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学说那么多 汉武帝为何单单中看儒学

古代学说那么多 汉武帝为何单单中看儒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342 更新时间:2023/12/6 4:54:39

对独尊儒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汉武帝将儒学推向了至尊,后人一直争论其用意。

也有人对此进行了抨击: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中国人的思想如此固化,学术发展受到了抑制,以至于后来大家都成了只会读几本书的迂腐之人。

那么,2000年前的汉武帝,为何单单看中了儒学,而非其它学说呢?

有人分析,汉朝初期时由于经济凋敝,所以采用了休养生息的方式使国家得以缓过劲来。而到了汉武帝时期,这种做法显然不太合适了,于是,他要换个方式继续巩固自己的统治。

别看汉武帝小小年纪就做了皇帝,却是极有野心的。因为,他一直都很清楚,北边的匈奴是一个大患,若是不能根除,汉朝还是会和以前一样,靠着和亲来缓和矛盾。于是,在汉武帝任期内,很长的一段时间,不是为打仗做准备,就是发兵讨伐匈奴。

对此,国内的老百姓很苦,打仗要用钱,而且,消耗起来那就是流水的速度。为了筹集钱,汉武帝开创了很多方法,自然引起了民愤。试想一下,老百姓想的是居家过日子,皇帝想的是国家的长治久安,二者之间必然会有不调和之处。

看先秦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主张的思想,这当然得益于春秋时学术氛围的开放,以及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实践,最后则是崇尚法学的秦国胜出。仔细看秦始皇制定的那些制度,其实,都离不开法学的基础,而这些又为后代君主,提供了相当有价值的借鉴。

刘邦做了皇帝后,看似没有强调国家偏向哪个学术,其实骨子里已经承认了秦国的那套制度。只是当时的外界都还想再回到分封时期,于是,汉朝初年的几任皇帝都不约而同的回避了这个话题。他们明白国内经济没有彻底恢复前,任何有太大争议的话题都会导致不安。

到了汉武帝时期,有位儒学大家董仲舒,他揣摩出了汉武帝的用意,于是,提出“儒学独尊”,这自然和汉武帝的想法不谋而合。其实,汉武帝打匈奴,并不是后人读的那几段卫青霍去病英勇杀敌那么简单。刚开始时,汉武帝也是有挫折的,朝堂对于攻打匈奴,一直都是两派意见。可以说,任何朝代,主战和主和都是绝对对立,关键要看皇帝如何决断。

汉武帝需要一种学术思想,来更好地支持自己的霸业。相较而言,这时只有儒学更加符合他的设定。随着社会的发展、时势的变化,治国之道、化民之术,也需要与时俱进。如何做到张弛有度、刚柔兼济、礼法合治、德刑并用,考验着执政者的政治智慧和治理能力。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就没有其它学术代表站出来力挺自己的学派吗?汉武帝是个聪明人,他需要一个受众面广、接受度高的学术思想。这么多的学术流派,自然儒家胜出。当年,孔子带了那么多的弟子,到了这终于开花结果。

不过,再仔细想想,汉朝从成立再到汉武帝时期,这100多年的时间,汉朝靠什么统治大家?不要以为靠着几个官员,制定了一些礼仪制度就能管好偌大的一个国家,靠的还是吏治,这其实就是秦国管理国家那一套。

到了汉武帝执政期间,他要将这个统治高度再上一个台阶,让皇权更加集中,让臣子们更加听话。以至于,汉武帝要做的就是:人们只能说该说的话。

有人说,汉初时执行的是黄老之学,很是消极。所以,汉武帝想通过更换学术的办法,进一步调整国家的管理思路,促进国家发展。其实,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后来的唐、宋以及明这些朝代的初年,都是采用了“休养生息”的方式,让经济很快得到了复苏。

而汉武帝将儒学定位,只是一个目的,就是:服务于统治。

这时,汉朝的官僚制度已经成型,大家已经习惯了吏治的管理,于是,汉武帝需要一种学说来引导大家的想法。温和的儒家学术,自然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这其实和谁提出来,并没有太大关系,只是恰好让董仲舒给撞上了。

根据董仲舒的意见,“《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可是,当今的局面是,“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搞得“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因此,他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那么,“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武帝是轻易可以说动的人吗,他内心早已有此想法,就等一个人实时的提出来罢了。

只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汉武帝想的是江山,他才不会多想这样做对其它方面的影响。所以,后来中国科技发展的滞后大家都怪罪于他。如果多想一层,假若中国学术一如既往的百家争鸣,会不会就如春秋战国时期那般,冒出一堆堆小国呢?

现今,虽然距离汉朝已经过了两千年时间,但汉武帝执政时期的很多举措,还是值得肯定的,毕竟,汉朝在他时期得到了壮大。

参考资料:

【《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资治通鉴·卷第十七·汉纪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靖康之难时,中兴四将为何没参与抗金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靖康之难之后的宋朝,明朝靖康之难,靖康之难的原因

    靖康之难时,中兴四将为何没参与抗金之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宋朝虽然在宋徽宗、宋钦宗和宋高宗时期,遭受金国的不断侵犯,而且宋朝总是割地赔款,屈辱乞和,让国家蒙羞,但是这段时期,宋朝也涌现出了很多名将,主要以“中兴四将”为主。那么,靖康二年,金国进犯北宋都城汴京时,中兴四将在

  • 汉武帝统治时期如此折腾国家 汉朝为什么没有亡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汉武帝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汉武帝晚年及时悔过,调整了国家发展的方针。在汉武帝去世前两年,一改过去发动对外战争的强硬态度,转而采取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及时挽救了即将濒临崩溃边缘的汉朝。汉武帝去世前,力排众议立自己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为大汉帝国的接班人,并指定了霍光等4人为

  • 金兀术的实力有多强?宋将中都有谁战力能完胜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金兀术打得过岳飞吗,从古至今武功最强的人,唐经天和金世遗谁的武功高

    还不知道宋将中都有谁战力能完胜金兀术?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岳全传》中金兀术手使一柄金雀开山斧,曾在北国六国三川八十一寨大比武中力举铁龙,夺得元帅之位,更在侵宋的战役里,力胜呼延灼等宋朝名将,可以说是武艺高强,那么,金兀术那么高的武艺,岳家军中有几个人的战

  • 刘裕托孤到底有多失败 托孤大臣转眼就杀了幼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托孤大臣有哪两个,刘裕追着数千人,刘裕的托孤大臣

    对刘裕托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提到的“寄奴”就是南朝刘宋武帝刘裕。刘裕从一个卖草鞋为生的贫民逆袭成为刘宋的开国君主,一生堪称传奇。刘裕在东晋时

  • 桑弘羊是汉武帝的托孤重臣之一,为何会在政治斗争中“自取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桑弘羊(前155年?—前80年),河南洛阳人,西汉时期政治家、理财专家、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官至御史大夫。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等职。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汉武帝大力支持下,

  • 司马昱为什么会宠幸昆仑奴李陵容?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昆仑奴结局,昆仑死了太可惜了,俑之城昆仑死了没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昱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皇帝嫔妃一般相貌娇美,肌肤白皙,让皇帝爱不释手。但是这个皇后却截然相反,不但出身卑微,她是个奴隶,据说皇帝不情愿和她同房,但又不得不这么做,最后在一个漆黑的屋子里解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据史书记载,司马昱还没当上皇帝的时

  • 吴三桂如果活的更久一些的话 吴三桂有击败康熙的机会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吴三桂本来可以赢康熙的,鳌拜活了多少岁,魏忠贤活了多少岁

    对吴三桂和康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读:其实这和吴三桂多活多长时间没有太大的关系,吴三桂的所作所为已经把各路力量都得罪了个遍。除了自己的亲军没有一个铁杆盟友,这不是时间长短所能扭转的。吴三桂活得再久和康熙比也没有年龄优势,当然吴三桂长寿一些平叛战争可能会延长。

  • 明朝东林党到底是什么样的?天启皇帝是怎么对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崇祯不如天启,东林党为什么叫东林,明朝东林党是好是坏

    明朝东林党到底是什么样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要想了解东林党光辉形象,就要大概了解明末的三大疑案:挺击案,红丸案,移宫案。这三个案件都源于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万历皇帝的皇后没有生儿子,万历皇帝没有嫡子,他的长子朱常洛出生于万历十年(1582年),也就是张居正

  • 崇祯如果不杀袁崇焕的话 袁崇焕能不能挽救大明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明末崇祯,崇祯怎么救不了大明,崇祯怎样才能救明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崇祯和袁崇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想必大家都知道,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而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网上许多网友都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一条就是,袁崇焕被崇祯杀害了,才导致大明王朝无大将可用,间接让大明王朝的覆灭。那么这一观点能成立吗?如果

  • 汉景帝最宠爱的妃子栗姬是什么结局?她为何会被抛弃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文帝最宠爱的妃子,汉景帝的皇后的结局,汉景帝最爱的女人是谁

    汉景帝最宠爱的妃子栗姬是什么结局,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栗姬曾经是景帝后宫中最受宠的妃嫔之一,而最终被景帝废弃,主要还是栗姬自己作。接连得罪景帝与景帝的亲姐姐馆陶长公主,最终引景帝厌恶。对于栗姬真实的封号一直存在争议,汉朝初期皇后之下设立夫人,并没有所谓的“姬”这样的封号。刘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