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高宗称帝后遭遇兵变被逼退位是谁冒死相救?

宋高宗称帝后遭遇兵变被逼退位是谁冒死相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640 更新时间:2023/12/29 11:47:18

宋高宗最意外和痛苦的事,莫过于上台不久即遭遇兵变,蹈入了他祖上曾想方设法欲避免的危机。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靖康之变"后,金军本已北去,当他们听说宋高宗称帝后,又挥师南下,要将新朝扼杀在萌芽状态。

而新皇帝宋高宗?金军追来,他不思抗战,只顾南逃,把大片大片的土地拱手让给金人。同时,他还赏罚不公,重用宦官,宦官又瞎指挥,狐假虎威,致使一个个重镇要塞失守。1129年二月,金军突袭了宋高宗临时驻地扬州,宋高宗仓惶出逃,扬州失守。

网络配图

面对如此残局,驻军于杭州奉国寺的鼎州团练使苗傅和御营副将军刘正彦两人牵头,发动兵变,逼迫宋高宗下台,要求他禅位于他那年仅三岁的儿子,并让宋哲宗皇后隆佑孟太后垂帘听政,实际上是架空皇权,拥兵自重。

千钧一发之际,当时驻守平江府(今苏州)的张浚,传檄中外,号召讨伐苗傅和刘正彦,并组织刘光世韩世忠张俊等大将,率所部勤王。张浚在誓师大会上说:"听说兵变者出重赏买我的人头,如果我的平叛行动违背天意和民心,大家可拿我的头拿去领赏。倘非如此,请各位听我号令,畏缩不前者,将军法处置!"官兵发誓效力。于是,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苗傅和刘正彦被打败,出逃不久被活捉。至此,"苗刘政变"平定,宋高宗终于消灭了心腹之患,重新登上了帝位。

说说张浚这个人。张浚是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出身名门,据说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张浚很小,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计氏辛苦地担起了养家教子的重担。张浚刚能开口说话,计氏就安排他诵读父亲撰写的文章,刚能动笔写字,计氏就以父亲的言行教育他,含辛茹苦,日夜陪读。在母亲的教诲下,张浚品学兼优。

1116年,北宋还未灭亡时,张浚到首都开封,进入太学,刻苦攻读,于1118年考取进士,步入仕途。进入仕途后,他在陕西、四川一带任过县令、州府士曹等小官。1126年,秩满回京,出任太常寺主簿。当年底,金军攻攻陷开封。面对外族凌辱,破碎山河,张浚悲痛万分。

网络配图

当金人立张邦昌为大楚皇帝,企图以傀儡政权挟制南方时,张浚不甘屈服,逃入太学,保持了气节。不久,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改年号建炎,是为南宋高宗。张浚听说赵构称帝后,便日夜兼程,跑到应天府,希望为新朝效力,抗击金兵。当年,他被任命为枢密院编修,随即升为殿中侍御史。

张浚敢言。宋高宗登基不久,他上书论事,提出:"朝廷当务之急应该整顿军务,积极备战,时常保持抗敌的警惕。"张浚敢于直言的性格,给赵构留下了深刻印象,提拔他为礼部侍郎,还充满感情地对张浚说:"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想有所作为,希望你留在我的左右,辅佐国事。"又重用他为御营使司参赞军事。此后,张浚进入了赵构的政治决策层。

不过,对于宋高宗来说,南宋新朝刚刚成立,草创匆匆,风雨飘摇,外族入侵,刀光剑影,稍不小心就有胎死腹中的危险。果然,这位有着"泥马渡康王"美丽传说的赵构,上台不久便遭遇人生大难,几乎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幸亏张浚果断处置,力挽狂澜,才幸免于难。

当时,对于四面楚歌的赵构来说,张浚的出现,那才真是一匹天上下凡的"神马",最终让他平安着陆,化险为夷,重新坐上了皇位。因此,赵构对张浚牵头组织平定"苗刘政变"的英勇表现和卓越功劳,简直感恩戴德。赵构重任张浚为知枢密院事时,竟然亲笔书写诏书,于行宫单独召见了他,问劳再三。

网络配图

赵构还感慨地对张浚讲了个故事,说苗傅和刘正彦叛乱期间,苗、刘二人曾借太后名义下诏,要贬张浚到湖南郴州。当身边人告诉他这一情况时,他正在喝汤,听后一惊,一碗汤全部倒在了手上,留下了烫伤。说完,赵构伸出受伤的手,给张浚看,其亲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此后,张浚便追随赵构,为南宋新朝效力,最后当上了宰相。值得补充一句的是,张浚还是南宋理学大师张栻的父亲,可谓虎父无犬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雍正凭什么继承康熙帝位?理由竟是因为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康熙帝把清朝管理得国盛民安,盛世和平,不过后期也因为几个皇子争皇位而让康熙帝焦头烂额,最终皇位传给了皇四子胤禛,就是后来的雍正。要说诸皇子当中,胤禛并不是最出色的那个,当时十四阿哥、八阿哥都是上乘人选,为什么康熙偏偏就选中了皇四子呢?当时也有人出来质疑,说皇四子伙同当时的大臣把康熙的遗诏纂

  • 朱元璋生活由卑贱走向富贵却由自信走向自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宽容大度,能善待功勋。然而中晚年却导演了一幕幕暴行,这是因为朱元璋的自卑心理在作怪,进而导致了人格的扭曲,这一点史家基本达成共识。图片来源于网络早年朱元璋被迫到皇觉寺为僧,曾饱尝世间冷暖人情,后投效郭子兴部下,很快成为一名战将。朱元璋善于挖掘人材

  • 无聊给宠物封官的史上第一混账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最出格的一件事就是他某天突发奇想,给自己的狗、马、鹰、鸡封成仪同、郡官、开府等大官。在他看来,满朝的文武大臣还不及自己的宠物们听话、好欺负。在摇尾乞怜的动物身上找自尊,高玮可谓可怜人一个。北齐皇室或贵族的日常生活中国的封建王朝每到亡国的关口时,总会冒出一两个特别混账的皇帝,大行亡国之道,搞出一些只有

  • 历史曲解了魏忠贤吗?对大明有功劳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在很多人眼里他是毁于太监之手,魏忠贤就是其典型代表,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对于大明王朝的末期,我们应该知道一个人,他比皇上都有实权,皇宫内院设立自己私家兵力,他就是被骂了上百年的宦官——魏忠贤。我们细数整个大明王朝如果没有魏忠贤的话那么整个皇宫或者天下的黎明百姓会怎么样?一些

  •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鼓励百姓“越级上访”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上访”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意表达方式。古史记载,尧舜时,朝前树立旌幡,民众对政务有所建言,都可来旌下陈述;各交通要道都竖立“谤木”,让大家在上面书写情况,反映对施政者的批评。到了西周,谤木古制依旧,又添了路鼓与肺石。有冤无门者击鼓申诉,可将冤情直达于上;另在朝门外挂一块形状如肺的石头,凡“穷民”“孤

  • 晋朝皇后杜陵阳出生名门:人生比织女还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晋朝皇后杜陵阳出生名门,一出生就注定了要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小皇帝司马衍最近比较郁闷,母后和舅舅给他找了一个没长牙的皇后:杜陵阳。这杜家可谓家室渊源,杜陵阳的曾祖是将军,在晋初战功卓著,为司马家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祖父是西晋惠帝时期的丞相;到杜陵阳的父亲杜乂时,杜家已经有了爵位。杜乂早亡,按说,他的

  • 古今三千事:诸葛亮为什么要扶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近乎于妖的人物,他几乎天文地理无所不知,但又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他以一己之力抗魏联吴,鞠躬尽瘁直至星殒五丈原,有时回头想想,他一个如此聪明绝伦的人物,在那军阀混战的三国时代,为什么就不想黄袍加身,而去扶那扶不起的刘阿斗呢?网络配图东汉末年,狼烟四起,群

  • 关羽大意失荆州与诸葛亮战略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大意失荆州是妇孺皆知的桥段,但其实如果诸葛亮战略稍作调整,大意失荆州的桥段就会变成虚构的戏文。当我们论及蜀汉政权得失的时候,总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论点,说蜀汉的荆州战略是错误的,这样的认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为什么不把荆州这样的战略要地作为政治经济的中心,二是为什么派关羽镇守荆州。第二个问题,昨天我已

  • 这个皇帝太重口!揭秘史上独一无二的恶魔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人将走进历史的舞台,这个人绝对是人类史上,独一无二的恶魔。宋孝武帝刘骏于公元464年驾崩,他的嫡长子刘子业即位,年号永光,刘子业即位时年仅十六岁。对于这位仁兄,历史上有两本书清清楚楚地记载了其事迹,一本是梁朝沈约编著的二十四史之一的《宋书》,另一本是《资治通鉴》。历史记载中的刘子业,如果可以找出

  • 朱棣为何得不到朱元璋的信任不传位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有26个儿子,但是成器的不多。他越到晚年越发愁——这么大的江山,我死之后,交给谁来坐?长子朱标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朱标传说为马皇后亲生。朱元璋一登上皇位,就给马皇后吃了颗“定心丸”,册立13岁的朱标为皇太子,即未来的国家领导人,也算是对得起这位相濡以沫的奇女子。朱元璋聘请浙江名士宋濂等人为太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