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代最没争议的忠臣于谦:明英宗却要杀他

明代最没争议的忠臣于谦:明英宗却要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497 更新时间:2024/1/16 21:13:01

明代历史上有一位最没争议的忠臣,却因为卷入两兄弟争夺皇位的阴谋之中,而被残害致死,他就是于谦。明英宗朱祁镇因“土木堡之变”失去皇位,后历经曲折返回大明后,却被弟弟景泰帝朱祁钰软禁在南宫,过上了被囚禁的太上皇生活。应该说哥俩的矛盾,至此已完全暴露在人们面前。哥哥犯了误国害民的大错,弟弟领导于谦等大臣力挽狂澜,救了哥哥一命;哥哥回家,弟弟幽禁哥哥七年,哥哥与一般奸臣小人,趁弟弟病重发动政变,哥哥又反过来幽禁弟弟。明英宗和景泰帝这哥俩为了皇权搞得亲情全无,却唯独苦了于谦等一般忠心为大明江山保驾护航的大臣。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细究于谦等人在“夺门之变”后被处死的责任完全在明英宗身上,一系列事件的根子“土木堡之变”的责任也在明英宗身上,因此,从这角度来说,明英宗无疑是一个历史罪人,他先祸害国家,继而祸害自家,最后又祸害忠臣。

如果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是因为年少不能做主,被太监王振忽悠,才干出御驾亲征的荒唐事,还算情有可原,但是他杀于谦、害弟弟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令人原谅的了。作为一个经历坎坷,饱经沧桑的太上皇,他应该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可偏偏这位朱祁镇先生是一位“只磨练不成长”的蠢材。

分析一下他在“夺门之变”后的表现和作为,我们会发现他当时至少犯了三个错误:一是对拥立自己复位的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投机政客,他缺乏清楚准确的认识;二是对曾经拥立其弟弟登基的于谦、王文等忠臣,他缺乏公正的判决和独立的立场;三是对重病缠身且无后的弟弟,他缺乏宽宥之心和长远谋划。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投机政客,之所以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搞出这场“夺门之变”,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谋得拥立奇功,换得荣华富贵,为的是私利,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几个人的确不是好饼。政变之初,明英宗的确需要与他们合作,利用他们的力量复位,但形势稳定之后,他就该仔细谋划与这些小人的利益分割问题,谋求既能稳定地位又能互相牵制的效果。

于谦、王文等一干景泰时期为稳定大明江山出力的忠臣,当初之所以拥立景泰帝朱祁钰顶替明英宗的位置,那是为了保证大明江山的稳定,为了抗击蒙古的侵略部队,他们的目的是保家卫国,出自公心,他们生前的所作所为已充分证明这些。英宗回来后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实在与这些功臣无关,即使英宗复位后觉得这些忠臣暂时不能直接任用,也不必非得处死,最多搞个免职流放也就可以了,何必做此绝事留下千古骂名和无数人的哀鸣叹惋呢?

弟弟朱祁钰在“土木堡之变”后,能够勇敢地继承皇位,也是冒了极大的政治风险,后来他能获得坐稳皇位的机会,多半也是他和大臣们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幽禁英宗于南宫和废掉太子朱见深虽然有错,但却没有把事做绝。毕竟他幽禁英宗那的几年,若想加害英宗还是很容易的,至于小太子朱见深的性命更可以轻易加害,但是朱祁钰并没有害死他们,可见其心不恶。废其帝位贬为郕王也就够了,何必又给他定一个“戾”的恶谥,称为“郕戾王”加以侮辱呢?这岂不是只能表明自己很小气,没有容人之量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愚蠢狭隘的朱祁镇将自己的私欲凌驾于国家之上,一生所为,除了几件蠢事,没有做出什么重大的利国利民的好事,唯一可以书上一笔的,就是他废除了“皇帝死,后宫殉葬”的残酷传统。杀害一心为大明鞠躬尽瘁的于谦,令他临死时无论再怎样发善心,做善事也不能弥补他所犯下的罪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猛将岳云不敢用西瓜大小的锤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之子岳云在演义小说中,用锤之名影响深远,还衍生出了很多相关的文艺作品。在同类型的演义小说里,如岳云一样的猛将所使用的锤往往短柄圆头,锤头如西瓜大小。甚至引伸出了一个演义里的常用配置“四猛八大锤”。但这实际上是创作者的艺术夸张。这些猛将不可能也不敢用西瓜大小的锤子。而要解答这个问题则要

  • 三国演义之外华雄为何号称吕布之下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正史当中根本没有温酒斩华雄,咱就演义说演义。 在关羽一生中,最精彩的战例有几个,比如关羽的处女秀温酒斩华雄,比如关羽的代表战斩颜良诛文丑,比如晚年负伤的情况下和庞德战和等等,都广为人知。本文单说温酒斩华雄。 谁成就了关羽温酒斩华雄的神话呢?这好像不是个问题,按照一般读者的思维,还有谁成就了关羽呢?

  • 朱元璋用雷霆手段惩治贪官为何贪污屡禁不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是历史上少有的草根出身的皇帝,他推翻元朝,消灭劲敌陈友亮并建立大明王朝,可谓是英雄帝王。他痛恨贪官污吏,建国后用雷霆手段处置贪官,最后贪官却屡禁不止,这又是为何呢?网络配图在历代的皇帝之中,朱元璋惩治贪污腐败的力度可以说是最大的。我们都知道他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深受贪官污吏们的剥削压榨,

  • 解密:史上最忠贞皇帝一生只娶一个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中国古代的皇帝,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后宫佳丽三千人”或者“三宫六院”这样的典故,意思就是当皇帝最大的享受莫过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了,虽然大家都知道酒色误国这个真理,可是历史上的众多帝王难道不懂?他们自然懂,但是由于封建时代“男尊女卑”腐朽思想的洗脑,再加上为了社稷兴盛的需要,或者是宫廷权

  • 明朝张无忌为什么要把皇位让给了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读者在看倚天屠龙记的时候,认为最不合理的一个情节就是张无忌把皇帝的位置拱手让给了朱元璋,虽然这只是金庸武侠小说中虚构出的一个环节,但是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中,有这样的桥段展示就必然会受到读者的议论,很多读者认为,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皇帝梦想,作为张无忌来说也不会例外,任何一个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不会把

  • 中国古代第一位被“长生不老药”毒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英主,但他的死,却十分糊 涂,他竟死在一个古印度方士的手里,据《旧唐书·太宗纪》载,贞观元年(公元 627 年)十二月,他对身边侍臣谈到:“神仙事本虚妄, 空有其名。”唐太宗说,秦始皇上了方士的当,派遣数 千童男童女随徐福入东海求仙药,结果一去音信全 无;汉武帝求神仙,竞将女儿嫁给

  • 清军进关之后多尔衮曾经想与南明划江而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1644年(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大顺”,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接大顺军,李自成由太监王德化引导,从德胜门入,经承天门步入内殿。崇祯帝前往景山自缢,史称甲申之变。李自成下令将朱由检“礼葬”,葬于田贵妃墓中。京师失陷,天子殉国,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多辗转向南

  • 永琰败光乾隆家底:只顾游玩不顾百姓疾苦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就非大清高宗乾隆皇帝莫属了。著名的康乾盛世在他在位期间达到鼎盛,后人称他是“十全老人”,他应该是历史上评价最高的皇帝了,但是小编觉得这只说对了一半。另一方面,乾隆好游乐,爱江南山水,败光了他爷爷、他爸爸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国库家底。使得乾隆晚期大清开始走向下坡路。网

  • 少年天子顺治为何对死去的多尔衮痛下狠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朝堂无父子,不论关系多亲的骨肉,还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一旦染指皇权,自然是有你无我,势不两立。君不见杨广毒死隋文帝,玄武门害死亲弟兄。君不见曹丕七步难子建,康熙膝下骨肉残。庙堂之上唯有争名逐利,背后耍黑枪,尽管表面上都是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背后的故事谁也不晓得,你与我都不是当事人。联想到清朝入关的

  • 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历史真的是这样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曾有人提出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为何会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历史的史实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曾掌管特务机关东厂,凶残跋扈,杀人甚多。当时,趋炎附势之徒对他竞相谄媚,《明史·魏忠贤传》记载:“群小益求媚”,“相率归忠贤,称义儿”,“监生陆万龄至请以忠贤配孔子。”魏忠贤本系市井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