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聊斋先生”蒲松龄一生想进“体制内”

“聊斋先生”蒲松龄一生想进“体制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626 更新时间:2024/2/5 0:12:17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章。”老舍曾这样评价过清代文人蒲松龄。他的一部《聊斋志异》,说尽鬼道人间,刺贪刺虐,在中国妇孺皆知,甚至走出国门,对西方文学家如卡夫卡等人也产生过重要影响。而这位大师的人生,却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连自己的著作也无钱印行。种种痛处,只印证了一句古话:“穷愁著书。”

坎坷功名路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出生于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外蒲家庄。蒲家祖上曾做官,到蒲松龄的父亲蒲盘时,开始还读书,后来因为家穷,下海做生意了,他有5个儿子,蒲松龄排行老三。

网络配图

蒲松龄从小跟着父亲读书,19岁考秀才,异顺利。当时他的一篇答卷纵横议论,发挥得酣畅淋漓。主考官恰巧是爱才若渴的学使施愚山。这位施大人为人通达,见到蒲松龄的答卷,非常欣赏,立即将其拔为头筹。随后,蒲松龄连着三场,乡里、县里、道里都是第一名。这事轰动了十里八乡,让蒲家人脸面上着实增光。

在一般人看来,这位青年才子一定前程远大,谁料想此后蒲松龄竟然在科举考试的泥途上一路受挫,再也没能前进一步!其中几次落榜都很意外。一次,他第一场的答卷相当出色,考官极为欣赏,甚至内定蒲松龄为头名人选,不想蒲松龄突发急症,无法继续参加考试,前功尽弃。他那满心的怨怅之情可以想象。还有一次更离谱,蒲松龄费尽心思从当官的朋友那里求来一份推荐信,觉得考官一定会照顾他几分,心里一高兴,文采大发,只顾洋洋洒洒、笔走龙蛇,却没想到有一处写得超出了格式规定,这在当时被称作“越幅”,要被取消考试资格。蒲松龄得知后如五雷轰顶,惊愕、茫然、痛悔,最终也只能沮丧而归。

40多年间,蒲松龄一共参加过十几届科考,每次都是满怀希望而去,垂头丧气而归。逢发榜之日,他就像领受酷刑一般煎熬,最后还是被落榜的大棒当头打下。每当这时,他都会咬牙切齿,发誓再不去赴考,可3年过后考期一到,他心里又蠢蠢欲动,忘记了落败之痛,兴致勃勃地打点行装出门应考……就这样,翻来覆去,好像被放在热锅上来回烙烤一般,让蒲松龄的人生变得无比凄惨。

网络配图

尽管一再受挫,直到年过六旬,蒲松龄对带给自己如此苦痛回忆的科举考试还是不肯放弃。他的老妻实在看不过去了,毅然出来劝阻,对丈夫说:“你还是省省吧!如果命里有这个福气,能够考上的话,现在都该做到司道阁老了。从今往后,你就不要再去碰钉子了!”蒲松龄终于静一些,想想妻子的话,的确有道理,从此才不再应考。

贫贱夫妻情

一个读书人,若不能考取功名,就无缘进入仕途。蒲松龄的日子一直过得相当困窘。为了糊口,他长期在外坐馆(担任老师、文书工作),帮一些乡绅人家训导子弟,替东家代办书信文笔之事。家里面奉养老人、抚育孩子的辛劳,就全托付给妻子刘氏了。

蒲松龄18岁即与刘氏成婚。刘氏出身于读书人家,贤惠明理。大家庭里不乏人际关系上的烦恼,蒲松龄的两个嫂子为人刻薄蛮横,经常挑起事端。刘氏一宽容忍让,连蒲松龄也对妻子的胸怀叹服不已。

但由于婆婆一再夸奖三儿媳贤淑懂事,嫂子们心怀嫉妒,一再蓄意寻衅吵闹。蒲松龄的老父实在忍受不下去,只得为几个儿子分了家。嫂子们都争抢好的房屋田地,刘氏静默在一旁听任发落,结果落到蒲松龄名下的只有老家农场里的20亩薄地和3间草屋,地处荒凉,屋子连门都没有。

网络配图

从蒲松龄小说中对“悍妇”的描绘与奚落里,我们可以体察到两位蛮不讲理的嫂子,带给蒲松龄的那份苦涩无奈的感受。

蒲松龄的生活本就贫困,分了家后越发困难,他不得不外出谋生。刘氏一个20来岁的少妇带着幼小的孩子住在陋室荒圃,白天野狐出没,夜晚狼入猪舍。刘氏常常彻夜纺纱,以保护牲畜、孩子。就这样,她抚养大5个儿女,用一个女人柔弱的双肩,为蒲松龄分担了生活的重担。蒲松龄娶得如此一位贤妻,还算是他人生中一件幸事。

蒲松龄30多岁时,父亲去世,赡养老母的重任落在他的头上。他穷到“家徒四壁妇愁贫”。但痛苦中,蒲松龄却不失幽默,他有篇文章叫《祭穷神文》,里面写道:“穷神穷神,我和你有什么情分,你怎么整天寸步不离地跟着我。就算我是你护院的家丁、护驾的将军,你也得放我几天假呀,但是你一步不放松,难道我们是缠绵的情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朝康熙皇帝为何那么厉害!原因就在这里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当历史走入清朝,中华古国被铁骑女真统领,出现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堪与前世明君比肩的君王:康熙帝。他尊孔子,研汉学,以仁德治天下,为一百三十余年的康乾盛世奠下坚实的社会基础。他的饱学和好学也为后世赞叹和敬仰。对康熙帝来说,读书是一件乐事,每读书必有所得,能够开茅塞增智慧,因而他因读书而心悦。他曾经说:“

  • 村妇变皇后生出了千古一帝王娡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由村妇变皇后,还生出了千古一帝,这样的女人恐怕历史上也只有一个了,她就是汉景帝刘启的皇后王娡。王娡的家乡是今天陕西扶风县槐里镇,母亲叫臧儿,是原来的燕王臧荼的孙女。燕王臧荼是秦末汉初,群雄并起时候项羽册封的诸侯王,后被汉高祖刘邦击败杀死。可见王娡也曾是名门之后,但那都是以前的事了,到王娡的时候,她基

  • 为什么明朝皇帝的子孙都那么少?遗传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有十三位皇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比较长寿之外,其他皇帝都比较短命。而且宫里嫔妃众多,为什么皇帝却生不出孩子来,有的就算有孩子也是早年夭折。古时候说“人活七十古来稀”,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医疗水平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比较高了,所以人们的年龄很容易就能过“七十岁”这个坎。明清

  • 历史解密:刘邦为什么会害怕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作为大汉帝国的创始人,高高在上的皇帝,为什么会害怕老婆吕后呢?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网络配图第一,刘邦当年穷困潦倒,是当地的无赖,很难找到媳妇,因此经常和当地卖酒的曹寡妇在一起幽会,后来还生了个儿子,是刘肥,后来还被封为齐王。在出席沛县县令的宴会时,席间因为出的价格高,居然和吕公一见如故。于

  • 这三个女人有何本事为何让乾隆帝又爱又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位是乾隆帝敬爱有加的孝贤皇后这位皇后,就是乾隆帝的第一位皇后富察氏。雍正五年(1727年),她16岁的时辰,被雍正帝指婚给弘历为嫡福晋。富察氏何以获得礼敬呢?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一,出身尊贵;第二,节俭,这位中宫皇后是十分节俭的;第三,勤勉。皇后在宫中十分勤勉,有责任心。照顾太后,勤用功恳,任劳任怨

  • 朱元璋杀五万贪官未煞住贪污此皇帝两招搞定贪官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漫长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而官员贪污腐败问题,一直是最让老百姓深恶痛绝的一件事情之一,为了煞住官员的腐败风,凡是希望有作为的皇帝,都会去想很多办法来解决贪官问题。网络配图而提到反贪皇帝,就不得不提朱元璋和雍正。朱老爷子是

  • 关羽兵败走麦城刘备见死不救舍车保帅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关公,无论古今现代都广为流传。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伐,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为了避其锋芒,与孙权商议让其出兵背后袭击,而自己正面进攻樊城,讨伐关羽,最终,失荆州,走麦城,兵败如山倒。其实这里有个疑问,当时刘备在哪儿,荆州如此情况,为何刘备没有派一兵一卒支援?网络配图有人提出了刘

  •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要坚决斩杀自己的女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实行君王的极权和高压的统治,廷杖大臣、废相、设锦衣卫、大杀功臣(也包含惩治贪赃枉法的元勋)等诸多辣腕。但是为什么要斩杀自己的女婿呢?这可是皇亲国戚啊,实在亲戚,怎么下得了手呢?不过如果你了解了他的女婿为人的话,也许就不这么认为了。网络配图他的女婿名叫欧阳伦,他

  • 躲过朱元璋屠杀生前荣华富贵死后封王的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有系统地将功臣宿将几乎诛杀殆尽。有一个人,他不但躲过了朱元璋的诛杀,而且还备受朱元璋喜爱,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也被封王。网络配图汤和也是安徽人,比朱元璋还早一步到郭子兴的麾下效力。当朱元璋在义军中脱颖而出的时候,其他与他同辈的老乡们都不怎么尊重他,只有汤和

  • 西门庆女婿陈经济如何当众人面调戏潘金莲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在《金瓶梅》中,如果把潘金莲与西门庆的“戏份”排第一,那么她与女婿陈经济的“戏份”稳定排第二。陈经济作为西门庆的女婿因避难来到西门庆家。他在初次见到潘金莲时就被她的风流、美貌所吸引,同样潘金莲也因陈小伙儿“乖巧机灵”,有心勾搭。因此二人你情我愿,眼意心期,暗地里常常眉来眼去,打牙犯嘴。网络配图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