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大意失荆州与诸葛亮战略有关?

关羽大意失荆州与诸葛亮战略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157 更新时间:2024/1/17 15:25:23

关羽大意失荆州是妇孺皆知的桥段,但其实如果诸葛亮战略稍作调整,大意失荆州的桥段就会变成虚构的戏文。

当我们论及蜀汉政权得失的时候,总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论点,说蜀汉的荆州战略是错误的,这样的认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为什么不把荆州这样的战略要地作为政治经济的中心,二是为什么派关羽镇守荆州。第二个问题,昨天我已经谈过,今天来谈谈第一个问题。

网络配图

关于选择益州而是不荆州作为蜀汉的重心。我们看看这两个州的地理位置,荆州全境就算不包括两广一带,也包括了两湖和现在河南省的南阳一带。益州则包括益州盆地及周边包括云贵一带,从土地面积和人力上讲,大致是差不多的,但从开发上来讲,尽管成都平原一带有个都江堰,但荆州特别是北荆州早前是楚国的中心,后来是刘秀发迹的地方,益州肯定是不如的。

那么,我们是否就认为刘备(或是诸葛亮)一定应该选择荆州为基地呢?历史的答案是否定的,他们选择了益州。我认为原因是这样的。

荆州处于各种势力的夹击当中(四战之地,东有孙权,北有曹操,西有刘璋,西北有张鲁),不容易稳定,刘备诸葛亮无论是能力还是实力都没有把握很快打败孙曹,将基地放在这里就是对孙曹的最大威胁,刘备将不得安生。

荆州共有九郡,在刘表时期是天下一大力量,曹操袁绍都对此非常忌惮(刘表本人的能力是另一回事),但刘备先是寄居新野,强龙难压地头蛇,对刘表没什么办法,后来曹操南下,刘备干脆就只剩下刘琦的江夏一点地方了,赤壁之战之后,刘备战得江南四郡,可江陵这个更发达的地方和江夏都被孙权得了,在后来就是借江陵了。

网络配图

从这一串的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刘备的发展实在是很快的,但他的力量太小了,经过大战洗劫后的只有江陵稍发达的五个郡和原来那个荆州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暂时没有力量对付孙曹两家,刘备只好将眼光转向西方,因为刘备那个同宗被公认为不怎么样。刘备并没有准备放弃荆州,一个特殊的事件触发下,在得到部分益州人士的内应过后,他带了不很多的力量(三万人)向益州进发了,留下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一大批文武官员和大量的部队,可见此时他和诸葛亮的心中,荆州地位的重要性。

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刘璋父子经营益州几十年,还是有一定的底子,刘备打了三年,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也非常的辛苦,此时曹操攻打汉中的步伐加快了,如果在曹操攻下汉中的时候还没有拿下益州,刘备深入益州的部队就面临灭顶之灾了,不可能退回荆州啊(那样等于将益州让给曹操,刘备就什么想法都没了),于是只有从荆州增派援军,荆州就只剩下关二爷独撑大局了,还被诸葛等带走了几万精锐部队。

蜀汉没能力顾及荆州了,早就对荆州虎视眈眈的东吴马上动手,主战派的吕蒙等人连续夺下了长沙桂阳,刘备这时候没办法了,亲自带五万人赶到江陵,让关羽带兵三万准备和东吴大战一场,但此时益州又遇到危机(是曹操打下了汉中或是张颌进攻巴西),刘备只有忍下满腔怒火,和孙权划湘江而治,孙权此时得了好处,也不敢过分激怒刘备,于是双方言和,可怜蜀汉在荆州就只控制了江陵,武陵和零陵了。再想把荆州作为蜀汉的一个重心,当然就只是一句空话。

网络配图

综合以上一些情况,我认为,蜀汉关于荆州的战略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实力。但是,综合各种因素,刘备还是有时间做这个临时性的战略大调整。如果想守住荆州,我个人的意见是这样:

第一,在汉中一役时,严令关羽不得从襄樊一线发动大规模进攻。即便在水淹七军之后,关羽主力只在该战线佯动。

第二,命占据东三郡的刘封孟达以一部增援关羽,增加襄樊战场曹军的正面压力。

第三,刘备在拿下汉中之后,以汉中太守魏延为主力,固守该地,保证汉中及益州地区的安全,同时将益州本土拥护刘备的军事力量主力调往汉中前线,以增强该地防御。

第四,刘备率诸葛亮、张飞、黄忠等部以五万大军回援荆州,并以荆州为战略中心。以法正、赵云、马超等人镇守益州,待整体局势稳定之后,刘备可回益州,将诸葛亮留在荆州,协助关羽镇守。

如此,只要蜀汉集团的整体战略在这个关键时期做这样的一个临时性调整。不但荆州不会丢,关羽也不用死。按照史料记载,大概半年后曹操便病故了,刘备诸葛亮的机会就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这个皇帝太重口!揭秘史上独一无二的恶魔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人将走进历史的舞台,这个人绝对是人类史上,独一无二的恶魔。宋孝武帝刘骏于公元464年驾崩,他的嫡长子刘子业即位,年号永光,刘子业即位时年仅十六岁。对于这位仁兄,历史上有两本书清清楚楚地记载了其事迹,一本是梁朝沈约编著的二十四史之一的《宋书》,另一本是《资治通鉴》。历史记载中的刘子业,如果可以找出

  • 朱棣为何得不到朱元璋的信任不传位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有26个儿子,但是成器的不多。他越到晚年越发愁——这么大的江山,我死之后,交给谁来坐?长子朱标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朱标传说为马皇后亲生。朱元璋一登上皇位,就给马皇后吃了颗“定心丸”,册立13岁的朱标为皇太子,即未来的国家领导人,也算是对得起这位相濡以沫的奇女子。朱元璋聘请浙江名士宋濂等人为太子的

  • 慈禧将珍妃当众扒光衣服施杖刑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愤怒了,她没有想到自己平日里喜欢的珍妃这么不给自己面子,所以一气之下,决定从严办理,当场扒去珍妃的衣服进行杖刑,珍妃被打得遍体鳞伤。宫里曾裁减后宫的用度,每人的俸禄越发少了。而珍妃显然是花惯了钱的,裁减后,她的花销根本不够用,亏空越来越大,刚开始的时候,光绪会拿自己的俸禄周济一下珍妃,但因为光绪

  • 中国史上唯一一个“诛灭十族”的皇帝竟是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一些历史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节:当臣子犯下滔天大罪时——比如谋反,皇帝为了警示天下,就会祭出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连坐式惩罚:诛灭九族。何为九族呢?大家比较认可的一个说法是:从自己这辈儿往上数四代:父、祖、曾祖、高祖;再往下数四代:子、孙、曾孙、玄孙,加上自己,一共九族。图片来源于网络可以想

  • 慈禧是如何洗澡你知道吗?竟有如此繁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真实的慈禧太后,慈禧洗一次澡用多少毛巾,慈禧做了哪些好事

    慈禧不仅仅是大清朝晚期政治的掌舵者,各种大小事务她一人说了算,在她的私生活上也是奢华至极,比如洗澡。网络配图慈禧认为人身体的上半部分是天,下半部分是地,地永远不能盖过天,所以洗澡时,上下身要分开洗,洗下身时要重新换一套用具——慈禧太后向来爱打扮,尤其对洗澡特别讲究,夏天是每天洗一次,冬天则是2天到3

  • 三国里众豪杰举世皆输,唯独他一人独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一人之下千面人,吾乃儒雅之士不需与诸将争功,全性两豪杰是谁

    乐不思蜀说的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刘禅的故事。因为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而一直被后人作为窝囊废的代言人,直至今日。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下是《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中的原文。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

  • 明朝灭亡前崇祯皇帝真的不想跑?是跑不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崇祯为什么失败,崇祯皇帝的现存后代,崇祯皇帝和皇嫂关系

    明朝实行的是双都制,所以崇祯皇帝想要难逃,寻求东山再起是完全有机会的,但他并没没有选择这样做。很多人认为这是天子守国门的气节,事实真的是崇祯不想跑吗?河南淇县有一块“扯淡碑”,墓碑顶书“再不来了”,下书“扯淡”二字,墓主曾传为明崇祯皇帝朱由检:李自成攻入北京,朱由检逃脱至此,遁入空门,等待明朝起死回

  • 林则徐虎门销烟时为何不用火烧而是用炮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林则徐该不该虎门销烟,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哪,林则徐虎门销烟简介

    晚清时期内忧外患,民众更是苦陷于鸦片的坑害不能自拔。提到鸦片就不能不提到林则徐,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国人家喻户晓,不过大家都知道林则徐硝烟时为何不用火烧而是用炮呢?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1839年1月,林则徐到达广东,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销烟,得到道光帝支持。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深知鸦片对中国的危

  • 解读曾国藩的这八幅对联:充满着正能量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左宗棠挽曾国藩的对联,曾国藩对联好人多从苦中来,曾国藩千古第一完人对联

    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影响,尤其是对今人有很大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曾国藩的八福对联,感受一下大家的风采。说起曾国藩,历史书一定告诉你他镇压太平天国,但并不仅仅只有这些,他对清王朝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中国第一艘轮船就是在他的倡议下建造的,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

  • “官二代”李景隆:被低估的“草包”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一:拥有真才实学的“草包”李景隆是一个标准的“官二代”,他是明代开国大将李文忠之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孙,是一员虎将,明史中记载,他19岁就参加军队,击败天完军,太祖称他骁勇善战为诸军之冠。而李景隆从小就有美名,他喜读兵书,举止雍容,太祖在位的时候就十分赏识他。曾多次到湖广,陕西多处练兵。因为能力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