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为何要三次将李世民打发回家?原因是什么

李世民为何要三次将李世民打发回家?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839 更新时间:2023/12/15 5:54:17

每当一提起李世民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说起房乔这个名字,也许大家听起来会比较陌生,不过,若提到房玄龄,人人都会想到:那个大唐开国元勋,与杜如晦齐名的名相。“玄龄”是房乔的字,房乔祖籍齐州,是大唐王朝最瞩目的政治家之一。

很多朋友都将“贞观之治”的功劳全部归于李世民,实际上,这场盛世亦离不开房乔的努力,可以说,房乔在这场盛世的缔造中是居功至伟的。

与大多数惊才艳艳的文臣一样,房乔自幼便展现出超人的文学天赋,天资聪颖,博览群书,擅长提笔行文。在房乔十八岁那年,在考场上脱颖而出,官至羽骑尉,年少成名。除了才华之外,房乔自幼便具有非常敏锐的政治嗅觉。

早在隋朝兴盛时期,房乔就已从种种端倪中看到了隋朝即将走向覆灭。

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公元617年,也就是隋炀帝当政的大业十三年,李氏父子于太原兴兵反隋,李渊次子李世民被调遣到渭北一带与隋军主力作战。值此之际,房乔选择了弃暗投明,毅然决然地脱离治地隰城,成为李世民麾下的参将。

正值创业期的李世民求贤若渴,他早就听说房乔的大名,如今,见房乔主动投效李唐,自是喜不自胜,将其任命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军中的大事小情,李世民必先请教房乔,久而久之房乔已成为秦王府上的谋主。

“玄龄亦自以为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贤臣明主的相遇,使房乔得到了施展理想抱负的机会,为了报答李世民,房乔自投唐之日为李世民尽心竭力,一心一意帮助李唐打江山。每逢唐军打了胜仗,将领们时常会为战利品争得不可开交,唯房玄龄从不在意这些黄白之物,只考虑如何为秦王扩大实力,招揽各路英豪。

除此之外,房乔还具有相马之能,李世民手下的文臣杜如晦,就是通过房乔的极力引荐来到秦王府,最后,成为与房乔齐名的国之栋梁。细心的房乔在李世民征战天下时,还致力于收集各州县民情,以及隋朝出版的书籍,为将来的李唐江山绘制蓝图。这一切的一切,都展现出房乔超乎常人的远见和智谋。

大业十四年五月,李渊终于如愿以偿,篡隋以代之,改国号为唐。

房乔因功劳彪炳,被任命为秦王府记室,并领封临淄侯。随着李唐王朝外患已除,李氏父子的内部矛盾逐渐突显,发生在父子手足之间的权力之争愈演愈烈,主要集中在皇权之争。李世民身为高祖的二儿子,亦是李唐基业的最大功臣,论及功劳远在太子建成和四皇子元吉之上。

随着李世民的声望越来越高,太子建成及四皇子元吉对李世民的猜忌越来越深,认为李世民有朝一日会篡夺皇权,威胁到太子和四皇子的地位。因此,李建成李元吉沆瀣一气,结为政治同盟,打算将二皇子李世民置之死地。

至此,一场发生在李唐皇室的内斗已不可避免。

因为,房乔等人蒙受李世民的栽培之恩,所以,在这场政斗中房乔等秦王府大臣坚定地站在了李世民身后。随着各皇子之间的冲突日渐激化,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房乔主动找到秦王妃长孙氏的哥哥长孙无忌商讨对策,两人就诸子夺嫡一事的看法如出一辙,在一拍即合后两人立即面见李世民,建议秦王“遵周公之事,外宁华夏,内安宗社”。

那么,何为“遵周公之事”呢?

言下之意就是,希望秦王能够效仿周公,铲除包括李建成在内的不安分子,这样才可达到安内的目的,稳固李唐王朝的江山。很快,两人的建议便得到了李世民的回应,以房乔、长孙无忌为首的一众幕僚在秦王府中谋划大计,打算发动宫廷政变将李建成集团一网打尽。武德六年,李世民率领亲兵悍然发动“玄武门之变”,将自己的两位兄弟毙于刀下。

虽然,在这场政变中,房乔并未直接参与到战争中,但是,他始终在幕后总览全局,几乎所有作战方案全部出自房乔之手。政变结束后不久,李渊便主动将皇权让出,禅位于二皇子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将年号改为贞观,是为唐太宗。公元629年,劳苦功高的房乔被委任为尚书左仆射,暂时代理宰相事务。

在随后的二十年时间里,房乔始终行宰相之职,与他保举的杜如晦共掌朝政。在房、杜两人在政坛的配合方面,房乔精于谋略,杜如晦则擅长判断,两人的政治风格互补,紧密配合,时人称二人“房谋杜断”。除此之外,房乔以其严谨的作风和端正的人品得到满朝文武的一致好评,当时的外廷大臣对房乔推崇备至。

并且,李世民更是给予房乔“才兼藻翰,思入机神,当官励节,奉上忘身”的高度评价。就连眼中容不得沙子的言官集团,对房乔的为人和政治能力亦赞不绝口,与魏征齐名的谏臣王珪曾如此评价房乔:“孜孜为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黑”。笔者认为,王珪的评价十分中肯,亦是房乔政治生涯中最贴切最恰当的评价。

《资治通鉴》详细记载了房乔政治生涯的三次危机:

第一次是在公元636年,也就是李世民的原配夫人长孙氏去世那年。在长孙皇后卧病在床时,房乔破天荒地被李世民批评,被停职回家反思。长孙氏听说这件事后,对丈夫说道:“房乔为陛下尽心竭力,一向滴水不漏;对于朝中的机密事务,房乔从未对外透露只言片语。因此,若没有其他原因,还希望陛下不要为难他。”

第二次则是在公元646年,房乔再次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触怒龙颜,被赶回家中面壁思过。为此,许多文武大臣纷纷上书为房乔说情,褚遂良在奏章中提到:“房乔自李氏起兵之际就追随陛下,在平定天下时立下不世奇功,在后来的玄武门事件中参与了决策,并在贞观初年为陛下规划了政治格局。倘若论臣子的功劳,无人能出房乔右者。这样的国家栋梁,倘若他没做出兴兵作乱的事,是不应该被赶出朝廷的。就算房乔年迈,对朝政已力不从心,陛下亦应妥善安排他返乡养老,对他以礼相待。臣以为,陛下不应因为一些微小过失,否定一个开国元老的功劳。”

群臣上书后的第二天,李世民便将房乔召回皇宫。

过了一段时间,房玄龄又莫名其妙地被赶回家中,不过,这次《资治通鉴》中并未记载更多的细节。或许李世民是在给自己找台阶,没过多久李世民便声称自己要驾临芙蓉园。房乔闻讯,立即命人在家中来了场大扫除,因为,他猜到李世民此行必会造访房家。

果不其然,驾临芙蓉园只不过是李世民的幌子,他果然在游园后“顺便”驾临房府,然后,“顺便”将犯了错的房乔接回皇宫,仿佛这场风波从未发生过一般。

笔者实在想不通,以房乔如此小心谨慎的性格,他究竟有什么小辫子被抓在李世民手里。根据史籍记载,房乔为人处事滴水不漏。房乔的儿子房遗爱迎娶了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房乔的女儿则嫁给了韩王,房乔顺理成章地成为皇亲国戚。不过,房乔深谙满招损谦受益的至理名言,在李世民打算将房乔任命为“太子少师”时,房乔主动婉拒了升迁,并申请调离政治中枢。

李世民极其倚仗房乔,他并未批准房乔的奏章,并颁布诏书命房乔不日上任,房乔无奈之下,只得兼任太子太师。当太子准备仪仗要对房乔行拜师礼的时候,房乔借故推辞,并未受礼。当时的老百姓听说这件事后,无不对房乔的人品大加赞扬,觉得房乔是一个识大体且明事理的人。在君主专制的时代,唐太宗的驭人之道堪称一绝,是统治者操纵臣子的艺术,也是一种后世皇帝争相效仿的手段。

恩威并施,也就是俗语中的“胡萝卜加大棒”。李世民必须无时不刻地感受到自己对皇权的绝对掌控,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权威。古往今来,无数大臣在这一问题上走错了路,功高震主如年羹者,就是死在皇帝的底线上。房乔深知李世民的底线,懂得何时适可而止,如何急流勇退,如此才能在阴晴不定的政治场上闲庭信步。

倘若,将君臣之间的相处视作一场游戏,那么,只有懂得并遵守游戏规则的人,君臣之间才会协调同步。正因李世民和房乔都懂得这一规则,才有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慧贤皇贵妃高氏有多受宠?死后葬入皇陵,全族被皇帝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慧贤皇贵妃,悫惠皇贵妃,历史上的慧贤皇贵妃

    关于慧贤皇贵妃高氏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在清朝统治期间,历史上有几位下场悲惨的皇后,比如说为太祖努尔哈赤殉葬的孝烈武皇后,被世祖顺治帝废掉的静妃以及被乾隆皇帝“不废而废”的继后辉发那拉氏。与皇后相比较,清朝历史上的皇贵妃大多是命运比较好的,他们或是由皇贵妃亲封,或是由后

  •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为何只当了一年皇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最讨厌的女儿恪靖公主,贞纯王后与惠庆宫之争,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孝淑睿皇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乾隆是一位非常好面子的皇帝,好大喜功,那他亲自挑选的儿媳无论是从出身还是从相貌上来看,应该是非常出众才对。然而,事实证明,乾隆却为儿子永琰(嘉庆帝)挑选了一位包衣出身的儿媳,

  • 与司马懿的长寿相比 曹丕曹睿为什么都短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丕为什么传位给曹睿,曹丕比司马懿大多少,曹睿和曹丕哪个厉害

    对曹丕曹睿短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一个人能活多长,只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后天成长的环境因素。三国中,以虚岁来算的话,曹丕生于公元187年,死于公元226年,一生活了40岁,曹睿生于公元204年,死于公元239年,一生活了35岁

  • 历史上华妃侯佳氏是什么结局?死后由皇帝亲自祭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华妃,兆佳氏,嘉庆侯佳氏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华妃侯佳氏的故事。《金枝欲孽》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清朝嘉庆皇帝后宫的故事,剧中由黎姿扮演的侯佳玉莹表面充满心机,实则内心单纯善良,为了母亲才变得趋炎附势,努力向皇上邀宠。她将自己的真心严严实实地保护起来

  • 被称为天下奇才的主父偃,为何会被灭满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汉天子主父偃,主父偃和东方朔,主父偃是什么人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主父偃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任用了不少贤臣猛将,在他们的辅助下,开创了“大一统”的盛世局面。在这些人物中,有一位堪称天下奇才,他出身贫寒,却才华横溢,帮汉武帝积极谋划,解决了国内最大的难题。但是到了

  • 历史上颜良是什么结局?他真的被关关羽所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上关羽真的斩颜良文丑吗,关羽斩颜良是偷袭吗,历史上的姜维

    大家好,说起颜良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前面的文章中小编讲到关羽降曹的前因后果。虽然算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污点,但并不能掩盖他对刘备的忠心。小编觉得,如果关羽当时真的一条筋下去,不投降,那只有死路一条,对于他来说,可能还是能得到忠义的名声,但是对于刘备来说,未来要想分得三分天下,那就更加艰难了。所

  • 武则天晚年时,为何会赦免王皇后与萧淑妃的家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嘉靖为什么差点被宫女害死,武则天因为那场政变退位,武则天与萧淑妃的恩怨

    则天最恨王皇后和萧淑妃,晚年时却大赦她们的家人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历史上,大家对于武则天的评价一直都是有褒有贬,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作为一个女人,可以在初唐时期以一己之力在位15年,的确让很多男人都不得不佩服她的政治谋略和抱负。有人觉得她自己自立门户做皇帝,完全就是

  • 司马懿在曹操身边潜伏了那么多年 司马懿为何迟迟不敢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睿为什么能镇住司马懿,司马懿一开始就想篡位吗,甄宓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懿造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魏国、蜀国、吴国打打杀杀,最后被魏国的司马懿统一。司马懿是一个有才华、有智慧、有谋略的狠人,但在曹操在世时却非常憋屈,甚至在曹操面前装病装傻。曹操在世时,他为什么不敢显示自己的威风?因为司马懿没有机会造反。第一,曹操在

  • 田千秋为什么会被汉武帝器重?他有什么能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帝和田蚡的关系,汉朝宰相田,汉武大帝舅舅田蚡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田千秋为什么会被汉武帝器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真正的历史远比小说精彩,这句话用来形容西汉某位大臣,简直再恰当不过。他本是身份低贱的守墓人,却凭借着一份奏疏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在短短数月时间里便跃升为位极人臣的丞相,而且一坐就是13年时间,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这位无

  • 王政君的一生有多传奇?一路高升,历经七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早年英明晚年昏庸的皇帝,历史上的王政君和傅瑶,王政君和傅瑶结局

    王政君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到开挂,这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就如电视剧或者书本上写的很多玛丽苏小说一样。里面不管是男主角或者女主角,他们的设定都是像开了挂一样,让人直呼不可能。肯定是假的,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事。但是仔细想一下,这些艺术也是来源于生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