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英宗复辟:与弟弟无关 都是小人从中作梗

明英宗复辟:与弟弟无关 都是小人从中作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818 更新时间:2024/1/19 17:09:59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元旦朝贺被取消。因为从前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起,景泰帝就病了。正月十二日,景泰帝为行祭天礼,带病住在南郊(今北京天坛)斋宫。他把石亨召到榻前,命他代行祭天之礼。石亨看到景泰帝病得厉害,退下后与都督张軏、左都御史杨善及太监曹吉祥商议,如果景泰帝死去,立太子不如让太上皇复辟,这样可以邀功赏。张軏、曹吉祥又把此意告诉了太常卿许彬。许彬认为这样可以建立“不世之功”,立即建议去找“善奇策”的副都御史徐有贞。这个徐有贞是谁?就是在土木之变发生后主张南迁的侍讲徐呈。徐呈在国家危难时主张南迁因而遭到群臣的鄙视,甚至景泰帝一看到他的名字就感到讨厌。于是他就改了名字,叫徐有贞。 石亨等人连夜到了徐有贞家,徐有贞大喜,认为机会来了。他说,这件事一定要让在南宫的英宗知道,而且一定要得到确切答复才可以。

网络配图

石亨等人十六日又到徐有贞家碰头,说:“我们已得到太上皇的确切答复,你说下一步怎么办吧?”徐有贞于是爬到屋顶,仰观天象后,马上又爬下来,说:“时在今夕,机不可失!”当时,守备边境的官员曾向朝廷报警,徐有贞说,就利用它做借口,以防备万一为名,调兵进入大内,发动政变。徐有贞临行前焚香祝天,与家人诀别说:“事成社稷之利;不成门户之祸。归,人;不归,鬼矣!” 徐有贞与石亨、张軏找到太监曹吉祥等,收了各宫门的钥匙。夜四鼓,他们打开长安门,率领群从子弟家兵千余人,混在守御官军中进了宫。

进宫以后,徐有贞又锁上了门,把钥匙投进水中,说:“万一内外夹攻,事去矣。”——大家看,这分明是一种破釜沉舟的赌徒心态!石亨、张軏一切都听徐有贞安排,不知该怎么办。 这时天色还不亮,张軏等心里没底,不免惶惑,徐有贞催促快走,张軏说:“事成了吗?”徐有贞说:“肯定能成。”他们走到南宫城,门锁着打不开,敲门没人应。一会儿,隐隐听到城中开门声,徐有贞让众人将大木悬挂,数十人举木击门,又让壮士跳墙进入,内外配合拆毁宫墙,破门而入。徐有贞冲进宫,见到太上皇坐在烛光下。太上皇被眼前的阵势吓得不轻,问道,你们要干什么?众人一起跪在太上皇面前,合声请太上皇登位。徐有贞命士兵抬过乘辇,扶太上皇登辇。士兵们都心惊胆战抬不起来,徐有贞等人见状,便亲自帮着抬走。

这时,天已经亮了,太上皇坐在辇中顾看左右,各人纷纷报上自己的官职姓名。行至东华门,管门的不让进,太上皇说:“我太上皇也。”于是进门,众人把太上皇拥到奉天殿,黼座还在角落上,众人把它推到中间,扶太上皇登座,大鸣钟鼓,并打开所有的门。这时,百官正在宫墙下等候景泰帝上朝,忽然听到殿上鼓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惊愕中,徐有贞出来向大家喊话:“太上皇复位了!”说完催促大家入贺。百官在惊骇中入宫拜谒,太上皇说:“卿等以景泰皇帝有疾,迎朕复位,其各任事如故。”他命徐有贞入内阁,参预机务,改元大赦,以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这一天是正月十七日,宫廷政变成功,史称“南宫复辟”,也叫“夺门之变”。

网络配图

夺门之变是一场宫廷权力斗争,它虽然没有改变明朝的国策或大势,但在君臣格局上却是一次大的反复。 正统十四年间,身为帝王,英宗未曾做过什么失德之事。只是因为当时急于建立功业才导致“土木堡之变”的发生,等到英宗回到北京,住进南城做太上皇时,老百姓还念着他当年的好处,“天下人心向慕不衰”。特别是在景泰帝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时,臣民们对他开始失望。所以,当明朝人一听说太上皇复辟了,无不“欢忭鼓舞”。但是,身为夺门功臣的石亨、张軏等人在英宗复辟后却居功自傲,窃弄威权,导致老百姓对英宗也产生了失望的情绪。

对于复辟这一事件,徐有贞、曹吉祥、石亨、张軏这些小人本来是为着自己的功名利禄而谋事的,从始至终他们都抱着赌徒的心态,“冒九死为之,机尽危,胆识尽大”。首辅李贤认为,如果景泰帝真的病得不行了,他们可以率领文武百官出来请英宗复位,何必如此兴师动众?有人评价李贤的观点说,这是痴人说梦之言!以前的人说,在朝堂之上,“呼吸之际有雷有风”,唐武宗、宣宗与宋理宗登极时的事难道不值得借鉴吗?在那个关键时刻,东宫之事还没安排好,皇位的归属自然成为一切政事的焦点。景帝病重的时候,自然有图谋富贵的人要预谋起事。 英宗复得帝位后的二三日间,英宗文武首功之人列侍文华殿。英宗很高兴,对诸臣说:“朕的弟弟病好了,现在已经可以喝粥了。这件事不关他的事,是小人从中作梗。”

网络配图

明英宗复辟第二天(十八日),就下诏逮捕少保于谦、王文,学士陈循、萧、商辂,尚书俞士悦、江渊,都督范广,太监王诚、舒良、王勤、张玉下狱。他又命副都御史徐有贞以本官兼翰林院学士直内阁,典机务寻进兵部尚书,兼职如故;将前礼部郎中章纶从狱中释放,提拔为礼部侍郎——因为章纶曾经上书建议恢复英宗长子朱见深的太子地位。 二十二日,明英宗下诏,杀害于谦、王文,籍其家,罪名是意欲迎外藩继大统。明英复辟时,徐有贞嗾使言官弹劾王文倡议迎立外藩,并且污蔑于谦。王文、于谦等被关入监狱。但经过勘察,说于谦、王文迎立外藩并无实据,因为要迎立外藩必须动用有关金牌符敕,而金牌符敕并未动用,仍在宫中。当时景泰帝执意要废掉原太子,当自己的儿子成功被立为太子后,景泰帝赏赐廷臣,王直得到赐金扣案顿足,说:“此何等事,吾辈愧死矣!”景泰帝病重时,所谓于谦等要迎立外藩,也是要恢复原太子的储位,并非如所传要迎立襄王世子。但是徐有贞说:“虽无显迹,意有之。”司法官员萧维桢等阿附石亨等人,竟以“意欲”二字定案。“王文嗔怒,目如炬,辩不已”。于谦对他笑一笑说:“辩生耶?无庸。彼不论是有无,直死我耳。”定案后,英宗于心不忍,说:“于谦曾有功。”徐有贞直奔英宗面前,说:“不杀于谦,今日之事无名。”英宗这才下了决心。将王文、于谦与太监王诚、舒良、王勤、张玉处斩,妻子戍边徼。 对于明朝来说,于谦有再造之功。英宗陷于北庭,廷臣有主和者。于谦说:“社稷为重,君为轻。”所以说也先抓了一个无用的人质,英宗也因而得以回还,但是于谦也就此种下了祸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为雍正帝平反!让后世仰望的六大历史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皇帝,大家对他的评价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抄家皇帝,没有什么政绩可言,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历史终究是抹不去他的历史功绩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雍正皇帝让后世仰望的六大历史功绩,以下见分晓。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一, 整顿吏治康熙往年吏治松散,贪污丛生,官员腐化堕落,国库空虚;

  • 朱允炆剃发穿袈裟 大文豪方孝孺愚忠诛十族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允炆杀的叔叔都有谁,方孝孺真的被诛十族了吗,人不能愚忠

    1402年六月,朱棣攻陷国都应天,朱允炆一看,咱的好日子到头了,他在皇宫里放了一把火,想要自焚了事。一位老干部赶紧拉住他:“您可千万不能想不开呀!太祖去世之前,曾经给您留下一个铁箱,说万一大难临头的时候,要打开这个箱子,现在是时候了。”朱允炆一听,也想起有这回事,赶紧找到那个箱子,打开一看,里边有三

  • 历史上因吃丹药而死的皇帝:最多吃200斤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帝养成计划2丹药配方及作用,古代服丹药死的皇帝,明朝吃丹药死亡

    皇帝炼丹,这当然是绝密事件,在官书正史上不可能有记载。可是,在清宫秘档中仍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记载皇宫日用物品的内务府账本《活计档》,就披露了雍正皇帝炼丹的一些情况。最早出现的有关记载,是1730年冬天的《活计档》四则。这四则档案向人们透露,1730年末,在圆明园东南角的秀清村,在内务府总管海望和太

  • 乾隆皇帝与皇后嫂子乱伦引发的清宫迷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魏璎珞钻皇上被窝是哪一集,乾隆为什么那么恨继后,延禧攻略太后杀母夺子

    原来,她就是皇后的亲嫂子,内务府大臣傅恒的妻子。这时的乾隆帝,恰似灵魂出了窍,糊里糊涂跟着太后出宫,一路上也无心观赏园中美景,老想着跟在皇后身后的美人,不时又回首去看。那位傅夫人似乎觉着了皇帝的多情,也有意无意用眼光去迎接。网络配图乾隆皇帝25岁登位,做了60年皇帝,又做了4年太上皇,享寿89岁才驾

  • 贵族皇帝与草根皇帝:功臣生死要看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贵族与草根出身的区别,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爵号,女主是贵族

    在汉族开国皇帝中,真正草根出身的只有两位,一是刘邦,一是朱元璋。刘邦,三代贫农出身,小时候连个大号也没有,人称刘季(刘三或刘四)。素小无赖,后来混上了泗水“亭长”。(按现在农村人口规模来看,“亭长”根本到不了乡一级政府,也就是相当于现在小村的“治保主任”,或大村的“片书记”。)估计还拿不到国家的俸禄

  • 四爷很忙:雍正皇帝的妃子生过龙凤胎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正有多少个妃子,雍正皇帝的皇后及嫔妃,乾隆儿子为何只活下来四个

    根据记载我们知道,历史上的熹妃钮祜禄氏只有乾隆皇帝这一个孩子,显然弘曕肯定就不会是熹妃钮祜禄氏所生的。那么,弘曕究竟是谁的孩子呢?爱新觉罗·弘曕是雍正的第十子,序齿排行为第六子,是乾隆最小的弟弟。他生于1733 年,母亲是谦妃刘氏。谦妃刘氏,管领刘满的女儿,1714 年生;1729 年入宫,初为刘答

  • 隋文帝为何被骁勇善战的突厥人称为圣人可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骁勇善战同义词,形容骁勇善战的字,从骁勇善战到能歌善舞

    隋朝立国之初,突厥屡犯边境,在反击战中隋文帝文武并用,既有挑拨分化,又有军事打击,把突厥生生地给分裂成两部,东突厥部启民可汗称臣,愿意内附,上隋文帝尊号“圣人莫缘可汗”,称赞他“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圣人可汗。今是大日,愿圣人可汗千岁万岁常如今日也。”图片来源于网络的确,他也当得起这个称号

  • 揭秘清朝同治帝死因之谜:天花还是梅毒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莫扎特死因之谜,光绪帝死因,咸丰帝死因

    清入关后第八代皇帝同治,是叶赫那拉氏(慈禧)于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所生,同时也是咸丰皇帝(奕)的独子。同治六岁时即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登基称帝,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亲政。但他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即病逝,此时距其亲政日期不到两年。对于载淳的死因,众说纷纭,有的说载淳是死于天花

  • 野史传说:刘邦竟是母亲去河边洗澡所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传说未梦时的意思,刘邦逃亡路上推老婆儿子下车,刘邦抛弃妻儿

    汉朝的开创者刘邦出身农家,本是一普通人,为使民众信服,当上皇帝以后编造了许多传说,这些都被司马迁记录在《史记高祖本纪》里,比如说以下几则故事。刘母感应生子网络配图刘邦是沛县一农家子弟,论出身自然比不上贵族之后项羽。为了弥补自己出身的不足,他便编造出了一个母亲感应生子的故事。那是一个中午,刘邦的母亲去

  • 隋文帝为何怕老婆:其发展离不开皇后谋划?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太宗为什么娶隋朝公主,隋文帝只有一个女人吗,隋文帝为什么怕老婆

    隋文帝叱咤风云,平定南北,统一天下,是一个难得的贤君,不过,在后世对他的评价中,他也因为怕老婆而名列榜单,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自古以来,皇帝是天下人的主子,掌握着天下人的生杀大权,无数佳丽们磕破脑袋也想赢得他的宠信,按说皇帝是没有理由惧内的,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