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是如何登上权力顶峰的?关键转折点是什么

武则天是如何登上权力顶峰的?关键转折点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449 更新时间:2024/1/19 9:10:04

武则天是如何登上权力顶峰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建立了大周朝。在她的统治下,大周朝不仅继承了贞观之治的遗风,更为开元盛世打开了开端。她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农业、科举的改革政策,都为后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背景下,女人的地位是远远不如男人,别说是称帝,就算是读书为官都不太可能。然而武则天不仅打破了这种身份地位的限制,还登上了许多男人都无限向往的权利的顶峰。武则天最终能登上帝位,与她一生中的几个转折点密不可分。在武则天的人生中,这些的转折点影响着她传奇的一生,但到底哪个转折点是让她最终走向权利的顶峰关键呢?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一聊武则天人生中的关键转折点。

纵观武则天的一生,影响她的几个重要转折点:

武士彟逝世,家道中落,受尽同父异母兄弟的欺辱排挤,争强好胜的性格逐步养成

入宫嫁给李世民,作为深宫才人,陪伴李世民左右,为获得李世民的青睐,开始初涉政治

李治暗生情愫,为二次入宫奠定基础

安定公主之死,让她成功登上后位

唐高宗“风疾”发作,开二圣临朝

唐高宗死后,太子无能,女皇称帝,建立周朝

而在这些转折点中,有一个转折点,是影响武则天一生的关键,这个转折点就是在武则天28岁的时候,与当时的太子李治暗生情愫,为她回归后宫奠定了基础。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转折点不仅为武则天回宫奠定了基础,也为后面武则天登上帝位奠定了基础,这是她帝位之路的第一步,也是她的政治才能得以发挥的关键。

武则天虽然从14岁就入宫,但是一直到李世民去世,她都不怎么受宠,入宫十二年,从未被提升,一直盯着初入宫时才人的头衔,甚至后来让李世民心生忌惮。本来民间就有“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传言,让李世民非常忌讳,恰巧武则天当时年幼,极力想在李世民面前表现自己,于是在李世民无法驯服狮子骢时,武则天对李世民说: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则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又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

然而她的话非但没有引起李世民的注意,反而让李世民觉得她身为女子,过于心狠手辣,于是更加不得宠。甚至在李世民弥留之际曾想要赐死武则天,只是后来被她巧妙化解了。

李世民死后,所有未生育过的子女的妃子都被发配到感业寺做尼姑,武则天便是其中之一。若非之前已经与李治暗生情愫,那么武则天估计一辈子就在感业寺与青灯古佛相伴,纵然有治世的政治才能,也定然无法施展,只能寂寂无名的死去。

正是因为与李治关系的与众不同,再加上她巧妙设计,才让她能够重新回宫,才有了发挥政治才能的可能,才能一步步的逐渐成为千古唯一的女帝。

那么如此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武则天当时是如何制造的这个转折点呢?

在狮子骢事件之后,武则天便开始意识到自己无法受宠的事实。在李世民重病后,一直由武则天在他身边照顾,她非常清楚在李世民死后,自己是怎样的下场。而由于少年的经历 ,武则天并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她不甘心自己就青灯古佛的过一辈子,于是她开始给自己寻找出路。

既然李世民这已经快不行了,那就只能从皇子下手。一方面武则天比皇子们大不了多少,年龄性情上更加贴近,二是唐朝受鲜卑文化的影响,民风开放,子承父妻也是见怪不该的事情。所以从皇子下手,是最有可能改变她命运的办法。

于是在李治出现后,武则天便开始一步步布局。当时的李治作为太子,是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也是最有可能改变武则天命运的人。而且由于李世民对于李治的偏爱,李治可以在后宫随意走动,而其他皇子是不可以的。李世民又重病,李治需要经常探望,武则天作为日常照顾的侍妾,自然是会经常接触。武则天便开始主动接近李治,有意无意的向李治传递自己的情谊,表达自己对李治的倾慕和喜爱。

而当时24岁的年纪的李治,由于自幼母亲早逝,母爱缺失,对于姐姐般的武则天很容易便生出了好感,武则天又美艳魅惑,又是自己父亲的小妾,那种新鲜刺激感是无法描述的,自然是禁不住诱惑。

但这只是武则天布局的第一步。而在这个局中最巧妙的,是武则天虽然不停的诱惑李治让他对自己勾起兴趣,但是在李世民死前却从未让他真正的得到自己,而是让李治一直处于一种欲求而不得的状态,这样反而让李治对自己的兴趣愈加浓烈。

人心是很怪的东西,越是得不到就越想得到。所以在武则天被发配到感业寺之后,她给李治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李治的思念之情,让李治想起自己,再次挑起李治对自己的兴趣,并利用李治到感业寺为李世民祭奠的机会,与李治相认,互诉衷肠。而这一次,她让李治如愿以偿的得到自己,并成功的怀上子嗣,给自己回宫加一份保障。《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这首诗是说自己因为相思成灾,竟然将红色看成绿色,精神恍惚,身体也日渐消瘦。如果情郎不信我流过那么多眼泪,尽可以开箱看看石榴裙上的斑斑泪痕吧。

正好赶上当时王皇后萧淑妃不和,王皇后希望武则天回宫帮自己扳倒萧淑妃,她知道李治喜欢武则天,便劝说李治把武则天接回宫中。天时地利人和,于是武则天顺利回宫,迈出了走向帝位的第一步。

从这个转折点也可以看出武则天不仅非常聪明,布局环环相扣,而且对于人的人性非常了解,非常善于利用人心,这也是为什么她当政后,非常善用小人,但却从未栽在小人手里的原因。

也是从这个转折点之后,武则天利用安定公主之死,诬陷王皇后,成功登上后位,并开始与唐高宗一起处理政事,逐步展露政治才能,最后在她的一步步布局之中,最终登上帝位,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朝灭亡是因为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跟谁有关,没有吴三桂清军能入关吗,吴三桂不投降清军能入关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吴三桂放清军入关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准确地说,南明的灭亡最大原因是吴三桂勾引清军入关,不然南明很可能像东晋、南宋那样存在很长时间,而南明事实上可以变成明朝的延续,因此说导致明朝彻底灭亡最大原因是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明朝作为大一统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李自成统帅大顺军

  • 汉武帝为何能成为千古一帝?他的用人哲学让人惊讶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千古一帝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为什么汉武帝被称为千古一帝,汉武帝用人策略

    作为千古一帝,汉武帝对中国影响巨大,丝绸之路、北破匈奴、独尊儒术、盐铁专营、开疆拓土等,每一件都改变了中国!可以说,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都是眼光长远的超级战略家。大家都知道,古今中外有一个共同点,任何领导想要做事,都需要两样东西,即:财权,人事权,尤其是后者,更为重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身在勾栏却心系家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柳如是秦淮八艳,半梅花半飘柳絮的赏析,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是谁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的故事。明末时期,秦淮岸边歌声遍彻,佳人倚靠红楼翘首以盼,歌舞风流,无数文人雅士醉生梦死,不知今夕是何年。有一位女子从小便堕入红尘烟花之地,身世坎坷却修得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艳冠秦淮

  • 历史上真实的韩厥是什么人?保全了赵氏孤儿,还壮大韩氏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韩厥子梦,晋国韩厥,韩厥的祖先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韩厥的故事。韩厥(生卒年不详),晋国曲沃(今山西临汾曲沃)人。他曾被赵盾推荐为晋军司马,执掌军中刑律。据《国语·晋语》记载,秦普河曲战役中,赵盾为中军元帅,他派出办事的人驾着战车横冲直撞,扰乱行军序列,韩

  • 同样是藩王作乱,汉景帝和建文帝差别怎么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景帝和汉武帝什么关系,建文帝削藩始末,明朝建文帝削藩

    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后,为了避免出现“春秋战国”之混乱局面,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皇室子弟一律自食其力,成为庶人,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稳定。但是,中国是一个宗法观念深厚的国度,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非同一般。所以,就算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但后世王朝依然继续玩“分封”

  • 李自成和皇太极相比 吴三桂为什么不选择投降李自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如果吴三桂和李自成联合,李自成为什么不投降,李自成吴三桂谁可恶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吴三桂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上天给吴三桂出了个绝世的难题,在那个讲究忠孝的年代,他要是忠君,就要面对多疑的崇祯皇和腐朽不堪明政府,结果无非是为大明朝陪葬。既然不能选择忠君,那就只能选择“尽孝”了,实际上李自成让吴三桂的父亲写信,让他带兵归来投诚,他是同意的,至于后

  • 卫长公主是什么身份?汉武帝最宠爱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被腰斩的汉朝公主,汉武帝宠爱的五个女人,汉武帝长公主是否腰斩

    每当一提起卫长公主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主在古代的地位是特别高的,身为皇帝的掌上明珠,从出生后什么都不用担心。但是出生在帝王之家很多时候都挺悲哀的。在汉朝时期,匈奴时常骚扰我国边境,当时汉朝刚刚结束战乱,不愿在和匈奴发生战端。匈奴是游牧民族,他们的行军速度十

  • 胡惟庸到底做了什么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胡惟庸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杀宰相,朱元璋杀言官,朱元璋与胡惟庸

    你真的了解朱元璋和胡惟庸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明史》将胡惟庸列为明朝的头号奸臣,明太祖朱元璋杀了他还不解气发《昭示奸党录》把胡惟庸一同党羽全部都写进去,朱元璋是想让他们遗臭万年,杀人诛心。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胡惟庸的能力,胡惟庸绝对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人,但是有才干是好事也是坏事。

  • 诸葛瞻在最后的遗言中,为什么还要制约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瞻和刘禅的关系,姜维为什么除不了黄皓,诸葛亮有什么作为

    诸葛瞻遗言中,为何要制约姜维?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诸葛瞻,字思远,蜀汉丞相诸葛亮独子。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攻陷江油,向成都进发。诸葛瞻父子为保护成都,率领五万御林军在绵竹和邓艾进行决战,发出了蜀汉最后的呐喊声。他在决战前,曾悲愤地说:“

  •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怎么会被处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为什么杀了刘封,刘封与刘备的关系,刘封什么时候做刘备儿子的

    刘封,蜀汉昭烈帝刘备义子,武艺较高,性格刚猛,气力过人,曾随张飞、赵云等猛将等扫荡西川,又统领孟达攻取上庸,颇受刘备信任。刘备赐死干儿子刘封,最关键还是自身的考量,毕竟义弟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斩杀,刘封有见死不救的责任,这点无论如何狡辩,都难辞其咎。作为一个政治家,刘备在位时,其实早就考虑身后接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