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刘备传:揭秘刘备为何抛弃妻子?

三国刘备传:揭秘刘备为何抛弃妻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624 更新时间:2024/1/16 4:11:05

刘备的抛妻弃子为何被后人屡屡诟病呢?现在谈起刘备,就有三宗罪:一曰伪造出身,反复无常,二曰假仁假义,虚伪无耻,三曰薄情寡义,抛妻弃子。

伪造出身和假仁假义可以很容易的驳倒,但是抛妻弃子,薄情寡义却因为那一句: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被人所熟识,我看过很多资料,特别是女性,对刘备非议比较大。

这当然也是人之常情!

只不过这句千古名言还真不是史书里的刘备说的,而是演义中的刘备说的,而且演义中的刘备也是引用古人的话,至于这个古人是哪一位,无法考究。那史书中的刘备到底对待女人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

老实说,抛妻弃子,这种事情确实可大可小,大说了去,那可是要铡头的;想当年,精英人士陈世美就是因为抛妻弃子的罪名,牺牲在包黑炭的屠刀之下。话说陈世美被铡头,其实是说不通的,他只是蓄意谋杀,但没有成功,没有成功,就是谋杀未遂,未遂怎么被铡了啊?至于抛妻弃子,小三转正,在现在的社会里,太正常不过了,不过是在道德上要遣责他们而已!但是,一个没有道德的男人就要杀掉吗?如果这样也被铡头,现在,有多少男人要人头落地?!这时候,我们就产生了一个疑惑,刘备抛妻弃子的经历,再史书里出现过好几次,怎么历代极少见到刘备的反对者,以此为武器,对其大加鞭挞?

网络配图

这时候,我们就要先回顾一下,刘备这个陈世美是如何一次次的抛妻弃子的?先主传中对刘备抛妻弃子的描述是这样的:

1、袁术来攻先主,先主拒之於盱眙、淮阴。是岁建安元年也。先主与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先主求和於吕布,布还其妻子。先主遣关羽守下邳。

2、(建安三年)布遣高顺攻之,曹公遣夏侯往,不能救,为顺所败,复虏先主妻子送布。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於下邳,生禽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赵子龙单骑救阿斗

3、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

4、(建安十三年)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纯)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

接下来,我们需要做一个案情分析,公元196年,刘备和袁术交战期间,投奔刘备的吕布趁徐州空虚,出兵夺了徐州,于是,刘备的妻子被吕布虏获,这算是刘备第一次抛妻弃子,然而,刘备有选择权么?他带兵和袁术交战时,难道也要把妻子带在身边才叫和妻子不离不弃?

公元198年,吕布和刘备再次交战,最终高顺击败夏侯援军,刘备不得已,弃妻子,逃走。这是刘备第二次抛妻弃子,当时的情况,刘备以小沛为据点,准备东击吕布,结果吕布派了高顺先下手为强,攻击小沛,刘备向曹操求援,而吕布采取围点打援的策略,击败了夏侯,失去外援的小沛,被高顺攻陷,刘备逃走,妻子被高顺俘虏送到下邳。那么,刘备有可能带着妻子一起逃跑吗?我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是破城战,高顺应该不会给刘备留下充足的时间,带着妻子一起跑路,在吕布军马的围困中,只能突围而出,跑一个算一个了。

悍勇如吕布,当年逃出长安时,也是匆匆忙忙,妻子还是靠庞舒私藏,才免于灾难。刘备当时的情形,确实也顾不上老婆孩子了。当然,如果要求刘备像杨过一样,誓要和小龙女同生共死,那刘备这一次的确算是抛妻弃子。但是就算刘备是杨过,当时的情况,如果守着老婆不突围而出,就只能做吕布的俘虏,按吕布的性格,刘备能不能保住命都难说,又能拿什么当筹码,保护自己的妻子周全?

几个月后,同样的案例就发生了:布欲令陈宫、高顺守城,自将骑断太祖粮道。布妻谓曰:"将军自出断曹公粮道是也。宫、顺素不和,将军一出,宫、顺必不同心共城守也,如有蹉跌,将军当於何自立乎?愿将军谛计之,无为宫等所误也。妾昔在长安,已为将军所弃,赖得庞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须顾妾也。"布得妻言,愁闷不能自决。吕布因为念着老婆孩子,犹豫不决,最后被缢死白门楼,妻子不知所踪。相比之下,刘备的行为,更具有大将风度。只有自己的命保住了,才能再想办法保住老婆孩子。若吕布之所为,不亦为天下人所笑?公元200年,曹操东征刘备,刘备身在小沛,被曹操击溃,返回下邳无路,这才北投青州。当时,刘备的妻小都在下邳,刘备留关羽守下邳。

网络配图

关羽被曹操所擒,演义里有“屯土山关公约三事”,虽然史书无载,但是从各种迹像来看,关羽和曹操应该是达成过一个协议,否则,很难理解,后来,关羽要北寻兄长,曹操能同意,可是,曹操为什么同意他带着刘备的老婆孩子一起走呢?那么这一次算是刘备的第三次抛妻弃子,反观同时期的袁绍,田丰说绍袭太祖后,绍辞以子疾,不许,丰举杖击地曰:"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

袁绍疼爱生病的幼子,错过袭取曹操的好机会,让田丰愤怒无比,历来被人批评不断。有时候,要当一个好爸爸没有错,然而,当你身为一个集团的领导者时,如果还一味的寻求当好爸爸并不是明智之举。公元208年,刘备屯樊,而此时,刘琮已经暗中举荆州之地,投降曹操。刘备知道后,急忙率军从樊南撤。一路上,收拢了许多荆州百姓,到当阳时,有众十余万。

此时,曹操精锐杀至,刘备措手不及,被击溃,慌乱中,弃妻子而走。这是刘备第四次抛妻弃子了。史书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当赵云回身救护刘备家属的同时,刘备正用手戟敲着打小报告人的脑袋,说:"子龙不弃我走也。"从刘备的用人来看,刘备看人还是很准的,既然知道赵云不弃他而去,那对赵云返身杀入敌军的目的,我想他还是应该明白的。而且他还派了张飞拒后,其实不就是去接应赵云么?否则,当时逃都来不及了,只派几十个人拒什么后?

清末到民国,是中国非常混乱的时期,当时,有一句常用来表扬革命者的话,就是抛家弃子为革命。最著名的莫过于林觉民的《与妻决别书》。当国家大计和个人情爱冲突的时候,真正的斗士,一定会毁家纾难,而毫不犹豫。如果有人问道:“谁是毛主席一生最爱的女人?”我想,杨开慧一定会以高票当选。然而,当国家在一片黑暗中时,毛主席不也是毅然斩断个人情爱,发动了秋收起义。要知道,当时,这是杀头的罪,而毛主席已经有三个小孩了,其实主席也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学识,谋一份稳定的工作,抱着老婆暖炕头,然后儿孙满堂,其乐融融。

然而,这只是小乘,只是求自我解脱;而胸怀大志之人,一定要普度众生,范仲淹先生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然你选择了战斗,就已经没有退路,蜡炬成灰泪始干,只能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亮剑》曾经红遍大江南北,在平安城头,当李云龙向自己的老婆开炮的那一瞬间,我相信,男人们都是流下了眼泪,而不是想一枪蹦了李云龙。难道因为李云龙下令开炮,就证明他视秀芹如衣服,全然不顾她的生死?肯定不是!如果糜夫人的事迹有史书记载,那么秀芹可以说是第二个人糜夫人,她们知道自己的男人肩负的使命,宁可牺牲自己也要顾全大局。(PS:赵云是刘备的爱将。)

网络配图

当然,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女人都那么申明大义,但是,女人们,请原谅,有时候,并非男人们不爱自己的妻子,不疼自己的子女。男人们背负着重重的使命前行,很多时候,真的是身不由己。太史公在描述刘邦逃命时,数次将子女踹下马车,幸亏有滕公一次次将他们重新救护上车,才保的性命。太史公用这种微言大义的方式来影射刘邦品德不够。其实太史公总体还是同情项羽,而对刘邦颇有微词的。

而我个人理解惜墨如金的陈寿为何频频将刘备抛妻弃子载入史书。他没有任何的贬义,而是着重向大家传递一个讯息,刘备屡次遭到抛妻弃子的困窘,换成普通的男人,自信心早已经被蹂躏的支离破碎。然而,刘备却能百折不挠,终于在年近半百之时,迎来人生的辉煌,开辟了蜀汉基业,刘备的江山,决不是哭出来的,而是靠自己的坚韧和整个集团精诚团结,一步一步堆砌出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自成生吃活人!竟然吃下三百斤的肥王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生吃活人,农民起义吃人,李世民与一粒米增寿二十年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河南洛阳福王府邸里,人声鼎沸,烈焰腾腾。王府中堂广场上,烘烧着一口从洛阳郊外迎恩寺抬来的“千人锅”。宏大的铁锅内,撒满姜、葱、蒜、桂皮、花椒以及无数高汤炖煮用料,奇香扑鼻。图片来源于网络熊熊烈焰中,最骇人心目的是,巨锅之中,除七、八只剥皮去角的梅花鹿外,还有一个光

  • 刘邦为何能一统天下而刘备确实败退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与刘备虽然相隔了400多年,但两个的出生和经历基本相同,甚至连志向也一样,都想统一中国,可是最终的结果为何是刘邦成功了,而刘备却最终倒在了前进的路上?刘邦何许人也?不说大家都知道。刘备何许人也?不说大家也知道。作为大汉开国君主,刘邦的历史功绩远远大于刘备;身为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主人公之一,

  • 荆轲刺秦王为何失败:剑术不精还是帮手拖后腿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受到秦国大军逼近国境易水的威胁,燕国太子丹费尽心思寻觅勇敢的刺客,终于通过燕国隐士田光结识了荆轲,田光称他是“神勇”之士,可托大事。网络配图刺秦计划秘密地进行,除了一张敬献大片肥沃土地的地图,还需要一份更能讨秦王欢心的“礼物”,否则,无法近距离接近他。荆轲想到了秦王悬赏千金捉拿的秦国叛将樊于期,他正

  • 谍影重重:曹雪芹祖父竟曾做过康熙卧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曹雪芹祖父曾是康熙的密奏使,他的密奏中有区域性的天气、粮食价格以及盗匪等问题,这种密奏方式也是康熙管理农业国家辽阔疆域的手段之一。下面就由本文带领大家去了解下吧!江宁织造曹寅熟练地将一方写过字的纸折成复杂的六角形,上面的“报告”是除了皇上康熙以外任何人也不允许看的。这张纸在康熙的手中打开后,是一张1

  • 汉高祖刘邦到底凭什么本事当上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这时,陈胜吴广的起义风暴逐渐波及到周围附近的郡县。沛县当然也不列外。这位沛县县令和上面那位秦朝的政府官员一样,生怕自己也被人们当成革命的对象,慌忙召集萧何等一帮手下商量对策,想自己也混个造反王当当,这样大家都是自己人了,就可以避免被农民军给咔嚓了。(真是墙倒众人推啊,没有丝毫政治立场!)可是萧何等人

  • 史上唯一甘愿给老婆当奴役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皇帝的三宫六院可谓妃嫔众多,她们之中有的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千方百计去讨好皇帝,小心取悦他。倘若哪个妃嫔稍不小心说错了话,或者做错了事,就有可能会失去皇帝的宠爱,轻则被废,重则打入冷宫,一生不见天日,过着生不如死,地狱般的生活。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个皇帝,算进心机去讨好自己的妃子,甘愿给他的

  • 横扫欧洲称霸世界的成吉思汗 为何没打印度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206年春天建国称帝,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成吉思汗攻下大半欧亚大陆为何独不取印度?网络配图成

  • 被骂死的明朝:万历皇帝被言官们逼得罢工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颇讲言论自由的封建王朝。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们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来,不要害怕得罪皇帝。明代再残暴的君主也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也只是“廷杖”,在言官的屁股上狠狠地打一顿而已。图片来源于网络正因如

  • 李自成率军进京大明都城为何会不攻自破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闯王李自成率领数十万农民军兵临北京城下,崇祯皇帝试图凭借京城九门坚固的城防,并依靠三大营与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与“流贼”决一死战。但令人惊讶的是,吴三桂所部迁延不进,三大营十余万人不战自溃,京城九门不战自降,绝望的崇祯帝只能自缢殉国。那么问题来了,曾经固若金汤的大明国都为

  • 揭秘最能抄家的皇帝 三朝元老一个都跑不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山的诸多帝王中,乾隆是个酷爱抄家的皇帝,这个中国历史上实际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不知抄了多少人的家,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的。今天,咱们就说说其中三起。网络配图1、张廷玉抄家案张廷玉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雍正朝得到前所未有的重用,位列中枢,参与机密,知晓了大清朝太多的核心机密,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