孙),到了他父亲那一代,则是担任了南齐的丹阳尹,所以算起来萧衍也是个官宦子弟。前半生的萧衍可以说是人生路上顺风顺水,虽然生在乱世却从未遭受过乱世之苦,而且因为和当时的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虽然在首次担任将军时就打了败仗

  • 朱厚照建立的豹房是干嘛的?他真的是个昏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厚照豹房遗址,朱厚照昏庸吗,朱厚照的皇后

    “明自正统以来,国势浸弱。毅皇手除逆瑾,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然耽乐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犹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而秉钧诸臣补苴( jū)匡救,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于危亡。”上文是《明史》中对于朱厚照的记载,如果只看前面,那说他是明朝中兴之主也不过分,但如果看到后面,又觉得

  • 位列“五阁臣”的刘统勋在历史上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列位什么情况下用,列位的意思用法,诸位和列位什么区别

    在这篇文章,笔者要给大家带来的话题是——刘墉之父,位列“五阁臣”的刘统勋,到底有多牛?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砥砺风节,正身率属,自为学政知府时,即谢绝馈贿,一介不取,遇事敢为,无所顾忌,所至官吏望风畏之”,这是刘墉(刘罗锅)老家的县志中,关于刘墉的记载。电视里的刘墉经天纬地无

  • 他是司马懿的第五子,司马干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五子衍宗丸适合哪些人,司马懿是一位怎样的人,五子婿是什么人

    俗话说的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是能够在历史上真正的做到了独善其身的人,还真的不多。尤其是出现在历史当中的人物。在封建历史的岁月当中,很少有人可以在那种环境下,真正做到出淤泥而染,濯清涟而不妖。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三国时期,在曹魏有个演戏高手,那就是司马懿。他凭借自己高超的演

  • 曹操将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背后有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丕为什么不杀汉献帝,汉献帝和曹节的儿女们,汉献帝的女儿嫁给曹丕

    东汉末年的那段岁月,可以说是成者为王败者寇,太多的英雄豪杰,都是成长于那个年代。正是因为时代的熏染,以及各个层级的不断努力,他们最终被载入史册当中。武将依托于战场的厮杀,从而获得功名;谋士通过自己妥善的建议,帮助自己的主公,攻城掠地。还有就是身处高层的领导者,他们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的谋略。曹操被称为,

  • 如果是巅峰时期的赵云和姜维打,哪个会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姜维和赵云谁厉害,姜维大战赵云,姜维打败赵云

    老年赵云吃了亏,如果是巅峰时期的赵云,几个回合能斩少年姜维?在这篇文章,我爱历史网小编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少年英杰出天水,将才砥柱中流间。铁马不掩书生气,精忠何畏蜀道难?三更挑灯谋大略,九伐策马越关山。人生莫以成败论,留得雄烈震宇圜。蜀汉大将军姜维,少年英武,多谋妙算,天水关下,逼退威震天下的蜀

  • 乾隆生母是谁?一生处处谦让,死后却不愿与先帝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乾隆生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谈到中国古代中的明君皇帝,乾隆真的是一个相当出色的皇帝。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觉得乾隆只是一个喜欢写写平常诗,偶尔下下江南游玩的一个文人皇帝,不过是善于把持朝政,知人善用,有纪晓岚和和珅帮着管理天下罢了。其实,乾隆在清朝皇帝当中是最最

  • 严嵩为了升官都做了哪些事?在成了内阁首辅后就满足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登仕郎是现在的什么官,严嵩后面的首辅是谁,升官系统

    严嵩(1480年-1567年),汉族,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1505年乙丑科进士。五岁启蒙,九岁入县学,十岁过县试,十九岁中举,二十五岁时考中乙丑科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在翰林院继续深造)。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严嵩起点不算低,在明朝的时候,进士有三条出路,第一等是在京

  • 与清朝势均力敌的噶尔丹,为什么会被康熙打败?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平定噶尔丹叛乱,康熙打败噶尔丹多少岁,康熙打败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噶尔丹的实力,与清朝势均力敌,为啥康熙很轻松就把他打败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乾隆来说,其实他除了年龄这一项活得更长一些,其它方面真的没有哪一项,能够拿出来和爷爷康熙来相提并论。虽然他也打了几场不痛不痒的战争,但无论是从战争难度还是从格局影响,都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