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假如没有刘邦的出现 项羽能不能建立像汉朝一样的统一王朝

假如没有刘邦的出现 项羽能不能建立像汉朝一样的统一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632 更新时间:2024/1/21 8:36:14

项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前202年,历时四年的楚汉争霸以刘邦的胜利而宣告结束。对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中国历史上跨度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大汉王朝诞生。然而,就在几年前,汉王刘邦的实力还远不及项羽。否则也不会在已经有了“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后,还得在项羽面前低三下四。可是,仅仅四年的时间里,刘邦就能够逆转天下格局,不仅击败了项羽,还建立了大汉王朝,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奇迹的发生是需要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刘邦的成功固然与他的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同时项羽的步步出错也给刘邦提供了胜利的机会。分析就像题目中所说,如果没有刘邦,项羽是否能建立像汉朝一样的统一的王朝呢?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就曾说过,“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由此可见杜牧是非常推崇项羽的。

只不过,笔者的观点与杜牧不同。笔者认为项羽的失败是其格局、个性等综合因素所造成的,即便再给他机会,即便没有刘邦,他依然会以失败而告终。项羽的格局是逆历史潮流而行秦始皇以其天纵之才,横空出世统一六国,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他的成功是历史的必然,而并非偶然。春秋战国的混乱让天下百姓对战争极其厌恶。而之所以会形成这多年的战乱,恰恰是因为周王朝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朝。周王朝建立之后,陷于当时人的历史局限性,依然选择了分封诸侯。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一个大的国家被分裂为多个小国。如果中央统治集团对各诸侯国有约束力,那各国之间的战乱还会少一些。

可一旦中央王朝丧失了这种约束,各个诸侯国就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对其他国家发动战争。至于说度量衡的混乱,各国之间朝秦暮楚的邦交,各个国家之间的百姓想要交流所耗费的心力,对百姓的不利影响也并不小于战争。所以,到了战国初期,各国的有识之士就都有了建立统一王朝的思想。只有建立统一的王朝才是符合历史发展的。项羽作为反秦第一主力,他在反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自不必说。可是他在反秦成功之后再一次的分封诸侯就充分地表现出他格局上的不足。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项王乃立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反秦之后的项羽,没有做天下之主的战略目标。在得到楚怀王的同意后,他分封了十八家诸侯,自封为西楚霸王。就像他自己所说的“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项羽的想法只是富贵还乡,做一个霸主。他要的是恢复周王朝旧制,要的是重新恢复楚国。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很明确地指出过,项羽这种“复古”做法是他失败的根源。项羽的能力不足以统一天下对项羽的军事能力我并不否认,冲锋陷阵,战场杀敌项羽是一把好手。作为“兵形势”的开创者,他应该在军事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建立国家,统一天下所依靠的不仅仅是军事才能。更何况,项羽的军事能力虽强,但并非无有可比肩者。

齐国的田横让项羽焦头烂额,盗匪出身的彭越也曾让项羽应接不暇,更别提还有英布韩信等杰出的军事人才(即便是没有刘邦,英布、韩信不能也一并消失吧)我们从后期项羽与刘邦的交锋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项羽综合能力上的欠缺。单他对荥阳、敖仓重要性的理解程度就足以表现出他管理上的目光短浅。荥阳、敖仓作为粮草重地,它承担着后勤补给的重要职能。然而项羽对这两处的保护力度却远远不够。这也就是他为什么经常打仗虎头蛇尾的原因之一。我们再说说他的政治手腕。想要统一天下,政治手腕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反秦大业,项羽等人立楚国王室后裔熊心为楚怀王。

而随着反秦大业的成功,楚怀王也摇身一变成为了“义帝”。所谓义帝,也就是名义上的皇帝。但这个名义上的皇帝,他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天下共主。大家都知道他没权力,没实力,是个被架空的状态,可大家还依然要摆出尊敬他的样子。项羽完全可以利用好这一政治资源,狭天子以令诸侯。以义帝的名义去征讨那些对自己有潜在威胁的诸侯,知道功成,再杀也不迟。可项羽并没有这么做,他因为私愤杀掉了义帝,引火烧身,招致了众多诸侯的讨伐。单此两点,就可以看出项羽的管理能力与政治手腕都无法统一天下。项羽并不具备统一天下的个性可以说,项羽是有一定的人格魅力的。

能在历史上留名,也能在后世有那么多粉丝,他的人格魅力是该肯定的。但项羽的人格魅力远远无法弥补他个性上的缺陷。自大、残忍、多疑等众多弱点都是导致其后来失败的个人因素。他的自大自不必说,在他眼中从来没有把任何人当作对手。鸿门宴上他之所以放过刘邦,还是因为他认为刘邦不足以威胁到他。残忍,项羽的残忍是有目共睹的。就连偏爱项羽的太史公都从来没有隐瞒过他的这一性格缺陷。坑杀秦国的降兵,烹杀直言进谏的韩生,火烧阿房宫对三秦百姓展开报复,这都是项羽所为。如此残忍之人,他没有资格去做统一天下之人。如果说刘邦的“狠”是为了满足政治斗争的需要,那么项羽的“狠”就完全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好恶。

多疑好猜忌,这一点在项羽的身上也有所体现。项羽集团中,如果说有一个人能够称之为顶级谋士的话,这个人就是范增。范增其人,是刘邦唯一忌惮的人。即便是统一天下之后,刘邦对范增依然有很高的评价: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为了解决掉范增这一隐患,刘邦与陈平定下反间计。让项羽逐渐疏远范增,最终使得范增离开项羽。项羽性格上的缺陷让他失去的不只是范增。陈平、周殷、英布、韩信他们都曾是项羽的人,可后来纷纷离开了项羽。这与项羽的性格有着分不开的关系。结语作为一个战场杀敌的将军,项羽是绝对够资格的。但让项羽建立一个统一王朝,他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从根上说,项羽就不想建立一个统一王朝。他心心念念的是恢复周王朝的分封制。即便最后他真的征服了各个诸侯,他所建立的也不是统一王朝。另一方面,项羽的能力与个性也不足以支撑他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缺乏管理能力和政治手腕是项羽无法改进的短板。而自大、残忍、猜忌这些负面性格会为他招致更多的敌人。或许没有刘邦的话,项羽可以以军事威压让诸侯短期内臣服。但最终他还是会招致反叛,等待他的依旧是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邦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难怪刘邦能够建立西汉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是哪年建立汉朝,刘邦为什么能成功,刘邦失败的原因

    你真的了解刘邦和西汉王朝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学习分两种,一种是学校这样量产的系统性学习。另一种是根据生活中接触的未知,然后试图去了解,去掌握。刘邦只不过是没有经过量产的系统性学习,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主动去学习的东西一点都不输给系统性学习。刘邦一直都在学习,从未间断,光靠运气

  • 刘邦能够夺得天下 萧何为什么能居首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为什么要杀萧何,刘邦为什么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垓下之战刘邦为何能取胜

    对萧何与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之后按功分封诸侯,给功臣排位次的时候,他力挺萧何居首功。自此之后,萧何位列众卿之首,被称为“开国第一侯”。刘邦这样器重萧何,全都是因为萧何在楚汉之争中立下过3件别人都比不上的大功。拥护刘邦当时,刘邦成功说服

  • 什么是淮南王刘安谋反案?汉武帝时期的惊天大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墓盗了没有,刘公案,刘公案简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淮南王刘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燕王、齐王的案子,固然很残酷,但这并不是政治斗争的极限。没有最残酷,只有更残酷。更残酷的是哪个呢?汉武帝时期有一桩惊天大案:淮南王刘安谋反案。和这件案子的离奇、残酷比起来,燕王和齐王这样的案子就根本不算什么。淮南王刘安

  • 刘邦为什么不杀吕后保护戚夫人母子 除非刘邦是疯了才会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邦死前为什么不保护戚夫人,刘邦死后吕后杀了他三个儿子,薄姬为什么不恨吕后

    你真的了解刘邦和戚夫人母子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除非刘邦疯了,否则绝对不会为了保护戚姬母子就杀吕后。别看刘邦是个流氓出身,但人家在大事上不糊涂啊。戚夫人虽然漂亮招人喜欢,但汉朝创建不久,后面的事情能指望戚夫人吗?在治国上,漂亮可不顶一点用啊。更何况,吕后的势力可不小,吕后是在刘

  • 曾抵御六十万大军的朱文正,为什么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子明为什么放回来了还要叛变,朱瞻基打过仗吗,明朝的朱文正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文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关于农民起义的事情,其实还是有很多的。但是能够最后获得成功登上皇位,甚至是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的人就很少了。说到这里,大家肯定是想到我们的明太祖了。他从小出生在一个特别贫苦的家庭中,小时候就给地主们放放牛。在当时他

  • 同样都是为北宋议和 寇准和秦桧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寇准简介,寇准和包拯是什么关系,李清照是南宋还是北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寇准和秦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北宋时期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南宋和金国进行了绍兴和议,但为何主持议和的大臣结局迥然不同呢?其实,这主要与议和大臣对议和结果的争取程度以及对国家的益、害有关。寇准的议和为宋朝争取了利益,是当时情形下超出预期的好结果。北宋在宋太宗赵光义

  • 玄武门之变到底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李世民会杀害自己的手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如何评价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电视剧,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故事

    说到李世民人们都会想到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也是在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争夺权位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其实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并且也开创了贞观盛世,同时他也造福了很多百姓,并且发展了唐朝的文化与经济。所以在这种值得称赞的事件下,也掩盖了玄武门之战这件事情。但现在人们站在历史的最高端,还会想知道当时玄武门

  • 赵光义坐上皇帝的位置后 赵匡胤的后代地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赵光义把皇位传给了谁,赵匡胤后代继承皇位

    对赵匡胤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上了皇位,但是,他却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让天下百姓重新过上了相对安宁的生活。因此,不管是在朝臣,还是在百姓中,他都拥有极高的威望。赵匡胤虽然杯酒释兵权,解决了开国将领手握重兵的问题,可是,

  • 道光最不喜爱的皇子,奕誴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一受封疆韩朗到底爱皇上还是华容,爱新觉罗奕誴,光绪是奕譞第几子

    如果家中子女众多,父母对每个孩子的爱也许不一样,乖巧懂事的孩子惹人疼爱,而调皮捣蛋者挨揍较多,普通家庭如此,古代帝王之家也是这样。清朝的道光皇帝,虽然在位时间长达三十年,身体也没大毛病,却只有九个儿子,跟他祖父乾隆差距不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这九位皇子里面,道光究竟最

  • 王之涣一生只写了六首诗,却有两首流传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之涣一共写了多少首诗,王昌龄写过哪些诗,白居易写了多少首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群星闪耀的唐代,那些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许多经典诗歌,凝聚着古人的汗水与才华,已成为无可取代的文化瑰宝。在众多诗人当中,王之涣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不追求诗的数量,更注重其质量,一生只留下6首诗,其中两首流传千古,几乎无人不知。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