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瞻率领数万御林军迎战 邓艾数千残兵是如何获胜的

诸葛瞻率领数万御林军迎战 邓艾数千残兵是如何获胜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477 更新时间:2024/1/16 23:49:34

诸葛瞻邓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263年,掌握魏国大权的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在这场战役中,魏国调动了18万大军,这18万军具体进军路线是:西路邓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维,中路诸葛绪负责切断姜维后路,东路钟会军则主攻汉中诸城。姜维在沓中与邓艾交战后,晃飞诸葛绪,直奔东路抵挡魏军主力。而钟会大军在占领汉中大部分据点后,前进到剑门关外时 被回援的蜀军阻拦,僵持不下。

于是,邓艾大胆采用以迂为直的谋略,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之时,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越过700余里荒无人烟的地区,凿山开路,奇袭江油(今四川江油北)。又在蜀汉腹地绵竹大破诸葛瞻、攻占涪城(今四川绵阳),进逼成都。后主刘禅因邓艾兵临城下,向魏军投降。值得注意的是,在邓艾率领大军偷渡阴平,进入到蜀汉腹地后,他的手上只有几千残兵了。而就诸葛瞻来说,则是率领数万御林军前去迎敌。那么,问题来了,诸葛瞻的数万御林军,以逸待劳,为何败给邓艾的数千残兵?

首先,在魏灭蜀之战中,邓艾趁着姜维、钟会僵持在剑阁一带的时候,大胆采用了偷渡阴平,直接奔向蜀汉都城成都的计划。公元263年十月,邓艾率军三万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300多公里,一路凿山通道,造作桥阁。时“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邓艾身先士卒,遇到绝险处,“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攀登小道,凿山开路,越过700余里无人烟的险域,“粮运将匮,频於危殆”,在克服了这些难以想象的困难之后,魏军终于通过了阴平险道,到达江油。不过,因为道路艰险,邓艾虽然一开始拥有3万大军,却存在不断减员的情况。并且,为了最快速度进入到蜀国腹地,邓艾所率领的先锋,只有数千兵马。

更为关键的是,对于邓艾这数千兵马,因为长途奔袭的缘故,已经是疲惫不堪了,如果被阻隔在蜀汉腹地的话,无疑有被全歼的风险。不过,在邓艾率领抵挡江油关的时候,蜀汉江油守将马邈见魏军奇迹般出现,大惊失色,不战而降。因此,虽然蜀汉的灭亡,姜维、诸葛瞻等人都是难辞其咎的,但是,蜀汉江油守将马邈也是应当指责,也即他连象征的抵抗都没有,就让邓艾突破了江油这一关隘。

得知江油失守后,后主刘禅派诸葛瞻前去抵抗邓艾。作为诸葛亮之子,景耀四年(261年),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事务。也即在蜀汉后期,诸葛瞻不仅参与朝政的处理,还因为卫将军一职,得以执掌蜀汉的御林军,也即都城一带的禁军,面对突如其来的邓艾,诸葛瞻率领数万兵马前去抵抗。并且,诸葛瞻率领的数万御林军,先到达了涪县一带,这无疑是以逸待劳。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多战役的获胜,往往都利用了以逸待劳这一优势。比如公元215年的合肥之战,孙权率领10万大军进攻合肥,作为守城一方的张辽,以逸待劳,率领守城将士偷袭了刚刚赶到合肥的吴军。因为长途奔袭,东吴将士本来就比较疲惫,再加上张辽的偷袭,所以一时间难以抵挡,从而吃到了败仗。同样的道理,面对邓艾率领的数千精兵,诸葛瞻也可以借助于以逸待劳的优势,从而给邓艾带来致命的打击。但是,诸葛瞻毕竟不是张辽,因为他的不断错误,反而让邓艾获得胜利。公元263年的冬天,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督率军队前往抵抗,到达涪县后盘桓不前。

对此,尚书郎黄崇多次劝他迅速抢占险要地势,不让敌人进入平原,诸葛瞻犹豫不决,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黄崇因为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黄崇是黄权之子,虽然黄权背叛蜀汉,归降了魏国。不过,因为刘备的宽宏大量,黄崇不仅没有受到牵连,反而成为蜀汉的大臣。在此基础上,黄崇自然不愿意见到蜀国走向灭亡,所以,看到诸葛瞻没能抢先占据险要的地势后,黄崇一度痛哭不已。至于诸葛瞻为何没有抢先占据险要的地势,很可能是因为他仗着自己的兵力具有优势,想要和邓艾在平原展开正面的较量。

换而言之,诸葛瞻作为诸葛亮之子,之前的官职和地位,往往都是依靠这一身份得来的。现在,他希望能够凭借一场战功,以此获得更多人的尊重和认可。当然,诸葛瞻高看了自己,也低估了邓艾。邓艾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诸葛瞻退守绵竹,邓艾遣使送信诱降诸葛瞻:“你如果愿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为琅邪王。”诸葛瞻大怒,斩杀邓艾使者,率军出战。在初次交锋中,邓艾凭借数千残兵击退了诸葛瞻率领的数万御林军。究其原因,显然还是两位主帅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最后,魏灭蜀之战爆发时,邓艾作为五六十岁的老将,在战场上经过了数十年的锤炼。并且,邓艾在和姜维的正面较量中,连一场败绩都没有尝到。由此可见,邓艾应该是三国后期最顶级的武将了。与此相对应的是,诸葛瞻虽然是诸葛亮之子,可是,自从步入仕途以来,诸葛瞻连一场前线的战役都没有经历过。至于诸葛瞻率领的数万御林军,同样没有经过前线战役的洗礼。所以,诸葛瞻和邓艾之间的差距,完全类比长平之战时的赵括和白起。在退守绵竹之后,邓艾聚集将士,发起了绵竹之战。

诸葛瞻在绵竹摆好阵势等待邓艾,邓艾派遣其子邓忠从右包抄,又派遣师纂从左包抄,结果两人都被诸葛瞻打败退回,报告说:“敌人难以击破!”邓艾大怒说:“生死存亡,在此一举,有什么不可以的!”要将两人斩首,于是两人再次出战,击败汉军,诸葛瞻、张遵等人战死。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诸葛瞻率领的御林军,拥有数量上的优势,并且是以逸待劳,但是,邓艾率领的残兵则是身经百战。况且,因为钟会等人率领的大军已经突破了蜀汉的汉中防线,在整体士气上,魏军将士自然十分高昂,毕竟只有攻破诸葛瞻防御的绵竹,成都就将近在眼前了。换而言之,对于只差临门一脚的邓艾大军,爆发出更加坚定的战斗意志,最终击败了诸葛瞻,并成功迫使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作战勇猛多尔衮:獾十四郎的战争锤炼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的獾十四郎多尔衮在母亲死后的第二年,便随着皇太极出征察哈尔蒙古多罗特部。年仅16岁的他作战勇猛,凯旋回师后,被封为:‘墨尔跟岱青’(蒙古语译为:聪明的战将)。从此开始了他人生的辉煌篇章。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多尔衮随征明朝,大军由龙井关入明境,与三贝勒莽古尔泰一起,攻打汗儿庄,击败了明军。

  • 诸葛亮为何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的形象在很多人心中那是无所不能的神,其实这种印象很有可能是被三国演义误导了。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小说,不可尽信。说到底,演义是三分真,七分假,让人分不清真假。在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比任何计算器都还厉害,任何事情只需要一个锦囊,真有那么厉害为什么就没有一统三国呢?网络配图在演义中很多诸葛亮的经

  • 三国时期:除建安三曹七子外的优秀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建安三曹及建安七子的诗作水平代表了三国时期文学的最高水平。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两位名人,经常被人们忽略,他们的诗以物喻人,寓意深刻,非常经典,比起曹操和曹植,一点也不逊色!这两位名人是谁呢?他们写的都是什么诗呢?网络配图我们先看第一首,是刘表手下大将蔡瑁写的,蔡瑁为了嫁祸给刘备,写了一首反诗,

  • 揭秘:实力背锅侠李鸿章的辛酸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以前在历史课本中,说李鸿章是卖国贼,毕竟那时候南京条约是由他来签订的。说什么,是他把国家的土地分割给别人这样也就算了,还要陪别人银子想想都觉得弱国的无奈实在是令人愤恨啊。然而,转念一想,历史真当如此,事实是什么?毕竟也有人在讨论说李鸿章是近代中国史背黑锅最多的人,为什么这么说,一起来看看。李鸿章行政

  • 刘阿斗是装傻还是真傻?受于形势所迫?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俗语有言道虎父无犬子,刘备盖世英雄也,为何其子刘阿斗如此不堪?还是受于形势所迫装疯卖傻呢?有以下几种可能:网络配图1.刘备本身也不咋地,所以儿子随他。2.长坂坡被刘备摔傻了。3.赵云长坂坡的时候抱的太紧,捏傻了。4.儿子不是刘备的,他老婆的错,可能是赵云或者关羽的,一个千里护嫂,一个杀透战甲,突出重

  • 揭秘:康熙最长寿的妃子她活了多少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一生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所以他的妃子也有很多,接下来就给大家说说康熙身边那个最长寿的妃子——和妃。网络配图和妃生于康熙二十二年,整整比康熙帝小29岁。她是瓜尔佳氏,三品协领祜满之女。最开始是作为瓜尔佳氏作为八旗秀女,参加皇帝后妃选拔选秀入宫,起点较高。她在康熙三十九年被册

  • 三国趣闻:魏延差点被杀竟是因为脑后有反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看下文之前小编先来跟大家说说什么是反骨:反骨是指枕骨,上面突出处,称为"脑杓"。下面耳后突起者,名"完骨"。在古代指那些具有叛逆性精神的异端、不忠不义之人。因为“脑后有反骨”,魏延差点白白死在了诸葛亮的刀下,那现实中到底有没有人长着反骨呢?又该如何来看人的“脑后反骨”呢?网络配图话说《三国演义》第五

  • 英雄难过美人关:吕布为何落得如此不堪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就算“人中吕布,吕布凭借一匹赤兔马和方天画戟硬是在乱世之中杀出一条血路,在纷雄争霸的世界里留下了难以抹灭的征战枭雄的形象。令人扼腕的是他为了红颜美人自弃前程惨败于邳,最后落了个乱箭穿心,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细品之,三国第一猛将吕布之成败原因有四:网络配图一、技高人胆大却也目中无人

  • 唐太宗隋炀帝经历相似 为何结局反差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一个是千夫所指的独夫民贼,一个是万人敬仰的贤君明主;一个被钉上了暴君的“耻辱柱”,一个被戴上耀眼的“光环”;一个被骂作“万世暴君”,一个被誉为“千古一帝”。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评价,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然而,他们的人生历程却有着极其惊人的形似之处。第一,他们都是英武将才

  • 中国古代因特殊癖好而身故国亡的君主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从夏启到清朝年代末皇帝溥仪,我国共有67个王朝,446为帝王。皇帝在我们的眼中,应该是左右着社稷的前途,名族的命运。职责是让国家繁荣昌盛,可以让人们安居乐业。但是若是皇帝置国事不理,放纵自己的喜好,那就是“不务正业”的“怪癖”皇帝。图片来源于网络同性恋皇帝同性恋这个词在我们现在人的眼中,是时尚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