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建文帝的结局:朱棣恩师曾奉命赴川寻朱允炆

建文帝的结局:朱棣恩师曾奉命赴川寻朱允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913 更新时间:2023/12/11 20:49:26

朱元璋在位时,浙江金华府兰溪县有个叫唐祥泰的人,担任五经博士、都御使。唐祥泰有3个儿子:唐瑜、唐瓒、唐瑞。唐瑜的先祖,是北宋神宗皇帝时的宰相唐介。

唐瑜中进士后两年的1381年,朱元璋调他去担任东宫教谕,近言日讲官,成为四皇子朱棣的专职老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教谕,是一个学官的名称,意思是正式教师。日讲官又是什么意思呢?也是一种官名,主要工作是帮助皇帝敷陈经史、回答皇帝咨询,顺便也做做皇帝的秘书,记录皇帝的言行。明朝时,日讲官一般由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学者充当。由此可见,唐瑜当时是多么地受朱元璋同志的信任和重用。

也许,当时给朱棣上课的唐瑜根本不会想到,眼前这个四皇子今后会成就一番帝业。不过,在唐瑜眼里,四皇子就只是他的学生,他有责任教好。唐瑜对朱棣潜心授业解惑,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强调“强国富民”的政策,极力推崇“平民教育”的思想,对朱棣的影响巨大。朱棣称帝后,唐瑜又辅佐了他3年。

永乐3年(1405年),朱棣召见唐瑜,要给他官职。唐瑜连忙推辞说:“臣老矣,不能为陛下任使也。”朱棣不干,坚决要唐瑜出来为国家发挥余热,唐瑜也坚决不干。如此三番推辞后,朱棣才勉强答应唐瑜告老还乡。

回到浙江金华府兰溪县老家的唐瑜,在安度晚年的幸福时光中,也没有闲着。在他看来,当了一辈子的帝师,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皇帝,全靠教育啊!所以,他要把有限的余热发挥到无限的教育事业中去。于是,唐瑜筑室讲学,开办私人学校,取名叫“五经儒籍讲堂”。

如果历史就这么发展下去,唐瑜会在散发余热的幸福生活中渐渐老去,直到去世。可是,余热还没发挥几年,他却带着家人大老远地跑到了四川宣汉的乡坝头住下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事的确让人费解,作为帝师,朱棣对他尊敬有加,不可能加害于他,还有谁敢去动他?他不可能是为了避祸而远走他乡。难道是唐老爷子出于对西部大地的热爱,突发奇想想去西部搞开发改行开农家乐了?

唐瑜举家迁到宣汉,当然是有原因的,而且非常神秘,神秘得让我们现在都只能推测,而不敢下定论。其实,唐瑜的一生都比较神秘,他的生卒年至今都无从确证。他的存在,似乎都是为了朱棣。从1381年开始担任朱棣的老师,到1405年告老还乡,25年里,他都在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地潜心授教、辅佐朱棣。

尽管神秘,但我们可以从唐瑜入川的线路“寓夔至达迁东邑”看出一些端倪来。夔就是夔州,即现在的重庆奉节,是长江上的一个重要城市。从汉代起到20世纪初,奉节一直是巴渝东北部的政治、经济、化和军事中心。“至达”中的“达”是达州,达州自古以来也是川东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东邑”是东乡县,宣汉县的旧名。

“寓夔至达迁东邑”的意思是说,唐瑜从浙江出发后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先在奉节暂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到了达州,最后定居在宣汉。他为什么要这么走?从他在夔州暂住一段时间可以看出,他在从浙江出发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很像是随性游玩。

这不合常理,一大把年纪了,不在家里好好享受天伦之乐,干嘛要带着一大家人跑出来漫无目的地游玩?真有那么好玩的吗?这一路上都是高山峡谷,没有高速路,万一半路上生病了怎么办?那个时候又没有直升机可以进行医疗援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唐瑜一定是身负了特殊使命。什么使命呢?监视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在朱棣攻入南京后,就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至今,关于朱允炆的各种传说比比皆是。当时朱棣很着急,无论如何都要找到朱允炆才能心安。他先是组织了大量的秘密行动队在国内到处寻找,后来听说朱允炆可能逃到国外去了,又叫郑和七下西洋去寻找。最后,朱棣又得到消息说,朱允炆跑到四川来了,在一个寺庙里安身。

尽管此时朱棣的政权已经很稳固,朱允炆也没有咸鱼翻身的可能,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得小心提防才是。为了不打草惊蛇,最好的办法是悄悄派人去监视。派谁去呢?恩师唐瑜成了朱棣的最佳人选。唐瑜本来就对朱棣忠心耿耿,接到朱棣的密诏后,自然会不顾年老体弱,义无反顾地执行命令。

从唐瑜入川的线路可以看出,唐瑜最初应该是不知道朱允炆究竟在四川什么地方,他一路走一路打听,最终打听到朱允炆在达县龙滩乡的中山寺里。因此,唐瑜就到了宣汉前河兰木沟定居,忠诚地执行监视任务。兰木沟的对岸是南坝,那时的南坝,已是三峡地区通川北和陕南的重要驿站。

那么,朱允炆真的是在四川吗?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和历史遗迹考证,朱允炆在逃出南京后,隐姓埋名,四处云游,最后有可能来到了四川。朱允炆先后到过泸州、重庆、邻水、大竹、通江、巴中、南部、阆中和达州等地,所到之处,留下了大量遗迹和传说。

明代宗景泰年间(1450-1457年),朱允炆病死在中山寺。明代宗听说后,叫礼部僧房司选派高僧印秀前往中山寺治丧。印秀把中山寺扩建为“通州第一梵刹”,还按帝陵标准,在中山寺东边修建墓室,至今地宫仍保存完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万历年间,明神宗又命吏部尚书卫承芳督工整修中山寺,立下《重建中山寺碑记》传与后世,还建造明惠庙作为纪念。明惠庙如今已毁,但至今仍有两株根深叶茂的黄桷树。

建文帝朱允炆又称惠帝,这明惠庙名字取得奇怪,修得也蹊跷。如果不是为朱允炆修的,您说是修给谁的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晚年为何要谋划诛杀亲子燕王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朱元璋诛杀功臣的三个阶段,朱棣和朱元璋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破大明帝国的首都应天(南京),皇宫失火,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最终朱棣以藩王造反的手段取代侄子,登上了皇帝宝座,这一年距朱元璋去世仅仅四年。朱元璋是历史上白手起家的典范,可以说是历代开国皇帝中出身最差的,因此可以说他的能力绝对是卓越高超的,其政治能力更是突出。这样一个英明睿

  • 朱棣的妹夫梅殷上朝时落水谁是幕后的凶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棣为什么要杀解缙,不上朝的皇帝,朱棣为什么要谋反

    永乐二年(1405年)的冬天,朱元璋的次女宁国公主突然得到噩耗,自己的丈夫梅殷在上朝时落水身亡。宁国公主心里明白,丈夫的死必然与自己的四哥朱棣脱不开关系,于是她进宫找朱棣算账。她扯住朱棣的龙袍大哭,向朱棣要丈夫的下落。朱棣笑着安慰道:“为主迹贼,无自苦。”然后先加封梅殷两个儿子的官职,缉拿“凶手”,

  • 解密永乐帝为啥要名士方孝孺起草登基诏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403年朱棣(明成祖)从阿侄朱允炆(明惠帝)手中夺取皇位后,要向天下人告发一份“登基诏”,朱棣这时要方孝孺给他起草。这难道是朱棣朝中无人吗?不!这里暗藏着朱棣狠毒之心。图片来源于网络朱棣早已知道方是朱允炆改革创新的大力推行者,君巨之间,可谓志同道合。在“靖难之变”中,朱允炆讨伐燕王的檄文也是方

  • 谁是三国中最令人钦佩的男人?连曹操都佩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最被低估的十个人,钦佩啥意思,三国时期颜值最高的男人

    曹操一世枭雄,能让他钦佩的男人会是谁呢?三国争雄的年代,英雄豪杰辈出。宛城之战中,就出了一个名将,怒杀曹操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网络配图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正月。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之后,率军讨伐宛城张绣,张绣明知不敌,就率众投降曹操。曹操这个人走到哪儿都要找女人,走到宛城这个地方,接受了张绣的投降

  • 朱棣建大报恩寺塔是为了“报恩”还是“忏恶”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建大报恩寺,朱棣的报应,朱棣武当山

    永乐皇帝朱棣建造的大报恩寺塔曾在秦淮河畔雄踞了四百余年,是明代南京呈献给世界的“天下奇观”。但这座“中国之大古董”也让后人质疑朱棣建塔的目的,并不是他说的要报答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养育之恩,而是一些有识之士所说的“忏恶”。朱棣之残暴胜过朱元璋历史上,朱元璋以残暴著称,他的残暴很大程度上是严惩腐败的一种手

  • 此人写下一句流传千年的诗,被误以为是李白写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只取一瓢前一句,经典咏流传里面的诗词,经典咏流传57首诗

    生活在现代,很多人都知道网恋有风险,网恋需谨慎。在没有见到真人之前,双方再怎么聊得来都有些不稳定;一旦对方的长相不符合你的理想状态,这段恋情就告吹了。这个道理古往今来都一样,比如在中国历史上,就有一个才子因为其貌不扬,错失了娶宰相女儿的机会。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 哲哲皇后为皇太极生下三个女儿吗,那她们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皇太极为什么娶了哲哲,又娶了,哲仁王后谁是坏人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哲哲皇后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说起历史上的哲哲皇后,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哲哲是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孝庄和海兰珠的亲姑姑,她雍容大度、高贵美丽,一生即使没有生儿子,依然稳坐皇后之位,也赢得了皇太极的敬重,哲哲皇后没有生下

  • 清朝唯一被处死的公主,哈达公主犯了什么罪?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沙特公主被处死,拜占庭末代公主,公主被杀

    通常来讲,公主都是金枝玉叶,就算犯下再大的过错,皇帝也会包容他们,在古代,并不存在“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情况。清朝的公主们也是一样,她们出身高贵,生活无忧,为什么会出现被处死的情况呢?而且皇帝还下旨凌迟,刀割300下,她究竟犯了多大的罪过?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 王昭君是如何变成公主的?一生传奇又充满不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昭君悲惨的一生,王昭君后人,王昭君文成公主是一个人吗

    王昭君是如何变成公主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和项羽的对决中,刘邦以英勇应战与耍赖皮相结合的方式胜出了,将天下变成了刘姓。刘邦回想起当年自己还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又看看现在,已经一跃成为了天子,一路走来,颇多艰辛。因此,初登帝位的他特别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帝王生活,每天

  • 汉桓帝比起后来的汉灵帝有何不同?汉桓帝贵有自知之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灵帝宋皇后,大汉之我是汉灵帝,桓荣与汉明帝的故事成语

    历史上汉恒帝统治时期国家财政匮乏,遂公开卖官鬻爵,政治愈加腐败。桓宗本人爱好佛事,荒淫游乐无度,宫女多达五六千人,这些都只是野史秘闻,没有真正的资料参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提到东汉的汉桓帝时,往往把他和后来的汉灵帝相提并论,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里也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