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最被高估的皇帝 亲手毁掉盛世

中国历史上最被高估的皇帝 亲手毁掉盛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869 更新时间:2023/12/16 20:08:44

相信大部分朋友都听说过“康乾盛世”的赫赫大名,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伟大盛世,一手把当时的中国推巅峰的几位皇帝可谓是功不可没。与之相对应的,无论是康熙还是乾隆,都被视为难得的贤主明君。 然而,在了解了清朝几位皇帝的生平后,笔者突然对这段历史产生了强烈质疑:康乾盛世实际上唐朝中后期的开元盛世一样,是昙花一现的伪盛世。如果非要总结出这么一段历史,在我看来,叫“康雍盛世”则更贴切一些。

网络配图

换句话说,编者认为乾隆皇帝的地位被严重高估,甚至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被高估的皇帝也不为过。论证这个观点,我们不放看一下康雍乾三朝的情况。

正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乾隆乘凉的这棵树,实际上是他祖宗顺治种下的。只是康熙给这棵树浇了足够的水,施了足够的肥。康熙在位期间,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汉族政权,。另一方面,康熙铲除政治敌人,稳定了清朝的政治秩序。另外,他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1722年,康熙逝世时,中国在清朝的统治下相对繁荣稳定,满汉矛盾被极大削弱,人口开始迅速增加。 接下来,摊子交给了清朝前期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帝雍正手里。雍正皇帝虽然只在位不过13年,但他的功绩斐然。

他改革清廷机构和吏治,建立了清廉高效的官僚体制。实行改土归流、耗羡银归公;将官员灰色收入合法化,建立养廉银制度。1729年,雍正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同年,为提高军务效率,在离养心殿百步之遥的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这一制度,有力地保证了乾嘉道咸几朝皇权的顺利过渡。雍正逝世时,国家收入比登记那年增长了10倍,这还是在一系列免税、减税政策实施的情况下取得的成果。接下来,我们的主角乾隆皇帝登场了。

网络配图

此时,顺治种下的树已经成长为一棵参天巨木,清朝的国力在此时达到了顶点:官员清廉高效、政府公信力高、社会稳定繁荣、百姓生活富足……而乾隆在上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辟谣”。 因为雍正的猝死,当时朝廷上下充满很多说法。加上清皇室的皇帝一直是子嗣众多,康熙皇帝就是凭借着实力与运气,从多位并不逊色的皇子中爬上了皇帝的宝座。而乾隆得意继位,正是他得到了爷爷康熙的垂青。乾隆登记后,其合法性遭到质疑。加上当时清朝统治者在中原统治的根基并不稳固,于是,乾隆便展开一场规模空前的全国性“辟谣”,大肆打压人群体,文字狱在乾隆一朝的疯狂令人发指。文字狱在很大程度上阉割了文人的气节,中华文化在乾隆的高压之下快速凋亡。 其次,雍正给乾隆留下了两大遗产,一是7000万两白银的庞大家底,二是一套合理的官僚制度。但这一切在乾隆一朝损失殆尽,乾隆宠信和珅,任用贪官,国家机器逐渐变得陈腐而低效。还有,乾隆好色,贪图享受,大肆挥霍国家财产。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成了其三下江南的享乐的绿色通道。然而这些行为,竟被后世视为“体察民情”。另外,乾隆修《四库全书》,实际上是一次“焚书坑儒”般的行为。直至今日,众多学者仍认为《四库全书》的修订,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彻底破坏。

乾隆在位中期,一改前期大力发展经济的政策,开始挥霍无度,四处征战。在国家版图达到最大的同时,国家实力遭到严重损耗。他在位期间,大修园林土木,如皇宫的宁寿宫及其花园、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三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承德避暑山庄暨外八庙、木兰围场和佛香阁等,都是他的杰作。乾隆的一系列行为严重增加了百姓的负担,激化了人口与社会财富、满清与汉族的矛盾,为后来的战乱埋下了祸根。

网络配图

然而,乾隆在位时的伪盛世局面给清朝统治者们以无比的自信心。随后,清朝进入了暗无天日的“闭关锁国”期,做起了天朝大国的美梦。与其说乾隆一手把盛世推向巅峰,不如说盛世是在他手里走向了终结。乾隆驾崩后,清朝国库日益空虚,官员贪腐加剧,税收愈发沉重,统治者们不思进取,国力迅速衰败,中国封建社会渐渐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当然,我们不能说乾隆就是一位庸君、昏君,他也许有治世之才。然而,结束了前期短暂的勤政期,乾隆的种种表现,远远配不上如今的人们给他的各种称赞。把乾隆归到秦皇汉武、唐宗祖一列,给他一个“千古圣君”的称号,实在是太过高估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自成与张献忠的湖北谷城双雄会发生何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自成和张献忠是啥关系,张献忠被谁打败的,刘汉覆灭记档案

    1638年冬月,李自成不明张献忠降明真假,冒着生命危险,潜入谷城动员张献忠重新起义,约定来年端午节前后同时起事。“双雄”相聚后,身在谷城眼观天下的张献忠,果不食言,在第二年农历5月6日重树义旗。穿过浮躁,走出喧嚣,我走进谷城历史的深处。图片来源于网络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谷城并不出名。然而,就是这个不

  • 刘备有三个儿子:为什么选择愚笨的刘禅接班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四个儿子都叫什么,刘备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刘备有几个儿子

    刘备为人,本是“喜怒不形于色”。老婆糜夫人在长板坡为他跳井殉情死了,他一点表示都没有,但心里肯定是痛苦的很,后来从三个儿子里,一定要选最蠢笨的阿斗做接班人,大概也是为了报答阿斗的老妈糜夫人。图片来源于网络刘禅,一直以来被大家热议。也有很多读者问,刘备难道就刘禅一个儿子吗?非要选他继位?刘备确实不止一

  • 明朝嘉靖皇帝为何长时间不见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厚照下一个皇上,嘉靖三十年不上朝,嘉靖皇帝是不是好皇帝

    戏曲、小说对于历史的传播威力是极其惊人的。比如,大家之所以熟悉三国那段历史,对于曹操、关羽、诸葛亮、司马懿等三国人物如数家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而不是因为正史《三国志》。同样的道理,明朝的嘉靖皇帝之所以大名鼎鼎,全赖于一个人的帮助:海瑞。网络配图海瑞可是历代清官的典型代表,江

  • 唐太宗为何名垂千古?金口玉牙抵不过律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宣宗吊白居易诗,白居易杨玉环长恨歌,名垂千古的人物有谁

    贞观年间,朝廷开展了大规模的人才选拔活动。但其中有人浑水摸鱼。唐太宗听说后,就命作假的人自首并警告说:“如果不自首,一经查出,便处以死刑。”后来,这个作假的人未自首而被抓,大理寺根据国家法律,将这个人判处了流放。唐太宗找来大理寺少卿,说他这样做是在告诉天下人唐太宗说话不算数。大理寺少卿说他不能违背法

  • 史上唯一被做女孩养大的皇帝竟成为中兴之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最能生的皇帝,成为皇帝的女儿,史上最残暴的皇帝

    明朝自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立国始,仅仅过了八十年,就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土土木堡之变”,明帝朱祁镇被漠西蒙古瓦剌部掳去,大明帝国几乎就此崩溃。所幸大英雄于谦挺身而出,独撑危局,力排众议,拥立朱祁镇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粉碎了瓦剌以朱祁镇要胁和勒索大明王朝的企图,取得了北京保卫

  • 晚清“罪人”:哪个皇帝弄丢了中国19个附属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新中华1873,中华帝国1908,穿越晚清建立中华帝国的小说

    一个朝代到了末年,无论皇帝如何用尽解数,也只好无计可施,只有看着这个朝代在风雨飘摇里落花流水一样远去。杜甫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但是一个朝代的暮年,国未破,山河在,只是让自己的国土残缺不全了。清朝就是如此,开国之初到鼎盛时期,国土辽远,到了末年,一个一个条约的签订,丧失了近200万平方公里的土

  • 一代名将韩信 为何只有善始而未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是汉初军事家,自幼熟读兵书,有着安邦定国之抱负。因为家境贫寒,经常吃不饱饭。还曾受乡间流氓欺凌而受跨下之辱。自从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奔项梁,后来就跟随楚霸王项羽,可惜没有被重用。然后又投奔汉王刘邦。起初刘邦看不起韩信,是经过丞相萧何的大力推荐,才让拜韩信为大将。网络配图韩信拜将不久,即率军

  • 孝谦天皇:日本风流女天皇竟靠身体驾驭群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绝代艳后,风流女帝,日本孝谦天皇,受了当时唐朝武、韦的影响,私生活非常放荡,她没有正式结过婚,凭她的娇媚泼辣,有效地统御了她的群臣,一个个五体投地,拜倒石榴裙下。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749年登基的孝谦天皇是日本的第六位女天皇,也是8位女天皇中名声最不好的。尽管身为天皇,孝谦却不甘心重蹈元正天皇孤老终生

  • 他曾是讨伐董卓的诸侯 最后却在厕所里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献帝初平元年,爆发了董卓讨伐战。董卓率大军约五十万进攻关东盟主袁绍之军,袁绍出军15万,长沙太守孙坚3万,曹操3万,袁术3万,韩遂5千,公孙瓒5千,其余大将各人马1-3千不等,自率4万人进攻,后袁绍被吕布10万大军杀之败退,孙坚败之洛阳,隔年伤亡,讨伐董卓而随之结束。在这些讨伐董卓的诸侯中,有一位叫

  • 武则天被推翻后百官欢庆 姚崇为什么对此留下眼泪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则天和姚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玄宗开元九年八月壬午(721年9月29日),大唐一代名相姚崇去世。姚崇本名姚元崇,年轻时深受武则天重用,有一天武则天问,以前周兴来俊臣屡兴大狱,这帮人都认罪伏法,虽然我有时候也怀疑会有冤狱,可是让近臣前去复核,都有亲笔认罪书