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难怪刘邦能够建立西汉王朝

刘邦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难怪刘邦能够建立西汉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187 更新时间:2024/1/16 17:45:31

你真的了解刘邦和西汉王朝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学习分两种,一种是学校这样量产的系统性学习。另一种是根据生活中接触的未知,然后试图去了解,去掌握。刘邦只不过是没有经过量产的系统性学习,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主动去学习的东西一点都不输给系统性学习。刘邦一直都在学习,从未间断,光靠运气是做不了帝王的。

不解释,避谈这类极个别现象。如果小孩子知道了,那就这么说——乱世出枭雄,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下去就行了,现在是太平盛世,打打杀杀那一套行不通了。

牛不牛不是看好学,儒生很好学,有什么用呢。刘邦牛的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判断力超一流,运气超一流,纵观高祖本纪,没讲他因好学成功。给小孩子讲这些还有点早,你只能告诉他刘邦有很多比好学牛得多的本领,你学不来的,只有好学你能抓住。

人家领将之才,你连领兵之才都不是,你就是个当小兵的,问什么领导爱不爱学习,人家当然爱学习,只不过人家爱学的东西跟你要学的东西不是一马事。你学习是为自己有口饭吃,学的是基础知识应用,人家学的是让怎么让天下归心、所有跟他的人都有饭吃的高级哲学,你确定你看得懂人家学什么吗,就敢妄言人家不爱学习,是,人家是不爱学习,人家当然不爱学你要学的加减乘除、之乎者也、ABCD啦,人家只有兴趣学高屋建瓴下大棋的精英管理学。

说刘邦不学习,肖何灌婴曹参樊哙一大班人不同意。肖何从县秘书长到后勤部长,灌婴成骑兵专家,樊哙从卖肉成猛将,他们的技能值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韩信拜将前也没指挥过大兵团作战,还不都是草鞋没样,边打边像 。小弟们这样,大哥也得这样,做不到,大哥分分钟换人。

项羽败是必然的,因为代表的是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势力,而且他只想成为周王的地位,刘邦是想成为始皇帝级别的,所以二人理想不在一个层次上,而且灭秦后的楚汉战争中,刘邦想的谋天下,项羽想的是稳固霸权,像春秋五霸一样。刘邦到底从哪学了这些政治手段,虽然史书上记载的不多,但是只要我们用心,还是能发现很多蛛丝马迹的。下面我来尝试分析下,如有纰漏,还烦请各位知友批评指正。第一,刘邦不事生产。说明什么?说明他平时结交朋友多,他都结交了什么人?他年轻的时候听说魏公子贤,想去投奔他,走到半道魏公子死了,就跟魏公子的门客张耳成为了知己。看到史书记载这一细节我震惊了,刘邦早早就进入了魏公子的圈子了。

我们知道魏公子生前礼贤下士,养了数千门客,其中不乏用能将用谋者,刘邦本身很好学,天天又不干农活,又好酒及色,显然一天的日常是这样的:早上跟魏公子的门客闲聊,讲故事经历,评价谁牛逼。晚上刘邦安排酒局喝酒,专门跟有才能的人喝酒(刘邦经常去寡妇那赊酒喝,然后寡妇一看每次刘邦来喝酒,人就很多。年底结算的时候就把刘邦的酒钱给免了,从这个小细节来看,刘邦是真心交朋友的。

我们可以大概推算下:刘邦请客喝酒一次赊账,萧何一次,樊哙一次,张耳一次……假设刘邦认识20个人,每个人请客这20个人都来的话,那么一年就和20次大酒,平均两周一次,酒馆自然可以免去刘邦那次酒钱,相当于打了九五折,大家震惊了不?),喝酒开心了,请他们去押妓。所以,这段经历让刘邦长了很多见识。并且学到了很多谋略以及部分用兵的知识。并且知道了谁比较有才华,兵法十三篇肯定看过,所以张良用太公兵法,韩信给他讲天下大势,他一听就懂了。

第二,刘邦后来还弄了一个秦朝的亭长当。我们来聊聊亭长到底能干啥?亭长相当于现在的村长。管理的区域十几公里大,下面直接接触的是底层的劳动人民,上面接口的是秦朝官吏。我们都知道,山高皇帝远,村长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土皇帝,上级的任何事情只能通过村长落实。下面的群众有什么想法,也是村长去协调,久而久之,群众里面有什么勾心斗角,家长里短的刘邦绝对是一清二楚的。而且刘邦自己不贪财---喜施,这点非常关键,一般当官的,有三类人(贪污的,清廉的,喜施舍的。个人觉得他们得民心的大小是这样的,喜施舍的>清廉的>贪污的)。从这里来看,刘邦当亭长这几年(具体史书没有记载,从我朝推断,就算五年一届,只要这个村长公平公正,有威望,那么是不受连任的限制,可以说是终身制的。),收获了大量民心。

这是显然的,村里的大小事,刘邦都去协调处理,从刘邦不贪财这一点来看,刘邦协调的纠纷是很有威望的。道理很简单,只要刘邦没有小九九,那么他协调处理的纠纷案件一定是公正的,这样的事情处理得多了,那么他在这一带是非常有群众基础的。这也是为啥秦朝县令造反需要找刘邦帮忙的原因了,因为他有群众基础,非他不可。另外,他通过亭长这一层最基础的秦朝官员关系,他还认识了他上一级的领导以及相关的人物,并且因为第一点,平时经常讨论大家的才华,对周围他认识的人有什么能力也都了如指掌。这为他知人善用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个人觉得项羽这一点就比不上刘邦了,项羽本身自己力气很大,而且自己是贵族,考验人才往往还带有贵族的气息,有可能还看出身,因此韩信,陈平之流在项羽那边是不可能像刘邦这么重用的。扯远了。

第三条:汇总第一条第二条,结论就慢慢清晰了:第一条带给了刘邦专业知识诸如谋略,兵法,他所认识人的才能。第二条带给了刘邦群众基础。因此,哪怕刘邦违抗秦朝的法律,因为有民众基础在,他逃亡都没人举报他,他才能活下来,而且因为违抗秦朝的法律,导致那些犯法的人死心塌地的追随他。这也是为啥萧何,曹参不敢跟他抢头头当的原因。你想想,一个黑帮老大,后面站着40个不要命的跟着他干的,他说他把老大的位置让出来给你干,你能干得了么?你能指挥得动他的小弟。史书肯定是不会这么记载的,但是从我们对刘邦当时的场景进行分析,你会发现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邦能够夺得天下 萧何为什么能居首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为什么要杀萧何,刘邦为什么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垓下之战刘邦为何能取胜

    对萧何与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之后按功分封诸侯,给功臣排位次的时候,他力挺萧何居首功。自此之后,萧何位列众卿之首,被称为“开国第一侯”。刘邦这样器重萧何,全都是因为萧何在楚汉之争中立下过3件别人都比不上的大功。拥护刘邦当时,刘邦成功说服

  • 什么是淮南王刘安谋反案?汉武帝时期的惊天大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墓盗了没有,刘公案,刘公案简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淮南王刘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燕王、齐王的案子,固然很残酷,但这并不是政治斗争的极限。没有最残酷,只有更残酷。更残酷的是哪个呢?汉武帝时期有一桩惊天大案:淮南王刘安谋反案。和这件案子的离奇、残酷比起来,燕王和齐王这样的案子就根本不算什么。淮南王刘安

  • 刘邦为什么不杀吕后保护戚夫人母子 除非刘邦是疯了才会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邦死前为什么不保护戚夫人,刘邦死后吕后杀了他三个儿子,薄姬为什么不恨吕后

    你真的了解刘邦和戚夫人母子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除非刘邦疯了,否则绝对不会为了保护戚姬母子就杀吕后。别看刘邦是个流氓出身,但人家在大事上不糊涂啊。戚夫人虽然漂亮招人喜欢,但汉朝创建不久,后面的事情能指望戚夫人吗?在治国上,漂亮可不顶一点用啊。更何况,吕后的势力可不小,吕后是在刘

  • 曾抵御六十万大军的朱文正,为什么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子明为什么放回来了还要叛变,朱瞻基打过仗吗,明朝的朱文正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文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关于农民起义的事情,其实还是有很多的。但是能够最后获得成功登上皇位,甚至是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的人就很少了。说到这里,大家肯定是想到我们的明太祖了。他从小出生在一个特别贫苦的家庭中,小时候就给地主们放放牛。在当时他

  • 同样都是为北宋议和 寇准和秦桧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寇准简介,寇准和包拯是什么关系,李清照是南宋还是北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寇准和秦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北宋时期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南宋和金国进行了绍兴和议,但为何主持议和的大臣结局迥然不同呢?其实,这主要与议和大臣对议和结果的争取程度以及对国家的益、害有关。寇准的议和为宋朝争取了利益,是当时情形下超出预期的好结果。北宋在宋太宗赵光义

  • 玄武门之变到底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李世民会杀害自己的手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如何评价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电视剧,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故事

    说到李世民人们都会想到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也是在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争夺权位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其实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并且也开创了贞观盛世,同时他也造福了很多百姓,并且发展了唐朝的文化与经济。所以在这种值得称赞的事件下,也掩盖了玄武门之战这件事情。但现在人们站在历史的最高端,还会想知道当时玄武门

  • 赵光义坐上皇帝的位置后 赵匡胤的后代地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赵光义把皇位传给了谁,赵匡胤后代继承皇位

    对赵匡胤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上了皇位,但是,他却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让天下百姓重新过上了相对安宁的生活。因此,不管是在朝臣,还是在百姓中,他都拥有极高的威望。赵匡胤虽然杯酒释兵权,解决了开国将领手握重兵的问题,可是,

  • 道光最不喜爱的皇子,奕誴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一受封疆韩朗到底爱皇上还是华容,爱新觉罗奕誴,光绪是奕譞第几子

    如果家中子女众多,父母对每个孩子的爱也许不一样,乖巧懂事的孩子惹人疼爱,而调皮捣蛋者挨揍较多,普通家庭如此,古代帝王之家也是这样。清朝的道光皇帝,虽然在位时间长达三十年,身体也没大毛病,却只有九个儿子,跟他祖父乾隆差距不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这九位皇子里面,道光究竟最

  • 王之涣一生只写了六首诗,却有两首流传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之涣一共写了多少首诗,王昌龄写过哪些诗,白居易写了多少首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群星闪耀的唐代,那些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许多经典诗歌,凝聚着古人的汗水与才华,已成为无可取代的文化瑰宝。在众多诗人当中,王之涣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不追求诗的数量,更注重其质量,一生只留下6首诗,其中两首流传千古,几乎无人不知。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

  • 宋朝最奇葩的太子,因放火最后被废为庶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坚为什么要废掉太子,北宋最厉害的家族,赵匡胤能跟李世民相提并论吗

    每个人都会发脾气,这属于人之常情,但发脾气要分清场合,否则难成大事,甚至有可能酿成大祸,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宋朝有一位太子,只因皇上请大臣吃饭没让他参加,一气之下居然放火烧毁宫殿,彻底惹恼了皇帝,不仅太子身份被废,还直接被贬为平民,此人就是赵元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宋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