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将韩信有何性格缺陷?竟会遭到如此猜忌

名将韩信有何性格缺陷?竟会遭到如此猜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314 更新时间:2024/1/11 5:18:40

韩信是辅佐刘邦成就大业的旷世名将,也是后世武将的典范。他的谋略就不再说了,已经经过了战场的检验。但是韩信偏偏是汉初功臣里死的比较凄惨的一个,萧何月下追韩信,胯下之辱,这是民间传说中带有传奇色彩的韩信。那么他为何会在几乎与汉高祖刘邦平起平坐的同时突然被杀,这与他的性格又有何联系呢?

网络配图

一、甘受屈辱,目光长远

韩信不像张良那样,是六国旧贵族子弟。他少年家贫,青年时期又因为没有德行不能被推举做官,也不会做买卖谋生。从这点上看,他倒和刘邦手下的那些兄弟们有些像。因为韩信少年时生活困苦,常常跟着别人吃闲饭。有一次,一个人故意侮辱韩信说:“你虽然身材高大,喜欢佩刀带剑,其实胆怯懦弱。”又让韩信从他胯下钻过去。韩信看了看他,甘愿从他胯下钻过,这就是胯下之辱的由来。

韩信因为这个事情遭到了街道上众人的嘲笑。很多人认为他胆小怕事,怯懦。但是这件事足以体现出韩信的忍耐心有多大,为了自己长远的未来,甘受胯下之辱,假如韩信一下刺杀了那个人,当时算是解了气,可后来又如何,历史上还会有那个赫赫有名的韩信吗?

二、渴望重用,不甘为下

韩信有志向,也有野心,这种野心在战争时代可以一直让他封侯拜将,但是在和平年代就会要了某个人的性命。

韩信到了刘邦军中之后,刘邦一直不怎么看得起他,但是萧何却被韩信的军事能力所震撼,当他得知韩信因为不受刘邦重用而逃走的时候,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亲自追赶韩信,经过一番苦劝后终于让韩信先留了下来,萧何便再次向刘邦举荐,让韩信做了大将军,成就了韩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事奇才。也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传说。

网络配图

三、得寸进尺,野心过人

韩信最大的优点是野心,最大的缺点也是野心。韩信的军事能力举世公认,无论是他的朋友还是敌人都承认这点。

但是韩信在攻打楚地时竟然要挟刘邦,攻打下楚地后封韩信为齐王,在当时的情形来看,这显然是对刘邦的无视,刘邦听后异常愤怒,正要发作,却被萧何劝了下来,认为如今正需韩信,若撤离韩信,必将大乱,刘邦只得封韩信为齐王,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邦嘴上虽封韩信为楚王,但心中却心存不满,这也为日后韩信被诛埋下伏笔。

韩信帮助刘邦打天下后越来越骄横跋扈。他自己并不被刘邦喜欢。这点韩信自己也知道,但是他不在乎。他知道刘邦怕自己的额能力。韩信经常称病不上朝,这不但是是对刘邦的蔑视,也是对整个汉朝文武官员的不尊重。

韩信自认为自己功劳大,不愿意与樊哙灌婴等人为伍。这不但遭到刘邦的记恨,也让那些汉初功臣对他越来越疏远。他的狂妄自大从他和刘邦的谈话中也能看出来。

一次,邦问韩信;“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如何?”曰:“臣多多而益善耳。”这段对话明显体现了韩信的得意忘形,一点也没有顾及皇帝的颜面,有功高震主之意。

网络配图

刘邦对韩信越来越厌恶,君臣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终于韩信决定造反,但是却被人告发,最终萧何用计将韩信骗入宫哄,一举拿下韩信。

使刘邦对韩信愈发厌恶。就这样,久而久之,君臣之间的猜忌心越来越重,最终韩信萌发了造反的念头,说服陈豨,一同谋反,终因策略不周被人告发,萧何用计将韩信骗入宫中,

纵观韩信一生,他在用兵打仗,攻城略池的方面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他从前那甘受屈辱的心理也造就了他日后的辉煌,但功成名就之后他那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成为了他致命的弱点,使他最终落得个家破人亡,由功高盖世变为了乱臣贼子的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最被高估的皇帝 亲手毁掉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上最花心的皇帝,历史上最有趣的皇帝,历史上亲征的皇帝有几个

    相信大部分朋友都听说过“康乾盛世”的赫赫大名,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伟大盛世,一手把当时的中国推向巅峰的几位皇帝可谓是功不可没。与之相对应的,无论是康熙还是乾隆,都被视为难得的贤主明君。 然而,在了解了清朝几位皇帝的生平后,笔者突然对这段历史产生了强烈质疑:康乾盛世实际上和唐朝中后期的开元盛世一

  • 李自成与张献忠的湖北谷城双雄会发生何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自成和张献忠是啥关系,张献忠被谁打败的,刘汉覆灭记档案

    1638年冬月,李自成不明张献忠降明真假,冒着生命危险,潜入谷城动员张献忠重新起义,约定来年端午节前后同时起事。“双雄”相聚后,身在谷城眼观天下的张献忠,果不食言,在第二年农历5月6日重树义旗。穿过浮躁,走出喧嚣,我走进谷城历史的深处。图片来源于网络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谷城并不出名。然而,就是这个不

  • 刘备有三个儿子:为什么选择愚笨的刘禅接班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四个儿子都叫什么,刘备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刘备有几个儿子

    刘备为人,本是“喜怒不形于色”。老婆糜夫人在长板坡为他跳井殉情死了,他一点表示都没有,但心里肯定是痛苦的很,后来从三个儿子里,一定要选最蠢笨的阿斗做接班人,大概也是为了报答阿斗的老妈糜夫人。图片来源于网络刘禅,一直以来被大家热议。也有很多读者问,刘备难道就刘禅一个儿子吗?非要选他继位?刘备确实不止一

  • 明朝嘉靖皇帝为何长时间不见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厚照下一个皇上,嘉靖三十年不上朝,嘉靖皇帝是不是好皇帝

    戏曲、小说对于历史的传播威力是极其惊人的。比如,大家之所以熟悉三国那段历史,对于曹操、关羽、诸葛亮、司马懿等三国人物如数家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而不是因为正史《三国志》。同样的道理,明朝的嘉靖皇帝之所以大名鼎鼎,全赖于一个人的帮助:海瑞。网络配图海瑞可是历代清官的典型代表,江

  • 唐太宗为何名垂千古?金口玉牙抵不过律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宣宗吊白居易诗,白居易杨玉环长恨歌,名垂千古的人物有谁

    贞观年间,朝廷开展了大规模的人才选拔活动。但其中有人浑水摸鱼。唐太宗听说后,就命作假的人自首并警告说:“如果不自首,一经查出,便处以死刑。”后来,这个作假的人未自首而被抓,大理寺根据国家法律,将这个人判处了流放。唐太宗找来大理寺少卿,说他这样做是在告诉天下人唐太宗说话不算数。大理寺少卿说他不能违背法

  • 史上唯一被做女孩养大的皇帝竟成为中兴之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最能生的皇帝,成为皇帝的女儿,史上最残暴的皇帝

    明朝自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立国始,仅仅过了八十年,就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土土木堡之变”,明帝朱祁镇被漠西蒙古瓦剌部掳去,大明帝国几乎就此崩溃。所幸大英雄于谦挺身而出,独撑危局,力排众议,拥立朱祁镇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粉碎了瓦剌以朱祁镇要胁和勒索大明王朝的企图,取得了北京保卫

  • 晚清“罪人”:哪个皇帝弄丢了中国19个附属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新中华1873,中华帝国1908,穿越晚清建立中华帝国的小说

    一个朝代到了末年,无论皇帝如何用尽解数,也只好无计可施,只有看着这个朝代在风雨飘摇里落花流水一样远去。杜甫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但是一个朝代的暮年,国未破,山河在,只是让自己的国土残缺不全了。清朝就是如此,开国之初到鼎盛时期,国土辽远,到了末年,一个一个条约的签订,丧失了近200万平方公里的土

  • 一代名将韩信 为何只有善始而未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是汉初军事家,自幼熟读兵书,有着安邦定国之抱负。因为家境贫寒,经常吃不饱饭。还曾受乡间流氓欺凌而受跨下之辱。自从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奔项梁,后来就跟随楚霸王项羽,可惜没有被重用。然后又投奔汉王刘邦。起初刘邦看不起韩信,是经过丞相萧何的大力推荐,才让拜韩信为大将。网络配图韩信拜将不久,即率军

  • 孝谦天皇:日本风流女天皇竟靠身体驾驭群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绝代艳后,风流女帝,日本孝谦天皇,受了当时唐朝武、韦的影响,私生活非常放荡,她没有正式结过婚,凭她的娇媚泼辣,有效地统御了她的群臣,一个个五体投地,拜倒石榴裙下。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749年登基的孝谦天皇是日本的第六位女天皇,也是8位女天皇中名声最不好的。尽管身为天皇,孝谦却不甘心重蹈元正天皇孤老终生

  • 他曾是讨伐董卓的诸侯 最后却在厕所里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献帝初平元年,爆发了董卓讨伐战。董卓率大军约五十万进攻关东盟主袁绍之军,袁绍出军15万,长沙太守孙坚3万,曹操3万,袁术3万,韩遂5千,公孙瓒5千,其余大将各人马1-3千不等,自率4万人进攻,后袁绍被吕布10万大军杀之败退,孙坚败之洛阳,隔年伤亡,讨伐董卓而随之结束。在这些讨伐董卓的诸侯中,有一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